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

陶傑: 清官更禍國




大陸「十八大」,人事大洗牌,新人上來,照例是呼喊「反貪」、「防腐」。

中國的「老百姓」,加上「知識份子」,都很天真(我不會用「愚蠢」這種字眼),他們以為,貪官都抓起來,換上不貪錢的清官,他們的國家就有希望。

但是「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早就給這等中國式的希望判了死刑:「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劉鶚很清醒,他看透了中國政治的基因,有此論斷,因為中國的拳匪之亂,也就是「國民教育」稱為「愛國」的義和團。

直接製造拳匪之亂,不是慈禧,而是山東巡撫毓賢。毓賢是著名的清官,不收賄賂,穿衣補釘,得到中國「老百姓」愛戴。

但毓賢天生殘酷,而且仇恨西方。毓賢在山東時,一股流匪,襲擊教堂,殺死了幾個西方傳教士。他們平時練神打,號稱「滅洋教」,毓賢認為這股盲毛,將來可以利用,將「義和拳」改名「義和團」,向慈禧推薦。

義和拳到了北京,到處燒殺搶掠,導致八國聯軍干預。聯軍鎗炮當然勝過鬼上身的神打孫悟空,此時毓賢已經調派山西。山西的傳教士受襲,要求保護,毓賢假意答應,把他們集中到一處教堂,然後大門一鎖,告訴義和拳:「我做官以來,一向清廉,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你們都很愛國,我沒有什麼酬謝各位,只有一箱破舊衣服。」說罷打開自己的箱子。義和拳見到,果是一堆破衣。毓賢向教堂一指:「這幫紅毛鬼,是淪亡中國的敵對勢力,大家給我上呀。」拳匪在毓賢指揮之下,殺了洋人及家眷二百人,中國基督徒與家中藏有洋火柴、英文書的,不分老幼,殺了一萬多人,眼見拳匪殺得歡,毓賢也親自操刀,殺了一個意大利神父,焚燬西醫院、孤兒院、洋行二百家。

八國聯軍勝利之後,中國簽署辛丑條約,答應賠償。八國嚴正要求:交出毓賢,審判斬首。此時毓賢逃到了甘肅,德國派出一名軍官,押着清廷的官員親自去監斬,看清楚沒有人收錢掉包換個假的,德國人下令,將毓賢的頭,放在盒子裏,運回德國,慢慢玩賞。

明報社評: 朝鮮射火箭添煩添亂 京嚴批評展負責態度




中國對朝鮮發射火箭衛星的反應強硬,官方新華社發出「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的署名文章,先說朝鮮發展外太空是「世人公認的不可剝奪的權利」,話鋒一轉,說若每個國家都隨心所欲行事,全然不顧局勢,「世界就會亂套」。中國與朝鮮的關係,以文宣字眼形容是「鮮血澆成的友誼」,此言非虛,中共建政不久即派出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以死傷幾十萬人的代價逼和美國,保住朝鮮。因此,這次發射火箭衛星,北京如此強烈批評,是中朝60年鐵鑄盟友式關係以來所僅見。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文章提到「可見朝鮮這一舉動已成為地區局勢不穩定的新因素」。在中國來說,朝鮮核問題是老問題,六方會談開了10年,雖說火箭發射和核武表面是兩回事,但其實是二而一。新華社把這次火箭衛星發射列為「新因素」,可以理解為,本來已是風高浪急的東北亞,近期因中國、日本、韓國各自的領土糾紛劍拔弩張,美國航空母艦環伺附近,朝鮮發射火箭衛星則令情勢更複雜——區內固然是中、朝、韓、日四角局勢,美國大條道理因為火箭衛星發射,藉着與日本的《安保條約》,以及與韓國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插手東北亞。美國近年大聲疾呼「重返亞洲」,這次極可能成為美國的藉口。新華社的文章如此強硬,很大程度便是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東北亞。

日韓右翼藉此拉選票  東北亞易現軍備競賽

東北亞情勢複雜,任何一方異動,都會帶動其他方的調整。以這次朝鮮發射火箭衛星為例,時間恰巧就在今天舉行的日本大選及隨之而來的韓國總統選舉前夕,朝鮮的舉動,很大程度令日、韓右翼分子聲勢加強,以「朝鮮威脅論」增強拉票本錢。日本民意調查顯示,在野自民黨很大機會勝出,安倍晉三再次拜相可能性極高。安倍是右翼政客,朝鮮射火箭衛星有利安倍以及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得票。在韓國選舉,前總統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也可能因朝鮮悍然發射火箭衛星得益。若然安倍及朴槿惠這兩個右翼政客上場,日、韓不僅姿態上更趨強硬,整軍也有更大藉口,東北亞軍備競賽很快便會展開。新華社文章的所指「新因素」,其實還有潛台詞,便是新因素帶來「新危機」,缺少和平環境,任誰一個國家都吃不消,何全力發展經濟的中國。

令人注意的是中國今次譴責朝鮮的態度。目下,中國領導層換班過程持續,到明年3月人大政協兩會後,政府系統也有新班子上場,新華社的評論文章,顯然是最新領導層的姿態,這和過去幾十年的暗下勸告朝鮮而表面上毫無保留站在平壤一方大相逕庭。我們認為,這是中國表示出自已是負責任大國的彰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上周發表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實力最快可在2020年代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則在軍事、政治、科技等軟實力領先。到2030年,世界就由如今的單極化變成雙極,中國那時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是冷戰年代前蘇聯那種與美國從海裏鬥到太空的競爭對手,抑或是共同維持世界秩序、共存共榮的新形態?20年後的世事無人能預料,但事實是上周四(13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到訪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時指出,中美雙方要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開創「新型大國關係新局面」。字裏行間看到的是中國期待與美國共同存在,美國如何回應中國的善意,值得關注。

經濟實力將超越美國  中國姿態取向成焦點

卡特是民主黨人,退出官場後致力和平活動,這次到北京會見習近平,多少帶着替奧巴馬總統摸底的作用。習近平對卡特的這番話,受眾當然包括奧巴馬和美國決策官員,取態是明顯的不欲跌進誰取代誰的窠臼,而是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在朝鮮這次發射火箭衛星後,新華社及中國官方的反應,是從地區安全的角度來批評朝鮮添煩添亂,顯然北京希望在東北亞地區事務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這一負責任的取態,是政治大國應有之義,也是未來中國國力再上層樓前的鋪墊。中國的身影開始在其他區域的國際事務漸次出現,早前的以巴衝突,巴人便派出代表到北京。中國如何好好善用得來不易的國際信任,發揮大國的折衝樽俎,成為美蘇對峙落幕後的和平新力量,應是中共未來日子裏的重要課題。

黎佩芬: 司法暴風下一對鬆垂的肩





"In addition to calling people to vigilance, you must also call them to courage. . . and determination."

(不單要保持警惕,大家還要勇敢,而且有決心。)——包致金

(1)

包致金法官說,他覺得香港人是重視法治的,外國很少見人對法官公開講話有興趣,但香港人不同。攝影師阿Wing是個藝術家,總是用心構圖,從受訪者的神態話語中抓住重點,用想像+技術呈現在圖像中,圖片不單止紀錄人面,而且會說故事。這天,訪問進行了兩個多小時,跀喳跀喳的,包官有點沒好氣的搶在前頭說,攝影師每說「最後一張」都是假話,未幾,快步走位的阿Wing差點在放滿瓷器擺設的飾架前跣倒,包官氣定神閒笑說,你講大話所以「現眼報」。

(2)

「為什麼我今天來這裏,因為大家對你的信息有很多跟進問題,其一是你警告說那場前所未見的風暴,司法界可以做什麼?」吳靄儀說——

這是她最想透過訪問發問的問題。她問包官,有人建議大家不如降低期望?法官大概沒料到有此一問,表露了罕有的愕然反應,並一反不徐不疾長篇大論式的回答,用決絕反問予以否定。

(3)

「沒有司法獨立(Judicial Independence),就沒有司法(Judiciary)。沒有新聞自由(Freedom of Press),就沒有新聞(Press)。」完了,我記住了包官這兩句話。不知是否用英語表達,腦袋轉換傳遞之間多了一秒鐘的思考空間,嗒落有味﹕失去獨立就只餘門面的公正,無自由只落得假新聞,一切一切,已經無復原來那回事,還管什麼用!當頭棒喝。

多年前跑法庭新聞時,曾經以為包致金很矮,因為向上仰望法官席他總是比其他法官短了一截,事實是,他喜歡將身軀鬆弛在座椅上,總是雙肩鬆垂。他的威嚴,來自一份又一份鏗鏘有力的判辭。包官不享受鎂光燈的照射,但鏡頭前,他神態自若,會自己叉腰擺「甫士」,雖然只消一會就會「咪影啦、咪影啦」的推搪,但仍會配合我們的工作。吳靄儀在文末寫道,包致金的直言和接受傳媒訪問,是出於責任感,「也許他(包致金)認同香港普羅大眾,多於他認同地位崇高的大法官諸君。」深有同感。

這天穿紫色洋套裝的Margaret(吳的洋名),擔當訪問角色同時展現了律師本能,尋究至最根柢不容含糊的發問技巧,讓一旁的小編,大開眼界。

這一切,奉法治之名。願所有身負重責者,不要逃避。天佑香港。

p.s.

訪問完結前,律政司尋求終審法院自我糾正2001年判決,務求一石二鳥解決雙非嬰及外傭居港問題的釋法提請尚未成為事實,其後發生的事,報紙電視新聞頭條報道。

翌日早晨在渡輪上,鄰座乘客拿起報紙一讀,掉轉頭跟後面友人說﹕「又有司法危機了」。

吳靄儀: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包致金﹕『香港人要勇敢堅定面對大風暴...

1024日,在法律界翹楚雲集的終審法院告別儀式上,包致金法官預言﹕「我看到陰霾密佈,一場前所未見的猛烈風暴將會侵襲司法獨立。」

1213日,律政司藉外傭案要求終院尋求人大釋法,澄清1999年人大釋法的法律效力範圍,以圖推翻終院2001年《莊豐源案》就「雙非」嬰兒的判決。法律學者張達明表示,包致金所憂慮的大風暴終於來臨。

對於記者提問,包致金拒絕評論這次釋法請求,他說,向法庭提出的申請,自當由法庭在聆聽雙方理據之後裁定。但他重申,他說的暴風雨並非指任何單一事件,而是數項會引起激烈爭議的舉措,包括重提第23條立法、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指摘法庭犯錯,不理解特區與中央關係等言論。繼梁愛詩之後,還有程潔、胡漢清等有關終院法官國籍的言論。

但他這次的警告,並非一般的提醒市民維護法治,夙夜匪懈之言。選擇這個矚目的場合發表,更稱風暴之烈會是「前所未見」,顯然別有深意。告別儀式慣常是表揚建樹、感謝祝願的場合,包致金的臨別贈言,因此極不尋常,令法庭內登時氣氛凝重。

「房間裏確實有頭大笨象」

「房間裏確實有頭大笨象——不要迴避擺在眼前的事實,即使引致諸多不便,真話仍是要說的。」這是典型的包致金語。「我相信提出警惕是有需要而有作用的。我形容這場風暴前所未見地凌厲,因為香港人不但要提高戒備,而且需要拿出勇氣和決心面對,果能如此,就會有機會克服危機。」

猶記1999年,終院在1月判決《吳嘉玲案》,招致內地「護法」和本港左派肆意侮辱抨擊,終院被迫自我澄清,而人大終於在626日首次釋法。比起那番風雨,今次又如何?

他認為今次更加嚴厲,畢竟當年只是一些個別人士的批評言論,官方發言取態,多次着意尊重法庭,多番解釋釋法是絕無僅有,該次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今次情不同,今次不是在尊重法庭的情下提及,反而是諸般指摘法庭犯錯,而且指摘是出自舉足輕重,備受尊重的人士之口。

真是更能消幾番風雨,最可惜一片江山!看得那麼透徹,他為何仍有信心能抵擋風暴?但他認為仍然未到最壞的時刻;即使有人相信梁愛詩是傳遞信息,起碼她是公開批評,她有權行使她的言論自由,但其他人也可以行使他們的言論自由提出不同意見反駁,有公開辯論,公眾就能及時參與,傳媒就能及時發揮作用,「明槍易擋,暗箭難防」,總比私下施壓,無影無形好得多。

可是,在不久前的一次香港記協周年晚會上,包致金曾經致辭,言簡意賅,直道傳媒和司法機構處境相同,傳媒失去自由,就如司法機構失去獨立,都是會令傳媒和法庭對公眾失去作用;而對傳媒對司法機構,自我審查也是遠比外來的打壓可怕。

很多市民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關;法律界重視法庭體制,認為就算釋法,也寧願由終院轉介,但公眾的看法不一樣,公眾擔心這是將壓力轉給法庭,擔心法庭在壓力之下,自動請求人大釋法,削弱香港特區的司法獨立。市民並非對法庭信心不足,而是對北京的政治干預恐懼太大。

包致金解釋﹕「我當時是對記者發言,媒體有沒有自我審查,我無從得知。照說,誘使媒體自我審查的因素很多,但實際上媒體老闆卻尊重編輯自主、尊重採訪自由,因為這是他們受人敬重的優良傳統,你不覺得奇怪嗎?同樣,司法機構雖然也是一個政府機關,由政府撥款,但行政機關卻不干預司法獨立,表面上也很奇怪,但如果司法機構是由思想獨立的人士組成,法官宣誓承諾忠於法律,政府當局就無法私下指示法官怎樣處理案件,要施壓,就只有公開做,而公眾就有說話的空間。」

他說,他自己沒有看到過任何法官自我審查的舻象,沒有看到過任何不是按照法官自己的法律意見及良知而作出的判決。然而,我們的確經常看到令人關注的有關傳媒自我審查的調查,我們又能倚賴什麼因素防範司法的自我審查?

