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5年1月23日星期五

朱維理: 香港中國歷史科應如何加入香港史內容?






行政長官梁振英於一週前發表的施政報告,宣佈將改革中學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課程,強調要加強中國近代史、香港史及文化史的內容。然而,應該怎樣加 強中國歷史科中的香港史部分,實為重點顧慮之一。此因若處理不當,必然會在現今緊張的社會氣氛中引起軒然大波,進一步加劇社會的不滿情緒。既然現行歷史科 已有香港史部分,何不引此為鑑,互為補充?本文認為以「中港關係」教授中史科中的香港史最為合適,並透過指出現行歷史科香港史的不足,解釋「中港關係」於 中國歷史科的需要。

1998年,香港史已加入到歷史科的課程之中,並沿用至今。初中的課程分為中一的「香港傳統的農村生活」、中二的「直至二十世紀初香港的成長和發 展」及中三的「二十世紀香港的成長和發展」三部分,大體上以經濟轉型為中心,探討漁村(農村生活)轉型至轉口港,繼而發展至金融中心的進程,從而為學生勾 勒出香港發展的大畫面,是一種以宏觀的角度詮釋的香港史教學。當中「中港關係」的課題置於中三的授課內容之中,包括「香港和辛亥革命」、「中國對香港發展 的貢獻」及「過渡成為特別行政區」三部分,以探討二者近代以來的關係。

然而,這種模式出現兩種局限。其一,中港歷史關係錯綜複雜、千絲萬縷,但現行課程中,只提及辛亥革命及回歸兩大重要史事,並未有對百多年影響中港關 係的重大事件重新疏理,學生因而只能認識斷層的中港關係。其二,現行課程中只強調中國對香港的正面影響,對於香港於中國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互動關係未有 刻意着墨,令學生無法真正了解中港百多年來的關係。

故此,將香港史加入中國歷史課程,大有發揮的空間,也有迫切的需要。一方面,中港關係近年來往往成為社會焦點,有一些對中港歷史關係未有深入認識的 言論因而出現,如反對中港自古以來有關係、或是「沒有中國,香港早就完蛋了」等的言論,都在激化二者之間的關係,對於香港而言沒甚益處。因此,教授正確的 中港關係,有助社會理解二者的歷史發展關係,疏理清楚二者一直以來互為影響的關係,從而減少本地對中國的誤會,又可以說明香港一直以來在中國的地位。

在學科上而言,以「中港關係」為切入點講解香港史,對於理解中國近代史以至是香港史也有莫大裨益。其一,這種做法可以為學生提供另一角度理解中國歷 史的發展,尤其香港演變為殖民地後,對於了解中國近代史甚有幫助;其二,保留香港史的完整,既可以探討中國歷史,也不會令香港史割裂,在學理上對二者相得 益彰;其三,重新鋪陳中港二者的歷史關係,可以令學生對中港關係有更深的掌握。最重要的是,這種專題的做法與歷史科宏觀的授課方式可以達到相輔相成之效, 而且授課內容與重點不同,既解決與歷史科重疊的疑慮,也有助於學生理解香港史的整體面貌。

從發揮的空間而言,加入中港關係的部分,可以與中國近代史的部分互為補充。現行不少中史課本已有在講述每朝史事之後,加入專頁講解香港史同時期的發 展的做法。這做法為現今最妥當的做法,此因香港於每朝的歷史中的記載不多,難以有一全面和深入的講解,只能以專頁式教授相關內容。然而,發展至近代史,由 於香港的重要性對中國不斷提升,二者之間的互動便有所增加。因此以中國近代史中發生的史事,討論至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不但可以透視香港史的發展,又可以側 面補充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更可以釐清中港的歷史關係。

舉例而言,在討論辛亥革命時,可以以孫中山作為切入點,除了指出孫氏革命思想與香港的關係,帶出中、港之間的政治聯繫,又可以提出孫氏曾要求進入香 港境內的一段史事,並藉着港英政府拒絕孫氏的入境,說明中、港二地的政治關係時近時遠的特性;省港大罷工如何影響到香港民生問題,帶出中、港兩地之間的角 力,以及二者緊張的關係;透過二戰後香港地位問題,指出中國在戰後的國際地位受到英、美的壓制……凡此種種,不但能夠指出中、港二地複雜多變的關係,又能 夠兼及兩者,保留中國歷史以及香港史的完整,對於了解中港關係更能有深一層的認識。

