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梁寶山:何似在民間?




十月接到龍應台將以文化部長身分訪港消息,卻被囑保密,怕敏感的兩岸政治,令文化交流也好事多磨。直到上周初行程向傳媒全面公開後,我卻一直納悶。

由西九到火炭、由業界一手創立未曾受政策左右/支持的亞洲藝術文獻庫和ArtFair,還有不避尖銳記者答問和大學公開演講——如此貼近文化生產上上下下各環節及公共論域,大概只有是「非官方」才做得到。要是由香港官方接待龍應台,局長會帶她看康文署場地?遊一遊和昌大押?看一晚已成為世遺的廣東大戲?然後重複強調政府每年28億元的文化預算,把貴賓區隔在記者與公眾之外?

難怪被連番上門封舖的Hidden Agenda成員黃津瞹,也在面書上慨嘆:「香港的官避我,台灣的官倒想見我。我應該說什麼?叫他們接管香港?還是問移民資格?」

作為國策的文化外交

我不算是龍的十級粉絲,龍捲風的如斯魅力,除了識見與文章,還因為她深明文化得由民間主導。不是要你藝術家與文創工作者迎上來,而是我作為政策制定者走下去,構成平起平坐的協作關係。台灣的族群撕裂以至黨爭,絕不比香港的京港拉扯和階級矛盾容易解決。不同的是文化作為國策,從作為填補城鄉失衡的「地方營造」,到要與國際接軌的「文創產業」,從文建會到文化部,沒有政黨會選擇站到反文化的角度加以阻撓。就是20年內換了4任不同政黨總統的韓國,文化作為國策,一直保持繼往開來。而在藍綠搖擺不定的台灣,龍應台作為1949年以來首任文化部長,對策是「鐵打衙門與流水部長」,以建立穩定文官系統,確保文化政策的延續性。

周四沙龍上,剛探訪西九的龍局長羨慕香港的國際化,可以招聘國際人才為未來的文化藍圖專業規劃;台灣38年來戒嚴鎖國、長期被國際政治孤立,卻難以接軌。但聽罷整場對話,我覺得正因為台灣政治被長期孤立,文化外交遂能夠建立藉民間「走出去」的籝通渠道。且更是於國共對峙及冷戰格局下,以台灣作為自由世界和中華文化的正統承繼者為基礎,再以文創產業來重新包裝。相比起談論本土即被視為「港獨」的香港,香港政府推動文化發展的力度,當難與台灣的國策媲美。

文化沒有負資產

近日有投資雜誌指香港跟不上十二五規劃甚至十八大的文化國策,因而是文化負資產。沒有在經濟效益上為GDP添上百分點,頂多只是負增長。文化講求多元,產品講求差異;磨滅特色的被動回應,才是市場自殺。持這種想法的人,同時只把國家矮化成市場,審時度勢、準確投資,卻忘記文化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意,正是因為文化不只是對營商環境的產品回應,而是創造市場、甚至模塑和凝聚人民的載體。上周文藝復興基金會的西九音樂會,正是既普及又獨立、既創造市場也重塑文化的「文創產業」,中港台音樂人衷誠合作,明哥於六四前後的經典金曲、周雲蓬無法在公開演唱的作品共冶一爐;台下則大學「陸生」、社運同志、劇場常客濟濟一堂,分享同一個自由的天空——此情此景,維港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