「我們法官有什麼犧牲可言?」

包致金說,第一來自做法官的人的自重和對司法公職自然而然的責任感,無從解釋但是無可懷疑﹕「坐上法官的座上,就必然會這樣做。」但除此之外,還有社會的力量,市民大眾對法庭的殷切期望、與其他地區司法人員之間的互勉和期許。特別是每次接觸到年輕人,包括法科畢業生,感受到他們的理想和熱誠,法官就對司法獨立更加堅定。

雖然無法解釋,但並非獨特,包致金指出,消防員救火、醫療人員在非典疫情中的表現,不是一一展示了同樣的為職責為理想而奮不顧身麼?世上有無數人為了維護自由和人權而付出重大代價(此處,他提及昂山素姬),相形之下,「我們法官有什麼犧牲可言?」他說。

其實中央對特區法院的獨立監察權及「外國勢力」影響,一直如背上的一條刺,這些言論因此令人感到是行動的前奏。近年聲音不斷,批評香港特區法官只懂按照普通法原則審案,忽視回歸後《基本法》才是至高無上,而《基本法》是中國法律,其解釋要按中國法律原則,包致金又怎樣看?

包致金不認為普通法與《基本法》有什麼衝突。普通法是一套思想的規律和原則,遵從先例,充分聆聽雙方辯護,然後作出陳述理據的判決。

「我尊崇《基本法》。」他強調。《基本法》其實保存了普通法的價值觀;一般來說,普通法的內容會因社會的演變而發展,純粹依賴普通法,它原有的一些價值可能會變質,但《基本法》的作用反而是防止這些價值被侵蝕,他說。

理應如此,但現實又是否如此?在《吳嘉玲案》,終院肯定了《基本法》在特區法制的至高無上,在《基本法》制定的法治原則之下,即使全國人大的行為在特區的效力,也受到法庭的檢視。但其後在《劉港榕案》,終院卻表明,人大常委會在1581)條之下有權隨時就任何條款釋法,而人大釋法不容置疑約束香港特區法院。理論上,人大將「黑」釋為「白」,法院也得照樣實施,那麼《基本法》言之鑿鑿的維護人權,結果又有什麼保障可言?

仍是歸結到民意有多強烈

包致金指出,在英國制度之下,國會至高無上,推至極端,可說通過任何法律也具約束力,但假如真的通過荒謬的法律,這個制度就宣告完蛋,因為現實是人民不會接受。全國人大也是一樣。假如將「黑」釋為「白」,「一國兩制」實際上就宣告完蛋。「沒有主權(sovereign)需要採取這種手法。」他說。

所以仍然是歸結到民意有多強烈。這正是他作出及時警告的原因。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為何即使是由終院轉介的釋法,香港市民有這麼大的戒心﹕因為我們害怕北京是在不停地試水溫、找空隙,香港民意反彈稍為鬆懈,更辣的釋法就會接踵而至了。

問及法庭未來有什麼挑戰,他答道,回望走過的路,很可能路途其實沒有我們原先憂慮那麼崎嶇。不是不應作長遠的策略性考慮,而是沒有人能夠完全預測到哪一步走得對。唯一可以肯定恆常不變的是兩項原則﹕堅守司法獨立,和尊重法治。

「中國化不必等如更少自由」

有人建議,可能我們對法制期望太高,所以難免失望;那麼應否降低期望才是?他回應﹕為何要降低期望?應提高期望才是,因為這樣世界才會進步。有人說,回歸中國主權,我們也應預期香港的法制中國化;他回應﹕但中國人民對法律制度的期望很高,「中國化」不必等如更少自由,在中國發生的事情,可能會令我們的普通法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包致金承認他出了名多異見判決,承認他與其他法官的判決的歧異,通常在於他持更高度自由與自治的觀點。例如,在關於領養子女是否屬永久居民的《談雅然案》,他不但持異見,更破例地主動嘗試說服其他法官接受自己的看法,「因為我知道法庭的判決會對這個家庭帶來很大的哀傷」。他雖然沒有成功,但案中的領養兒因他的判決而受到的鼓勵,可能正是令她日後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的一份動力。

《剛果金案》是另一個重要例子。在該案中,3位法官決定須請人大釋法,他與另一位法官則作了異見判決。他的判決劈頭就說﹕「我們早已知道有一天,法庭要就司法獨立作出判決。這一天現在到了。司法獨立不是見諸法庭的言論,而須看法庭的行為,也就是說,要看法庭作了什麼判決。」大有「世人可從今日的判決,斷定司法獨立的存亡」之意——因何言重若此?

他解釋,他無意指法庭受到尋求釋法的壓力,而是指在該案中,法庭要裁決的是外交豁免權是有限(restrictive)還是絕對(absolute),應屬由法庭裁決的「兩制」,還是須人大釋法解答的「一國」。他認為問題應屬法庭在「兩制」之下自行裁決,不應交給「一國」處理的範圍,如果其他法官同意他的觀點,此案就不需人大釋法。

認同大眾多於認同大法官諸君

無論如何,判決書已是公共紀錄,是非對錯歷史自有公論。市民大眾不懂深奧的法律,他們聽到的是在特區最高的法院,有法官敢公開表示不認同尋求釋法。在來日的大風暴當中,也許這會令市民更敢於挺身而出,捍衛司法獨立。

上次探望包致金法官的時候,他還住在深水灣,今次已搬遷到赤柱村道他多年前買下租出的房子,但舊居的書卷氣和文化氣息似乎也隨着主人過來了,壁上多寶架陳列的古董陶瓷、茶几上的純銀刻花盒子,以至地上的印度地氈,都是舊時相識。退休前後,包致金都是那個愛讀書、享受家庭生活和愛狗之人。有人私下對他那麼高調和不避嫌談自己的不願退休、談司法獨立和風暴不以為然,但我相信他並非熱中曝光,直言是出於責任感,接受傳媒訪問,是出於對言論負責。也許他認同香港普羅大眾,多於他認同地位崇高的大法官諸君。最近大律師公會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議案,頒與他終身榮譽會員的身分,就是為表揚他的高風亮節。

匆匆回到中區工作,橫過馬路中途,一名打扮入時的女士拉着我的手臂,急急悄聲說﹕「感謝你們發聲!珍惜香港!你們要多說話,我們有家人在內地不方便說,都靠你們了!」純熟的廣東話依稀帶點北方口音,我心感動莫名,感謝她執意駐步感謝我們。

答﹕

1947年在九龍出生,父親是巴基斯坦裔。包致金70年取得執業大律師資格,13年後獲任命為御用大律師,89年起當法官,93年獲委任就蘭桂坊慘案進行獨立調查,同年晉升上訴庭法官,97回歸後,成為首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今年十月,由於不獲政府續約,退休轉為非常任法官。他信奉開明自由,任內審理多宗具爭議性案件包括多宗居港權案和剛果案,以「異見判決」聞名,在退休演說中,他就香港法治前景作出了「clouded by a storm of unprecedented ferocity」的警告。

他是少有不吝面對公眾談論法治的法官,認真說話時不失幽默睿智,不用認真時更是談笑風生。他不太喜歡接受訪問,特別怕攝影記者快門停不了式的特寫鏡頭。

問﹕

比包致金小一歲,在新界出生,剛結束17年立法會法律界功能組別議員生涯, 在崗位上勞心勞力,為議會內議政能力最高的議員之一,其以廣東話發言能夠不失莊重的表達能力,更為包官讚賞。退下議員火線後,重新執業當大律師。她與傳媒亦有淵源,八十年代下旬,於查良鏞治下的《明報》曾任督印人及副總編輯。多年沒有執筆訪問,從旁觀察,是對被訪者不卑不亢,柔中帶剛的類型,遇到未夠滿意的答案,會很客氣的說﹕「I press you a little bit deeper here」。

楊宇軒: 訪問 - 國情奇幻漂游記




《新聞透視》的主持區家麟當了20年記者,屢獲殊榮,最近把多年游走於中國的經歷集結成《我的奇幻國情教育》一書,暴露內地各種光怪陸離之事,如在灕江拍漁夫撒網,撒一次收5元。公廁內會找到疑似手槍及迷藥的電話,奇幻得彷彿李安鏡頭下的少年Pi也黯然失色。

區家麟曾把在外地的遊歷輯印成書,但關於中國的,因多人寫過而不打算出版,直至早前的國民教育風波,區便很想把自己作為旅行者及記者的經歷分享,「因此書的主題是香港人如何去認識國家。」

內地村民申冤 只信港記者

23年前,剛大學畢業的區家麟經過兩天訓練後,終於來到無綫新聞部正式上班,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那天便是198963日。北京的槍聲一響,整個直播室的人也瘋了。而區也從此走上傳媒之路。「我本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不搞學生運動,也沒有政治目標,六四令我醒了,知道自己作為記者的角色。」

其後區家麟在無綫工作10多年,製作《新聞透視》、《西部大開發》等膾炙人口的節目,期間游走了內地各門各戶,見盡「奇幻」景象。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05年到四川漩口鎮探訪。由於興建水壩,漩口鎮因而淹沒,區家麟和攝影師趕在居民搬遷期限的最後一天採訪。開始時區說自己是廣東記者,遭村民斥喝:「廣東記者信不過,四川記者信不過,你們走。」直到自揭是香港記者,所有人便突然圍了過來,默默在採訪隊後跟着。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個公文紙袋,在內是一個又一個辛酸故事,村民以渴求的眼神盯着區,不想放過一個申冤的機會。有人稱被國企無理解僱,有人稱被公安非法拘留了數天……各種各樣的冤情控訴無門,只能跟在香港記者的身後。

狂奔避幹部

突然間有人喝問﹕「你是哪裏來的!」原來地方幹部聞風而來,區家麟還來不及反應,20多名村民們已經圍住那幾名村官着,幾名婦女拉着區和攝影師狂奔,穿過廚房、衝過後門、奔過窄巷、抄小路,抓着記者簿、攝影機及申訴的公文袋在廢墟的漩口鎮逃亡,村民引着路說﹕「快!快!快!」一直跑到大馬路,一頭栽進車廂。司機急忙開車,區回頭一看,只見村民在窗外揮手﹕「把我們的情傳出去,把我們的情傳出去!」

「這塊土地,沒有社工、律師難尋、傳媒失信、人民代表失蹤……找不到這些,結果找着我。」事隔多年,「當天揮着手送別我們的村民,他們在何方?」

「最絢麗又最荒涼」、「匪夷所思」是區對中國的形容,他坦言多種奇幻見聞是中國獨有,外國難求。書中除了記述區在漩口鎮的刺激狂奔外,還有更多奇幻事情,如二三線城市寧夏築了8條行車線,上面只有兩架車在行,區大感浪費,怎料司機眼神堅定的說﹕「這條路是為20年後而建的」;康定政府為旅遊業把「康定情歌」四字放大到35層樓高,然後刻在山上……記者愈聽愈難過,只好問一句﹕「有沒有好的一面?」

區沉思一會,緩緩的憶述﹕「記得08年我剛好在北京工作,在水立方內看到有很多人在一座噴水池旁玩耍,玩得很開心。想到中國窮了、亂了150年,經歷種種,今天我們終於崛起了!」令區感動的,不是超英趕美的神舟升空,不是與天比高的經濟數字,而是沂水舞雩之景。

對新領導不抱期望

話題一轉,區有感國家強大,反用了更多資源在監控傳媒。「10年前政府是待報章出版後再審查,但今時今日中宣部已派出閱評員進駐各大傳媒,直接在報社內審稿……其實中國憲法第2章第35條列明,中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合等自由,為什麼不讓傳媒監察政府?」說到這兒,大概便會有人走出來說,中國有今天的強大穩定,也是由於現行的種種制度,若然大肆改變,恐怕牽一髮而動全身,危及社會和諧,區卻不以為然﹕「我們應趁國力存在時由內部的健康力量開始,依着憲法改變。」眼見新任領導習李班子形象開明,區卻坦言不敢有期望:「10年前胡溫上台,由期待變到什麼也沒有。」一腔熱血,同時不敢抱希望,這大概是區閱覽國情多年而得出的無奈。

雖然面對消息封鎖,區卻點出廣東一帶已無形地被香港自由開放的風氣感染,令內地人知道,世上存着另一個選擇。他當了無綫主持多年,打趣說自己在香港不受注目,但在廣州卻被路人認出,影響了什麼,慢慢便會看到。但隨着中國崛起,兩地爭議頻生,有說香港正被赤化,成龍亦說應規管香港遊行,律政司請終審法院尋求人大釋法,至此已分不清到底是誰在影響誰。區觀察﹕「在香港百多年的歷史內,通常中國發展得好,香港的身分便會模糊。」

