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

牢騷齋主:浴火得救——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的興起





連曦是紐約州立大學博士,現任美國Hanover College歷史系教授。本書原版是Lian Xi, Redeemed by Fire: The Rise of Popular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年由耶魯大學出版,201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翻譯出版。這書曾獲美國歷史學會2010年優秀學術著作獎。

拿起這書,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叫「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看看目錄,作者討論過的有太平天國、真耶穌教會、耶穌家庭、王明道、宋尚節、倪柝聲、東方閃電等。如果按「一般」(是否一般因人而異)分類,大概王明道、宋尚節可歸一類,倪柝聲一類,真耶穌教會一類,太平天國、東方閃電是另類。又或者可以這樣說,一般(是否「一般」因人而異)教會認為最沒有問題的是王明道、宋尚節,其他依次可能是倪柝聲、真耶穌教會,太平天國及東方閃電應該不入流,是異端。所以我感到奇怪,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何關係呢?把王明道和東方閃電放在「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這把傘子之下似乎有點怪怪的。第二個問題是,哪些教會不屬「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呢?共產黨執政前沒有官方基督教,除去作者所討論的,大概只剩下大公會,例如聖公會、循道公會等不屬「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至於共產黨執政後比較簡單,不屬基督教三自愛國教會的就應該是「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不過恐怕千千萬萬沒有登記的非三自教會一定跟東方閃電劃清界線,不肯被視作同類。因此,我要仔細讀讀這書。

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是「基督教」

先說結論,本書認為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是「基督教」,即以彌賽亞信仰為核心,但又以前千禧年(Premillennialism)版本的彌賽亞信仰色彩為主流,即相信末日終結前有大災難,然後才是國度降臨基督再來。並且這些教派往往有五旬節派的特色,即講方言、行神蹟等。但這是「民間」的基督教,即領導人是知識界的下層人物,信眾以社會邊緣群體為主,而個別女信徒反傳統地成為教會的屬靈領袖核心。而這又是「現代中國」的基督教,即在共產黨的強力統治下,這些民間千禧年教派像中國傳統「锦變信仰」的教派走上暴力起義的機會是有的,但不大,即使真的起義,成功機會也不高。作者說「我們只希望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將疏導民間基督教的能量及其焦慮和不滿,引入世俗的政治和民政事業。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有意義的政治改革希望十分微弱,當局與地下教會之間的敵對狀態注定要在21世紀持續下去。」(頁215

書裏的人物,例如王明道、宋尚節、倪柝聲等,都是現代教會耳熟能詳並且相當尊敬的。他們批判西方自由派神學,批判西方差會,走獨立自主有中國特色的教會道路,王明道、倪柝聲更經歷共產黨的收編與迫害,成為海外信徒心目中的信仰楷模。至於倪柝聲,由於堅持走自己的路,加上繼任的領袖李常受言論出位,「小群教會」人數雖多但似乎仍在信仰群體的邊緣。即使如此,在一般信徒心目中,他仍然是具個人魅力的屬靈楷模。不過,讀畢連曦這書,我才更清楚他們的末世觀念,以及他們與太平天國以及現在的東方閃電原來也有類似的特點。

方勵之曾寫過一篇文章叫〈讚美我主之後〉,記述他在劍橋大學參與一次宗教活動後的感受。他表明自己不信上帝,但歌頌西方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後把宗教的人本精神發揚光大。六四以後出走的民運人士,有一部分皈依了基督教,有些更成為牧師著書立說,例如遠志明、張伯笠等,最近,柴玲在自傳裏也寫下自己信基督教的見證。不少西方的基督教書籍都已在大陸中譯出版,由學術性的解經書以至靈修類的都有。基督教在大陸已是遍地開花,在若干地區更是公然活動。而信徒當中,年輕的知識分子也不少。基督教化的中國會出現嗎?基督教會成為改良中國社會的動力嗎?如果按連曦這書所說,基督信仰的傳播即使如何廣泛,如何備受知識分子的青睞,仍然不能成為中國現代化的動力。在政治自由化而言,基督教只能起邊緣作用,不過是「個人世俗生涯低落時發出的無聲抗議」。(頁214)反而,一如自太平天國以來的種種基督教民間教派,地下及民眾中的基督教才具有「最大的政治潛能」。在宗教面貌而言,「……主要宗教信眾仍然來自佛教、道教及混合的民間信仰。事實上,地下教會所表現出的更大趨勢是吸收民間宗教或被民間宗教所吸收而不是取代它。」(頁211

自太平天國以來,以基督教改良或改造中國的運動此起彼落。有的如太平天國是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有的如「基督將軍」馮玉祥是個人色彩濃厚的救世軍隊,有的如孫中山、蔣介石等是以耶穌基督信徒自居的政治人物,當然也有無數委身宗教以期救國救民救靈魂的傳教牧師。大陸作家蕭建生寫了本《中國文明的反思》,在中國大陸禁止發行,他說有幾個因素會促使中國朝現代文明的方向走,包括基督信仰的傳播、台灣的存在、互聯網。但讀畢這書,基督教能否有力促使中國朝現代文明的方向走實屬可疑,相反具備救世理想的信仰團體往往不容於大權在握的世俗政權。受到打壓的中國現代基督教民間教派,與中央集權不容挑戰的共產政權的關係,就像太平天國之於滿清政府,彼此互動的結果會怎樣呢?掩卷之際不禁有點擔心。

左丁山: 程序制約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香港公共行政學會午餐演講,提及廉政公署、申訴專員公署可能影響政府之行政能力。此言一出,立即備受各方抨擊,指林太唔正確認識香港價值。

左丁山睇番林鄭之英文演講詞,睇唔到佢有貶低廉署、申訴專員之意,頂多係呻吓啫,不過今時今日,任何一位CY內閣人選,呻吓廉署都有罪,實會俾人鬧嘅嘞。其實林鄭並非錯到離譜,佢只係漏咗加上一句:「廉署及申訴專員係政府行政效率之最大制約。」經濟學概念經常講maximisation subject to constraints(在有制約條件下最大化),讀過初級微積分就會知道,在一條方程式尋求最大值(maximum value),如無制約(constraints),最大值會係無限大,在政治上,政府權力如無制約,或制約被削減至最低、最少,政府權力就會絕對化,跟住政府絕對腐化,最佳例子就係蘇聯史太林、中國毛澤東、德國希特拉時代,呢三位大魔頭無人可制,三人擁有絕對權力,於是禍國殃民。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有少少類似,做咗八年總統之後,因在國會擁有絕對大多數,索性修改憲法,將總統兩任制改為無限期連任制,今年已經係第十二年做總統,如果今次大選得以連任,就會做夠十六年,可以為所欲為。

以前左丁山在本欄不止寫過一次,董建華特首時期,政府效率不高,成日埋怨公務員做事慢,其實公務員做事慢,正是因為香港有ICAC、有行事程序,公務員嚴格遵守程序為本,目標為次之故,一旦改為效率第一,目標至上,程序為次,公務員就好容易俾ICAC拉去坐監嘅嘞,所以香港人如要維持正確價值觀,就不應動輒批評官僚主義做事太慢。梁振英來自商界,慣咗做事嘭嘭聲去馬,但掌管政府之後就要放慢,緊跟慣常程序,明白ICAC,申訴專員,平機會,私隱專員等等係政府效率最大化之不可少的制約。啲立法會議員,有時要政府做事快,有時猛烈批評官僚主義,皆因佢地唔明白香港係程序治港,遵守ICAC規則!

黎佩芬: 黃金旅遊號




黃金周假期到尾聲,溫曉連傳來的長城照片,仍然人頭湧湧,像年宵人潮,霎眼看,人擠人,也像我們的七一遊行;好了,這樣就可以想像自己在長城,在華山,或是在任何地方,會得到如何的旅遊經驗。現代旅遊熱就是有這個能耐,哪裏熱起來,旅遊業搞起來,哪裏就從此不一樣,卻又跟其他景點變成同一樣。看覑那些被填充了人潮的各地名勝,你不會再覺得,什麼到過長城才是好漢,什麼三山五嶽的傳說,都統統掃之一空也。可怕呀。眼裏只有黃金是短視,至於隨之而來的混亂,可怕意外,像林靄雲說的,就有如命定。

旅遊景點的人滿之患要如何疏導?十一黃金周是否應該取消?旅遊業界必會呱呱叫,但肯定的是,沒有人想見到意外慘劇由此而生。

十一海難叫全香港跌入沉痛的哀傷之中,在此祝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林靄雲: 夢碎黃金周

每年十一黃金周都會傳來內地旅遊區因為遊客太多,出現混亂甚至傷亡的事件,今年也不例外,小則大塞車、垃圾遍佈景區、旅客滯留,大則出現交通事故、人命傷亡。

捲進了混亂宿命

101日早上,一輛駛經京津塘高速公路的旅遊巴士,撞車覑火,造成614傷,死者包括5名德國人;102日晚,陝西華山過萬遊客被困,發生打鬥,有旅客在亂混中被刺傷入院;103日早上,廈門鼓浪嶼,兩艘木船和兩艘鐵板船在碼頭附近覑火。

今年,香港跌入了內地網民所描繪的黃金周混亂局面之中,101日晚一艘前往觀看國慶煙花的船與小輪相撞,39人死亡。

這是一場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意外,但為了避免意外再次發生,我們傷痛地敲問,為什麼這場意外會在那時那地發生?為什麼十一黃金周內,特別多混亂與意外?這些意外又是否可以避免?

旅遊容量失控

南丫島的意外發生後,已有島民提出,當天前往該島的旅客前所未有之多,小輪從早到晚,不斷加班往返以疏散旅客,遇事的船長是否太過倦怠以致判斷失準?遇事的航道雖然船隻不多,但因維港列為禁區,很多遊艇均停泊在榕樹灣附近,這會否阻礙了船長的視線?

很多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一套旅遊環境承載力或稱旅遊容量(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的管理,以減低因為遊客過量而造成的環境破壞和意外。在內地,也有最佳遊客接待量的估算,理論上景點應該在超過容量時發出預警,停止售票,疏導人潮,然而這措施卻一直沒有落實執行。過去多年,在十一黃金周,各地比較熱門的旅遊點,客容量都超標三倍到十倍不等。當客量出現超負荷,旅遊區的交通、設施、人手均無力應付需求,就很容易出現混亂與意外。

面對覑旅遊容量失控,有內地的專家指出,旅遊區超負荷的最根本問題,是黃金周「集中旅遊」所帶來的苦果。黃金周的安排於1999年落實,透過調動節日前後的周末假期,把國慶、春節和勞動節3天法定假期延長至7天的長假,以推動「假日經濟」和內需。內地的媒體借用了日本「黃金周」的稱呼,去形容這3個長假。

政策一推出,旅遊區就出現了超負荷的問題。1999年的國慶黃金周,全國遊客人數達2800萬人次;2000年國慶,內地旅行遊客數目達5980萬人次;到2006年國慶,旅客人次達1.33億。今年9月,中國旅遊研究院的報告預測,2012年十一黃金周的旅遊人次約為3.62億,比2011年增長20%

發「黃金夢」的人叫不醒

2004年起,就有專家提出要取消黃金周的安排,改為增加中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2005年,當黃金周旅客人次突破1億關口後,國家發改委也於2006年正式提出取消五一、十一黃金周的建議。2008年,五一黃金周改為3天短假,另外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天傳統節日的法定假日。不過第二年,隨即又有代表旅遊業界的力量,於兩會提交恢復五一黃金周的議案。同時,網上輿論亦支持恢復五一黃金周的政策,其中一個理由是五一取消後,國慶「集中旅遊」的混亂顯得更嚴重。

不過,曾推動取消五一黃金周的清華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堅持,「黃金周」的做法是「被放假」,並更進一步提出要同時取消十一黃金周,以有薪年假取而代之,讓勞工自己決定放假的日期,徹底解決「集中旅遊」的亂局。

但打破黃金夢的意見,不斷在網上被攻擊,有的認為勞工議價能力弱,難以爭取自定長假,有的則以地方旅遊業界的利益為考慮,認為「集中」旅遊會帶來更多好處。

黃金灑到離島

回到香港,自從20037月開通了自由行後,也成為黃金周「集中旅遊」的熱點地區。自由行的簽證,由最初4個城市,每年以倍數遞增,到現在已幅蓋49城市。而且自20094月起,深圳戶籍居民可以辦理「一簽多行」,一年內不限次數往返深港兩地。去年,內地旅客來港數字高達2810萬,今年大概會破3000萬的關口。

過去兩年,因為自由行而觸發的社會矛盾和恐懼與日俱增,當中包括「雙非」、「自駕遊」、「一簽多行」等政策。但從政者對粗放式的發展情有獨鍾,視「節制」與「引導」為阻礙發展,無視改善生活品質式的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大勢。在缺乏發展反思下,香港被捲進了一個由黃金堆砌而成、卻又危機處處的亂局。