實際上,在中國歷史科加入香港史是有遠見的做法,既可以正視香港史的地位,又可以豐富中國歷史的內容。然而,最值得關注的是加入的方法以及觀點。筆 者對於實際的教學行政沒有深入的認識,不敢對加入香港史的方法提出建議。但是,在課程設計的觀點上,筆者曾經為中史科的長期用家(中學生涯的七年),又在 修讀大專課程時涉獵一二,因而對歷史教育的課程有很淺顯的看法。歷史教育放諸世界各地,都是政治工具之一,用以傳達政權對於自身的政治觀點。故此,怎樣詮 釋香港史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成為了是次增加課程內容的重點。若果將香港史置於一種大中國史觀之下的話,香港史便成為了中國史的附庸,失去了其特色,在學 理上不合理之餘,也有可能如引言所指,在社會引起政治風波。因此,政府實際上可以透過是次的改革,將有關中、港的論述作出調整,強調香港的地位,發揮歷史 教育的政治工具功用,為現今政府爭回民意。故此,本文「中港關係」的建議,只為拋磚引玉,引起是網絡上對於中史課的討論,繼而引起社會上對相關課題的重視 和討論,使香港的歷史教育(包括中史及世史)不免於成為灌輸錯誤歷史意識的工具,激化社會不滿的情緒。


明報社評﹕亞視欠薪變成員工欠債 勞資權責顛倒莫此為甚



亞視拖欠員工薪金,12月份薪金仍未支付,事態最新發展是大股東以名下其他公司的名義,借錢給員工,亞視管理層雖然聲稱此舉與薪金無關,但是據員工披露的借 錢操作,此舉實際上顛倒了亞視股東與員工的權利義務關係,原本欠員工薪金的股東,搖身一變成為員工的債主,原本是名義債主的員工,則淪為股東的債仔。從操 作看來,亞視此舉為股東而謀,遠多於為員工利益盤算,職是之故,政府當局、特別是勞工處應該更有力地介入,保障亞視員工的利益。

亞視拖欠薪金 大股東借錢給員工

亞視員工透露,公司管理層上 周二以「解燃眉之急」為由 ,逐一約見一些員工,游說他們簽署一張承認向大股東名下公司借錢的收據,一經簽署即可獲發一張等同12月份薪金的支票,若離職便須立即還錢。年關將至,在 在需財,據知不少亞視員工簽下借據。借據顯示,員工須在見證人陪同下,簽署證明向一家公司借錢作「應急之用」,內容列明借款需在亞視正常發放薪金後、公司 有任何變化,以及員工離職時,立即向該公司償還。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亞視大股東正是借錢公司的註冊董事之一,而且支票由大股東簽名,因此,事態肯定與大 股東有關。

員工在亞視打工,有領取薪金的權利,身為老闆的股東有義務使亞視有足夠資金,支付薪金給員工;亞視拖欠薪金,理論上是股東對員工 欠錢,不過,員工簽署借據之後,債主與債仔就互換位置,變成員工欠錢,成為大股東的債仔。設若最終沒有「白武士」出手打救,亞視倒閉,則大股東可以根據借 據向員工追討欠款。亞視若倒閉,員工按權益可以獲得多少補償,尚未可知,但是簽過借據的員工,卻要「搵錢贖身」。有亞視員工以「荒謬」形容此事,很能說明 事態的實質。

亞視管理層解釋借錢安排,乃大股東「純粹好心,為有困難的員工解決生計」。本來,若亞視大股東不忍員工生計無着,解囊濟助,員 工自是歡喜,大股東也會贏得俠義美名,只是員工所得並非無償贈予,而是與大股東有債務關係,打工「無糧出」之餘,還欠下債項;因此,橫看直看,都感受不到 管理層所說的「好心」,所謂何來。另外,亞視大股東肯向員工借錢,說明有財力支付薪金,現在卻寧願拖欠而給員工借錢,看來,另有用心才較準確反映真象。

亞 視當局的借錢安排,客觀效果對大股東的處境有利。大股東按法庭的裁決,要出售10.75%亞視股權,有關招標出售程序正在進行,此際若因為欠薪關係,亞視 員工大量流失,對出售股權會帶來更多不利因素;現在維持足夠人手,保持亞視運作,應該是亞視當局的優先事項,因為若員工星散,買家意欲更低,設若發展到以 清盤方式解決,則股東的權益將化為烏有。亞視管理層雖說借錢並非為綁住員工,客觀上起碼衍生綑綁效果,卻是事實。