香港是一座橋

書中說道,改革開放初期,有六成資金來自香港,即使到了2011年,亦有六成半的外商投資是經香港進入內地。區最近上課時聽到老師把香港比喻成一條橋,他難以忘懷,並加以發揮﹕「香港是一座橋,連接中國與世界。往日,很多人逃難,擠到橋上。人來人往,沒有人會把橋當作是自己的家,大家都是過客。後來,大家發現,無處可逃,無奈擠在橋上。慢慢,擠擁的橋,成為我們的家。英國人的確沒有做過太多,只是歷史的巧合,造就了一座橋。人們擠在橋上數十年,逃難來的人才資金,在狹窄的橋上孕育滋長。數十年後,當中國重開大門,橋上的人才資金經驗,以千百倍回饋。後來,中國繁榮了,自己建了很多橋。香港這道橋,開始失色,很多人開始忘卻。甚至有人相信,這座橋,拆了不足惜。而他們忘記了,這座橋有很多特質,其他橋都沒有。」

劉細良: 盤點2012




年尾又是傳媒埋年結時候,今年可以講係政治年,同政治有關的熱門用語,由年頭帶到年尾。你認為那個關鍵詞會成為年度代表,不妨留言點評,我先拋磚引玉。

你呃人

上週梁振英開誠布公答問會,期間忽然響起唐唐金句:「你呃人」,「你呃人」,在空盪的立法會大廳徘徊不散一分鐘,相當詭異。此金句是年初特首電視辯論上,唐唐指梁振英否認「防暴隊」論,他在電視直播中直斥其非。結果一年來梁振英被「呃」字纏身。六月傳媒揭發大宅僭建,他第一時間否認,被指呃人。及後承認去年十月圍封僭建密室,賊喊捉賊,田北俊直指他特首之位乃呃番嚟。在立法會答問中一句我冇講過我冇僭建,又被指呃人,激起民憤。在他領導下,政府官員及行會成員厄運頻生,麥齊光下台、陳茂波劏房兼醉駕、林奮強偷步賣樓。梁振英呃人,已成為小學生常識。環顧中外,被廣泛認為大話連篇仍不用下台的政客,以梁振英最捱等,捱足大半年亦無需下台。究竟呃番嚟嘅特首,能否做足五年任期屆滿?風水佬就呃你十年八年,政治,唔呃得好耐,一個月巳經好長。

良心

大話特首民望低殘,香港良心林鄭月娥則節節上升。起初以為唐唐坐定粒六,唐起用林瑞麟做政務司,她便放風告別官場。為求離任前留下好名聲,便利用僭建作平台,先在巿區雷厲風行,引起申訴專員指她雙重標準,於是大鑼大鼔整治新界佬,打翻蜜蜂窠後拍拍手走人,將僭建變成香港政治人品格審查,始作俑者林鄭月娥。唐唐僭建風暴,為林鄭送來千載難逢好時機,她高調嚴辦唐宅僭建,送了他一程,同一時間受梁振英之邀,取代林瑞麟出任政務司。國教風雲席捲香港之時,她在電視中流下幾滴眼淚,含辛茹苦,守護香港,惹人同情。到中大演講,更表明自己跟良心辦事。可惜當梁振英大話連篇時,她的良心不知去了那裡?更甚者當年她討好環保界,搞低密度啟德環保城,但到梁振英急於覓地起樓,她又打倒昨日之我,想動啟德用地主意,結果比曾德成怒斥而作罷。

特區良心,原來是因人因時而有不同形態。

撤、撤、撤

曾幾何時,香港政治乃走中間代理人之路,由政黨議員與官員在議會內談判,討價還價,中間落墨,小修小補便過關。但梁振英以深紅政客當上特首,引起巿民政治恐懼,一本中國模式國教手冊,更引爆了中產恐共洗腦情緒。社會運動重新抬頭,學民思潮中學生擔大旗,予社會大眾道德感召力,絕食、近十萬群眾包圍政總,不談判、不妥協,只有單一目標:「撤回」。政黨、代議政制完全失效,新界東北新市鎮,社運團體一樣企硬:「撤回」,在社運主導下,「撤回」將愈叫愈響亮。

拉布剪布

九一年至今所謂民主政制,一度成功將八十年代社運力量吸納,接受鳥籠式民主,在體制內爭取寸進。但二十年來議會民主原來只是空洞承諾,功能組別及分組點票如厲鬼纏身,民意難伸張,結果在反對梁振英重組一役,陳偉業、長毛及黃毓民成功拉布阻止,拉布成為不民主體制下弱勢者的武器。立會選舉建制派意圖閹割議員拉布權,相信好快拉布及反拉布會再度角力。

自治論龍獅旗

近年遊行出現殖民地時代龍獅旗,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唯有向後看,加上中港融合產生資源爭奪及身份危機,本土意識抬頭,國族論述讓路,陳雲城邦自治論廣受社運人士關注,光復上水、反東北發展都有龍獅旗蹤影,中央大員也關注到此情況,魯平、陳佐洱先後發炮,扣上港獨帽子,梁振英也樂於借批判自治論來爭取中央支持,在香港搞意識形態鬥爭,為廿三條立法造勢。在梁振英治下,他一套鬥爭意識,令政治矛盾只有惡化,不會緩和,自治論、本土意識及眷戀殖民地思潮,在來年會再借勢爆發!

核心價值

在賣座電影「寒戰」中劉德華飾演的保安局長也識講法治係香港核心價值,有幾流行,不用多講。

安裕周記﹕紅頸帝國




美國是沒有七座位保母車這種成行成巿行業,小學生上學都是坐一種泥黃色單層巴士,車身特別堅固,安全但不快捷,總是慢吞吞在慢線開著。它隨時隨地都可以停車,它一停,附近的車都得跟著停,學生一個接一個下來,看清楚都在行人路上了,黃巴士才開走。美國人有一個笑話:總統坐在他的林肯防彈大轎車裏,車隊沒有讓路給旁邊的黃色校車,總統火冒三千質問司機為什麼不停車,司機說「我們是總統車隊……」,總統馬上說,「去你的,校車上的都是未來總統」。

這就可以理解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五在康涅狄格州學童槍擊案後四度拭淚,天真活潑的孩子在滿山紅葉的初冬還未過聖誕便已倒臥血泊,二○一二年是極其心碎的肅殺寒天。美國的槍械管制沒有馬上因為血案而加強,雖然奧巴馬在四分鐘長的講話裏隱晦地說「大家應讓拋開政治,採取有意義的行動」,但人們都知道,當鮮血凝冷之後,槍支照舊流竄,共和黨不可能任由民主黨把個人擁有槍支的法例取消或收緊——這是所謂「擁有槍支的自由」,以共和黨的說法而言便是這回事。

槍械在美國很容易買,種類繁多,目不暇給;愈是往南部愈往西走就愈容易買槍,當然也愈容易給人開槍打死。買一桿槍不難,東北部大城巿可能要磨蹭一下,大概要跑五次警局才可以拿到槍證,南部就輕鬆多了,馬虎苟且,一張車牌就可以作為買槍證明,雖然要填通訊地址等等等等,可是買的和賣的都知這是走過場的戲,待到槍進了你口袋錢進了老闆口袋,走出店門海闊天空,人和槍從此消失。買槍是有竅門,要買所謂「大殺傷力武器」例如美軍用的M16或東歐盛行的AK47這類原裝衝鋒槍(assault rifle)很困難,這些都因為是可以自動連發,聯邦調查局看得很緊,每一桿都要有清楚的去處登記、目前在何人手中,店方壓力很大。若是這兩種槍的「運動步槍」型,即同一款槍同一類子彈,只是把連發功能改為單發,扣一下扳機發一顆彈,那是完全兩回事,監管就鬆垮得多。最近二十年,在大大小小槍擊案,兇徒若是持長槍,以這種「運動步槍」的次數最頻密。還有一點,就算「運動步槍」要改為全自動連發也容易,前一陣子電視台有節目講美國一家槍店的紀錄片,天天槍進槍出,都是客戶上門改槍,就跟上門買瓶汽水差不多方便。

建於槍文化上的國家

支持擁有槍械的美國人會說這是天生權利,於某程度來說此語非虛。美國是建立在槍支文化上的國家,美國有今天和槍有切肉不離皮關係,獨立戰爭開槍,南北戰爭開槍,一戰二戰都開槍,韓戰越戰也是開槍,兩次波斯灣戰爭是開槍,文化論者可以抬出一百部書一千篇論文論述美國槍的文化,這裏不擬贅述。我想說的是,為什麼美國開國二百四十年四個總統死在刺客槍下,八個總統以及不計其數的政客負傷,到今天仍未能禁制槍械。這固然有前述的槍械文化,但也有地域上原因,南部西部盛行槍械,是因為牛仔歷史,在德州生活過的都聽過Red Neck(紅頸)這類人,白人,大塊頭,開一架美國人叫pick-up的小貨車,車上一桿雙管獵槍。這種人千萬不要惹他,他們的上幾代很多是這樣天天帶槍上路,遇到看不過眼便來一槍,打印第安人打黑人都一樣。禁之不絕,是因為美國憲法修訂案第二條「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監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國家的安全所需,人民持有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這是美國今天有二億五千萬桿槍流通的背景,僅比三億人口少些許。

不過,這些都是背景,不是主要因素,核心是一個勢力龐大組織「全國來福槍協會」,簡稱NRA。這個十九世紀成立的支持槍械組織財雄勢大,在政治捐獻尤其活躍。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後,NRA在聯邦層面用了極大努力游說讓民航機空中服務員帶槍上機,支出達二百七十萬美元。二○一○年中期選舉,NRA捐了七百二十萬美元給支持槍械的政客;從二○一一至二○一二年,NRA捐給共和黨議員約五百來萬美元,但用在反對民主黨人的卻超過一千萬美元。這條數三歲小孩都能看出端倪,NRA能夠在美國立法機關來去自如,就是無遠弗屆的金錢子彈擊倒反槍械的民主黨人,以及讓支持槍械的共和黨人吃得肚滿腸肥。

NRA 美軍火業守護者

NRA在網頁上開宗明義自稱是「美國憲法第二修訂案守護者」,其實NRA是美國軍火業的守護者才說得過去。美國每年依正式渠道出售的槍械約五百萬支,以平均五百美元一支,這是一筆二十五億美元的大生意,還不包括其後的子彈。槍店和槍械製造業養活大批人口,當然,更大的殺人生意是另一回事,比如製造戰機大炮的軍工產業也吃得滿飽的,中間的層層中介使得美國納稅人當了幾十年冤大頭——美國國防部辦公室買回來的咖啡杯,九十年代鬧出採購醜聞,一個索價二十五美元,一個鐵鎚要近百塊錢。這些巨大的生意後頭是巨大的分贓集團,無論在經濟上或是政治上皆然。

反對管制槍械最大助力來自列根,他是NRA忠誠支持者,是這個組織近三十年來最有力象徵,列根毫不赧顏為NRA出聲出力,任內八年都為保護NRA的「生而擁有槍支自由」活動,他收到的政治捐獻NRA佔了相當部分。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加上極右翼本質,列根與NRA可謂相逢恨晚,水乳交融。可是,事實往往並非盡如人意,不以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就在列根上台只兩個月的一九八一年三月三十日,二十五歲青年欣克利(John Hinckley,Jr.)在華盛頓街頭行刺列根,好在保鑣麥卡菲替列根擋了一顆本來致命的子彈,但他仍得滿身鮮血送院急救。事件中,列根發言人布雷迪(John Brady)捱了一槍,倒在街頭一動不動,美國傳媒一度誤報布雷迪已死。送到醫院後,布雷迪挺過生死之關,但下半身完全癱瘓,連辯認人都有困難,這位白宮發言人從此退出政壇,轉而從事與舊老闆列根各走一端的公益活動——支持禁制槍械。布雷迪和太太組織The Brady Campaign to Prevent Gun Violence組織,此志不渝推動管制槍械。在他中槍十一年之後,美國國會通過 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布雷迪法),這是美國管制槍械的重要里程碑,根據法案,任何人購買手槍都得等候一星期,作用之一是讓執法部門對購槍者背景仔細核查,作用之二是使得購槍者的憤怒情緒在這七天得到緩和。

美國政治權力來自民命,但槍支在這一進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永遠都撲朔迷離。總統甘迺迪一九六三年在德州達拉斯遇弒,到底是有多少支槍朝他開火,是官方說的朝頭部的一槍,抑或後側的一響,至今依然是不解之謎。五年後,他的弟弟羅拔甘迺迪遭槍殺,兩顆子彈在兩個不同方向飛來,兩兄弟死得不明不白,成為永難水落石出的懸案。就是一九八○年列根遇刺,槍手欣克利家族和當時擔任副總統的布殊家旋甚有淵源,是布殊的捐款人,欣克利真的是個情迷女星茱迪科士打,開槍殺總統以吸引她注意的傻小子?當然,事過境遷物換星移,沒有人再有證據可以說明什麼,但是如今回想,所謂的殺甘迺迪兇手奧斯華德,被捕後押往法庭途中,被舞廳老闆魯比在電視攝影機前開槍打死。魯比被捕後不服上訴,卻在上訴庭召開前夕突然病故。美國今天可以說自己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然而這幾宗涉及槍支的政治謀殺,在這個自由神像國家蒙上黑紗。

全球七成八軍火出口生意

軍火文化是美國文化體系主要特色,日常用語都不乏涉槍帶炮,水門案名句「冒煙的槍」(smoking gun,意指證據確鑿)便是一例;「強權即真理」的世界觀亦因此而生。美國向內向外出售武器,對世界各地以及美國人民帶來生離死別的痛苦,去年全球軍火出口生意約八百五十億美元,美國獨佔七成八。美國保守派矢言捍護憲法第二修訂案,說詞是保護自身以及由此伸延出來的本國安全,然而卻就是美國的軍火令世界更不安全,衝突熱點沒少幾個,中東依舊烽火連天;槍支文化令美國國內屢生槍擊慘案,涉及開槍案件一年超逾兩萬宗。奧巴馬在白宮簡報室為無辜橫死的學童而淚潸潸的同時,也應為美國軍火在海外帶來的生靈塗炭而汗涔涔。

