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阮紀宏﹕港區人大選舉改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進入提名期,一些熱門人選已經呼之欲出,這是由於選舉制度造成的。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七大任務,第一項就是人大職能,香港的人大選舉,也應該落實貫徹中共黨代會的精神。雖然目前還不是時候擴大選民基數,但一些微調的改革還是應該的。

港區人大代表選舉,有兩個問題值得提出,一是代表構成比例,二是差額比例。這一屆港區人大代表36人,稱得上基層代表的,是工聯會的鄭耀棠和黃國健,教聯會的楊耀忠,民建聯的葉國謙(區議員),和地區組織的高寶齡和羅叔清,比例還不到17%。中共黨代會和即將進行的全國人大都提出要增加基層代表比例,香港為何不可?

至於差額比例,據說「西環祝福名單」是40人,應選代表36人,差額比例只有11%。中共十八大代表的差額是高於15%,而且過去幾屆以來,每一屆都有所遞增。如果今年香港的差額比例不提高,實在說不過去。

由於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人大代表選舉也只能是有一國兩制特色的民主,這條界限是在長時間內不能逾越的,所以不可能要求直選,但做出小幅度的改革也是與時俱進的要求。由於特殊情況,出現所謂的「西環祝福名單」,就是說只要組織者願意改革,西環背後發功,改革是可以做得到的。

全國人大代表有兩個功能,監督中央政府和所代表的地方政府,港區人大代表被削去監督特區政府的職能,而對內地事務又不是很熟悉,難以提出真知灼見,本身的認受性就難以提高,如果能在合理範圍內改革,當可提高他們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