當然,我不是說這次南丫島的撞船意外是黃金周與自由行造成,然而當中卻存在一絲交錯。純屬巧合,就在寫這篇文章翻查資料之際,發現今年6月,《大公報》的記者於北京做了一個自由行的新聞特寫,當中提到了港中旅社北京分公司港澳部總經理李兵輝的一席話﹕「今年赴香港旅遊還增加了一個新現象,以前從未注意到的香港離島遊,已經成為赴港遊的新一輪度假旅遊方式。」李更提到﹕「南丫島名氣最大,因它是周潤發的老家,是麥兜拜師學藝的地方,還是香港第三大島,匯率低,語言通,方便遊港。」據記者報道,不少旅行社今年均以離島作招徠。

李兵輝對南丫島的描述很正確,外地友人來香港,我也會建議他們到島上走走。然而,世事冥冥,很多事情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小島的容量不能承載黃金時,黃金只能往下沉。但願從政者黃金夢醒。

明報社評: 奧巴馬辯論失利勢反撲 兩黨政綱激化針對中國




美國總統選舉是充滿娛樂本質的政治較量,團隊精心包裝予人眼前一亮的參選者,攫取選民注意,再以簡單的政治語言決出自己和對手間的優劣,集兩者大成便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若能夠擊倒對手一炮而紅,心理上是一場長自己志氣滅他人威風的政治操作。香港時間上周四早上的奧巴馬和羅姆尼首次電視辯論便是如此——長時間在民意調查走低的羅姆尼猛攻之下扳倒奧巴馬,雖然這場勝利不等於羅姆尼從此翻身,然而由此觸發的美國政經政策調整,很可能在未來4個星期出現。

美國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是電視時代政治的一大發明,先行者是1960年甘迺迪對尼克遜,前者是麻省國會議員,後者則是做了8年的副總統,可是在這場劃時代的電視辯論,病癒不久的尼克遜賣相欠佳,反而富家子甘迺迪清新可喜。當年大選的結果是美國近代最接近的一次,6800萬選民投票,甘迺迪以多出對手11萬票入主白宮。有評論指出,這11萬票的微細差距,或許是由於電視辯論的勝敗造成。是耶非耶,尼甘墓本已拱,不得而知,可是電視辯論從此成為總統選舉必然內容。

今屆大選首次辯論如此受注目,是因為辯論前在民調佔先的奧巴馬被羅姆尼殺個措手不及,在經濟範疇無法回應羅姆尼的挑戰,也沒有挑出羅姆尼的過失,奧巴馬始終處於一個低調的防守狀態。顯然他的算盤是先求不出錯,再圖反擊,這種消極的被動策略,留下巨大空間給羅姆尼。不過,這都是技術因素,更應注意的是,辯論帶出這次選舉的雙主題:美國經濟、中國。

今年大選雙主題  美國經濟、中國

前者是預料得到的,美國今天的最大困擾是經濟低迷。羅姆尼質問奧巴馬,上台4年,美國國債只有增多而無減少,言下之意是讓共和黨上台一試,或會勝過奧巴馬。其實,羅姆尼的經濟政策不見得出色,奧巴馬在辯論中指羅姆尼提出自相矛盾預算案,在大減稅收時大增國防經費,錢從何來?數以千萬的電視觀眾,光從鬥嘴看不到美國經濟的出路,極其量是兩害取其輕。奧巴馬當然明白美國選民走進投票間的一刻,不想別的,只想覑走出投票間後生活會轉好。所以,早前聯儲局推出量化寬鬆3期(QE3),儘管之前美國社會認為奧巴馬不至於斗膽推出QE3,因為這明顯以國庫來替自己拉票,事實到後來就是QE3迅速推出。倘若奧巴馬團隊認定,經濟復蘇是選舉的其中一個重大議題,未來4星期,奧巴馬的言行及政策,可能出現再次偏向對自已有利的調整。

為了選舉和政治前途,美國總統可以做的空間大得很。1998年,克林頓在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事件沸沸揚揚之時,派軍空襲蘇丹「恐怖分子基地」,這被認為是克林頓岔開社會注意焦點的一覑。因此,當羅姆尼從第一場辯論看到奧巴馬的弱點,是無法在短期內振興經濟,未來兩場辯論以及未來4個星期的政治宣傳攻勢,「誰能治好美國經濟」便是最大的議題。奧巴馬回應之道,當然不是靠過去4年的經濟政績撐場,他要讓美國選民看到他的願景,手上能用的,除了大力標榜失業率回落到8%以下,就只有政策一途。

大選另一個議題是中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批評羅姆尼和奧巴馬標籤中國為「騙子」,表示極大不滿。基辛格是40年前美中關係破冰的執行者,如今他經營與中國政府打交道的政治顧問公司,有這種取態並不出奇。不過,從實質政治來看,中國在尼克遜下台後,從未成為美國大選的主要議題,如今民主共和兩黨無法搞好經濟,找中國來做代罪羔羊,是第一個原因。更令人關注的是第二個原因,也是最危險的,便是美國兩黨把中國列為意識形態上的頭號敵人,取代1980年代的蘇聯;縱然普京與美國關係開始惡化,但俄羅斯在美國兩個總統候選人的「敵人名單」沒有上榜,中國被動地成為美國政客的「敵人」。

樹敵以證存在價值  中美關係勢折騰

美國總要在世界上找到他的「敵人」,以證明自已存在價值。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敵人是蘇聯,如今則是中國;90年代,美國一度痛擊日本,但那只是經濟上的爭逐,說不上是敵人。姑勿論中國如何解說,奧巴馬連任或羅姆尼上台,美中關係出現波動幾乎就能肯定。如今距離116日大選日不到1個月,為了拉票出盡法寶,奧巴馬及羅姆尼對中國再苛刻的攻擊都可能會出現,中美關係未來將會有一段折騰期。

陶傑: 天工巧奇




香港特區百日黑色驚魂,一片愁雲慘霧。在精英雲集的中環,這兩三天,除了哀悼海難的死者,大家最懷念的有兩個人,一個固然是到了今天才省悟他原來有多好的曾蔭權爵士,另一位,就是公認「腳頭好」的唐英年。

「曾蔭權畢竟是經英國人考核過才封爵的人,陶傑說過,品格必有保障,這一點不難明白,」高官C(確有此人,為了安全,我不可以說他的真姓)說:「至於唐唐,我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腳頭好』原來真的這樣重要。」

「對呀,」我肅然:「特區十五年經驗證明:不必苛求能力了,也不要指望什麼口才魅力了,到最後,人格是高尚還是卑劣,中國人要求低,也不敢指望了,只剩下最原始最迷信的祈求,烏龜王八也不要緊,只要像廣東人說的,腳頭好,也就算了。如果這樣也沒有,那麼真正完蛋了。」

腳頭好,英文怎麼講?律師L問。中西文化差異:This man will bring bad luck,意思是對的,但感覺上濃濁了一些。腳頭差,語帶含蓄,因為中國的神秘學,比西洋的占星和塔羅牌什麼的博大精深許多,時辰八字、陰陽五行、面相掌紋、祖業父蔭、前世今生,通通算進去,再加上他身處的地方,其氣場運道,交感互動,這才融匯成「腳頭」二字,中國文化真神妙也。

「也真是的,」C說:「唐唐的下巴寬長,有晚運,原來做不了特首,對他來說是躲過了一劫。但如果他當了,腳頭幫助,找到一幫比較正派和像樣的人輔助,香港這百日,就不至於如此。」

「至少不連累內地的十一國慶,從明年開始,在香港,竟然變成了哀悼日。」L答。

如果唐唐當了特首,十一煙花夜還會不會撞船?大家都同意,這是中國玄學引人入勝之處。李嘉誠先生是港燈的大老闆,堅持支持唐英年到底,兩個人同氣連枝,氣場吉旺,大家都同意,腳頭這回事,不可不信。

孔子說: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學問的根基有了,思維也成熟了,但還少了一些,要「五十而知天命」,才有點智慧。什麼是天命呢?就是你不要以為有權、有財、有勢,就可以玩弄權謀隻手遮天,不要以為你可以為所欲為,愚弄蒼生,擺布全世界的人。你不要以為你牛B,人算計,不如天命之精巧而嚴正。

大家說到這裏,都沉寂了,心裏都打個寒顫。



陶傑: 又見小米字旗

百日未足,大規模遊行示威已經爆發多場,還加上董曾兩朝都未曾出現過的絕食。建制陣營瘋傳「上面」對梁特管治的能力開始質疑。一個亂局,至少是無法操控。最「罪不可恕」的,是香港下一代示威,竟然打出殖民地英治時代的香港旗。

中國最愛面子。學民思潮喊什麼口號、掛什麼標語,因為是粵語和中文字,出現在美國 CNN和英國 BBC的畫面,西方文明國家的觀眾不明所以。但一張英治時期的小米字旗,所謂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超越國界,影像符號。西方人尤其是英國人,一看就明白,心中暗笑。
釣魚台(又名尖閣列島)已經讓日本摑了兩巴掌,這個香港人還要打出小米字旗,如果你是共產黨,你也會氣得暴跳如雷。

問題是董建華和曾蔭權再不濟,也不會把香港人刺激得公然表示懷念英國領導。逼出一面小米字旗來,梁班子有這個本事,不由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一簽多行擱置,國民教育也散了攤,最後新界東北的割地風暴,林鄭月娥指斥香港人抗議建設「深港後花園」是「無中生有」。但很不幸,梁振英競選時,向新界鄉議局誇誇其談,其文字華麗的政綱,也白紙黑字,聲音檔案全部留了下來。新界東北「發展」主要目的,就是要建成新界的中環和銅鑼灣,「為促進港深兩地經濟發展提供機會」,並已「諮詢深圳居民意見」,由規劃署副署長梁卓輝引述深圳官員說,希望「可更便捷到香港看電影飲茶,但不想每次都要去尖沙咀和中環,如未來在新界北設大型商場,附設戲院食肆,應有市場」。規劃署露了底,早就承認:「為方便內地居民來港就近消費,新市鎮預留土地興建如銅鑼灣時代廣場的大型購物商場。」

如果新界東北是為了深港融合,與「國民教育」一樣天經地義,理直氣壯,則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何以氣急敗壞、否認得一乾二淨?如果說「國民教育」是曾蔭權留下的地雷,還可以推賴,則「新界東北同城化大發展」完全是梁振英親自經手、林鄭月娥大肚受孕的本朝愛情結晶,這次是賴無可賴了。

但既然光明正大「深港融合」,以梁班子的角度,自己醞釀多年,正是梁先生生平抱負的一大亮點,則如果我是中方,對梁振英起碼要求:如果你認為是對,雖千萬人吾往矣,堅持做就是了,為何又要退縮?你一軟弱,小米字旗就亮出來了,如此弱雞管治,還想奢言跨屆一幹就是十年,豈不令北京的主人膽戰心驚?

假設九十後一代,於一九九○年出生,主權移交時只有七歲,有人質疑:「英治時代你經歷過幾多,又知道多少?」斷定香港年輕人沒有讚揚英治的資格。以此邏輯類推,香港上一代人陸續都死光了,沒有人經歷過日治的三年零八個月,日本人佔領香港手段殘忍,南京大屠殺也沒有人經歷過了,這一代人又有何資格「紀念」?
中國人沒有邏輯,這又是一例。不懷念英治,懷念曾蔭權可以了吧?至少曾蔭權學習了彭定康布下政治地雷的智慧,「國民教育」敷衍了事,留中不發,讓幾句話拖延打發,讓梁振英名正言順引爆。如此「智慧」不高過梁林鄭嗎?

九十後見識英治少,七十和六十後的香港人還健在。英治時代以麥理浩為標準,最大的特點,是絕不浮誇吹水,只埋頭實幹。沒有能力做得到的事,不會奢言空論,麥理浩、姬達、夏鼎基從來沒有說過半句要在新界「打造」出幾個新市鎮。但沙田和屯門各地的黃皮膚理民官,接受新界司鍾逸傑冷靜指揮,沒半點喧嘩,港人一覺醒來,《歡樂今宵》的現場直播,已經可以搬到 衞星的沙田市鎮普天同慶了。英國人只做不說,美國人說了之後一定做得到(像甘迺迪總統一九六二年聲言要上月球,七年之後,美國就做到了)。

特府吹水的本事大,內鬥扯皮的功力更高,中藥港、高科技港、阿董說得出做得到的,一件也沒有,梁特承其衣鉢,又豈不出事?又怎怪得「毫不作為,不做不錯」的曾蔭權,把前後兩人都比了下去?

譬如天水圍新市鎮也是「港英」成功打造的。當年收地,一切談判,幕後進行,要說那時沒有反對的輿論,絕不正確。香港的左報長期就是跟英國人過不去的對立輿論陣地。暴動之後,英國人搞新潮舞會和香港節,這類反對輿論一直有抨擊,說是懷柔政策。但英國人不會像梁振英賣弄小聰明,以為把新界佬、非原居民、九十後和環保分子公開炒成一場全武行大戲,讓「阿爺」見到香港的「敵我矛盾」是多麼激烈,把禍水引到什麼港英餘孽和外國勢力那邊,自己也付出代價。

不,「港英」從來不那麼蠢。拆九龍城寨也有不滿,當時的房屋署長祝建勳,被城寨的五毛阿伯指為漢奸,但 衞奕信和行政局寸步不讓,最終也不是夷為平地?