陳雲: 建國精神從何而來 ——思考《不含傳說的普魯士》




德國,特別是希特勒第三帝國時期,是民族國家的極致。統治精英集團廉潔奉公、剛直守法,平民誠實、紀律、勤奮、順從、公正虔誠、實際、勇毅,並高舉國族尊榮。這種所謂德意志民族精神,來自普魯士,但普魯士並非民族國家,而是封建諸侯國的聯盟,交往三十年之後,具有選舉權的諸侯選舉普魯士大公國的公爵為國王。這是一個領土割裂而不相連的領域,民族為一半日耳曼、一半斯拉夫的混雜人民,波蘭人可以成為普魯士人民而上進為官員,執政集團為教養嚴謹而自我克制的地主子弟,守獨身主義、信奉基督、教育良好,稱為容克集團(Junker),人民以國家利益為重,然而國家確是虛無縹緲的臨時聯盟。

理性開明的和平弱國
 
有國家理想卻無國家可以效忠,崇尚理性而寬容,信任開明的權威官員,當時普魯士成為歐洲受迫害者的避難所,雖然生活刻苦,但有窮人的美德和宗教的寬容。普魯士只打過幾次小仗,大部分時間是平庸的和談與諸侯結盟。它是諸侯國的結盟,但有商人城邦的開明與寬容。普魯士是十八世紀最有現代精神的國家。普魯士人是具有歐洲情懷的德國人、世界公民和人道主義者。這是十八世紀的光輝。

十八世紀之後,進入十九世紀的民族國家時期,普魯士先被拿破崙擊敗而被法國統治,後來成為梅特涅(Metternich)的歐洲體系,最終成為德意志國的一部分而被消融。普魯士的死亡,是由於它想肩負起德國統一、成為實體國家的使命。德意志的美好一面來自普魯士,但德意志的侵略性和高傲,也抵賴到普魯士身上。德意志成為民族志氣高昂卻排外的民族國家﹕波蘭人樂意成普魯士人,但波蘭人不可以成為德意志國的國民。

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的史書Preuβen ohne Legende,書如其名,就是將一切加諸普魯士身上的傳說撕破,還原普魯士的原貌——一個崇尚理性自由、由具有科學理性和基督精神的官僚統治的鬆散聯盟。此書的漢譯本《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就如實將德文書名的字義譯出,反而英譯本The Rise and Fall of Prussia採取的是意譯。當然,中文的意譯可以是《普魯士正傳》之類,但譯者周全寧取字譯。(按﹕周全是我在哥廷根大學的台灣學長)

中華民國的建國精神
 
讀哈夫納的史學論著,令我感觸不已。普魯士變成德意志,就如秦國變成秦朝,春秋時期開明的秦穆公變成戰國末年殘暴的秦始皇。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君主開明,廣納名士,人民敦厚而剛勇,國家富強,技術先進。秦國就因為嬴政有統一天下之志而變成秦帝國,將秦人的美德變成暴行。

普魯士的國家狀態,也像中華民國,國土支離破碎,充滿理想、文化寬容但國力荏弱,然而中國經歷日本侵華而終於被共產帝國取代,民國政府被驅逐到台灣,成為長期的偏安政府,民國的開放美德與憨厚而帶點狹隘的台灣鄉土情感結合,成為今日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然而,草創時期的中華民國是兼備傳統儒家天下及現代基督國家的美德的,也繼承了明遺民的復漢意志和周朝道統。它始終會是華夏以民族文化建國的藍圖。當代中國要前進,必須回復到中華民國的建國美德,它是繞不過去的。

共產中國的悲劇性

至於在一九四九年佔領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蘇聯在中國的蘇維埃殖民分支,具備了一點蘇維埃紅軍的美德——平等、儉樸、團結,然而這只不過是普世的軍團精神(regimental spirit),恰如普魯士的騎士團(Rittertum)精神,但共產中國卻缺乏了自己的文化內涵,例如普魯士的基督信仰和條頓民族精神。故此,中共是無法以文化建國的,它只是一個不斷擴張的軍團,一個官僚利益集團體系。它只能寄生於大國——先是蘇聯、後是美國,它不能獨立生存於世界。

不斷擴張的軍團——即是黨政系統無限伸延,是不可能的。黨政集團必須要有人民來實踐統治。故此中共建國初期,承諾給普通人的是庸俗的生活幸福感——來自暴力掠奪的物質佔有﹕打土豪,分田地,以及衝鋒式的產業衝動——抓革命,促生產。物質佔有與產業衝動,就是共產中國的建國精神,至今仍可見到。共產中國承諾給人民的是毫無精神內涵的物質富庶。到了開放改革和走資時期,幹部的紅軍精神沒落了,平民瘋狂追逐物質。這就是今日的中國,大有大偷,小有小偷,一個等待崩潰的盜賊之國。

以此觀之,共產中國是沒前途的,它的前途就是不斷的腐朽和衰敗。要復興中國,只能「大政奉還」中華民國,與在台灣偏安的國民政府協商,將中華民國國體和憲法歸還回大陸去。將中華民國復興在大陸,可以避免帝國的悲劇,因為帝國已經被共產中國消耗掉了。恢復的中華民國,將與台灣、香港和澳門建成中華邦聯,這將一定是美好的,儘管也可能是荏弱的。《詩經》說的,「周弱而綿」,理性開明的周朝是荏弱但道統綿長的,這是我在《香港城邦論》的華夏建國藍圖。

蔡登山: 藍天碧水永處懷蕭紅



許鞍華執導的新片《黃金時代》(蕭紅傳)已於本月十二日在哈爾濱開拍,她說是自己四十年的心願,「我二十幾歲時就想拍,但沒人肯寫,也不太懂她,現在終於等 到了李檣的劇本。」同樣,我在大學時讀蕭紅的作品、讀葛浩文的《蕭紅評傳》等一大堆有關蕭紅的資料,但三十多年來一直盼望有人將她搬上銀幕。一九九四年我 籌拍《作家身影》紀錄片,到香港勘景,小思老師還特地帶我和雷驤導演到聖士提反女校的樹下去找尋曾埋在此地的蕭紅的一半骨灰,但時移世變,卻找不到原來的 那棵樹了。《作家身影》只拍到張愛玲,並沒有拍蕭紅,這一直是我心中耿耿於懷的。到了二○○○年因《人間四月天》連續劇走紅,我和名編劇王蕙玲見面,建議 她下一部寫蕭紅,她也答應,我慨然提供所有蕭紅的資料,讓她帶回加拿大去寫劇本,盼想不久即可看到會比《人間四月天》更轟動的連續劇,但出乎我預料的王蕙 玲卻編寫了《她從海上來》張愛玲的連續劇。當然張愛玲的名氣遠大過於蕭紅,但就戲論戲,張愛玲的一生遠不如蕭紅來得精采。

一九一一年蕭紅自中國最北方的城市──呼蘭縣走來,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她又在中國最南方城市的一角──香港淺水灣寂然歸骨,總共才活了三十一個寒 暑。對於他人正值青春美麗的年華,而對於蕭紅,那卻是她追求、奮鬥、掙扎而又含恨而終的短暫而痛苦的一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淪陷了。十多天 後,輾轉躲避的蕭紅被送進跑馬地養和醫院。她被誤診為喉瘤,第二天即被送進手術室。接受了喉管切開手術。手術後,蕭紅病情轉劇,身體更加虛弱。由於傷口難 以癒合,使她痛苦萬分。一九四二年一月十八日,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將蕭紅扶上養和醫院紅十字急救車,轉入瑪麗醫院重新動手術,此時蕭紅已經無法說話了。她用 手勢示意駱賓基給她取來紙筆。她寫下最後一句話:「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她死在法國醫院設在聖士提反女校的臨時救護 站,兩個男人──她愛的或愛她的,把她火化了,一半骨灰葬在聖士提反女校的樹下,一半骨灰葬在淺水灣的海邊(一九五七年遷葬於廣州銀河公墓)。

五○年代的淺水灣曾是喧鬧而優美的海水浴場,在博浪歡愉之際,人們大概記不起這裏的「藍天碧水永處」,曾經埋葬一顆早醒而寂寞的靈魂。就如同詩人筆下的感謂:


……


  而漫長的十五年,

  小樹失去所蹤,

  連墓木已拱也不能讓人多說一句。

  放在你底墳頭的,

  詩人曾親手為你摘下的紅山茶,

  萎謝了,

  換來的是弄潮兒失儀的水花,

  淺水灣不比呼蘭河,

  俗氣的香港商市街,

  這都不是你的生死場……


(引自小思《香港文學散步》一書)

《呼蘭河傳》、《商市街》、《生死場》都是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是她在一九四○年底在香港完成的中篇小說,是她飽受創傷的心靈無可如何而又滿懷深情 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夢回呼蘭河,構築起屬於她自己的新的精神家園。因此呼蘭河不但成了她情緒記憶的對象,同時也成了她生命家園的寄託。蕭紅用她那憂鬱的 大眼睛,凝視着她的故鄉人民「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她那濃烈的思鄉念土之情是充溢在字裏行間的──北國濃厚的黑土地,那裏浸透了現實的和歷史積澱深層的 苦難。《呼蘭河傳》寫的無疑是個悲劇,然而呼蘭河人的不以悲劇為悲劇的木然無謂,才是真正的悲劇。在紅花碧海的香港尖沙咀,她想到的是北國呼蘭小鎮的大風 雪,蕭紅是清醒的,清醒是一種更為清晰地對直達精神中心的創痛的感知,猶如夜傷的疼痛,比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更有過之。

一九三四年五月,年僅二十三歲的蕭紅,在愛路跋涉中,和蕭軍到了青島,這年九月她完成她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生死場》。同年十一月三十日他們來到上海和魯迅 見面,魯迅吃驚於蕭紅對生活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更吃驚於看上去還有點纖弱的蕭紅,卻能把「北方人民對於生活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描繪得 「力透紙背」。魯迅甚至自掏腰包,幫蕭紅印行這本書。《生死場》奠定了蕭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這期間有着魯迅的一份勞績。因此有人說在那個陰雲遮 天的苦難年代,沒有魯迅,也就沒有蕭紅。她很可能默默無聞地寂寞下去,失望和頹唐甚至會毀掉她。《生死場》從「死」的境地逼視中國人「生」的抉擇,在熱烈 的騷動後面是比一潭死水還讓人戰慄、畏怯的沉寂和單調、孤獨和無聊,是一種「百年孤寂」般的文化懺悔和文明自贖。蕭紅一再地寫死亡,寫輕易的、無價值的、 麻木的死,和生者對於這死的麻木。她將人推到非人的最後邊緣的同時,也將其「生」的意識放到「死」的地獄之火中灼烤。

蕭紅在少女時被逼婚逃婚、受騙懷孕,陷於哈爾濱某旅館而面臨被賣的絕境,是蕭軍救了她。兩人相愛而同居,曾為蕭紅帶來短暫的幸福,但這幸福後來卻褪了顏 色,甚至最終轉化為痛苦:她在蕭軍的大男人主義與過份的呵護傾向中感到附庸的屈辱。加上蕭軍在感情上有了「外遇」,讓這一對在松花江畔定情,在青島、上海 等地同甘苦、共患難達六年之久的文學伴侶,就這樣訣別所愛了!曾經「牽手」想共度一生,卻終究不能不放掉伊的手,看着她的背影遠走……。難怪張愛玲曾說: 「執子之手」,是最悲哀不過的詩句。只因「牽手」之後,常免不了要「放手」的,而「放手」看似瀟灑,實際上是淚乾心枯之後的絕望。在戰火紛飛之際,容不下 蕭紅舔舐傷口,她遇上了端木蕻良,當然這一次又遇人不淑。她不但又開始給端木抄文稿,又開始忍受他對她寫作的譏諷,而且每遇風險,她總是端木的第一個放棄 物。她曾孤身一人被拋在炮火威迫下的武漢,身懷九個月身孕絆倒在船塢,無人攙扶。她發覺自己仍然沒有擺脫從屬和附屬的身份,她原本傾心盡力的以愛情為支柱 的精神家園無疑地又再次被損毀了。

「心比天高,命薄如紙」,或許是蕭紅一生的寫照。在一個風雲際會的大時代中,一個才華洋溢的女作家卻不斷地被男人遺棄。蕭紅曾說:「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女人」,因此她越渴望做為女性獨立於世,就越依賴男性伸出拯救之手,而其悲劇也在於此。

欣聞《黃金時代》開拍,特書小文以為賀,並深盼明年深秋後能目睹此一巨作也。蕭紅生命最後留在香港,最精采的著作也在香港完成,由香港導演來拍攝或許也是個巧合。

張大春: 偏就會這一點點

我少時讀書,想不起打從何處見識過一個語彙:「自鑄偉辭」,當時心中的感受不外乎:「何其壯也!」居然有人能夠自己發明一個詞──顯然還是一個很了不起 詞。到上了大學修《文心雕龍》,才知道這四個字是劉勰的話,真正鑄了這個讓我過目難忘的「偉辭」的不是別人,就是劉勰。而我原先對於「自鑄偉辭」的理解根 本是錯的。《文心雕龍.辨騷》之中所指稱的「自鑄偉辭」,指的是屈原其人的人格、志行與創作,不是甚麼單一的詞。