亞視狀况演變至此 行會應早斷其命運

目 前願意繼續留在亞視的員工,或許各有理由,不過,亞視股東明爭暗鬥,導致不再注資,亞視財政虛空,但是管理層對亞視前景一直表示保持樂觀,相信不少員工因 為受到感染而留守。管理層鍥而不捨的精神,不能完全否定,只是,亞視員工對公司的信任,事態發展顯得愈來愈一廂情願,從公司把欠薪操作成欠債,可見一斑。 員工的信任和忠誠,若成為股東利益的墊腳石,在道德層次也值得商榷。

亞視的借錢安排,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亞視財政狀况拖延下去,而「白 武士」遲遲未出現,則股東向員工借錢會否持續下去?若股東繼續做「好心」,則三數月之後,員工欠股東的錢就相當可觀,然則,這種變相借錢代支薪的安排,對 員工會構成怎樣的影響,是一個問題。我們認為勞工處應該積極介入了解,檢視員工在借錢安排的操作中,權益會否被侵蝕,並給員工提供輔導,協助他們作正確選擇。

另外,長期以來,亞視並未善用珍貴的公共資源大氣電波,形成免費電視市場缺乏真正競爭,本港電視節目質素每况愈下,創意產業陷於低潮, 都與此有關。現在亞視營運發展到這般狀况,實際上喪失了免費電視台的應有職能,據知通訊事務管理局已經向政府建議,不予亞視續牌,行政會議就此應該盡早決 斷,解決亞視的問題,讓大氣電波對香港社會發揮積極作用,也可以使亞視員工知道去向,重新規劃自己的工作甚至人生,不至因為情勢不明朗而蹉跎歲月。亞視的 命運應及早決斷,是今次股東向員工借錢而折射出來的信息。

2015:香港網絡媒體的新戰國時代



號外

雨傘運動為香港開啟了後佔領時代。清場過後,鳩嗚團一浪接一浪,警隊疲於奔命見證港人的鳩嗚能力,團友適時快捷的人手調動,全拜社交網絡便利。一人一手 機,FACEBOOK成為了佔領資訊的集散地,但運動之初,大量資訊不分是非黑白流通做成了不少恐慌/混亂,可見社交網絡還是一把兩刃刀,公信性存疑,此 時網絡媒體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比傳統媒體靈活,又比一般社交網絡可靠,既監察政府,同時質疑主流傳媒。網媒第五權的角色再一次被高舉,更為這塊版 圖帶來了新局面:《獨立媒體》的LIKE一下子從十幾萬跳到40幾萬;蔡東豪辭任精電執行董事回歸東山再起的《立場新聞》;《100毛》也有意發展自家網 絡媒體。2015,將會是香港網媒變革的一年。

經營逾兩年的《主場新聞》去年7月突然死亡,社交網絡上27萬多個LIKE頓成無主孤魂,ARCHIVES的舊文章也一夜蒸發,後起的《主場新聞博客群》 算是留住了部份讀者,但缺少了新聞策展的部份,網站只變成博客們共同擁有的分享平台,凝聚力不可同日而語,另一邊廂,《輔仁網》、《評台》、《熱血時報》,在過去兩年間漸漸壯大起來;信報「紀曉風」離棄主流媒體,半途出家創立《852郵報》;還有蕭若元、林雨陽等人成立的網台《謎米》,《主場》殞落, 網媒依舊不愁寂寞。然後,《主場》以《立場》之名回歸了,在突然死亡不到半年的時間,當日因反國教摧生,現在又因雨傘清場復活。新《主場》還是原班人馬操 刀,新場不再由個別人士擁有,股權改以信託安排持有,只接受公眾不附帶條件的捐款,維持編採獨立自主。上月官方PAGE首天登上FACEBOOK,就引來 三萬多個LIKE,可是留言版上引來眾多網民攻擊,惡搞多個X場新聞,矛頭主要針對蔡東豪,甫創刊就惹來如此抨擊,下筆時《立場》還沒有正式在網上回應,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日後的工作,讓網民看清楚我們是一個怎樣的媒體。除了評論,《立場》還會多做採訪報導,希望能容納不同意識形態、政見,只要是 好文章我們就歡迎。」雖然總編輯鍾沛權對其營運方式還是三緘其口,但《立場》到底代表了誰的立場,很快就會揭盅。

