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港人不信任中央創新高


7.1前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佈,近四成港人不信任中央政府,比率為回歸15年來新高。調查期間正值內地高壓迫害異見者,逾18萬港人破紀錄到維園 悼念六四23周年,六四鐵漢李旺陽「被自殺」激發全城義憤。港人對香港前途、中國前途、一國兩制的信心指數全線下跌。港人彷彿回到九七前對回歸惶恐的歲 月。
記者:姚國雄、陳雪玲、莫劍弦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6月4日起一連九日,抽樣訪問了約1,003名年滿18歲的香港人,了解他們對國家和香港的 信任度和信心指數。結果顯示,37.3%港人不信任中央政府,較上季調查結果上升3個百分點,更創出回歸15年以來的新高。對上一次有如此多港人不信任中 央政府,要數回歸前夕的97年上半年,當年的每月民調顯示,四成多港人對中央政府無信心。今次調查又發現,32%港人不信任特區政府,比率較上次調查略 跌。

今年6.4
18萬港人出席六四23周年燭光集會


6.10
6月6日李旺陽「被自殺」,2.5萬人聲討遊行


6.13
1,500人中環悼念鐵漢頭七


半數港人對一國兩制失信心

港人如 此不信任中央政府,其他信心指標也全線下滑。對本港前途有信心的香港人有53%,較上季跌5個百分點;對中國前途有信心的港人有67%,更較上季下跌12 個百分點。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的港人有51.1%,較上季調查跌4個百分點。回歸15年,一半港人卻對一國兩制失去信心,情況與特區政府2003年硬推《基 本法》23條立法時一樣。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解釋,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程度上升至1997年5月以來的新高,可能與薄熙來、陳光誠及李旺 陽事件有關。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這是六四23周年與李旺陽事件的雙重效應,「內地政府迫害六四異見者嘅暴行令人髮指,李旺陽事件更係自89年六 四以來最令港人憤慨同反感。」他指出,若內地當局繼續高壓迫害維權人士和異見者,只會令港人對中央政府的反感升溫。

六四鐵漢李旺陽離奇死亡,妹妹李旺玲仍音訊全無。 資料圖片


胡錦濤將於7.1訪港,多個團體表明會有狙擊行動。 資料圖片


「李旺陽事件超越晒容忍度」

時 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由陳光誠事件至惹起公憤的李旺陽事件,以及近日內地孕婦被墮胎事件,均衝擊港人的人權價值觀,令港人不相信中央,「李旺陽事件係超越 晒基本人類可接受嘅容忍程度,大家唔信任中央可管治呢班貪官污吏、唔信佢可以好好管治下級」。他又指,內地對香港事務的過份干預,如透過種票影響選舉結 果,均令港人對中央反感。

劉銳紹分析,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來港,中央本周內如何處理李旺陽事件相當關鍵;一旦有大批市民在胡錦濤來港時上街,為李旺陽申寃,引起更多本地和國際傳媒關注,必令胡錦濤非常尷尬。他分析,屆時中央或許會用經濟甜頭或安排胡錦濤多做親民騷轉移視線。









曾鈺成:普選勿篩走泛民  指政治上不可行 籲中央與之和解

【明報專訊】候任特首梁振英任內必須處理2017年普選特首的具體方法,面對各界擔心普選下仍有篩選門檻,確保不被中央接納的人不能「入閘」參選,民建聯創黨主席、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明,要設計篩走高民望泛民參選人的門檻技術上不難,但政治現實上不可行,倒不如請中央與泛民主派和解,與有勝算的泛民參選人接觸,令關係正常化。

促接觸高民望特首參選人

曾鈺成承認,促請中央與泛民和解,在建制陣營內是少數意見,「今日要中央接受民主黨、公民黨的人做特首是緣木求魚」,但為了順利落實普選,他呼籲中央與有能力問鼎特首的泛民人士溝通,走出和解第一步。曾鈺成坦言,六四問題是最大障礙,但各方應想辦法解結。
曾鈺成接受本報訪問時表明,按照《基本法》, 特首普選的候選人是由提名委員會按民主機制決定,理論上可設計成篩選門檻,篩走不被中央接納的參選人,但「無論將提名門檻訂得有多高,也很難阻止他參 選」,因為若該人得到社會廣泛支持,提名委員會因中央不接受便不提名,將會引發嚴重政治後果,例如低投票率、高白票率,「最高民望的人如不能參選特首,普 選下的特首將難以管治」。

曾鈺成笑言,若民主派的參選人民望低,中央更不應將他們篩走,「假設提名委員會有使命為中央阻止不接受的人參選,若泛民沒威脅,那篩走他們做咩?梗 係搵佢懐陪跑啦」。「但若民主派有力問鼎特首,中央將他們篩走,則要付上很大政治代價」,關鍵是民主派能否找到「似樣的人」參選,「若沒有,即使參選門檻 有多低都不能入閘;但若有參選人英明神武,那麼門檻多高都不可能將他卡住」。