可是畢竟我也自鑄了一詞。那是在與人討論「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之源起與新變的時候,我寫了這樣一段話:「最令我反感的就是將俗說的『每況愈下』糾正為『每下愈況』。這整個過程充分顯示小知識分子讀書不能通透,卻斤斤自喜於一得之見的嘴臉。」

好了,麻煩來了,無論在大陸的博客網站或是台灣的部落格,都有人指正我用「斤斤自喜」一詞,說是沾沾自喜和斤斤計較不能混用。大約這指正的話裏最主要的意思是,成語不能自造,以免荼毒常言。

我之所以自造此詞,並非無意,而恰是在討論這個「每況愈下和每下愈況」的詞語時用用,頗合論旨。「斤斤」除了計較之外,還有明察、拘謹以及過分着意的意思。此處言「斤斤自喜」,正是點出那些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卻過分着意而洋洋自得者的嘴臉。

「斤斤」用在過分着意處也很常見,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有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邪?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人間邪?何得之艱 而失之易也!」王夫之《讀通鑑論.漢高帝》:「天子而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貧必在國;士大夫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敗必在家;庶人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 則後世必飢寒以死。」在這一段論述之中,「斤斤」猶如節奏點,甚至可以比喻成反復迴旋的韻律之所繫,其意甚明,就是錙銖必較地在意、算計。

蒲松齡《聊齋誌異.錦瑟》:「婢頗風格,既熟,頗以眉目送情。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但偽作騃鈍。」這就更清楚了,說的是這讀書人謹小慎微,不敢率爾任性。

這 些例子都說明「斤斤」是可以獨立使用的語詞,不必只跟「計較」廝混。若非開懷求知,而必欲計較「斤斤」不能接用「自喜」者,也可以想想:自己跟那些強指 「每下愈況為是、每況愈下為非」的人有些甚麼不同?在我看來沒甚麼不同,都是莊子所謂的「間間其知」、「詹詹其言」──也還是斤斤自喜而已。個人斤斤自 喜,以小知小言為滿足也就算了,偏偏很有些人把這種小知之言、小言之知當成大學問,這兩天又無事生非了一場。

台灣的教育部從一九 九九年開始搞「一字多音審訂表」,隨時召集來領車馬費打牙祭的學者們開會,會中規定某字須讀某音,某詞須從某義,如:全島中小學師生必須肅然遵循,一旦訴 諸考試,分數便誘導了是非──即使平時再怎麼都讀作「葛力」的「蛤蜊」,你也非注成「隔離」之音不可。前兩年說牛仔褲之仔必須讀「紫」,學富五車之「車」 必須讀「居」,這兩天那群來領車馬費的委員又開會決議,還是從俗罷!改回一般人所用所讀的「宰」與「車」罷。這些學者們為甚麼折騰?斤斤自喜而已。

董橋: 燈影

蘇東坡寒食帖寫的是兩首寒食詩。第一首起句「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第二首起句「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幾十年前我的朋友老項在古玩街買了三塊玻 璃描了寒食帖,第三塊描到「雨勢」二字,底下三塊不見了。猜想是六塊拼成一盞六角形宮燈,三塊散佚了。描得很像東坡,古玩店老闆說是老民國手工,照真迹印 刷本描摹。 


《艾達.弗農肖像》
寒食帖歷經元明清內府和名家收藏,至少轉手十九次,八十年代才歸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五十年代初張大千願花美金三千元到日本買寒食帖,價錢議定了,大千親自 去日本交易,不料王世杰捷足多給美金兩百元買走了,寒食帖六則題跋裏最後一則是王世杰一九五九年題的。前面五則有南宋張縯,明代董其昌,日本人內藤虎,民 國顏世清和羅振玉。老項那天買了三塊寒食帖玻璃還買了兩幅玻璃畫和一個內畫鼻烟壺。玻璃畫是仕女圖,斗方尺寸。烟壺內畫一邊畫山水一邊題詩。老項那時候愛 玩玻璃,玩內畫烟壺,家裏堆得像雜貨店,他說《紅樓夢》裏也寫這些。晴雯服了藥,晚間又服二和,雖有些汗,還未見效,發燒頭疼,鼻塞聲重。

次日,王太醫又 來診視,另加減湯劑。稍減了些燒,頭還疼。寶玉命麝月取鼻烟來給她嗅些,說痛打幾個嚏噴就通快了。麝月果真去取了金鑲雙扣金星玻璃的一個扁盒遞給寶玉。寶 玉揭翻盒扇,裏面有西洋琺瑯的黃髮赤身女子,兩肋有肉翅,裏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只顧看畫兒,寶玉說:「嗅些,走了氣就不好了。」晴雯聽說,忙 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見怎樣,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覺鼻中一股酸辣透入腦門,接連打了五六個嚏噴,眼淚鼻涕登時齊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 得,好辣!快拿紙來。」我沒玩過鼻烟壺。早年南洋靜叔家裏珍藏一大堆,《紅樓夢》晴雯這段寫的西洋女子琺瑯盒子他有幾個。玻璃壺帶內畫內書的最多,清代內 畫大家馬少宣作品八九個,畫山水,畫肖像,寫詩詞,都精細。靜叔說馬少宣是回族,名氣大,達官貴人都愛收他畫的內畫烟壺,一件《八破圖》晚清最流行,畫殘 帖殘扇殘書殘畫,寓意破舊立新。倫敦英國友人哈里斯家裏也有許多馬少宣,還有周樂元,丁二仲。周樂元畫風雨歸舟內畫畫得好極了。博古盆景也好。丁二仲是紹 興人,畫吉祥畫題我喜歡。哈

里斯還有許多中國玻璃工藝品,模仿古玉器的玻璃製品多極了。還收玻璃畫,聽說都像內畫內字那樣反着畫,也不大,信封尺寸,鑲古 典黃銅畫框,塗赤金。畫的是西洋人物,有的穿中國古代服飾,老的是乾隆年間的古董,不老的起碼也光緒宣統,彩色艷麗,金線金花都用赤金,亮極了。前些日子 坊間看到一個,畫麻姑獻壽,麻姑西洋女子相貌,不便宜,不想要。認識哈里斯那年他是舊書店伙計,後來出去自己開雜貨店,壜壜罐罐舊銅舊鐵半古董真古董都 有,古舊燈飾越做越多,說是很好賣,七彩玻璃燈罩的座燈收進多少賣多少:「你絕對想不到,」他說,「英國人喜歡古典燈飾,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新藝術風格 的燈罩燈座都喜歡。」哈里斯說有一回他弄來兩盞中國清代宮燈,一位老太太買去掛在老宅院的遊廊上,過幾天還要買幾個,說是朋友看了都想要:「我沒有存貨 了!」哈里斯跟我的朋友老蕭是老交情,老蕭閣樓上兩盞玻璃掛燈哈里斯老早買走,玻璃上仿蔣廷錫的畫陳奕禧的字。蔣廷錫是康熙進士,大學士,工書善畫,水墨 折枝,蘭竹小品,都有韻致,畫塞外花卉七十種為宮禁所寶,真迹流傳極少,仿作多,代筆多。陳奕禧也是康熙年間人物,當過南安知府,書法著名,專法晉人,大 書條幅沉著渾融,小楷好看,媚而少骨,描在燈上漂亮。老蕭說中國人從來愛燈:「料絲羊角燦成行,簇帛堆絲錦繡裝。歲歲鐙棚變新式,鼇山結撰到西洋」。晚清 琉璃廠春游詩說廠甸出售的彩燈有料絲,有羊角,有紗錦,《花隨人聖盦摭憶》記那些燈已經參用西洋做法了。這首詩是鮑辛圃的詩。羊角風燈黃濬說是宮中常用的 燈,是南京人在北京的手工業,北方人俗稱氣死風燈,說風不能滅燭,直當氣死也。還說昔日玻璃未盛行,宮中用羊角風燈防火患。我在哈里斯舖子裏買過一對座 燈,北歐仿古手工,用了許多年,遷回香港那年戴立克拿走了。哈里斯跑遍歐洲獵貨,舖子歸美麗的夫人羅瑟琳打理。他一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下在法國西部都 蘭,一下在里維埃拉,一下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一下在挪威奧斯陸,一下又在法國東北斯特拉斯堡,有一回收進一箱子古董首飾聽說利潤大得不得了。一年聖誕節他 賣掉六本十九世紀小記事簿,赤金雕花封面,說是從前紳士淑女隨身帶的,精緻極了,其中兩本還鑲了紅寶石藍寶石,李儂買了一本,說家裏整個月開銷都奉獻給哈 里斯了。哈里斯了不起,劍橋高材生,畢了業到外交部當差當不到一年膩煩了,跑去舊書店當伙計,再跑出來獨自打拚,說是做了喜歡的工作,買賣心愛的東西: 「羅瑟琳容許我這樣任性這樣創業,」他說,「這點最重要。」他偏愛中國玩藝兒,精緻的都藏在家裏,不賣,清朝外銷瓷器多極了。羅瑟琳說有個英國貴婦看上哈 里斯一表人才,見了面又摟又抱,家裏中國瓷器半賣半送都歸了哈里斯,哈里斯怕她糾纏不清,帶着羅瑟琳上門說甘心認貴婦做姐姐,從此斷了她的念想。「這招真 靈驗,」羅瑟琳說。「你知道是誰教的嗎?是老蕭!」老蕭用的是《水滸》裏浪子燕青對付李師師的舊招,想不到也管用。上個月哈里斯和羅瑟琳去了一趟北京上海 台北繞來香港看我。好多年不見羅瑟琳老了還很秀麗。哈里斯發胖了,禿頭了,說舊貨店歸了兒子經營,貨源不足,生意沒有從前好做:「舊東西都在舊派人家裏, 都捨不得放,市場上懷舊的人再多也沒用,他們照不到老歲月的燈影了,」哈里斯說。我想起老蕭家玄關裏掛的那副小楹聯:「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唐代沈 佺期〈夜游〉詩,水竹村人徐世昌寫的,行書帶側媚之態,蠻好看。哈里斯這趟帶了好幾張羅賽蒂素描畫片給我,都是老年月的印刷品,有一張《艾達.弗農肖像》 哈里斯說五官最是典型的先拉斐爾派仕女,比簡.摩里斯深刻,幾十年前他賣了不少她的肖像畫,喜歡的人真多:「連老蕭家裏都存了好幾款。」他說台北住了六天 全靠老蕭朋友范先生伉儷相陪,仔仔細細看遍故宮博物院藏品,范先生還送了一幅蘇東坡寒食帖複製掛軸給他,附了寒食詩英文翻譯。那麼有名的書法又印得那麼 好,哈里斯說他早年彷彿見過,也許在劍橋圖書館裏,也許在夢中:「我真的見過!」羅塞琳眼珠子往天花板上一轉笑哈里斯那是飛行時差綜合症。

張昌華: 賀周有光先生茶壽

辭舊迎新,賀歲祝福,古今中西,概莫能外。每適歲除,賀卡撲扇着翅翼,在人們眼前翩來舞去,報告春的消息。

仁者壽。當二○一三年元旦的鐘聲敲響,周有光先生已享茶壽之尊。歷史上孔孟及皇帝老兒們也只不過七十三、八十四,而周有光卻壽登一百零八,好像「史無前例」。這或是上蒼對他的眷顧,還是自修的功德?

周有光是前清的遺民,但思想新潮,曾以三不(不過生日、不過年節、不寫遺囑)自律。期頤年後,每逢壽誕,晚輩族人、門生後學,時有送蛋糕、獻花籃、置壽宴 之舉,入世的先生只能隨遇而安。周有光桑梓常州,是我們的鄉賢。友人毛樂耕提議,周老茶壽人生難遇,我們送副壽聯「意思」一下。我說周老不喜於此,恭敬不 如從命;如若執意,不妨折中一下,送副嵌名聯吧。樂耕遂撰一聯,曰:


  有恒有道有靈慧

   光國光宗光學壇


朋友們皆稱佳作,說這是對周有光先生「有光一生,一生有光」的經典概括。請誰執筆呢,思來想去,邵燕祥先生是不二人選。燕祥素敬周老為師長,且擅書。我邀燕祥,燕祥一口應允,沐手焚香揮毫書就。燕祥是詩人,書法雋逸中蘊着遒勁,儒雅兼之風流。神形具備,悅目賞心。

上聯曰:「有恒有道有靈慧」。

恒者,久也、常也。周有光本一學人,喝洋墨水長大,早年學經濟出身,與黃金、美金打交道,中年奉命改業語言文字,做波潑摸佛遊戲;晚歲研究歷史,從故紙堆 中尋覓雲起雲落之秘奧。然先生畢竟一書生,業數變而道不改。先生是硯田的耕夫,不時將從業心得播種在方格壟畝中,以白紙黑字存世任人評點。鮐背之年,仍堅 持為《群言》雜誌撰卷首語,數年不輟,時有驚世駭俗警句顯現筆端。期頤年後,還陸續出版《百歲新稿》、《拾貝集》和《靜思錄》多部。我手寫我心,一刻不消 停。

道者,路、途徑、方向也,又曰道義也。周有光之道,崇尚人文,尊人權,主張人道,弘揚人性……總之將人字大寫,把人字寫端正。誠此或是他一生「有光」之 本。有趣的是一百零五歲時,他還出版了《朝聞道集》(新世界出版社,二○○九年版)語出《論語》(朝聞道,夕可死矣),諒是他對道之尊重與渴望,真不愧為 是位學融中西,道貫古今的「道」人。