網媒時代殺到埋身

網媒是大勢所趨,這個大概是毋庸置疑,但這個遊戲該怎麼玩,多年來似乎還沒有一個特定答案,國外的成功例子也不見得照辦煮碗就能成功,畢竟市場大小、城市 的閱讀習慣,甚至是廣告商的偏好也各有不同,沒有先例可依只得摸石過河,一向在社交網絡贏盡先機的《100毛》,其出版風格一言以蔽之就是「網絡語言實體 書」,但有趣的是,到了今年才有發展網媒業務的打算,「毫無驚喜地,都係網站加個APP。網絡流行了十幾廿年,現在才搞網媒其實真係OUT,香港好像只有 蘋果走得最前。其實我覺得傳媒不是不想去做,可是現階段要賺回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多年來也望而卻步,而為何偏偏選現在做這件事情呢?我覺得是逼到埋 身,不得不去做。第一大眾對電腦手機的依賴只會越來越深,而近年廣告客戶的預算慢慢從平面媒體轉移到網絡上。《100毛》在這方面其實沒經驗,因為廣告從 來沒多過,所以我對紙書更沒有任何感情包袱。說到底,媒介的意義對我來說並不大,只要能與人溝通就OK,不會留戀紙香,只要能賺錢就行。當然現在談賺錢還 太早,所以紙書跟網媒還是要並駕齊驅,補貼這個敗家仔。」林日曦解釋。

社交網絡粉絲專頁盛行,受歡迎的,數十萬的SUBCRIBER也是等閒事,受眾的基數是不少傳統媒體望塵莫及的,影響力是有的,可是公信力成疑。 FACEBOOK PAGE算不算是網媒一種,就是一個頗為值得討論的問題,「其實近年社交網絡流行一種生意模式,由傳媒或製作公司扮素人開大量PAGE,例如新傳媒屬下的 《對白CAP圖王》、《環球膠報》,網絡流行什麼內容就做什麼,呃LIKE就是他們的營運模式,當SUBCRIBER的數量到達某個程度(編按:如《環球 膠報》就有30多萬個LIKE),廣告商就會落廣告,當然廣告也不會是什麼大客戶,所以這些公司都是以人海戰術的方式開PAGE,密食當三番,但由於開 PAGE門檻太低,以至不少PAGE也是冒牌貨,例如《高登起底組》,還有新近開的《100毫》(編按:截至現時就有4000多個LIKE),但其實也阻 止不了,讓他們繼續玩玩吧,趁還沒有什麼影響力。」

《獨立媒體》創辦人葉蔭聰更認為網媒只是一個含糊的概念,「其實現在所有傳統媒體也會出現於互聯網中,或泛指主要透過互聯網做出版的媒體,但獨媒都不會自 稱是網媒,開初我們是一個社會運動積極份子背景,近四五年較貼近成公民媒體,正因為我們不是大眾傳媒,所以我們的內容不需要過於取悅大眾。佔領過後,主要 希望在新聞資訊以外,提供多些深入的分析和報道,既然是獨立,就無需看著一般大眾傳媒來跑。」

90後的天下

網媒、社交網絡、紙書身份重重疊疊,內容如何拿捏也是一門學問,不少傳統紙媒對電子出版的概念依然是將紙書數碼化而已,未能深入了解網絡特質,「紙書受制 於排版印刷等工序,反應自然不夠快,就似龍蝦那期封面,從事件發生到構思,再去找一個扮得最啜核的人,已經是兩三星期後的事,我稱此為二次創作三次搞笑, 但網媒再放封面故事就OUT,我們希望做到7成內容是網上獨有的,寫得更精煉,特色一定要笑要快,未必似紙書咁大陣仗,氣力花在如何與人同步,但快不是唯 一條件,在這個人人也是媒體的時代,要做網媒就要搶到公信力,下一步就是如何搶得大批群眾。遺憾地說一句這年頭,新聞已經不值錢,訊息流通太快,每家幾乎 都是一樣的,如何跟目標群眾分享共同語言,就是取勝的地方,而我所說的,不是中英文那種宏觀的語言,而是你對新聞的處理方法,能否令人笑令人哭令人有共 鳴,有沒有下一步行動,SHARE到自己的FACEBOOK繼續討論。」

林日曦總是說網絡世界,三張嘢經已老,網媒是90後的天下,最機不離手那一群,「泛民主派夠話想搞網台啦,年輕人做目標群眾,也許是雨傘運動令他們醒覺 了,發現流失了一大批網民選票,終於想做翻少少嘢。結果呢?我聽過節目睇過網頁,都幾肯定不會在年輕人族群中成功。單是改名叫《仙人掌》已是一大敗 筆,GOOGLE唔倒﹗只找到WIKI的仙人掌,出事啦﹗這其實不是要俾幾多錢SEARCH ENGINE排頭位嘅問題,改個獨特啲嘅名得唔得?可見他們的思想跟網絡是很抽離的,員工可能是90後,但話事的一定還是老人家。只要做個批人同你想接觸 個批是兩類人,其實已經輸了一半。」