確實,九十後的香港人,對英國殖民地香港管治的智慧,僅得寸光片語的童年記憶。但也夠了。他們會記得三、五歲的時代,父母不會像今天愁眉苦臉,不會因為住不起房子而爭吵,更不會為柴米油鹽、生下小弟弟而要貴價搶奶粉而一天比一天狂躁。童年記憶,商場沒有人抱小孩大小便,像普魯斯特的《往事追跡錄》,反而最生動而真實。毛主席說得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懷念。中國人不會一生下來就親英,像林鄭月娥不也是累積了半生的見識和體驗,才會明智把子女家庭及早移送到英國嗎?



黃宇軒: 悼 霍布斯邦﹕讓學問走進生命




周一晚上海難發生前的黃昏,友人們都在互傳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的死訊,像他般具知名度的西方公共知識分子離世,對上也許要數到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vi-Strauss)了。霍布斯邦逝世翌日,各大報章均讚譽他為上世紀最優秀的歷史學者之一。但是,也許不少人翻開過後者艱澀的《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卻未必提得起勁去細讀霍布斯邦讓人稱頌、總數幾千頁的幾部普及宏觀史。當天晚上在網絡上見到不少人也這樣悼念他的離去﹕為自己書櫃上霍布斯邦的著作拍張照片,並補上一句﹕終有一天我會讀完你那厚厚幾冊的書!

較幽的徑 得其門而入

或許這亦是諸多讀者的心聲,三冊十九世紀史《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及《帝國的年代》,加上二十世紀史《極端的年代》雖然行文極流暢通俗,是史學家寫給大眾看的歷史書,但其內容稠密,篇幅則比村上春樹的小說更長,在香港始終未算普及。然而如果愛好歷史,此前未讀過霍布斯邦的,趁此際翻開霍布斯邦在2002年寫成的自傳Interesting Times: A Twentieth-Century Life,定必會立時理解何以這位作者多年來受各方推崇備至,有其「江湖地位」。就像去年暢銷的李維史陀傳記《實驗室裡的詩人》讓許多年輕讀者「發現」了結構人類學的世界,霍布斯邦自撰的半回憶錄,也是一瞥他史學功架的窗戶。從學者生命本身進入其思想與文字技藝,雖是較幽的徑,卻又讓人得其門而入。

Interesting Times出版時霍布斯邦年屆85,也許外人會覺得人生走到那階段,被公認成就斐然的學者,寫自傳自然不過。但作者在整本書的開首,卻陳述了一些這本書不值得讀的理由,並反思「為何像我這樣的人應該寫自傳」。這種自省的態度,可說為本書奠下了基調,作者反覆設想此書存在的理由。用較理論性的說法,霍布斯邦念柾在柾的,是要公開自己投進歷史學所立足的思想位置(positionality),說明自己書寫與研究並非站在全然客觀抽離的視點,鳥瞰歷史翻動。這確是讓人折服的寫作動機,顯現了霍布斯邦的大學問不僅包含整理與分析史料的高超技巧,更有高度自覺的反身性(reflexivity),甚至連本可滿足個人寫作希望的自傳,他都讓這種使命感凌駕一切,以至於在書首向親人道歉,此書幾乎對他們絕口不提!由是觀之,此為非典型的自傳,應為思想理路的陳述,書中「歷史學者的自傳是研究工作裏面重要的一環」,就是這意思,霍布斯邦不過要把這一環隱藏在後的脈絡成書。所以,全書有十六章是交代作者生命跟世界大潮的交織糾纏,兩章關於歷史專業,五章談論曾逗留之地與他關心的世界角落,說是自傳,更像是《極端的年代》詳盡的後記。

半自嘲的幽默自述

書中有一段作者半自嘲的幽默自述,最讓筆者難以忘懷,至今已向身邊朋友覆述過十數遍,該段也是上述基調的最佳例子。書中第十五章,題為六十年代,霍布斯邦走筆至一九六八年的街頭與全球青年的反建制浪潮。眾所周知,霍布斯邦作為老一輩的共產黨人,傾向相信傳統組織與工人運動,對這些嶄新、企圖改變世界的方法,不大看得過眼,大多數都讓他「完全無法產生共鳴」。是故在這章裏,他亦未有對六零年代的一切表示少許熱情和給予正面評價。可是,此章到最後,霍布斯邦筆鋒一轉,用短短兩段文字寫出了筆者讀過最精彩的備註(remark)。他指出,1960代之後,二十世紀的確從此改頭換面,但他關注的是1965年發生的幾件「平凡」事情﹕女裝長褲產量超越裙子、羅馬教會接受神職訓練的人數急減。同時,「或許我們可以宣稱,二十世紀下半葉歷史上真正重要的里程碑……是藍色牛仔褲的大行其道」。

思索生活與歷史的關係

這歷史論斷本身已有趣非常,但下一段為該章作結的文字才讓人會心微笑,在此之後的一句為「然而,唉,我不屬於那段歷史的一部分」。霍布斯邦緊接交代一個或許在此之前無人知曉的秘密﹕他那時決定,「永遠不要穿上這種褲子」!終其人生,如果我們願意相信作者這「原則性決定」的話,他都不曾穿過牛仔褲。霍布斯邦連這個看似瑣碎的日常生活決定、一件軼事都不放過,要思索那與自己歷史書寫的關係。筆者總是想,這可能是我讀過一個學者最動人的反省:霍布斯邦說這決定「成為我研究1960年代歷史時的障礙:我是個局外人。我筆下的1960年代,就是一個從未穿過牛仔褲的自傳作者所能夠寫出來的東西」。這短短一句,是Interesting Times一書的縮影,也是霍布斯邦其人其文讓人敬佩動容的妙絕寫照。這是會讓人記住的一句話,Interesting Times讓我們觀照作者做學問的境界,借用周保松教授語,霍布斯邦讓學問走進了生命。



Interesting Times已有中譯本,《趣味橫生的時光﹕我的二十世紀人生》,左岸文化出版社,周全譯。本文引用書中內容,均出自這版本。)

蘇淑蓮 + 大埔家長義工: 家長教材套 - 十一海難後,如何教導香港小學生慶祝國慶?




中秋國慶假期前,家長朋友AmyMonica已跟我反映:小二課程有關慶祝國慶的教學內容,會導致孩子思想混亂,甚至精神分裂。「不是嘛!這麼嚴重?」我當下的回應。趁假日的餘閒,拿來相關的教材細讀,真的發現有不少地方令人困擾和憂慮。打算跟家長朋友再深入研究之際,沒想到,我們還沒有時間全面整理原先的材料,十一海難發生了。

C'est la vie. That's life. Life goes on.

海難死者中,年紀愈小愈教人難受。想到孩子九月開課不久,在學校裏學了一點慶祝國慶的知識,沒半個月的時間,走了,是教人傷心的死去。同事以冷靜的口吻說:「意外就是意外,生活依舊,明年國慶如常地慶祝。」同事是說得出做得到的人,我呢?

災難教育vs.國民教育

腦海裏,近二十年以來香港人貼身的災難一一浮現:1993年蘭桂坊人踩人、1996年八仙嶺山火和嘉利大廈大火、2003SARS爆發和屯門巴士墜坡、2010土瓜灣唐樓倒塌及港人在馬尼拉被槍殺……除了本地悲慘事故,還有國際間的災難,不論是自然的(2004南亞海嘯),是戰爭的(沒有停過火的中東戰事)是人為的(2008金融風暴),既是天災也是人禍的(2011日本海嘯與核電泄漏),每一次事故,都教我們沉思良久?災難的教育意義,關乎生命教育,不是很豐富嗎?對小學生來說,災難教育值得開展嗎?還是太沉重了?兒童不宜。可是,國民教育也很不簡單,富爭議性的內容還沒有共識,何解已在小學普遍施教了?

如果我是小二常識科老師,2013年九月份,我會如何教導孩子這個單元:慶祝國慶?兩個做法:一、跟從教科書教師用書施教(Just get the job done.無難度!);

二、以教師專業的角度選材施教(自尋煩惱,辛苦命!)。我的備課計劃,請閱讀附表。

從今以後,十一對香港人來說,怎能只談慶祝國慶?沒有其他憶念?

可能令學童精神分裂的課程

本來這篇文章是繼續討論小學的國民教育教材,焦點在小二的國民課程內容。假期前,我們已發現小二和小五常識課程(何解小二和小五生是重點栽培對象?),特別強調學習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佔全學期常識科100總課時中的六分一)。為了加深學習效能,還借用(假借)綜合/統整/螺旋式課程的理念,涉及其他學習時段,以不同學習模式進行相關的教育,例如:

體育堂:小二學生學習升旗禮時的正確身體語言,莊嚴肅穆。

普通話堂:小二學生朗誦升旗禮的文章「國歌響起來,每個人都專心望覑國旗和區旗慢慢兒地升起……同學們都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Amy質疑:七歲的孩子,一時要他們安靜列隊(呆站?)、感動流淚,一時要孩子愉快地笑。何謂真性情的表達?

說到這裏,我們突然明白過來,何解精神科醫生也發表聯署聲明,反對國民教育。音樂堂:小二學生學唱國歌,要學生說出最喜歡的國歌歌詞。我們的認知:歌詞是愛國詩人田漢的抗戰作品,由他的好友聶耳作曲配樂。但二人走得叫人傷神——田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鬥至死,聶耳在日本遇溺而死,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喜歡的」元素?

美術堂:小二學生要設計國慶賀卡和佈置國慶壁報。教我回到很久很久以前,沒心肝的老師要我們為主題作畫,從前的題目計有:中秋節、運動會、清潔校園、綠化環保……今天的主體加了:慶祝國慶。廿一世紀的小學美術教育是什麼?烏拉啦!

請大家實事評論,災難教育較之國民教育,哪一科對兒童教育更具意義?

溫曉連:文革式的旅遊生態




北京奧運之後,內地擺出一副大國崛起的架勢,之後慕名而來,希望感受一下這個崛起中文明古國的人,來自世界每一個角落,到這一刻為止,仍是絡繹不絕。

筆者長年駐在內地,親友以為是中國通,從那時開始,他們每次計劃回內地旅遊,都會徵詢筆者意見,但每次他們都被我潑一盤冷水,標準答案是——如無必要,最好不要來。

說具體一點,這個建議,主要針對一般遊客,以及一些熱門的景點,因為如果你是億萬富豪,又或是掛上人大、政協名銜,認識地方權貴,那待遇當然有天壤之別。

景點盡是人山人海

內地真實的旅遊生態,就是一般平民百姓所看到的,都是一個個虛擬假象,快要過去的十.一長假,有內地人這樣形容﹕「杭州全是集體照,泰山排起了長龍,華山數萬人論劍,黃山遊客爆滿,故宮人山人海,長城擠湧得不分內外,美麗的沙灘看不見沙子,全國各個景區完完全全被擠爆,高速公路成了全球最大停車場,這就是黃金周。」

有多少人知道,每次跟旅行團到八達嶺長城,所看到的只是一座近代石屎建築物,去故宮看古蹟文物,眼前只是一堆又一堆人群,個子小一點的,只能看到宮殿的屋頂部分,在茫茫人海中,你只會聽到導遊大聲喝覑要「鴨仔」們急步走。

以往香港人喜歡到內地,因為這裏物價相對便宜,香港人到這裏遊玩,有人上人的優越感,但這時代早已一去不返,人民幣不斷升值後,要維持在香港的生活水平,香港人必須付出比香港更高的物價。在同一時間,內地富裕人口急劇增加,有限的高檔服務,早已不是外國和香港人的專利。

古城變娛樂城

再說內地的旅遊業,本質上就是中國模式的縮影,地方政府不顧歷史原貌,大興土木,他們發展旅遊的目標,純粹為盈利,千方百計容納最多遊客,收取最多的門票。只要人流多,周邊樓價升值,賣地收入上升,如此,政府庫房自然盤滿缽滿,對覑上級更可吹捧自己的「政績」。

這些例子俯拾皆是。走進雲南的麗江古城,你只會看到五光十色的市集,食肆、酒吧、旅館、卡拉OK林立,基本上,地方政府只是把一個景點視作一個主題公園,在傳媒面前大談什麼保護歷史古蹟和保育,說穿了其實只是噱頭而已。至於當地人,更加不在話下,旅客看到的旅遊業者,眼神盡顯對金錢的飢渴,收費到手後,立時變臉,什麼服務態度,只能在宣傳標語中看到。從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感受不到他們對當地古蹟文化的尊重。

再舉一個典型例子,西藏首府拉薩,情確有點叫人搖頭嘆息!當地政府早年曾經作出承諾,這座具神性地位的古城,怎樣發展都好,必須保留原有地貌,市內所有建築物,都不可阻擋布達拉宮的景觀,但早在十多年前,布達拉宮東南面兩公里一座十多層高的政府稅局大樓首先拔地而起,到近兩年,陸陸續續有大型商場在市中心大昭寺周圍落成,商場引入各式連鎖店,不論外貌與風格,根本與這座古城格格不入,更令人沮喪的,是市中心南面的太陽島,竟然開發成一個娛樂中心,內地每個城市都有的桑拿、卡拉OK、浴室,甚至色情場所,這裏一應俱全!