靈慧者,靈敏睿智也。周有光慧眼如炬,洞若觀火。他理智、豁達又幽默。他自言是個素人,有顆平常心。他理智,面對滄桑世事「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 怒」,以一顆淡定的心,坐看斗轉星移。一百零七歲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別人都做五年計劃,我只做一年計劃。不過我相信,活到一百零八歲,我沒問題的。」 果不其然!他豁達,二○○二年他的老伴張允和突然走了,他最初很傷感,俄頃釋然,「我們結婚七十年,婚前交友八年,一共七十八年,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兩 人中少一個人!她忽然離我而去,使我不知所措。後來我忽然想起,青年時候看到一位哲學家說:個種的死亡是動物進化的必要條件。我恍然大悟了,我已經九十八 歲,活到一百歲也只有兩年了,跟她同歸靈山,為時不遠,這是自然規律。這一想,我泰然了。」(二○○三年七月十日致筆者函)允和走後,他把整理她的遺著 《昆曲日記》當作最好的紀念。日記出版了,周有光又活了十年。他幽默,自嘲自己患有「多語症」。上世紀五十年代,全國政協請委員們看戲,周有光帶隻象牙望 遠鏡看戲,不時把玩,逗得鄰座眼饞,三番五次向他借。散場後,他問友人那鄰座是誰,朋友說是溥儀。周有光不露聲色地說:「早知道他是皇上,我就進貢給他 了。」眾人大笑,他卻一本正經。文革中,閑得無聊,單位有人戲出上聯:「伊凡彼得斯大林」,徵集下聯。周有光馬上搶答:「秦皇漢武毛澤東」。殊不知那年月 幽默要付代價的,他緣此被判為「現行反革命」,加之他有「前科」,是「洋翰林」、「反動學術權威」,數罪並罰,被發配到遙遠的寧夏勞改,差點丟掉老命。在 寧夏勞教時,他與教育家林漢達看守高粱地,無聊得很。林問:「未亡人、遺孀、寡婦,哪一種說法好?」周答:「大人物的寡婦叫遺孀,小人物的遺孀叫寡婦」。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對多語的周有光,老友聶紺弩曾作打油詩贈之:「黃河之水天上傾,一口高懸四座驚。誰主誰客茶兩碗,驀頭驀腦話三千。」

粉碎四人幫後,周有光在他那逼仄的蝸居作《新陋室銘》自娛。詩云: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樹林,

  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魚群。

  這是陋室,只有我唯物主義快樂自尋。

  房間陰暗,更顯窗子明亮,

  書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

  卧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

  書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


二○○四年,周有光大病了一場,他以為大限已到,孰料又「活」了過來。我看望他時,他對我說:「佛家講,和尚活到九十九歲時死去,叫圓寂,功德圓滿了;而我的功德還不圓滿,被閻王打發回來了。」

周有光的靈慧或曰慧黠,還表現在創新上。他百歲後的雜文立意新穎,觀點獨特,往往穿越時空。諸如〈刺客列傳和現代恐怖〉、〈蘇聯歷史札記〉、〈後資本主義 的曙光〉等等。有對前蘇聯從崛起到解體的分析,有對東西方文明特徵及其融合、衝突的解讀,以及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等,故有人譽他為「思想者」。二○一一 年,普獎得主華人攝影家劉香成邀周有光為其攝影集作序,周有光別出心裁,稱劉是「攝影歷史學家」,見證了「蘇聯最後一秒鐘」——指拍攝到戈爾巴喬夫宣讀蘇 聯解體講話稿時,最後一頁稿紙墜落的瞬間。序文只二○三個字,結句是:「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終止的講稿,將永遠『漂浮』在劉香成先生的攝影『空間』,向全 世界的觀眾,為蘇聯的反人類歷史,作撕心裂肺的『懺悔』!」

歷史進退,匹夫有責。近年,國人振奮疾呼「愛國」,周有光又提出新觀點,謂「愛國,要從愛人類的角度來愛」……周有光晚年的文字間透發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由此而觀,下聯的「光國光宗光學壇」真是貼切不過了。

謹以此文恭賀周有光先生一○八歲華誕。

讀卡器3秒偷卡主資料

【《蘋果》直擊】
【本報訊】過去個半月,本港連續發生六宗銀行櫃員機遭「讀卡黨」做手腳案件,警方至今尚未破案。為加強防盜,全港自動櫃員機 將於明年2月提升支援提款卡晶片認證,疑歹徒為趕「尾班車」大撈一筆,相關案件勢將更加猖獗。《蘋果》經過調查,發現有一個疑向本港不法分子提供櫃員機讀 卡器犯罪集團,記者昨天在位於深圳福田的賊竇「放蛇」,目擊他們在三秒內用儀器讀取密碼、套取資料用作複製假卡。
記者:張 軍 林 熊 馮樂琳 

最近個半月發生的六宗櫃員機騙案,分別發生在屯門、大埔、元朗、尖沙嘴等地,案發時間全部在夜間。歹徒在櫃員機內安裝讀卡器,並暗藏針孔攝錄鏡頭,企圖偷拍密碼或盜取提款卡資料,複製成假卡,結果先後被市民揭發報警。商業罪案調查科已經接手調查,至今無人被捕。


■售賣櫃員機讀卡器集團位於深圳,負責人指提款卡過機後,3秒內即可盜取資料。

懷疑公安放蛇多番試探記者

據了解,同類案件激增,或與自動櫃員機將完成支援晶片認證的「升呢」措施有關。本港現時有3,100部自動櫃員機,為防止歹徒盜取提款卡資料,提供自動櫃員機服務的機構,於2013年2月起完成自動櫃員機終端機的提升程序,以支援晶片認證。

而警方最近連續發現的櫃員機讀卡器,幾乎都屬同一種類型,並懷疑來自內地。據悉,內地公安因接連發生同類案件而成立專案組偵查,欲追查貨源。

本報記者近日根據消息,在深圳福田區一個地點觀察,成功接觸一個懷疑擁有貨源的內地犯罪集團,疑對方害怕遭公安放蛇,不但多番試探及盤問記者,並且拒絕露面及派人跟蹤。昨天,終於與該集團成員見面。



記者在福田區上步路等候,其後三名男子出現,三人年約30至40歲,其中一人穿着恤衫西褲,雙手在背後緊握,狀甚輕鬆樣子,身邊兩人不時四周掃視,然後上下打量記者。

記者聲稱經人介紹要向他們取貨,其中兩人輪流盤問記者後,另一人則站在一邊,一邊講電話一邊望着記者。

記者硬着頭皮,回應對方的「盤問」後,被人帶往一間沒有客人,但坐着數名男子的餐廳。最後,由其中一人從門外帶來一部裝在紙盒裏,可安裝在櫃員機上的讀卡器及配件。

這個白色的紙盒沒有任何標誌,對方將內裏讀卡儀器逐一拿出測試,在記者面前極速示範使用安裝櫃員機讀卡槽的讀卡器、複製提款卡儀器及5張白卡,平均3秒鐘讀取一張提款卡的資料。其間,對方一時漏了口風:「你們香港的機,就是這裏的,你們都是去掙大錢的,這些都是小錢。」
價錢由7500至萬多元不等

記者多番試探他們,發現他們全部操普通話,並自稱全部都是貴州人。一部這樣的三合一讀卡器,因為配件不同,價錢由7,500元至萬多元人民幣不等。在放蛇過程期間,對方一直對記者採取懷疑態度,當記者找藉口離開時,多名大漢一度欲封住門口,幸記者及時逃脫。


■本港今年發生多宗櫃員機被裝讀卡器案件,範圍遍佈全港。

放蛇被識破 遭五大漢狂追

【深入虎穴】

為了追查犯罪集團所使用的讀卡器來源,《蘋果》記者昨根據掌握的情報往位於深圳的「賊竇」放蛇,其間先後遭多名大漢盤問及跟蹤;30分鐘的放蛇行動,記者終被識破,對方立即打電話「拖馬」封住門口,記者要突圍而出拔足狂奔。

記者首先在福田區上步路與兩名男子見面,兩人操普通話,第一句便是「你要4公分的還是6公分的?」然後盯着記者,記者從未見過櫃員機讀卡器,強裝鎮定說:「我們都是用4公分的。」兩人面無表情指沒有,但當記者轉身走了幾步後又稱有貨。

「用過嗎?」、「要在哪發財?」兩人一邊將記者帶入餐廳,一邊盤問說:「為了安全,我們是要見了人才能看貨!」
記者衝上的士脫險

記者坐在餐廳內,見附近有數名男子望過來,10分鐘後,其中一人走到門口打電話,未幾,另一人走出門口,然後提着一個紙皮袋回來,示意記者跟他到餐廳後一個房間。

該名男子不說話,拿出貨品逐一撥弄開關掣以示產品操作正常;記者請他示範,他立即一臉懷疑地盯着記者說:「既然是行家還要示範?」記者硬着頭皮稱:「是試一下!」

試完產品,記者說下午再來取貨,該男子表情突變,身旁男子即衝出門外打電話,記者放下100元人民幣,說了一句「給你坐車的」,便衝出門口。

當時,5、6名男子正從門外30米遠處跑來,記者拔足狂奔,幸好路口停着一輛的士,記者連忙衝上的士並着司機急急開車,結果的士被一輛私家車跟着,在深圳兜了數圈後始將對方擺脫。

赤柱大宅 屋署巡完 梁即僭建

【大話特首】

【本報訊】屋宇署前晚終證實,梁振英赤柱舊居在12年前時有向屋後斜坡僭建地下皇宮,雖然梁振英昨日稱大宅已按批准圖則完全修 復,但目前尚有最少五大疑團未解,他或再涉刑事罪行。其中屋宇署消息指出,大宅外牆可見的透氣孔於2001年巡查時並不存在,疑是後來僭建;究竟氣孔有何 作用,是否有人繼續使用該非樓面的面積,有待梁振英「開誠布公」說明。 
記者:張岳弢 呂浩然 

據屋宇署消息指,該署在2000年12月及2001年1月到東頭灣道39C1單位視察時,已發現屋後與人造斜坡 之間有密室,建有樓板作地板,並以樑柱承托樓板。雖然屋宇署表示,業主在2001年1月下旬已拆走該僭建物及完成修復,不過該署承認在上周二再巡視大宅 時,發現外牆出現一條新的通風管道,在2001年時並不存在,懷疑是後來僭建。究竟通風管道何用、通往何處?空間是否再被人使用,及空間內是否再有新僭建 物?目前未能確定。


■梁振英昨出席工展會開幕禮,全日迴避記者追問僭建醜聞。 何柏佳攝

清拆無通知屋署涉刑事

另 一方面,梁振英及屋宇署仍有多項事實未交代──該地下宮是誰人於何時所建、面積及用途,身為專業人士的梁,隨時知法犯法。梁振英亦曾向傳媒保證,僭建物不 佔公眾地方,但現時揭出的地下宮卻明顯超出單位範圍,霸佔了屋苑空間,梁似有誤導;而屋宇署前晚指出,2000年底首次巡查時,梁已開始清拆僭建,這亦與 梁在上周一答問大會表示,在搬離大宅後才接到屋宇署通知,指有僭建物要處理的說法有明顯出入。

若當時確是梁振英自行清拆,可能違反法例。資料顯示,2000年仍未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業主須按《建築物條例》,進行清拆工程前先通知屋宇署,否則會觸犯刑事罪行。屋宇署未澄清當時為何沒有跟進。


■赤柱梁宅外牆氣孔異常深入,有何作用至今成謎。馬泉崇攝

田北俊:誠信衰無可衰

面對多個疑問,梁振英昨日只重申赤柱舊居已在11年前按批准圖紙完全修復,又指屋宇署當時亦發了公開聲明確認,而屋宇署人員分別在1年前及數日前再入內查察,並公佈大宅沒問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相信屋宇署依法行事,他沒有其他資料補充。

行會成員羅范椒芬昨表示,類似梁振英的僭建問題「比比皆是」,加上事發於十多年前,她希望港人「既往不咎」向前看。至於梁振英是否說謊,她形容梁只是未有「爽快」交代,「我覺得佢好似冇講大話,但係可能係吞吞吐吐咗啲」。

自由黨田北俊認為,梁的誠信問題一直「衰緊」,已經不可能再惡化。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指,梁振英僭建事件應告一段落,不支持用特權法調查事件。

新界村民促撤申報僭建

【本報訊】新界村屋自願申報僭建物計劃月底屆滿,屋宇署至今收到逾萬個申報,但逾千新界村民拒絕上報僭建物,昨到政府總部集會,要求政府撤回申報計劃及特赦新界僭建,警告一旦入村強拆僭建,隨時要與村民「打巷戰」。
舉辦集會的大聯盟發言人何君堯表示,村民申報僭建後留下紀錄,猶如頭上掛一把刀,終有一日會被拆卸,指當局不應只針對新界僭建問題,要一視同仁在全港推行申報計劃。

爭取新界屋宇僭建物合法化大聯盟昨發起集會,昨以多輛旅遊巴接載新界村民到政總示威,包括新田村、上水圍、十八鄉和米埔村等。大會稱有1,100人參與, 警方指約500人。大聯盟批評申報計劃是選擇性執法,只針對新界村屋僭建物,要求政府撤回。大聯盟其後將10米大橫額及收集的簽名,交予發展局代表。


