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方志恒﹕政府管治,怎能單靠動員民意?




最近,政府頻頻賣廣告宣傳政策,包括為長者生活津貼及東北發展播放電視電台廣告、就中學減少派位方案刊登報章全版廣告等等。

梁振英政府上任後,先後在國民教育、東北規劃及長者生活津貼等政策上,遭到立法會及公民社會強烈反對。面對施政困局,梁班子歸咎傳媒炒作及扭曲政府政策,因此試圖透過賣廣告的方式,直接將政府信息傳遞給巿民,以鼓動民意支持政府,並扭轉在輿論上不斷捱打的局面。

政府直接「動員民意」向反對者施壓,到底是改善管治的靈丹妙藥,抑或會弄巧反拙激化矛盾?

政府主動出擊製造輿論,透過「動員民意」推動施政,其實在外國也有不少例子。例如美國總統面對國會阻撓法案通過時,便常常採用「走入民間」(Going Public)的策略,透過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電台講話、到訪各州等方法,直接動員民意支持向國會施壓。

美國總統「走入民間」推動政策

這種強調「動員民意」的管治策略,到底是否有效?美國學者Samuel Kernell在《走入民間:總統領導的新策略》(Going Public: New Strategies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一書中,總結了多名美國總統的實踐經驗後,認為這種管治策略看似無懈可擊,卻大多數以失敗告終。箇中原因,在於總統揮動民意大棒,企圖威迫國會就範時,實質上等同挑戰議員作為民意代表的憲制角色,因而往往引來國會更強烈反彈,一旦操作失誤只會令施政困局愈陷愈深。

另一位美國學者Richard Rose在著作《後現代總統》(The Postmodern President)中就指出,「走入民間」要發揮作用,必須配合「走入華盛頓」(Going Washington)的策略:即總統在「動員民意」向國會施壓之餘,仍然必須與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及利益團體「談判協商」,以吸納意見修改政策建立共識。

例如奧巴馬推動醫改法案時,一方面透過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及巡迴各州,大力「動員民意」為改革護航;只一方面則由幕僚長伊曼紐爾為首的白宮群英,與國會議員進行密集談判,並先後在墮胎撥款、成立公營醫保等多方面作出讓步,才成功箍緊民主黨中間派議員支持,令法案得以在共和黨抵制下成功過關。現時,奧巴馬在處理「財政懸崖」時,亦正在運用同一手法,奧巴馬先後多次親身上陣「動員民意」,呼籲民眾以電話電郵向國會議員施壓;同時亦派出財長蓋特納及白宮立法事務室主任納伯斯,與國會參眾兩院領袖「談判協商」尋求共識。

不能取代「談判協商」的工作

回到香港,梁班子試圖「動員民意」為政策護航,本來無可厚非;但政府卻堅持政策不能修改,拒絕與立法會及民間團體「談判協商」,則只會弄巧反拙激化矛盾。因為政府只顧進行單向宣傳,卻拒絕耹聽反對聲音完善政策,等同要立法會「硬食」政府方案,客觀上則是要削弱政黨議員及民間團體的中介地位,試問立法會及民間團體又豈能坐以待斃?他們自然要更強力地反對政府方案,結果必然是府會衝突及社會對立全面激化。

以長者生活津貼為例,政府強硬表明絕無修改空間,卻大賣廣告向立法會施壓,於是泛民主派固然振振有詞批評政府漠視民意,建制派政黨如工聯會亦氣憤難平,令這項立意良好的惠民措施,至今仍然未能獲得通過。同樣問題亦出現在中學減少派位方案。教育局在報章賣廣告宣傳政府方案,卻千方百計邊緣化教協這個最大教師工會,以為能夠壓下反對聲音,最終卻破壞了政府與教育界的合作關係。

歸根究柢,政府有效管治的關鍵,在於促成各方合作(Collaboration)。當議會政治及公民社會已經根深柢固之時,政府管治不可能單靠「動員民意」硬銷政策,

更加需要創造空間與立法會及民間團體「談判協商」。

政府要有效管治,必須軟硬兼施靈活運用「動員民意」及「談判協商」兩種策略,不可偏廢任何一方。

◆延伸閱讀

作者:Samuel Kernell

書名:《Going Public: New Strategies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作者:Richard Rose

書名:《The Postmodern President

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synergynet.hk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副主席、香港城巿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