拉薩再以這種模式發展下去,相信再過十年,拉薩已不是一座古城,而是一座典型的娛樂城市。

廿多年來,活在信仰真空狀態下的內地民眾,眼前只有物質與金錢,不論政府高官與一般百姓,都以為「發展就是硬道理」,生命就是建基於唯物主義。

政府與民間這套觀念,早已根深柢固,更為可悲的是,這同時成為他們的世界觀。

他們視其他種族異類的人皆為經濟動物,只要具備經濟物質誘因,什麼事都可以達成。對美國人如是,對日本人也如是,當然,對待國內的少數民族,也是同一種思維模式,在官方的宣傳口徑裏,少數族群的傳統,大都是代表封建,就是貧窮的根源,必須跟覑漢人過去二十年的模式發展,才是追求幸福的真理。

各地城鎮千篇一律

結果,由最東面的哈爾濱,到最西面的新疆,再由最北面的內蒙古,到最南面的海南島,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座座千篇一律的建築群,走在街道上,只要看不到車牌號碼,基本上分辨不出身處哪個城市。

極其恐怖的文化大革命,幾乎把中國傳統文化摧殘殆盡,事隔三十多年,中國人彷彿再一次踏上了類似一條道路,但今次的元兇,可不是一個瘋狂的獨裁者,而是主流群體腦子裏,對金錢物質那分歇斯底里式的膜拜。


傅鏗: 兩極化的國土

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開始在紐約興起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創用了兩個政治新名詞:「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和「百分之一的人」,抗議當今美國百分之一的富人肆 無忌憚,造成海峽般的金融風暴卻讓百分之九十九的國人來買單。一年之後的九月中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一次捐款聚會上又創出了另一個政治新名詞: 「百分之四十七的人」專門依賴政府,只管吃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的白食,但他們不繳納任何聯邦個人所得稅,難怪他們只會投民主黨的票。羅姆尼講話時的那種鄙 視「白食者」的口氣和不囂的神色,與安.蘭德的小說《巨人聳肩》中的「自私美德」說教如出一轍。羅姆尼說:「我的工作不是去擔憂這些人。我從來就沒能說服 他們,讓他們擔當起個人的責任,搞好自己的生活。」這語氣顯然是,窮人受窮都是自己不爭氣,因而只是可恥的標記;彷彿貧窮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不是由提供社會 福利的政府造成的,便是由這些百分之四十七的低收入者自己釀成的。 

這些「百分之四十七的人」的年收入大都在每年三萬美元以下,大都是老人、學生和其他低收入人士。但是羅姆尼也絕 不會擔憂的一個觸目驚心的美國社會現實,則是巨大的貧富差別: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個人一萬美元收入以下,三口之家一萬八千)佔百分之十五點九,最 富百分之一的人則佔有差不多全國四成的財富,收入最高的人和最低的人的差別在三百倍以上。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貧富差距則更為懸殊,貧窮線以下的人佔兩成 以上,最富的兩成人的中間收入則是$223,285,比去年多$1,919,而最窮兩成人則是$8,844,比去年少$463;而且最近幾年這一貧富差 距,像社會軀體的肌瘤一樣,年年都在增大,與美國人的財富一樣領先世界。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oseph Stiglitz在今年問世的《貧富差距的代價》(The Price of Inequality)一書中指出,美國的巨大貧富差距已經嚴重侵蝕了民主體制下的公平原則,「一人一票」的制度演變成了「一美元一票」的原則,眾多法規 都偏護富人,最明顯的就是像羅姆尼這樣的大富人所繳的聯邦稅比率要低於普通的中產階級。但是Stiglitz也說,為甚麼這麼多中產階級和低收入人士,都 會去投票支援明顯代表百分之一人的政黨,則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謎團。美國社會中的少數富人和其他人之間一直存在着一個默認的合約:那就是,「我們給你提供工 作和繁榮,而你們讓我們取走巨大的紅利,並對我們報以感激和敬重。」這個不成文的合約本來就是脆弱的,而至少是從新千禧年以來,這樣的合約已經破裂了,富 人依然拿走紅利,就像那些華爾街的老總們,在讓眾人遭殃的金融風暴還未平息之時,照樣領取紅利;而其他人的處境卻是每下愈況,更有眾多的人則掙扎在生活線 上。

羅姆尼鄙視一半美國人的話也正是出於那個默認的合約,完全是一個老總要求「感激和敬重」的口氣,但是他根本沒有想到履行自己的合約職責,那神氣彷彿是,那 麼多人處於貧窮之中並不是我老總的事。然而這個講話將是鎖定羅姆尼政治命運的滑鐵盧,而美國則將演變成一個愈益兩極化的分裂國土。

董橋: 佩皮斯日記

李儂倫敦來電話說柯林去世那麼多年,他的藏書和藏書票老早散進書市歸了別人,這幾年都看不到了:「前天,我家附近那家舊書店給我送來五冊佩皮斯日記,札納 朵夫裝幀,貼了柯林藏書票,老朋友遺物,難得,我買了。」我讀Samuel Pepys《日記》是柯林教的,英國老先生,鑽研版本學,藍姆專家,集藏老版本藍姆幾十種,《絕色》裏我還寫他珍藏歷代藏書票最多。乾巴巴的老頭子,臉很 長鼻子很長手指很長身影也很長,鋼琴彈得好極了,家裏整整潔潔不輸博物館,一排一排的藏書像御林軍,一本不亂。柯林教我收藏藏書票,教我讀古典經典,教我 分辨古書裝幀優劣,教我讀佩皮斯《日記》。我讀的是節本不是足本。柯林說是十七世紀老英文,用字偶爾古奧,措辭偶爾古拙,一百二十五萬字速讀不容易,細讀 讀得慢,不讀是大罪,全讀是受罪,節本讀完喜歡了再讀足本不遲。我那本節本是一九二七年版本,謝潑德Ernest H. Shepard插圖,利威耶父子裝幀店皮畫封面,畫佩皮斯身披睡袍手持蠟燭打着呵欠準備上床睡覺:"So to bed",艾靈頓男爵舊藏,貼了藏書票。 



上個月美國凱特告訴我說一八二八年一套五冊《日記》名家裝幀快上萬美金。李儂買柯林這套舊藏似乎便宜多了。她舊書圈子裏人脈廣,交情深,她的來價作不了準。 她家裏老早有了一套《日記》了。英國人都愛鮑斯韋爾的《約翰遜傳》,愛佩皮斯的《日記》,說是最佳床邊名著,寫王政復辟,寫查理二世加冕慶典,寫鼠疫,寫 倫敦大火,舊派英國人熟得不得了。《日記》佩皮斯二十七歲寫到三十六歲,全本用速記寫成,原稿捐給劍橋大學,我去看過,真是天書。一六六九年三十六歲,二 月二十三生日那天他去西敏寺瞻仰瓦盧瓦王室凱瑟琳皇后遺體,他輕輕吻了一下朱唇說,三六生辰,初吻皇后,聊償夙願:"This was my birthday, thirty-six years old, that I did first kiss a Queen."柯林說佩皮斯性情中人,天生率真,《日記》裏不怕寫盡自己的過失自己的短處,一點不帶文人矯情虛偽。父親是倫敦裁縫,母親當家傭,兄弟姐妹 十一人。佩皮斯早年肄業聖保羅中學,一六五○年進劍橋大學,一六五三年畢業。一六六二年鑽研建設海軍課題,兩次英荷戰爭貢獻極大,得查理二世信任,擢升海 軍大臣,出任國會議員,興建三十艘軍艦恢復英、法、荷海上均勢。一度整肅海軍腐化風氣,權貴忌恨,蒙冤下獄。不久官復原職,建樹更著。佩皮斯退休後和科學 家牛頓建築家雷恩文學家德萊頓往來頻密,撰寫英國海軍追憶錄《Memoirs of the Navy, 1690》,一九○六年經丹尼J. R. Tanner編校出版,影響不大,身後全靠這部青年時代的《日記》名垂青史。丹尼是佩皮斯專家,柯林珍存一份丹尼讀《日記》的筆記,十幾二十頁,我影印過 一份不見了,裏頭寫什麼年久也不記得了。一九七七年我讀完《日記》節本,平易,淺白,不像柯林說的那麼難纏,擺床頭入睡前讀一百頁不吃力。我一度想讀足 本,李儂借給我,讀完第一冊跟讀節本差不多,沒興趣多讀了。李儂說她讀完節本也不想讀足本。她說寫完《日記》佩皮斯帶妻子遊歷荷蘭法國,回國不久妻子病 死,才二十九,佩皮斯三十六,從此鰥居,不續絃。

《日記》裏佩皮斯從來只寫「妻子」不寫名字依麗莎白,猜不出他 平日怎麼暱稱夫人。李儂說許多老輩人推測他們夫妻十四年婚姻生活愉快:「也許,」她說,「妻子不死,佩皮斯中年晚年還會續寫日記,存稿一多,那部老日記難 免不那麼矜貴了,說不定無緣傳世。」那些年,我們幾個老朋友工餘課餘常在倫敦酒館談書,吹牛。戴立克找到艦隊街一家酒館,很不錯,我們去了好幾次。街裏十 七號樓亨利室闢做佩皮斯紀念室,珍存許多生平文物資料。李儂讀書細膩,思考細膩,一些念頭跟別人不很一樣,柯林說女人心思往往精準,男人讀書見林不見樹, 女人讀書見樹不見林,文學批評遲早要靠女人寫出新氣象。倫敦八年,雜書我讀了不少,是不是修了身養了性從不察覺。求知好奇是真的,吞棗囫圇也是真的。張潮 《幽夢影》說「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桑簡流先生說對極了。張潮說「凡事不宜癡,若行善則不可不癡」,桑先生說不可不癡者不光是行善,讀書也不 可不癡。貪了那麼些年也癡了那麼些年,買書讀書貪貪癡癡弄不出名堂其實也不要緊:貪過了癡過了也是學問。柯林正是那樣走過來的。我不曉得他過去是士是農是 工是商。認識他那年他六十多快七十了,天天買書讀書玩書。偶爾一位四五十歲的女士陪在身邊,清清淡淡高高雅雅,逛街喝茶吃飯看電影,老先生一身體面,一臉 溫文。一天下午我下了班到柯林家裏還書,他在彈鋼琴,那位女士坐在鋼琴邊細聽,大門虛掩。我推門進去,柯林一邊彈琴一邊介紹我們認識:「這是黛爾,我最要 好的朋友。」

聽說是金融家族的後人,藏書萬卷,藏瓷也多,一生低調,柯林喪妻,黛爾喪夫,兩人成了知己,互相照 顧,柯林每天到她家吃晚飯,風雨不改,都十八年了。我和李儂和戴立克稱讚柯林晚運大佳,柯林說天下婚姻求成太難,棄掉世俗許諾守護一份友情單純多了也舒服 多了:「我們各自經歷了一段磨難才悟出這個道理,」他說。「人生真是一部很難讀通的書!」我們無緣觀賞黛爾家的藏書。戴立克探問過,柯林支吾以對,我們再 也不提了。舊派英國人都有俱樂部會籍,柯林也有,會所不大,幾幅先拉斐爾派油畫聞名,矜貴得要命。柯林說俱樂部好幾回邀請展覽他的珍本善本他都婉拒,說是 寫展品著錄太費神、太麻煩,他不幹這樁苦差事。

他的一批古籍後來捐給他的母校劍橋大學。剩下的一批他過世後黛爾 一手處理,不少流進拍賣會舊書市,不少歸了黛爾。前些年戴立克還碰見過黛爾,說她蒼老極了,一個女孩子攙扶着走進夏蕙,戴立克趨前請安,老太太愣了半晌才 微笑點頭,怕是記不起來了。李儂運氣好,去年買進德拉.梅爾小說《侏儒正傳》,貼着黛爾藏書票,作者簽名送給黛爾的:「藏書都散出來了,猜想老太太去跟柯 林團聚了!」德拉.梅爾是英國重要詩家,也寫小說,怪異故事寫得最成功,一九二一年的《侏儒正傳》一度大紅,絕版了,一本難求。李儂愛找絕版絕迹的老小 說,說是好幾個月都遇不到一本。她記性好,長年泡圖書館,一肚子版本掌故,倫敦舊書店老闆個個驚嘆,連柯林那麼淵博的老狐狸也嚇一跳。這兩年遷進倫敦城裏 住,閉門專心編寫舊書過眼錄,相熟的舊書商收進善本珍本精心裝幀的老書都拎到她家給她過目,喜歡的留下,不要的退回,彷彿老北京舊書商和舊顧客的交情。她 說有一天,柯林在書肆上遇見一本《快樂王子》,一八八八年初版,王爾德親筆寫了好幾百字簽了名送人,兩方議價不洽,翌日再去,賣掉了,懊惱不已。轉眼三十 多年過去了,舊書商兩個月前送來那本書,紅皮書函,完美如新:「快樂王爺柯林走了,」李儂說,「王子來我家了!」書有書緣,真的。