■大批新界村民昨到政總示威,要求政府特赦僭建。 何家達攝

強拆隨時「打巷戰」

申 報計劃本年4月起開始,原定9月底截止,但發展局將限期延至年底,至今接獲逾萬宗申報個案。何君堯警告政府,起訴拒絕申報的村民十分不智,「政府係咪要作 出廣泛起訴?肯定勞民傷財」。他更指若政府入屋入村強行清拆,將面對村民打巷戰,「今日我哋仲係好和平理性,但如果政府要拆樓,我相信好難控制個別居民情 緒。」

何君堯認為屋宇署應一視同仁處理高官和村民僭建物,「梁振英僭建都冇事,政府要一視同仁,唔好講一套做一套」。環保觸覺指新界很多村民是原居民,有權興建 三層村屋,再要求僭建合法化是貪得無厭。主席譚凱邦反對特赦,「村民唔好用梁振英僭建做藉口,佢哋應該嚴肅處理,犯法就係犯法。」

三層變四層多700呎空間 元朗起村屋先僭建地下密室

【本報訊】高官權貴僭建普遍,村屋僭建同樣猖狂,有村屋發展商明目張膽,在屋苑式村屋建造地底密室。本報在元朗錦上路一個興建中的村屋屋苑地盤,發現其中兩幢村屋尚未回填的地基大坑,露出地庫結構物,三層村屋隨時變四層。地政總署已介入調查。

記者:李雅雯


■村屋地盤建於地平線下的約700平方呎結構物,內櫳中空,外牆塗了防水油。 王子俊攝

八鄉錦上路水流田村一個村屋屋苑地盤,正興建七幢獨立屋,其中五幢已建三層上蓋,其餘兩幢屋的地盤,各挖了兩米深的地基大坑,坑內明顯見到有一間700平方呎結構物,周圍築了外牆和頂部,牆身塗了黑色防水油。

結構物其中一幅牆有一個與正常大門一樣大小的門洞,從門洞看入去,結構物是中空。記者拍攝深坑內的結構物,即引起建築工人注意,趨前阻止。

牆身塗防水油做法怪

建 築測量師何鉅業指,興建三層村屋,地基只需挖到地平面下一米半深度,地基內櫳中空罕見,他分析本報拍攝的相片,認為該結構物很大,很可能是地庫,「結構物 頂已落咗地台,家牆身開剩一個門窿,技術上好難由個窿仔填番滿啲泥入地基,相反喺地台開番個細窿,整條樓梯駁落去結構物就好容易」。

他又指出,正常地基應該是填滿,防止泥水滲入,此結構物牆身塗上防水油做法「古怪」。土木工程師陳先生表示,在土質正常的地盤建村屋,毋須將地基挖入兩米深才建上蓋。

雖然村屋未完工,但附近的兆豐地產已代理銷售,記者向兆豐查詢,地產經紀李先生說該樓盤已有三幢獨立屋完工,正分層放售,非常熱賣,聲稱只餘一個地下連花 園及一個三樓連天台單位。餘下正興建的四幢獨立屋,明年7月完工,意向價每幢1,200萬元,地下全層是客廳,二、三樓各有兩間套房。

記者問坑內的結構物是否地庫,李姓經紀意有所指,「唔知發展商想點搞,如果係空心,買咗幢樓就可以做地牢」。這四幢疑預先僭建地庫的村屋未竣工,李先生說暫未開售,改推介區內另一個村屋屋苑「尖峰」,「係同一個發展商起嘅,有埋地牢,貴啲,1,600萬一幢」。


■地產代理推銷尖峰時指有地庫,每幢放售1,600萬元。

發展商由爛賭平掌舵

本報去年中曾報道已建成的尖峰,地產經紀帶客睇樓時,經紀明言有僭建地庫。代理尖峰的顯卓置業,黃姓東主兼經紀,是活躍區內江湖人物爛賭平(蕭潤平)的兒子蕭浩倫公司的秘書。

記者根據兆豐經紀提供其中一幢村屋的地段查冊,地主姓鄧,無聯絡方法。當地鄉紳指,上述水流田地庫屋苑與尖峰是同一發展商。尖峰發展商嘉富由爛賭平掌舵,兒子蕭浩倫代表公司簽署物業買賣文件,由於嘉富屬海外註冊公司,沒有香港秘書處,記者無法聯絡爛賭平。

本報向地政總署查詢,最初發言人回覆指視察後沒發現違規,當本報提供拍攝的相片,發言人稱再派員視察,之後說正展開調查,會視察其他已建上蓋村屋,同時將個案交屋宇署跟進。


■尖峰發展商嘉富由爛賭平(蕭潤平)掌舵。 資料圖片




女教師捨身擋彈救學生  美雙槍狂徒血洗小學 281

【明報專訊】一個寒冷的周五早上,邪惡降臨美國東北部康酙狄格州一個堪稱全國最安全的中產城鎮。一名20歲自閉症青年,涉嫌在家中殺死母親後,闖入母親任職的學校,對幼稚園生和初小學生大開殺戒後自殺,總共造成281傷,當中20名死者是小童。危難中,有年輕教師捨身擋子彈,救了一批一年級學生;校長與一名心理學家聽到槍聲後,二話不說衝出辦公室企圖制止槍手,結果慘遭行刑式射殺;一名音樂教師及時帶學生進入小室,用物件頂着門阻止槍手闖入,救了15條命。他們都是這場美國歷來死傷第二慘重校園槍擊案的英雄。

在家弒母 攜槍赴母任教學校

警方消息指出,20歲槍手蘭札(Adam Lanza)先在案發紐敦市(Newtown)家中,槍殺52歲母親南希(Nancy),然後帶走母親名下的3支槍,開着母親的車子,到母親任教的桑迪胡克(Sandy Hook)學校,把車泊在校園停車場。蘭札當時身穿防彈背心和黑色軍裝,車上有兩支分別為SIG SauerGlock手槍,以及1支點223口徑半自動步槍。

兩課室開火5分鐘 槍聲百響

當地時間早上約9時半,蘭札手持兩支手槍闖進校園。他來到學校禮堂後發難開槍,集中向兩間課室開火近5分鐘。目擊者稱,聽到約百下槍聲,不少學童倒下。槍聲震撼整個校園,師生職員紛找地方匿藏,有教師不顧自身安危,力保學生安全。在校任教5年的27歲女教師索托(Victoria Soto)見到槍手走近,立即指示其一年級學生走到班房內的小室躲避。為保學生安全,她不顧危險,面對面擋住槍手去路,慘遭槍手當場轟斃。

校長心理專家阻槍手被轟斃

槍聲驚動了正在開會的校長霍赫斯普龍(Dawn Hochsprung)及心理專家舍拉克(Mary Sherlach)。當時正與兩人開會的戴伊(Diane Day)憶述﹕「我們聽到小孩的尖叫聲,然後靜了下來,之後就不斷傳出槍聲,他們兩人想也不想便衝了出去,沿着走廊尋找槍聲源頭。」兩人與槍手糾纏期間,慘遭行刑式槍殺。另一名與槍手糾纏的副校長,身中兩槍後僥倖生還。警方稱,事件中僅有一名中槍受害者大難不死,顯示槍手極為兇狠及槍法準繩。

教師帶學生躲小室救15

任教音樂科的教師克里斯托皮克(Maryrose Kristopik)也是英雄。當她聽到槍聲後臨危不亂,把15名學生帶進小室,用物件擋住大門,防止槍手闖入。當時槍手在門外狂敲門,大叫「讓我進去!讓我進去!」,又不停撞門,慶幸始終無法踢開,最後只好離開,15名學生得以保命。事後家長紛紛向她表達謝意,稱老師救了他們孩子一命。

槍手吞槍亡 20學童被殺

警員接報後10分鐘便趕抵校園,一邊疏散師生,一邊追捕疑犯,最後證實槍手自殺身亡。事件最終導致校園內18510歲學童當場身亡,另外兩名學生送院後不治,另外6名教職員喪生。康酙狄格州州長馬洛伊(Dannel Malloy)悲嘆﹕「邪惡今天降臨這個社區。」

槍擊事件震動全球,美國全國下半旗5天致哀,世界多國領袖紛表震驚及哀悼。英女王、英國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奧朗德、澳洲總理吉拉特、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佐等都表示難過及慰問,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電奧巴馬,向華府和美國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外長楊潔篪致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慰問。

(紐約時報/路透社/華爾街日報)


槍擊案中捨身拯救學生的教師索托。(網上圖片)

20歲槍手蘭札槍殺母親後,再到小學大開殺戒。圖為他少年時代的照片。(網上圖片)

大批驚惶失措的兒童,在警員安排下疏散離開學校。(歐新社)

槍擊案發生後,全副武裝的州警在校園戒備。(歐新社)

企圖制止槍手時雙雙被「行刑式」射殺的校長霍赫斯普龍(左)及心理專家舍拉克(右)。(網上圖片)





痛失骨肉家長哭呼﹕為什麼?

【明報專訊】紐敦市離紐約市只有1.5小時車程,是中產家庭落戶之處,當地家庭平均年收入11萬美元,遠高於全美水平。該市人口只有2.7萬,過去10年只發生過一宗命案,是全國第4個最安全城市,當地人怎也沒想到,這個「世外桃源」竟會發生如此悲劇。

屍體處處 警叫學生合眼疏散

事發時,學生差不多全被嚇得哭起來,但仍能聽從老師指示找地方躲避;隨覑警方到場,發現槍手已經自殺身亡,於是把學生疏散到安全地方。但由於多名遇難者仍然陳屍血泊,警員只好叫學生合上眼睛手牽手離開,直至走到室外為止。雖然部分學生仍然哭泣,但情緒已逐漸穩定下來。

相比下,不少收到緊急手機短訊趕來的家長,比親歷慘劇的小學生更驚恐激動,有家長一看見自己的孩子走出校園,立即衝前緊緊擁覑孩子,也有家長趕到現場卻失望空手而回,雙眼哭得通紅,嘴唇顫抖。有失去孩子的家長一邊通電話一邊哭泣,不斷問「為什麼?為什麼?」有家長形容,這是「作為家長一生最恐懼的時刻」。

輔導員﹕只能跟他們一起哭

家長痛失孩子,當局安排輔導員即場為他們心理輔導,但輔導員普拉弗(Rabbi Shaul Praver)承認很難在這情安慰他們,「你可以做的,就是擁抱他們,伴在他們身旁,跟他們一同哭泣」。

(哈特福德新聞報/美國有線新聞)

自閉優異生 「虎媽」要求高

【明報專訊】槍手蘭札的哥哥表示,弟弟患有嚴重自閉症和「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這是自閉症普及障礙的一種,最大特徵是社交困難,但患者語言發展和智力皆正常,甚至有特強記憶。他說,舊同學也指蘭札為人害羞,校內朋友不多,但「不尋常地聰明」,成績很好,在2007年念第9級(中三)時曾是榮譽生。遇害母親南希對蘭札很保護(protective),常過問兒子的事,要求十分嚴格,要兒子在學校努力和出眾,帶有「虎媽」的影子。有報道則稱,父母離異對蘭札的心理成長構成重要衝擊。

「不尋常地聰明」 愛寵物小精靈

蘭札性格內向,盡量避免讓別人注意,連facebook帳戶也沒有,他的一名中四同學說,蘭札幾乎一整個學年也沒說過話。2010年他高中畢業時,連畢業生紀念刊也沒有他的照片,只留下「不愛拍照」的字句。

雖然蘭札被指有人格障疑及自閉症,但舊同學稱沒有發覺他的情緒有問題,即使是朋友較少,同學都沒有針對他。蘭札似乎特別愛好日本潮流文化,喜歡收藏寵物小精靈卡牌及玩電子遊戲《三國無雙》。

兄念大學 父母離異4

蘭札近年的成長似乎遇上波折,2006年其兄升讀大學,留下蘭札與父母居住,但隨後父母於2008年離異,父親搬走,蘭札與母親繼續同住。蘭札母子生前所住的兩層高住宅由南希擁有,他的同學稱,蘭札母親很照顧孩子,對他要求很高,而蘭札也經常在考試取得高分,有同學形容他是認識的人中最聰明的。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中新社)

奧巴馬四哽咽 籲防悲劇重演    數萬人聯署促收緊槍管

【明報專訊】康酙狄格州校園槍擊屠殺震驚全球,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就慘劇發表聲明時,也不禁數度拭淚,聲言要就槍案採取「有意義行動」,有網站更在1天內取得超過4萬人聯署,要求收緊槍械管制。有美國法律學者認為,今次校園槍擊案死傷者多是小學生,有別於以往的大學或中學生,有機會成為美國槍管的轉捩點,然而槍械團體在政界影響力巨大,加上美國槍械文化紮根極深,改革不易。

奧巴馬昨哽咽覑說,死難者多是510歲的可愛兒童,本當有很好的未來,另外死者中還有多名曾奉獻生命幫助學童完成夢想的教師,慘劇令大家的心都碎了。奧巴馬發言期間,4次激動得無法繼續講話。他說,現在是時候擱下黨派政治分歧,採取有意義行動,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奧稱「有意義行動」語焉不詳

白宮官員未就奧巴馬的「有意義行動」解話。《紐約時報》聲稱,觀乎奧巴馬過往的處事方式,其發言用字必經深思熟慮,預料當局有可能嘗試收緊法例;但紐約州州長科莫及紐約市長彭博等則發表聲明,稱奧巴馬僅說採取「有意義行動」並不足夠,他必須身先士卒,帶頭反對非法擁有槍支,向國會提案,解決非法擁有槍械問題。