林表示新網媒希望做到跟網絡世界同呼同吸,吸納到足夠的群眾後,下一步就是發展一個更廣的媒體,「現在我們的題材都是RIDE ON一些時下熱話,但網站推出以後,其實是想GENERATE更多自家的CONTENT,年輕人關注什麼我們就關注什麼,為何《100毛》不做?因為沒有 足夠財力,所以才從最簡單的入手,但最終我們不想只停留在那個層次。」林日曦表示。

網媒 KICK STARTER

既然廣告商的步伐還沒能趕上網媒的節奏,也不是所有網媒都有實體書營運,就以《獨立媒體》為例,他們超過六成的收入是從讀者捐款中得來的,其餘四成就是透過媒體倡議/教育的工作申請外國基金。葉蔭聰說,「獨媒的讀者捐款近年都有一個緩慢增長,沒減少已經很難得,因為是公民機構,所以我們都不接廣告,不受私人企業/政府資助,而不少採訪/報導也是靠公民/實習記者去做,但資金有限,某程度上也局限了我們的工作。其實這也是不少網媒面對的問題,所以一般來 就內容都以評論、整理資訊的文章較多,因為人手資源要求比較低,原創新聞內容方面,商業傳媒就佔了很大優勢。過往我們也曾實驗一年,試試深入的新聞節目, 可是很快就發現投入太大,最後還是無以為繼,所以現在都只做一些現場拍攝,但我終於認為網媒需要多做一些原創新聞內容,因為這樣才能顯出一個媒體的獨特 性,但要找到足夠的資金,還是需要多一點創意。台灣的WeREPORT雖然還在摸索階段,但我們也希望能跟獨立記者合作,引入這種新的捐款模式。」

2011年開發的WeREPORT,簡單來說就是新聞界的KICKSTARTER,推動優質的深度報導,記者無需看編輯/老闆面色,只要有認為值得的調查 /報導,就可以把計畫上載到網站,尋求公眾贊助,這類平台顛覆了傳統媒體製作新聞的流程,觀眾直接以鈔票支持自己想看的新聞報導,不再是被動接受的一群。

2015,香港的網路世界可能將會同時有更多搞笑有趣的內容和挖掘政治與社會黑暗的深度新聞報導。多元的媒體世界值得叫人期待。

文:蘇靈茵

2015年1月21日星期三

游清源: 董太炮打總司令



香港真的建軍了!不過不是建立「學苑軍」, 而是「青少年軍」。但此舉恐怕也是主張港獨,負責監誓的特首實在好應該出版《施政報告號外》,進一步呼籲香港市民「不能不警惕」,並要求與青少年軍有密切關係的政界人士(例如「鍾亂扮」主任張小明)勸阻。

此番建軍,廣大市民最替其不值的人,乃係董太。須知道,董太出錢出力落手落腳眠乾睡濕夙興夜寐足足搞了十年「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可謂勞苦功高,如今卻一個唔該就被乜太據為己有,還當了「總司令」,搶盡風頭。董太不但賠了夫君又折兵,更做了冤大頭,冤過竇娥。

為今之計,董太實在好應該效法當年毛澤東,寫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並透過內地的《愚民日報》、《環頭時報》、《失明日報》,以及本地的《太公報》、《晚匯報》、《殤報》發表,內容節錄如下:

「某些領導同志站在極左的立場上,實行梁營專政,將董系轟轟烈烈的國民教育運動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團結香港基金,壓制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梁營的威風,滅董系的志氣,何其毒也!」

回說青少年軍。乜太一身青衣,可謂繼「龍蝦裝」之後又一傑作,堪稱「青蟹裝」。從此之後,她更可正名為「唐青蟹」。如此這般,才算到位,才算架勢,才算實至名歸(順便一提,由於青衣乃係粵劇正旦,董太應力爭改為桃紅色,以示乜太不過是「梅香」)。

最後,董太實在要認真考慮,繼亞視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時班青少年軍就可以即場向聯合國代表獻唱廣東話版國歌,正是:「起來,我 帶你環遊世界!你阿爸係哥斯拉,你阿嫲係心理變態!中國牛肉有毒,不過都唔好嘥!……成副身家輸晒,老婆仔女都死晒!還債,老婆仔女都死晒!還債,還債, 還唔晒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