梁愛詩壞腦 狂罵法官

【本報訊】繼中聯辦公然插手香港內部事務,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炮打香港司法制度,直斥本港法官及法律界對中央及特區關係缺乏認識,只懂以普通法去 解釋《基本法》,在居港權案中作出挑戰中央的「錯誤」判決,認為一定要用釋法解決雙非問題。資深大律師、前《基本法》草委李柱銘指梁破壞香港法治言論「得人驚」,指摘她公然向法官施壓,認為梁應辭職問責。
記者:林俊謙、呂浩然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日出席工聯會成員主辦的講座時,以「回歸以來的法律挑戰」為題演講,其間多次狠批本 港法律界及法官。梁愛詩先翻法官舊賬,指99年2月16日終審法院法官審理涉居港權的吳嘉玲案時,曾指終院有權宣佈全國人大和常委會的行為無效或違反《基 本法》,認為有關判決反映本港法官對中央和特區關係缺乏認識,「如果(法官)知道中央同特區關係企喺邊嘅時候,佢就唔會犯呢個錯誤」。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長梁愛詩表示,「50年不變」只是中央對港基本政策及方針不變,2047年「就算變也沒大不了」。(尹錦恩攝)


指僅釋法可解決雙非問題

梁愛詩之後繼續炮轟法官,批評他們近年判案時,經常以個人權利為先,未有平衡個人權利和公共權利,又指過去法庭處理司法覆核時,較少干預政府行政工作,形容現時很多判決與她的期望「有差距」。

除了轟法官外,梁愛詩又批評法律界搞「港獨」,指過去推動法律適應化時,有法律界反對將過去適用於英女皇和英國國會的內容適用於國家主席和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是意圖「去中國化、去中央化,想香港獨立」,她又反擊法律界批評人大釋法言論,指香港不能只按普通法解釋《基本法》,認為人大釋法是解決本港和內地法 律制度衝突的橋樑,認為釋法可以確保《基本法》正確實施,「確保中央政府的對港方針得以落實」。

梁愛詩更認為,現時解決雙非問題的唯一方法,是由特首梁振英按照《基本法》第48條,以執行《基本法》時遇到困難為由,向國務院提交報告,再由國務院呈請人大常委會釋法,形容有關做法「係我哋比較有把握做到嘅嘢」。

資深大律師、前基本法草委李柱銘坦言對梁愛詩昨日言論感到驚訝,認為梁愛詩昨日連環炮轟本港法律界,更公然向本港法官施壓,做法令人心寒,指其言論比國家 副主席習近平的三權合作論更「得人驚」,試圖破壞香港法治核心價值,「我難以置信佢可以講得出呢啲嘢,佢實在不應再留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




梁愛詩﹕「思想回歸」未做足  批法律界不了解「國家與香港關係」

【明報專訊】《基本法》規定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50年不變,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昨表示,「50年不變」是指中央對香港基本政策方針不變,其他事情在2047年後「就算變也沒大不了」。她又認為,對港人「思想回歸」的工作做得不足夠,將來需要加強認同國民身分的工作。她又批評香港法律界欠缺對國家與香港關係的認識,才會在過去的案件中犯錯。

50年不變」指基本政策方針不變

梁愛詩昨出席講座,談及回歸以來的法律挑戰。她開首便強調一國兩制是完整概念,沒有一國便沒有兩制,「兩制以一國為大前提」。對於《基本法》訂明「50年不變」,梁愛詩解釋並非將所有事情保留在回歸前,而是指中央對港基本政策及方針不變,並非保留細節,「不接受新事物,即是沒有落實一國兩制」、「50年是兩代人的時間,2047年並非一定要變,但就算變也沒大不了」。

引「吳嘉玲案」 指法律界犯錯

終審法院於1999年的「吳嘉玲案」居港權案中,曾提出本地法院有權就人大常委會違反《基本法》的決定,宣布無效。梁愛詩表示,內地對此有很大反響,質疑本地法院不可宣告人大常委會決定無效,會引發憲制危機,最終要特區政府向終院澄清。

她坦言本港法律界包括法官在內,「對中央與特區關係缺乏認識……如果知道便不會犯錯」。梁又指出,回歸時把法例中「皇室」字眼修改為「中央政府」等,有人批評它們破壞一國兩制,她認為該等批評是利用港人對共產黨的恐懼欲「去中國化」,希望香港獨立。

「釋法是兩制橋樑」

中央不時被指干預特區內部事務,梁愛詩表示,中央在委任特首及主要官員中有角色,亦會審查特首及立法會選舉辦法修改,「如果掌握好《基本法》,不要說任何中央做的事都叫干預,看清楚條文」,對於香港及內地法制衝突,她認為「釋法是兩個制度的橋樑」。

對於港人的「思想回歸」工作,梁指出,「回歸意義並非只換一支旗、改一個名,而是對國家民族認同,國民身分接受。」她認同1997年後思想回歸功夫做得不足,若港人能接受自己是中國公民,「就算政府做得不好,應批評,要求改善,而非嘲笑詛咒」、「心態上不要敵對,將小小事情擴大」,又寄語不要將問題尖銳化,「問題一個個解決」。

有關政黨政治發展,梁愛詩承認中央希望香港回歸後以經濟城市定位而非政治城市,回歸前後不希望有政黨政治,惟現實政黨政治已成形,不過,由於特首要向中央及特區負責,若特首有政黨背景,便會受約束,未能兼顧各黨派利益,亦難以向中央交代,但《基本法》沒有列明不准政黨政治,可透過修改本地法律解決。

雙非問題 重申「法律問題、法律解決」

對於「雙非」問題,梁愛詩認為「法律問題、法律解決」,重申今年兩會期間曾提及可由特首依照《基本法》,向國務院提交報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居港權定義釋法,認為此舉較有把握。



李柱銘:法庭應保障弱勢

李柱銘又指出,當年代表政府的律師,曾在99年2月終審法院審理吳嘉玲案時稱,接受由終院自行判決,表明不會堅持人大釋法,加上普通法沒有寫明終院無權宣佈 人大或人大常委會違返《基本法》,終院法官才作出有關判決,認為梁愛詩昨日批評法官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關係缺乏認識並不合理。李柱銘又認為,法庭判斷以 個人權利為先並無不妥,因為這樣才能保障社會上的弱勢社群,至於用普通法解釋《基本法》,更是法律界內極少人質疑的做法。

公民黨湯家驊亦對梁愛詩的言論大表震驚,他解釋,《基本法》已確保本港法庭按本港法律處理案件,並非像內地般按政治需要,梁愛詩身為前律政司司長,理應十 分清楚這點,質疑她「咁多年後先攞番出嚟講係輸打贏要」。對於梁愛詩批評反對法律適應化的人是要「去中國化」,湯反指梁不諳修例原則,他解釋,以往法例中 的「皇家」是代表政府,不是政府裏的某人或某官員,故將之改成國家主席一類,是質量上的改變,並非修例原意。




終院可裁中央決定違法  張達明:天經地義

【明報專訊】對於梁愛詩批評本地法律界,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表示,本地法律界一直認為,若中央不依照《基本法》行事,本地法院有權裁定其決定違法,加上內地沒有實質法律監管中央決定,他認為從兩制及香港法治角度,終審法院有權裁定中央決定違法沒有錯誤,是天經地義。

張直言,「當時以為中央會守《基本法》」,詎料中央認為本地法院不可宣告人大常委會決定無效,更不知道案件經終審審判後,特區政府可另闢蹊徑自行提請人大釋法,「如果是這樣,法律界真的不認識(中央與特區關係)」。

稱丁權條文「理論上今日改都得」

張達明認同,50年不變是指中央對港基本政策及方針,而相關政策及方針詳列於《中英聯合聲明》,而《基本法》訂明要「保護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但《聯合聲明》未有列明,加上丁權是否傳統權益亦有爭議,認為理論上「不存在(丁權有效至)2047年,今日改都得」。


血液驗出含抗藥性惡菌 DR一病人手指腳趾變藍

【毒針事件】

【本報訊】DR醫學美容集團疑為病人打毒針事件,據悉其中一名危殆病人的血液樣本,初步化驗到一種膿腫分枝桿菌。有專家指此菌抗藥性高,治療困難。DR創辦人周向榮繼續卸責,指該公司只負責轉介病人、由醫生做療程,辯稱療程只屬保健,並非醫療行為,病人已簽署免責聲明。
記者:陳沛冰、文兆麟、劉燕婷、梁麗兒 

四名婦人在DR醫學美容集團接受「DC-CIK」療程,當中兩名在律敦治醫院及一名在聯合醫院留醫病人,情況仍 然危殆。消息指,其中一名在律敦治留醫的危殆病人,血液樣本化驗到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菌量非常多;當發現病人感染該菌後,醫護「個心沉一沉」,因該菌抗藥性高,較其他分枝桿菌更難醫。該病人要用多種儀器維持生命及插 喉,現用多種針對性抗生素治療。由於暫時只在一名病人的血液發現此菌,未能肯定此菌是今次嚴重事故元凶。



承認沒有證據證明療效

至於另一名在律敦治留醫的病人,生存機會較高,惟敗血病令她的細微血管阻塞,沒有足夠血液流往手指、腳趾,令手指腳趾變藍,但仍有感覺,暫不需截肢;其肝及肺也受影響,但不需用呼吸機,醫生擔心她可能會有後遺症。

DR創辦人周向榮在事發後四日首度見記者,他指該集團只負責轉介客人給醫生,由醫生進行療程,客人已簽免責條款,說明療程並非醫療用途而是保健,療程每次 五萬至七萬元。周向榮又歪理連篇,指該療程不是醫療行為,「點界定醫療同保健行為,係自己(客人)去判斷」,難有客觀標準;他將責任推給前線員工,指美容 顧問向客人推介療程,「我哋有800幾個員工,冇可能控制到佢講咩。」

周向榮承認沒有證據證明療程成效,但相信療程理論上可行;對於他是否需就事件負責則由法庭判決,但道義上會向病人賠償。周並向病人致歉,指其姐是其中一名病人,做了第二次療程後出事。客人若購買該療程可退款。



膿腫分枝桿菌抗藥性高

周向榮的59歲姐姐仍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情況穩定,警方已為她錄口供。昨午12時許,港島總區重案組探員到律敦治,但因兩名病人相當虛弱而未能錄口供;警方已聯絡做療程的醫生,並到周向榮投資的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取走其姐血液樣本調查。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膿腫分枝桿菌乃常見環境細菌,可存在於水喉、塵埃及泥土中。健康人士帶菌不會受感染,體弱及免疫力低人士易中招,瑪麗醫院過往也有骨髓移植病人曾感染此菌。

此菌對大部份抗生素抗藥,病人感染此菌是「壞消息」。分枝桿菌須高溫處理才能殺死,如高達攝氏131度的消毒爐,一般實驗室的消毒規模無法殺死。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強調,今次個案涉及的醫學程序,若證實程序由醫生負責,須調查是否嚴重醫療事故,包括有否疏忽及錯誤。醫委會非常重視醫生與美容公司掛鈎問題,對於能否抽出幕後黑手則有待調查。

范太警告特首: 只聽中聯辦後果自負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日前以捉棋為喻,推說現屆政府困局乃上屆留下來。曾訓斥梁振英缺乏才能「就唔好怪人」的全國人大常 委范徐麗泰,昨再向梁發炮,指他若再只聽中聯辦旨意就「後果自負」,又叮囑他要誠實地做事。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亦暗諷梁振英,指他擔任多年行政會議召集 人,也應為上屆政府遺留的問題負責。



「冇得推卸責任」

范太昨出席一活動致辭時,已意有所指地稱做事不能賴上手,否則解決不了問題;活動後,范太回應梁的「捉棋論」時更直言,新政府不可能「唔使捉上一盤棋,因為呢個係一個延續、自然嘅延續,而正正因為上一盤棋,如果上一盤棋捉得唔好,咁呢一盤棋正正就係有機會可以去翻身」。

范太又指,既然梁振英參選時提出要「change(改變)」,其政綱又得到市民認同,「大家都期望有呢方面進展,多過想聽佢解釋點解家有嘅問題係比較難」,「其實做咗行政長官就冇得推卸責任,所有嘅困難、所有嘅事都係行政長官去拍板、去決定點樣去再進行嘅」。

對於日前中聯辦副主任李剛高調探訪南丫島海難傷者,范太不認為是西環治港,「治理好香港責任係特區政府,所以佢(港府)係唯一權力中心;如果佢去聽人哋(中聯辦)講,然後跟住人哋叫佢點做就點做,佢後果自負。」

范太又透露,特首選舉後梁振英曾聯絡她,當時她已表明,「希望佢誠心誠意為港服務,誠懇咁去聽各方面意見,同埋要誠實咁做佢所需要做嘅工作。」



曾鈺成明撐暗踩

此外,出席另一活動的曾鈺成則對梁振英明撐暗踩,一邊表示相信梁無意推卸責任,但同時又指梁振英曾經是行會召集人,「因為喺上一屆政府,梁先生都係喺一個決 策高層裏面嘅一個,因為佢係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嘅召集人,所以我唔覺得佢會有意將責任推卸畀其他人。」曾鈺成接受訪問時又指,可能因為梁振英的從政路與中 央密切,令市民認定梁站於中央一邊,這種「原罪」導致現時多了赤化、西環治港的說法。