槍擊案發生一天內,就有4.2萬名美國人在網上聯名請願,要求奧巴馬頒布控槍法案。加州大學法律教授溫克勒(Adam Winkler)說:「這是今年可怕槍擊案的最終回。若有何事促使政客行動,那就是課室裏的大量受害兒童。」

目前美國民間有超過2.8億支槍,32%家庭擁有槍械。美國人對有權擁有槍械的執著,可上溯至獨立戰爭和白人拓荒年代的歷史,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便捍衛「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收緊槍管一直是敏感議題。共和黨與槍會和槍商關係密切,固然一貫捍衛擁槍權利,連民主黨亦幾乎20年來未敢通過新槍管條例,即使民主黨2006年重奪眾院控制權,也並未推動立法。奧巴馬任內雖曾發生多次嚴重槍擊,但白宮顧問都認為在大選年掀起槍管爭議,只會打擊白人(尤其是男性)選民的支持,因此避免觸及此議題。

槍管關乎白人選民支持障礙多

事實上,自1994年以來,國會任何收緊槍械買賣的建議,都被強大的槍械團體發動說客阻止。美國目前針對槍械的管制,主要只限於1934年的國家槍械法(NFA)及1968年的槍械管制法(GCA)。然而這法例只能監管全國四成槍械銷售,因為私人買賣不在此限。

另外,很多州政府都有自己的法例處理槍械買賣,其中13個州不會查明買槍者在其他州的犯罪紀錄,有些州亦容許曾吸毒者或勒令退學者買槍。康涅迪格州槍管的嚴格程度,在全美名列前茅。該州除禁售大殺傷力的步槍,所有購槍者也要通過嚴格的背景審查,才可獲發購槍許可證。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全國下半旗5天致哀後,職員逐一把華盛頓紀念碑的美國國旗下降至一半高度。(法新社)




梁答赤柱屋僭建 與12年前有矛盾

【明報專訊】屋宇署證實特首梁振英的赤柱舊居曾僭建密室後,梁振英昨首度開腔回應,強調早於1112年前已按圖則完全修復,現時已沒有問題,不過始終沒交代誰人所建和該密室面積,其答覆亦與2000年回應傳媒時有矛盾,留下四大疑團未解(見表)。行會成員羅范椒芬指出,梁的回應「吞吐了點」,惟希望大眾「既往不咎」向前看;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則表明,要小心「聽他說了什麼,沒有說什麼」,對其處事方法很有保留。

12年前稱自行發現 上周一稱屋署發現

梁振英昨參觀工展會後主動回應事件,重申屋宇署當年發出聲明,並於1年前及數日前到大宅視察,均表明沒有問題,但他始終未有交代僭建物由誰建造。

屋宇署上周一到梁舊居巡視後,直至前日始發稿,證實2000年至2001年多次視察所得,梁宅與屋後人造斜坡之間,有樑、柱、牆、樓梯和樓板,但由於當時業主已委託認可人士開始清拆,故不知密室的用途和面積。

另外,上周一答問大會上梁振英接受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質詢時稱,10年前搬離後,始接到屋宇署通知有僭建物,當時已覑手處理。

不過,200012月,傳媒接報梁宅僭建「後花園走廊」與「挖山建密室」後,梁振英當時回覆傳媒時表明,1984年買入大宅後,自己主動發現有部分結構未經批准,惟因無法查閱圖則而無即時拆卸,其說法與現時的說法有矛盾。

此外,傳媒翻查高空圖發現,1987年後花園才出現僭建走廊,究竟走廊與密室是否由梁所建,梁至今未有交代。梁又表明已根據圖則完全修復僭建,但本報於6月發現密室對出的外牆有一條涉嫌僭建的通風管,屋宇署聲明指,2001年巡視時,這條通風管並不存在。該通風管的作用何在尚待解釋。

陳茂波:屋宇署不偏不倚

昨從上海返港的發展局長陳茂波,重申特首及屋宇署已回應傳媒查詢,沒有補充,強調署方當時根據建築物條例,不偏不倚、一視同仁執法。

行會成員羅范椒芬認為,梁的回應只是「吞吐了點……但他是講了真話」,又稱僭建已是10多年前的事,亦已還原,希望大家「既往不咎」向前看,讓他準備施政報告和施政。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則指,「不但要小心聽他說了什麼,還要小心聽他沒有說什麼」,表明對梁的處事方法很有保留。

梁:提釋法非向法院施壓

【明報專訊】律政司上周建議終審法院,就外傭居港權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釋法,一併解決外傭及雙非嬰兒居港權問題。特首梁振英強調政府並非向法院施壓。另外,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否決民主黨何俊仁,下周三(19日)就釋法提出休會辯論,稱終院不一定會於明年19日,即立法會復會前就處理釋法,故不符合迫切條件。

 
曾鈺成否決休會辯論

民主黨代主席劉慧卿則對曾鈺成決定不感到奇怪,直言「11日遊行見」。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質疑政府將處理雙非嬰兒居港權的責任卸予終院,提到元旦大遊行人數,「(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在維基解密稱,不少於10萬人,引起中央關注」。

梁促其他人不要影響法院

梁振英昨於公開場合被問及提請釋法是否違反競選承諾,他強調,政府並非向法院施壓,「絕對尊重司法獨立」,又希望其他人不要在司法程序以外嘗試影響法院。保安局長黎棟國稱,政府不會向任何人施壓,相信法院會作出獨立審判,法官亦會聽取與訟雙方陳述,根據法理判斷,不擔心釋法會開壞先例。

前保安局長李少光昨出席民建聯港區人大候選人簡介會時,不肯評論釋法的建議。他引述兩個律師會均曾經指出,法庭仍有訴訟要處理,需要尊重法庭,故不作評論,亦不肯評論若法院最終不提請釋法,政府應否自行提請釋法。




張曉明傳掌中聯辦 譚耀宗:不評論

【明報專訊】有傳媒報道中聯辦有人事變動,現任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將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至於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則會被調往澳門任澳門中聯辦主任。身兼政協的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被問及張曉明會否出任中聯辦主任,他說「沒這方面信息」,昨接到傳媒查詢才聽到有這個說法。

張曉明早前曾為十八大報告撰寫輔導讀本,針對中央與特區關係提出3點要求,包括進一步完善特首向中央述職匯報制度、完善特首和主要官員任命制度、完善人大常委會對特區立法的報備審查制度,惹起中央收緊對港管制的疑慮。

《信報》昨報道,現任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將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譚耀宗昨出席民建聯會員大會時,拒絕確認這個消息。譚耀宗說,他也是昨日接到傳媒查詢才知有這個說法,被問及張曉明是否適合人選,譚指「既然我又沒有這些資料……我不會隨便評論某個人,因為如果我在這兒評論,別人便會覺得(消息)屬實」。

傳李剛調任澳門中聯辦主任

《南華早報》昨報道,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會被調往澳門任澳門中聯辦主任。南丫島撞船慘劇後,李剛曾高調陪同特首梁振英探望傷者,引起爭議。





央視播足本《V煞》引轟動  內容含反極權革命 顯審查鬆動

【明報專訊】「面具下是一種思想。思想是不怕子彈的。」前晚10時,政治隱喻性極強的荷李活電影《V煞》(內地譯名《V字別動隊》)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未經刪剪下播出,該片主人公崇尚暴力解放被壓迫人民的心靈。這部電影在內地著名電影網站「豆瓣」無法搜尋,相關內容在內地互聯網上亦被封鎖,央視播出令網友「很意外」,亦被視作政治影片解禁的重要信號,受到各方的極大關注。

V煞》講述未來在英國的極權統治下,一名叫V的面具怪人透過摧毀倫敦的兩個標誌性建築,並控制被政府擺佈的電視廣播,從而引發一場反對極權的全民革命。2011年本港「七一」遊行時,遊行隊伍中就有頭戴V煞面具的示威者。

據內部人士透露,央視電影頻道與中央電視台並無隸屬關係,而是直屬國家廣電總局,每部影片的播出都要經廣電總局嚴格審查,「也就是說,該片的播出是經過了廣電總局的許可,這可能是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

審查內外有別 進口片或寬鬆

而根據記者對文本的對比,此次電影頻道播出的《V煞》與原版電影並無二致,一些敏感的台辭,如「人民不應該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你們曾經有過反對的自由,也有思考和言論的自由,現在逼你們就範的是審查制度和監視系統。」、「思想是不怕子彈的」等,都未被刪除。只是將原來內地的譯名《V字仇殺隊》改成《V字別動隊》。

分析人士稱,今次影片得以完整播出,很大程度上顯示出內地電影審查尺度的鬆動,但卻並非意味覑電影審查制度的終結。而內地電影審查可能進入「內外有別」的新階段,即對包括港產片在內的進口電影採取較寬鬆的審查政策,而對內地導演的作品,仍會進行比較嚴格的審查。

《寒戰》涉權爭仍可如期上映

據消息人士透露,此前,內地導演陸川的作品《王的盛宴》就因遭受廣電總局審查而推遲上映4個多月,理由之一是內容涉及權力鬥爭,官方擔心作品影射現實。不過同樣涉及權爭內容的港產影《寒戰》卻在十八大開幕當天如期上映。

陸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內地電影審查的尺度「時鬆時緊」、「沒人摸得清楚」。他呼籲按照國際慣例對電影分級,並給內地導演「鬆綁」,「電影是一種文化,它不是政治」。




V煞》經典對白

【明報專訊】「人民不應該怕政府,應該是政府怕人民!」

「面具下是一種思想。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你們曾經有過反對的自由,也有思考和言論的自由,現在迫你們就範的是審查制度和監視系統。」

「國家現在需要的不止是一座大樓。她需要希望。」

「藝術家用謊言道出真相,政客用謊言掩蓋真相。」

「他許諾給你們秩序,給你們和平,所要的回報是服從和沉默。 」




友黨促安倍棄軍國主義政策  日今大選自民黨勢勝 恐走擴軍路

【明報專訊】關乎未來中日關係發展的日本國會大選今天舉行,民調顯示自民黨大勝在望,將可回朝執政,由黨魁安倍晉三再任首相。外界關注安倍上台後,會否推動修憲擴軍,自民黨傳統盟友公明黨昨表明,若與自民黨再組聯合政府,將敦促自民黨放棄軍國主義政策。韓國外交專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亦關注,日本和中韓民族主義抬頭,不利化解雙互間的外交矛盾。
民主黨或跌破100

根據《朝日新聞》分析,自民黨預料可在眾議院480席中,拿下超過280席,盟友公明黨則可望贏得30席。兩黨合起來,有機會獲得2/3國會議席,確保法案順利通過。在上屆大選中贏得308席上台的民主黨,估計今屆議席可能跌破100席。

安倍晉三和公明黨黨魁山口津男都曾表示,兩黨預期將再次組成聯合政府。但山口津男表明,公明黨不能接受安倍晉三提倡的民族主義主張。安倍競選期間呼籲修改日本和平憲法,解除集體自衛權禁令,同時將自衛隊提升為國防軍。但山口明言﹕「成立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國防軍,並非當前政治議題。」集體自衛權若解禁,美國遭到攻擊時,日本可發動反擊。

公明黨:勿太靠攏極右維新會

公明黨背後有全日本最大的佛教組織「創價學會」支持。公明黨消息來源表示,創價學會已向公明黨表達對自民黨右傾的關注。山口津男近日也以棒球為喻,向安倍發出忠告,若進一步受石原慎太郎領導的日本維新會影響、向右翼靠攏,安倍會「打出界外球」。山口周五說:「石原慎太郎過分的言論一個接一個。他認為日本應擁有核武?我們絕對不能接受這種提案。」被視為第三極力量的日本維新會,料可拿下逾40席。

過去半年,日本與中韓的領土爭議都在升級。適逢中日韓在個多月內先後更換領袖,釜山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車昌勳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無論三國由誰上台,國與國對話始終是恆久不變的外交良策,遺憾是中日韓政府和個別輿論皆不時利用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蓄意詆眦別國以達政治目的或傳媒自身的利益,有損民間對別國印象。

中日韓民族主義抬頭 不利外交

韓日關係今夏在李明博總統登上存在主權爭議的獨島後持續緊張,車昌勳教授說﹕「一般韓民儘管認為總統登上獨島是好事,但對關心外交的人士來說,總統訪島是最後的一張牌,提前使用只是燎起火頭,對兩國關係毫無裨益,不過是一記邀功行徑罷了,而且徒然助長日本右翼勢力。」他直言,日本國會選舉,理論上以民主黨得勝對韓日關係最有利,但這已幾乎不可能出現,韓日兩國要化解眼前僵局,還是坐下來對談為上。

談到中日韓三邊關係時,車昌勳坦言﹕「胡錦濤主席後半任期,對東北亞國家轉採較強硬的外交路線,所以韓日對中國的印象有些變壞,這確是事實,可是各國政府於政治上利用民族主義情緒,而傳媒為了擴大自身影響力而貶損別國,均具責任。例如韓美關係重要時,韓國的保守輿論就會「寫衰」中國,會講『看呀,因為這樣的中國是不可信的國家,所以要與美國親厚些』這樣主張。中國和日本的傳媒都是一樣。」


自民黨黨魁安倍晉三昨日在東京市郊拉票,期望爭取每一票,帶領自民黨強勢回歸,取得超過一半議席,以一黨獨領政府。(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