小朋友在弔唁冊畫心心 港殤死者頭七最後悼念

【十‧一海難】

【本報訊】海難亡魂,你們不會孤單。今天是南丫島撞船意外死者的頭七,全城處處招魂。市民和死者的親友懷着傷痛,作最後悼念。多個佛教團體這兩天均有舉辦公祭及超渡儀式,祈能令遇難者脫離苦海,往生淨土。
記者:潘柏林、麥志榮 

昨日是十八區簽弔唁冊的最後一天,留言市民絡繹不絕,其中包括死傷者的親友。黃太的姑媽是39名不幸罹難者之 一,她向記者表示,表哥當晚帶着姑媽和姑丈一家上船看煙花,豈料飛來橫禍,姑丈幸好只受輕傷,現在仍然留醫,但他得知驟失老伴,情緒很激動,而邀請兩老上 船的表哥已經出院,心情到現在仍然很差。

盧小姐是結他導師,班中一個5歲的淘氣男孩笑容滿臉跑到她面前,講述在南丫四號逃生的經歷,更「懶叻」表示游水好快才逃出生天。盧小姐說不敢追問男孩,怕孩子笑容背後隱藏着不為人知的陰影。



九旬翁撐枴杖憑弔

前 來悼念的市民有長者,也有小朋友。90歲獨居的何伯滿頭白髮,撐着柺杖前來,昨日走入禮頓山社區會堂,寫下沉痛哀悼的字句。4歲的余小朋友不懂寫悼念句 子,但在弔唁冊畫了很多心心,余太說不避諱與幼女談死亡,亦不會誇大死亡是悲慘,儘管4歲女兒未必懂得。弔唁冊留下許多歪歪斜斜的簽名,一望便知是小孩子 的字迹。

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表示,該會上周五開始為兩名遇難的資深護士伍彩霞及鄭燕蘭籌款,向她們家屬提供援助,暫未統計款額。而他近日再接獲通知指,另一名死難者梁頌彩也為資深護士,生前在非政府機構(NGO)的院舍工作,其家屬表示需要援助,故護協會一同為三人籌款。

香港佛教界昨日舉行超渡會,2,000名佛教徒念心經、往生咒,超渡亡魂。誦經聲中有市民默默流淚,10多位死難者家屬繫上黃絲帶,專注念經、上香。佛教 徒好姨表示:「生命喺一呼吸之間結束,個心揦住揦住。」 沙田佛教證覺精舍近400弟子,昨日下午3時許到世界殯儀館為死難者念經三個多小時。





善信出海誦經超渡

赤柱觀音寺組織了20多名善信與高僧,昨晨11時許乘雙層客船到慘劇現場海面海祭個多小時。眾人在甲板向茫茫大海閉目合十,誠心誦經超渡亡魂,高僧在船頭進行法事灑淨,祈求化解怨氣。其間亦有市民自發乘坐艇或機動舢舨到場拜祭,各人焚燒冥鏹,向大海撒溪錢及拋鮮花。

至於南丫島居民,亦自發各類悼念活動。其中南丫島北段鄉委會有悼念處。榕樹灣后街佛國密乘中心,今早11時及晚上7時有法事超渡亡魂。港燈今日亦會有頭七法事,由道教聯合會主辦,死者家屬會由鴨脷洲碼頭出船往南丫島。

救援英雄憶乘客無私救人

【本報訊】南丫島海難救援人員專業英勇的表現,令港人引以為傲。但英雄心目中卻另有英雄,多位參與救援工作的紀律部隊人員昨日細述當日受災乘客如何忘我救人,展現無私大愛,令人動容。



「先救別人孩子」

西灣河救護站救護員曾偉傑憶述當日令他難忘情景,那時他正和同事為兩名昏迷乘客急救,一名是70多歲的婆婆,一名是5歲小孩,旁邊一名輕傷男士跟他說:「救 護員先生,快啲救個小朋友!」本以為他是小孩親人,卻原來他是婆婆的家人,眼見人手不足,想到婆婆年紀大,小朋友年紀小生存機會較高,遂提議先救小孩。他 的無私令曾動容,「放心,兩個都會盡力搶救!」

最早一批到達現場的消防潛水員許家俊亦被一名無私救人的男子感動,當時這名男子泡在海上,連海事處人員拋下的繩纜也無力執緊。許托着他的臀部想推他一把,他說:「我頭先救咗好多人,你畀我抖下先啦!」許守在他身邊,他稍稍休息便用盡力吸口氣爬上船。

當日消防船坐滿了等候治療的傷者,大家都很守秩序,許看見一名男士抱着兩個幾歲大的小妹妹讓她們安睡等候治療,其中一個約4歲的女孩頭面有瘀傷流血,許問他是不是女孩的家人,對方搖頭,許便和其他救援人員幫手找些保暖衣物,又以水靴當枕頭,讓小女孩睡得舒服點。

國教指引存廢明揭盅 謝凌潔貞撤科絆腳石

【本報訊】檢討國民教育科的專責委員會明日將決定課程指引「終極」去留,絆腳石很可能是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她在上月底會議上,引用中史也非必修, 仍設有課程指引,因此有委員認為她會死攬國教科課程指引,「死硬派」遂會寸步不讓。教育局否認謝凌潔貞堅拒撤回指引,並指局方對此持開放態度。
記者︰倪清江、歐陽子瑩、吳嘉羚 

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上月27日舉行第二次會議,主席胡紅玉會後表示,由於特首梁振英在上月8日宣佈修訂 政策,推行與否由校本自決,可毋須獨立成科和不設開展期,各校所獲的53萬元開科津貼,可全用於非國民教育科,因此委員會有共識,今年4月發佈的官方課程 指引已失效,毋須修訂或檢討。

由於有贊同推行國民教育的死硬派力撐,當日會上無法討論應社會要求撤回課程指引,連宣佈擱置指引也未能達成共識。胡紅玉形容指引失效,也被死硬派指是自作主張,計劃推翻。



指中史科為選修也有指引

接連數以萬計市民上街爭取撤銷國教科,迫使政府作出大幅修訂,包括抽起佔國情範疇四分一的當代國情,但卻仍未「裸撤」。當日死硬派委員內,一直甚少發言的謝凌潔貞突開金口撐國教。

三名出席委員證實,當日胡紅玉在會上指出,既然毋須獨立成科,「指引都唔需要存在」,謝凌潔貞立時提出異議,指出中史科由必修改為選修,也仍有課程指引,證明國教指引「可以存在」。

謝凌潔貞所言,被死硬派理解為支持保留指引,於是他們自動歸邊,力壓胡紅玉,力保指引不被撤回或擱置;有委員甚至提出,若要投票表決,必會反對撤回。不過也有委員批評她比喻失當,因為中史科已有既定框架,包括考核準則及課時等,不應與國教科相提並論。

據了解,胡紅玉、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希望盡快解決事件,傾向撤回指引。但教育局內部預計吳克儉「做唔得耐」,局內官員及部份學界人士視謝凌潔貞馬首是瞻,她遂變成撤回指引的最大障礙。

對於有指謝凌潔貞力撐國教科,教育局發言人昨回應稱「絕無此事」,「謝太在會上表示局長吩咐她要小心聆聽委員的意見,教育局持開放態度,並會尊重各委員的意見。作為公務員,謝太僅向各委員解說執行政策的跟進事宜」。

最壞情況可能是投票表決

明早會議將繼續討論課程指引問題,有委員預計最壞情況可能是投票表決應否建議政府撤回指引。國教科現已體無完膚,就算撤回課程指引,「有心」的學校仍可校本跟隨,但繼續存在只會令爭拗無法平息,據了解,政府希望能說服挺國教科的學界接受政治現實,撤回指引。

梁振英日前已表明收到胡紅玉口頭報告後,即會作出決定,不等書面報告,因此料明日他會就指引撤回與不撤回作出「終極」決定。

梁語言偽術誇啦啦

【CY百日】

【本報訊】「大話精,梁振英!」上任一百日,全港人對梁振英的「花朵」琅琅上口,人們聽到梁說買豉油,會猜他是買麪包,說「唔記得」等於「身有屎」,說 「等我返去了解吓」意思是「不了了之」,無建花槽因為建了花棚,撤回和不撤回之間,就是大話精的游弋空間。被一眾學者讚揚語言能力極高的梁振英,機關算盡 太聰明,上任以來語言「偽術」本色盡顯,卻「贏了場交,輸了個家」,一手摧毀官民互信,令施政舉步維艱。
記者:張嘉雯、白琳
張堅庭寄語:

少啲聰明,多啲人性

曾經為梁家傑及唐英年兩位特首候選人提供口才特訓的張堅庭認為,梁振英的語言能力在董曾二人之上,「講嘢好有條理,聲線呀、高度呀好好,但自從花棚同花槽嘅爭議開始,啲人就開始覺得佢講假話、有機心」。他認為,梁振英應學習唐英年,「少啲聰明,多啲人性」。




僭建事件揭狡猾面

中央政策組前全職顧問劉細良,亦讚揚梁振英的說話技巧高,「講嘢比較流暢,任何時間問佢同一樣嘢,佢嘅key message(主要訊息)都一樣,唔會好spontaneous(自然隨便)咁去答,令人好快記得佢要講嘅嘢」。

不過豪宅僭建事件,完全暴露了梁振英的狡猾,「鄭家富問佢花槽,佢話冇講過花槽,耍走咗個問題,口舌上佔咗上風,但輸咗誠信」。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因為 民意反彈,又把深港融合說成是房屋政策,「連龍門都轉埋,遮得前面嚟,又打出個籮柚,啲人更加唔信你……佢講嘢叻,以前係credit(信譽),家係負 債,以前like,家變咗dislike;啲人覺得,你梗係講假話,一定有hidden agenda(隱藏的動機)」。



誠懇表情蒙蔽大眾

最 早批評梁振英「語言的偽術」、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梁振英有演藝天份,比曾蔭權高班,大眾最初會被他的表情蒙蔽,「曾蔭權俾成班記 者圍,話佢貪小便宜,佢由衷地表現到好不屑,令你好憎佢,但你唔會俾佢呃;但梁振英會用好誠懇嘅表情、好誠懇嘅態度、好誠懇嘅語氣,嚟講廢話打發媒體」。

這種「手勢」,更蔓延到整個梁班子,羅范椒芬可以說出梁「潛意識以為屋企冇花棚」,問她本人會否加入梁班子,「她只會講conditional statement(假設性陳述),永遠唔會斬釘截鐵」。到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爆出劏房事件,可以說「全不知情」;及至國民教育開展委員會主席胡紅玉,也只 說國民教育指引「失效」,而不說撤回。

蔡子強直言,梁班子已耗盡了公眾的信任和耐性,「大家開始要求好斬釘截鐵嘅答案,唔好用你嘅language,要用我哋聽得明嘅language」。梁振 英的出現,象徵官民互信的時代終結,對制度造成極大遺害,「啲人覺得董建華庸碌、曾蔭權貪小便宜,但都唔及梁振英,令人覺得政治人物信唔過」。

蔡子強相信,梁振英未來施政極為困難,「佢哋情願個社會寸步難行,都唔想向罪惡發展,大家都唔想同你合作。政改點可以同呢個人傾?佢會跣你㗎喎」。



只發鱔稿損新聞自由

今 年2月,「本人定當捍衞新聞自由」,還在競選特首的梁振英出席記協的座談會時,揮筆簽下《新聞自由約章》。但梁班子甫上任,即向新聞自由施祿山之爪。記協 主席麥燕庭批評,政府過去百日不斷打壓新聞自由,官媒的鱔稿和鱔片急增,拒絕公開採訪的理由又是語言偽術:這是「官員活動」並非「官式活動」;官員只是 「探訪」,不是「落區」……麥批評梁班子熱衷做騷卻不敢面對傳媒監察,「又要威又要戴頭盔」,最終損害公眾知情權。



以車多為由迴避傳媒

7 月至8月中,記協錄得政府鱔稿與鱔片數量達24項,林鄭月娥佔九項,梁振英佔七項,理應公開採訪的活動卻只安排「聯合採訪」,即邀請一至兩間傳媒攝錄, 「梁振英去巴士站睇長者兩蚊搭車優惠、巡天橋話要起電梯,都冇通知全行,理由係巴士站多車、天橋危險」。麥質疑政府經常「博懵」迴避傳媒監察,「點解用公 帑起電梯,唔做其他嘢?記者冇機會問,公眾唔知呢個政策點嚟」。

拒公佈海難死者名單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國民教育科的敏感時刻秘密訪京,遭公眾非議。其後林鄭訪京雖有通知記者,卻訂不合理規矩,「事先講明唔准問嘢,新聞官仲恐嚇記者,如果唔聽話,下次唔畀你做,好離譜」。

政府又以深夜發稿或一天內接連宣佈多項重要政策,企圖掩沒負面消息,「陳茂波23:59發稿回應劏房指摘,好多記者唔會忘記」。

10.1海難死傷者眾,政府破天荒以私隱為由不公佈整份死者名單,麥憂慮立下壞先例,「今次政府個數同港燈唔同,日後會唔會好似大陸,連災難死傷數字都係假,出現官方版本同民間版本」。梁振英參選時簽署記協的《新聞自由約章》,承諾制訂資訊自由法,麥要求他盡快實踐承諾。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李立峯認為,政府企圖管理傳媒,中外皆有,「問題只係做得好唔好睇,會唔會弄巧反拙。美國總統選舉,都會用盡方法manipulate(操控)個media(傳媒),但要適可而止,唔好令巿民覺得政府玩緊佢」。

奉命整頓港台或撤換高層

整 頓港台是梁振英四大政治任務之一,不少港台員工對此感到憂慮,該台《頭條新聞》主持人曾志豪估計,梁振英推國民教育弄致焦頭爛額,相信短期內無暇向港台 「下手」。他表示,港台非商營機構,難以透過傳統入股的方式作出控制,相信撤換高層人員的可能性較大。工會表明會對梁班子提高警覺。

曾志豪表示,梁上任時間尚短,暫未見任何干預港台的動作,「佢四大任務開展得非常不順利,處理香港同大陸嘅問題會緊張啲,未必呢一屆對港台郁手」。



第三把手全屬公務員

他認為,梁最有可能採用的方法更換港台管理層,「如果你話換《鏗鏘集》、《頭條》監製,太明目張膽,會引起反彈,但家啲高層陸續退休,電台嘅第三把手都係政府公務員團隊調過嚟,咁調任係咪變咗常規呢?戴健文退休之後,會唔會港台三巨頭都係公務員團體嘅人」。

他相信,梁振英比過往的特首更需要一個對其有利的傳媒,令控制港台變得迫切,「政權一轉咗人之後,好多傳媒機構唔係好似以前咁好使,佢想要嘅唔係大公文匯,硬銷寫完無人理嗰種,而係好似以前某啲中產報紙咁,會軟性sell(推銷)佢」。

香港電台工會主席麥麗貞承認對「四大任務」的說法感憂慮,「國民教育已經開展緊,我哋都會擔心係唔係真係呢?我都會堅守自己崗位,提高警覺」。

建制派大撕裂傳媒急歸邊

香港這片小土地,在3月25日後變身成為戰場,傳媒立場也隨建制派大撕裂而再度洗牌。有新聞學者認為,梁振英上任後,民意壁壘分明,社會演變成兩極化,加上政權介入越來越深,傳媒的持平客觀態度已經再難有巿場。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梁振英上任後,傳媒「歸邊」的情況越見明顯,原因是梁政府施政爭議性高,民意上壁壘分明,傳媒「好難騎牆」,「除咗傳 統左派報章完全支持政府施政之外,某大集團都完全企喺特首嗰邊,反而《星島》以前成日企喺特區政府嗰邊,家因為建制派都有分派,所以有時都會間中加入監 察政府嘅行列」 。



自我審查越來越赤裸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李立峯指,傳媒歸邊的情況過去一年比較明顯,「以前自我審查,要睇得好仔細先睇到,好subtle(細微),但進入咗特首選 舉,《成報》可以改咗夫子篇文章,好赤裸,好似《南華早報》咁,外籍記者send email問老總李旺陽單新聞,佢可以答:『你明㗎啦,你唔鍾意咪辭職囉』」。

副教授李立峯認為,傳媒歸邊與整個社會的轉變有密切關係,「政權介入越嚟越直接同深,個社會越來越兩極化,公信力對報紙商業利益嘅好處,可能已經唔存在,與其兩邊都唔討好,惟有透過有意見有態度嚟appeal(迎合)公眾」。

狼英部份語言偽術

【博大霧語錄】

唔記得、唔知道、唔明白、冇印象

場景:立法會聆訊西九漏報利益

分析:沒有實質內容,拖延時間


【捉字蝨語錄】

剛才鄭家富議員提到嘅嗰個「花槽」,嗰個表述上亦都有啲問題,喺成件事裏面從來冇出現過「花槽」呢兩個字

場景:立法會答問大會

分析:捉字蝨、耍走問題


【留退路語錄】

撤回與唔撤回之間有好大空間

場景:國民教育爭議,大聯盟佔領政府總部

分析:為自己留退路,超出巿民期望


【泵波鐘語錄】
 
 我買樓嘅時候係1999年,收樓嘅時候係2000年,12、13年前嘅事,我要返去了解一下

場景:記者詢問住所僭建事件

分析:拖延時間,他到現在仍未了解完


【玩語法語錄】
 
 玻璃棚我承認係僭建嘅,我從來冇否認過玻璃棚由我建,我亦從來冇否認過當我知道佢係僭建物之後,有需要拆除;冇因為佢係玻璃棚或葡萄架,前身係木花棚,因此講呢個玻璃棚或者葡萄架唔係僭建物

場景:回應住所僭建事件

分析:雙重否定

4000人罷工 富士康爆衝突

蘋果iPhone 5真是有血有汗!因嚴苛品質標準及假期趕工等壓力,內地多個網站昨大肆報道,生產iPhone5的富士康鄭州工廠,發生打鬥並且引發近4,000人罷工。但富士康昨否認罷工,僅稱只是小範圍員工爭執,不影響iPhone 5出貨。 

「凹痕不得大於0.02毫米,機身側面及後蓋劃痕更是要求嚴酷,稍微一點不行就要返工扣錢,加上中秋國慶加班趕 工,受不了了!」有富士康員工昨在網上描述,公司對生產iPhone 5的品質要求提高,但未給工人相應的技能培訓,太難達標。工人因此與質檢人員衝突頻頻,K區曾先發生打鬥,質檢室損壞、質檢員受傷;L區質檢員也遭人身威 脅,管理層沒理會。總部在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組織稱,鄭州富士康約三、四千人前天下午起罷工,多條iPhone 5生產線癱瘓,一直持續到晚上:「罷工因工人壓力太大。」





工作50多小時 鋪紙皮睡地上

「現在國慶節都想加班,因為三倍工資,搶都搶不來,怎麼會罷工呢!」鄭州富士康工人李先生昨接受《蘋果》採訪時稱沒聽說罷工,也不認為會有人這樣做。至於品質 要求,他說:「這個一直都很嚴。」為賺多些,有工人拼命加班,有人連續幹了50多小時,「中秋節,國慶日,我不休息,上班,上班……」,累了就在地上鋪紙 皮睡一會兒。

有約19萬工人的鄭州富士康是iPhone 5主要生產基地。母公司台灣鴻海集團昨否認鄭州廠罷工,稱只是數十名品管部(QA)員工與生產線員工爭執。起因蘋果公司要求富士康改善iPhone 5刮痕問題,員工認為要求太高無法接受,爭議協商前日中午前完成,但仍有一些問題下午、晚上持續,並非外傳的多條生產線整天癱瘓。工廠昨日已恢復正常運作 與出貨。富士康說,因iPhone 5急出貨,採自願到班方式,黃金周加班三倍工資,前日工人到班率40%。iPhone 5上月推出後,巨大生產壓力下,內地代工廠屢生事端。上月23日,山西太原富士康保安打人引發數千員工罷工打砸,大批特警鎮壓,數十人傷。



配件廠工人跳樓亡 家屬堵門

而富士康老闆郭台銘弟弟郭台竚創辦、生產手機配件的東莞富港電子廠,也因iPhone 5上市趕工搞出人命。32歲江西工人賀城請假三天被拒,只批一天。他三天後回廠被炒。賀理論不果,從工廠五樓跳下身亡。前日,20多名家屬堵廠門燒衣紙, 拉起「血汗富港廠逼我兒子跳樓不賠償」橫額,數千工人圍觀,趁機表達不滿,並與大批警察衝突。

法新社/《蘋果》記者

富士康負面新聞不斷

23/1/2010:深圳觀瀾廠19歲員工馬向前墜樓身亡,跳樓陰影開始籠罩

5/2010:累計11名員工跳樓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帶媒體參觀廠區,實施六大防護措施,隔天龍華廠再爆第12跳

10/2010-1/2012:陸續有江蘇、深圳、四川、山西、煙台等廠7名員工跳樓。累計19人跳樓,18人死亡

2/2012:蘋果同意讓代工廠富士康接受美國公平勞動協會(FLA)檢查

3/2012:FLA報告出爐,指富士康工廠存在超時工作問題。郭台銘宣布將縮短工時,等同加薪

4/2012:

•山西廠抗議食物及飲水嚴重短缺,運輸巴士也不足,要求公司解決問題,否則將在5月3日起全面罷工

•武漢冲壓廠上百位員工因為公司控管加班時數,使得整體薪資不增反減,發起罷工抗議待遇不公,並揚言跳樓

9/2012:山西太原富士康工業園區發生有數千工人暴動,廠方決定停工一日

10/2012:富士康鄭州工廠約4000名工人參與罷工,不滿要求假日加班,其間爆衝突

謝長廷改行程或見中共政要

正在北京參訪的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昨晚透露,今日或會與大陸「政治人物」接觸,加上他改變行程,將原定今日的安排全部移至上午,下午空檔「行程未定」,似乎預示他在北京最後一日,將獲中共高層政要「恩准」會面。昨日中午,謝接受有中共軍方背景的機構宴請。

獲中共軍方背景機構宴請

謝長廷一行昨與中國社科院台研所閉門交流兩小時。出來後謝對記者稱,雙方都認為兩岸關係面臨瓶頸,要「面對差異、尊重差異、處理差異」,雖需時間處理,但只要有誠意、善意就能解決。台研所長余克禮則指,謝為化解兩岸差異「邁出很重要一步」。

昨日下午謝長廷參觀北京798藝術區;隨訪媒體一直追問他是否有中共高層會見行程,謝稱「客隨主便」;但被問到在京的午、晚餐誰作東時,謝證實午餐是「中 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作東,該會名義是發展兩岸文化交流,但會長是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許嘉璐,副會長辛旗卻是解放軍對台智庫,擁少將軍銜。

謝長廷從登陸第一天起就不斷釋出善意,刻意拉近與北京的距離,旨在為此行尋求圓滿成果。有隨訪的媒體人士認為,中南海或要根據謝登陸的表現,來決定是否值得派最高層負責人與之見面,為他的行程加分。

中央社

不滿分擔意大利國債 威尼斯人爭取獨立

意大利受債務問題困擾,水都威尼斯(Venice)市民不滿要分擔債務,昨天(周六)發起獨立集會,力爭脫離意大利,重建威尼斯共和國。當地最新民意調查亦顯示,支持獨立的人多達70%。 

昨天的獨立集會是由「威尼斯獨立運動」(Indipendenza Veneta)發起,他們相信有數以千計市民參加。參加者乘坐貢多拉船隊沿大運河,向地方政府總部開去,並發表「獨立宣言」,要求舉行公投決定威尼斯的命運。

「威尼斯獨立運動」在今年5月冒起,較富裕的威尼斯人向來對意大利的歸屬感並不強烈,他們有自己的方言,無論文化和地域上與首都羅馬都有一定距離,債務危 機更加深了威尼斯與羅馬的鴻溝。兩萬人曾簽名支持獨立,9月的民調顯示,多達80%威尼斯人支持獨立,當地最新民意調查亦顯示,支持獨立的人多達70%。



每年損失2020億

獨 立運動發起人是世界銀行前經濟師皮扎蒂(Lodovico Pizzati),他坦言是受到英國蘇格蘭和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啟發,認為羅馬的政策,剝奪了威尼斯人的自決權,他們已知會歐盟主席巴羅佐有關獨立 計劃,希望得到歐盟支持爭取獨立。皮扎蒂強調,威尼斯經濟也陷於水深火熱:「現在的經濟環境真的很糟,經濟衰退打擊中小企。我們每年向羅馬繳交多達700 億歐元(7,071億港元)稅項,但只能直接或間接地獲撥款500億歐元(5,051億港元),我們每年損失200億歐元(2,020億港元)!」

除了威尼斯,他們計劃連周邊的威尼托政區、倫巴第、特倫蒂諾等部份地區都納入「新威尼斯共和國」(Repubblica Veneta)的版圖,人口約500萬。但威尼托政區區長扎亞強調,目前並無憲法基礎,容許威尼斯從意大利分裂出去。

威尼斯共和國在1797年遭拿破崙的大軍入侵,結束逾千年的獨立自治,其後短暫由奧地利統治,直至意大利其他地區統一後五年,威尼斯才在1866年納入意國版圖。

英國《每日電訊報》

美選戰兩黨互罵出術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一個月倒數,過去一直成為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負累」的美國月度就業數據,前天(周五)終開出亮麗數字,並即成為他助選的最有力「武器」,而民主黨人更質疑對手羅姆尼(Mitt Romney)在首場電視辯論中「出貓」才會贏奧巴馬。共和黨人反質疑勞工部在新就業數據「做了手腳」。



回落至7.8%

反羅姆尼的左派無法相信奧巴馬上周辯論會輸給羅姆尼,於是近日不斷為奧巴馬找藉口,在最新瘋傳的影片中,他們就質疑羅姆尼當日違反辯論規則,悄悄帶了筆記。片中可見羅姆尼甫上台,就從褲袋將一小叠東西放在枱面,懷疑是「貓紙」,但羅姆尼瞬即否認,強調那是一條手帕。

輸掉辯論的奧巴馬狀態回勇,勞工部最新公佈失業率回落至7.8%,是近四年首次跌穿8%心理大關。美國自大蕭條以來從沒有總統在失業率高達8%以上能夠連 任,失業率回落,自然令奧巴馬得意地向選民說:「今天,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再次向前邁進了。」不過,共和黨人卻質疑失業率回落的數字,是勞工部為增奧巴馬勝 算而在數據方面「做手腳」。羅姆尼更大潑冷水,指失業率回落不值得慶祝,因為數以百萬有工做的人只是兼職,現時仍有很多人失業,他重申若然自己當選,將會 創造更多職位。

美聯社/英國《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



日向台示好 「分化兩岸保釣」  外相親發聲明倡重啟漁業談判

【明報專訊】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前日對台灣發表公開聲明,將釣魚島爭端定義為「懸案」,強調台日友情,稱期望早日重啟日台漁業談判。有學者指出台日之間未建邦交,卻由外相級高官展開對話,這種特殊安排是中日建交40年以來所未見。兩岸專家認為,日本此舉旨在進一步分化內地和台灣,防止兩岸聯合保釣。

對京否認爭議 對台稱「懸案」

玄葉光一郎前日(5日)通過日本對台窗口機構「交流協會」發表寫給「台灣各位」的聲明。聲明首先強調日台有「民主、和平、法治等共同價值觀」,雙方情感深厚,更表示一直以來在台日本人的生活環境安全,體現了「台灣社會的成熟度」。日本傳媒分析,此語暗指台灣不像內地,在保釣示威中並沒有發生襲擊日企事件。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堅稱釣魚島「不存在主權問題」,但玄葉在對台聲明中稱台日毗鄰而居,因此「難免會有懸案產生」。他希望台日各自克制,並呼籲重啟台日漁業談判。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昨回應稱,聲明顯示日方展現善意,立法院長王金平亦透露台日即將重開漁業談判。而在釣魚島「國有化」後被召回的台灣駐日代表沈斯淳,已於聲明發表前一日返回日本。

日本問題學者林泉忠對本報表示,中方一向要求美日等國與台灣只能進行民間性質的交流,這一層面的交流無需外相直接出馬,日本過去對此一向十分謹慎,台灣也接受了日方的交流形式。類似玄葉這樣的行動,在他記憶中「過去40年未曾有過」。

漁業權讓步 阻兩岸聯手

林泉忠認為,台灣早期對釣島爭端不甚積極,但後來採取實質行動,引起了日本注意。「中日目前在釣魚島問題上未有化解危機的徵兆,而北京方面一直強烈釋放信號尋求兩岸合作,與內地相比,台灣對此事不算太積極。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協議,提倡理智對待,就是做給日本看的,而日本也看在眼裏。然而近期兩岸漁船輪番出發,在事實上就形成了呼應,因此就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重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認為,日本此舉意在分化內地和台灣,防止兩岸聯合。他指出,內地和台灣在釣島問題上立場一致,但由於政治原因不會合作,日本不願同時得罪兩地,而且歷史上與台灣的關係更好,所以儘管在主權問題不讓步,但漁業權上可對台灣做一定讓步,以此對台示好。他還認為,日本這種做法肯定會讓「內地不高興,但是表面上不會反對」。中通社引述台灣學者指出,玄葉在釣島議題上使用「懸案」兩字,似乎在對台灣採取態度較溫和的「懷柔」政策,意圖是避免兩岸聯手保釣。



Joseph E. Stiglitz: Monetary Mystification / 貨幣迷局




NEW YORK – Central bank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took extraordinary monetary-policy measures in September: the long awaited “QE3” (the third dose of quantitative easing by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announcement that it will purchase unlimited volumes of troubled eurozone members’ government bonds. Markets responded euphorically, with stock prices in the US, for example, reaching post-recession highs.

Others, especially on the political right, worried that the latest monetary measures would fuel future inflation and encourage unbridled government spending.
In fact, both the critics’ fears and the optimists’ euphoria are unwarranted. With so much underutilized productive capacity today, and with immediate economic prospects so dismal, the risk of serious inflation is minimal.

Nonetheless, the Fed and ECB actions sent three messages that should have given the markets pause. First, they were saying that previous actions have not worked; indeed, the major central banks deserve much of the blame for the crisis. But their ability to undo their mistakes is limited.

Second, the Fed’s announcement that it will keep interest rates at extraordinarily low levels through mid-2015 implied that it does not expect recovery anytime soon. That should be a warning for Europe, whose economy is now far weaker than America’s.

Finally, the Fed and the ECB were saying that markets will not quickly restore full employment on their own. A stimulus is needed. That should serve as a rejoinder to those in Europe and America who are calling for just the opposite – further austerity.

But the stimulus that is needed –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 is a fiscal stimulus. Monetary policy has proven ineffective, and more of it is unlikely to return the economy to sustainable growth.

In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s, increased liquidity results in more lending, mostly to investors and sometimes to consumers, thereby increasing demand and employment. But consider a case like Spain, where so much money has fled the banking system – and continues to flee as Europe fiddles o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banking system. Just adding liquidity, while continuing current austerity policies, will not reignite the Spanish economy.

So, too, in the US, the smaller banks that largely finance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have been all but neglecte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 under both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nd Barack Obama – allocated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to prop up the mega-banks, while allowing hundreds of these crucially important smaller lenders to fail.

But lending would be inhibited even if the banks were healthier. After all, small enterprises rely on collateral-based lending, and the value of real estate – the main form of collateral – is still down one-third from its pre-crisis level. Moreover, given the magnitude of excess capacity in real estate, lower interest rates will do little to revive real-estate prices, much less inflate another consumption bubble.

Of course, marginal effects cannot be ruled out: small changes in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from QE3 may lead to a little more investment; some of the rich will take advantage of temporarily higher stock prices to consume more; and a few homeowners will be able to refinance their mortgages, with lower payments allowing them to boost consumption as well.

But most of the wealthy know that temporary measures result only in a fleeting blip in stock prices – hardly enough to support a consumption splurge. Moreover, reports suggest that few of the benefits of lower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are filtering through to homeowners; the major beneficiaries, it seems, are the banks. Many who want to refinance their mortgages still cannot, because they are “underwater” (owing more on their mortgages than the underlying property is worth).

In other circumstances, the U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exchange-rate weakening that follows from lower interest rates – a kind of beggar-thy-neighbor competitive devaluation that would come at the expense of America’s trading partners. But, given lower interest rates in Europe and the global slowdown, the gains are likely to be small even here.

Some worry that the fresh liquidity will lead to worse outcomes – for example, a commodity boom, which would act much like a tax on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nsumers. Older people, who were prudent and held their money in government bonds, will see lower returns – further curtailing their consumption. And low interest rates will encourage firms that do invest to spend on fixed capital like highly automated machines, thereby ensuring that, when recovery comes, it will be relatively jobless. In short, the benefits are at best small.

In Europe, monetary intervention has greater potential to help – but with a similar risk of making matters worse. To allay anxiety about government profligacy, the ECB built conditionality into its bond-purchase program. But if the conditions operate like austerity measures – imposed without significant accompanying growth measures – they will be more akin to bloodletting: the patient must risk death before receiving genuine medicine. Fear of losing economic sovereignty will make governments reluctant to ask for ECB help, and only if they ask will there be any real effect.

There is a further risk for Europe: If the ECB focuses too much on inflation, while the Fed tries to stimulate the US economy, interest-rate differentials will lead to a stronger euro (at least relative to what it otherwise would be), undermining Europe’s competitiveness and growth prospects.

For both Europe and America, the danger now is that politicians and markets believe that monetary policy can revive the economy. Unfortunately, its main impact at this point is to distract attention from measures that would truly stimulate growth, including a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and financial-sector reforms that boost lending.

The current downturn, already a half-decade long, will not end any time soon. That, in a nutshell, is what the Fed and the ECB are saying. The sooner our leaders acknowledge it, the better.


Joseph E. Stiglitz: 貨幣迷局

紐約—大西洋兩岸的央行在9月份都採取了不同尋常的貨幣政策措施:讓人們久等的“QE3”(美聯儲的第三輪量化寬鬆),以及歐洲央行宣布將無限量購買受困歐元區成員國的國債。市場對此反應熱烈,比如,美國股市重新回到危機前的高點。

其他人,特別是政治右翼,擔心最近的貨幣措施會助長未來通脹、鼓勵不受約束的政府支出。

事實上,批評者的擔心和樂觀者的熱情都不是板上釘釘之事。如今,未利用產能規模龐大,而即期經濟前景黯淡,這意味著嚴重通脹的風險極小。

儘管如此,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行動給出了三個本應讓市場冷靜下來的信號。首先,它們說,此前的動作並未取得成效﹔事實上,主要央行要承擔危機的主要責任。但它們收回錯誤的能力太差了。

其次,美聯儲宣布將在2015年之前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這意味著它預期短期內不會有復蘇發生。對於經濟遠弱於美國的歐洲來說,這是個警示信號。

最後,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說,市場不可能很快自力更生恢復充分就業。必須予以刺激。這不啻完全否定了歐洲和美國關於採取相反措施——進一步緊縮的呼聲。

但大西洋兩岸所需要的刺激是財政刺激。貨幣政策已証明是無效的,更多貨幣手段並不會讓經濟回到可持續增長上來。

根據國際經濟學模型,流動性的增加會增加借貸——主要流向投資者,也有一些流向消費者——從而增加需求和就業。但考慮以下西班牙的例子。大量資金從西班牙銀行系統中出逃,而隨著歐洲在共同銀行系統的問題上繼續扯皮,外逃之勢還在延續。在維持目前緊縮政策的局面下增加流動性並不能提振西班牙經濟。

美國也是如此,主要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小銀行被完全忽視了。聯邦政府——不管是小布什政府還是奧巴馬政府——用數千億美元支持大銀行,卻放任數百家具有關鍵重要性的小貸款商倒閉。

但即使銀行變得更加健康,貸款也不會有很大起色。畢竟,小企業依賴於抵押貸款,而房地產——最重要的抵押品——價格距離危機前水平仍有三分之一。此外,房地產業產能嚴重過剩,這意味著低利率並不能提振房地產價格,從而不能吹起新的消費泡沫。

當然,邊際效應是不可忽視的:QE3所帶來的長期利率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催生更多的投資﹔一些富人會利用暫時性的股票價格高企更多地消費﹔也有一些家庭能夠得以進行按揭再融資,下降的按揭負擔則有助於刺激他們的消費。

但大部分富豪明白,暫時性手段隻能造成股價的暫時波動,遠遠不足以支持炫耀性消費。此外,報告顯示,長期利率下降的好處隻有很少一部分流向了屋主﹔最大的受益者似乎是銀行。許多想對按揭進行再融資的人並沒有成功,因為它們的房產仍然“在水面以下”(即他們欠銀行的錢比房屋的當前價值還多)。

在其他環境中,美國可以從低利率導致的匯率貶值中獲利——即以鄰為壑式的競爭性貶值,受害者將是美國的貿易伙伴。但是,由於歐洲利率也很低,而全球經濟正在減速,美國得到的好處將十分有限。

一些人擔心新的流動性會帶來更糟糕的結果——比如相當於對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征稅的商品繁榮。勤儉節約、將錢都投給國債的老一輩人將承受更低的回報,從而進一步抑制他們的消費。低利率還會鼓勵正在做投資的企業將錢投給固定資本,比如高度自動化的機器,這意味著即使經濟復蘇,失業率也會相對較高。簡言之,就是好處極其有限。

在歐洲,貨幣干預提振經濟的潛力更大,但也存在類似的讓情況更糟糕的風險。為了減輕人們對政府恣意揮霍的憂慮,歐洲央行在其債券購買計劃中加入了條件。但如果這些條件實施起來和緊縮政策無異——沒有相應的增長措施作為補充——則更有可能起到放血的作用:病人很有可能在獲得真正的靈藥之前就死掉了。擔心失去經濟主權讓然各國政府不願向歐洲央行求助,而隻有他們開口求助,才會有真正的效果。

歐洲還有令一個風險:如果歐洲央行過度關注通脹,那麼當美聯儲試圖刺激美國經濟時,利差會導致歐元升值(至少相對於不那麼做的情形),從而破壞歐洲的競爭力和增長前景。

對歐洲和美國來說,現在的危險是政客和市場相信貨幣政策可以拯救經濟。不幸的是,目前貨幣政策的主要效應將是將人們的注意力從真正可以刺激增長的措施(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提振貸款的金融部門改革)上移開。

此次衰退已經延續了五年,而且仍不會馬上結束。這其實就是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晦澀地表達的意思。我們的領導人越早承認這一點越好。


Joseph E. Stiglitz, a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was Chairman of President Bill Clinton’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and served 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Economist of the World Bank. His most recent book is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