關係正常化後 仍可親疏有別

為了令普選成功,曾鈺成認為中央有必要與民主派恢復接觸,令關係正常化。他更以兩岸現代史舉例﹕「即使當年中共與國民黨有血海深仇,也需要與他們溝通」,即使北京一度認定民進黨等於台獨,目前也要與民進黨交流。他認為,中央不可能長久將民主派拒諸門外。

曾鈺成認為,距離2017年普選只有5年時間,相信有可能問鼎普選特首的人,目前都已見到,「不可能有人突然冒出,然後短時間取得極高民望參選特首」,他認為中央官員目前便應檢視各方有能力競逐特首的人,與他們接觸、溝通,走出大和解的第一步。

曾鈺成相信,如果中央肯和解,民主派中若有任何人想爭做特首,亦必須要與中央溝通,「參選政綱不會與中央唱對台,市民都不會接受」,同時要在言行上 證明會令人放心。他不擔心中央與泛民和解會令民建聯等政黨地位下降,或令泛民領袖地位急升,始終和解不等於擁抱,正常化之後親疏度仍可以有區別。他以特區 政府施政時需與泛民溝通作例子﹕「政府無可能不與民主派交往,但這不會令人認為民主黨和民建聯沒分別。」

六四立場 和解最大障礙

目前中央與民主派和解的最大障礙,不是民生或經濟主張,而是對六四的立場,曾鈺成同意這鴻溝難以跨越,因為泛民參選人不可能否定自己原來對六四的立場,中央短期內也難以改變,他坦言這難題要靠各方的政治智慧,在未來幾年將這個心結解開。

曾鈺成認為,即使中央與泛民溝通,民建聯在選舉中仍然有優勢,如目前在內地已設有協助港人的辦事處,「就算市民找民主派、長毛(梁 國雄)幫忙,他們都會轉介給我們」。他指目前市民有「平衡心態」,認為中央強大,在議會上便需靠民主派發聲,遇上不滿事情「仍有人起來說不」,中央愈不肯 與民主派溝通,市民則愈會支持,「若有一日中央改變對他們所謂打壓的態度,建制派便能在更公平的競技場上,與他們比併」,因市民鋤強扶弱的心態會減弱。

重組人選未「齊腳」 打尖上立會 議員鬧爆  「梁振英無恥 建制派無良」

候任特首梁振英硬要立法會在7.1前通過政府重組建議,不惜「打尖」跳過其他議案,迫使立法會今天開始審議其決議案,但在硬闖關之際,原來可供局長選擇的副局長人選卻根本未「夠腳」。泛民主派批評梁振英做法下流、無恥,支持梁霸王硬上弓的建制派亦「無良」。
記者:呂浩然、林俊謙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晚在加開的立法會大會上預告,考慮容許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在今日大會上提出動議,要求立法會暫緩執行議事規則,令政府的改組決議案「打尖」在今日會上提出。

候任特首梁振英堅持7月1日前通過新政府重組方案,預計立法會今開始討論相關決議案。
陳奕釗攝


吳靄儀(左)及何俊仁怒斥梁振英就重組決議案的「打尖」行為可恥。 黃冠華攝


政制局長譚志源(左)及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中),昨到立法會解釋重組方案。 黃建通攝


「打茅波」加開會議

而在林瑞麟代表梁振英提出「打尖」要求前,特區政府亦已向財委會「打茅波」。眼見泛民主派堅持在財委會上作車輪式提問,至今尚未討論人民力量黃毓民擬提出的近千項動議,政府昨要求財委會在下周一、二加開會議,以便重組建議的撥款同步趕及在7.1前通過。

梁振英雙管齊下「硬上弓」,令其「面子工程」在7.1前過關機會大增,因為曾鈺成縱然批准人民力量陳偉業就重組決議案提出的167項修訂,但由於建制派不斷支持立法會加會,令重組的「拉布」策略未必能捱至7.1。

候 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昨天出席財委會時氣焰極大,向發問的議員指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解釋重組理據,不滿指:「再擺多幾個月,都未必有共識」,重申如期向大會 提交重組決議案,懶理議員對重組建議仍疑團滿腹。令人諷刺的卻是在梁振英堅持硬闖關之際,其班子人選卻未齊腳。梁振英昨自爆已完成39位副局長人選面試, 除公務員事務局外,遴選委員會已為13個政策局從中物色人選,惟當中5個局未能選出兩位人選供局長選擇,包括保安局、運輸及工務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食 物及衞生局及環境局,因此將遴選日期推遲兩天,星期四前仍接受有意者應徵,換言之財委會批出包括副局長職位的開位撥款前,梁振英亦未有心儀之選。

「當立法會係家奴」

民 主黨張文光昨狠批梁振英硬闖立法會的做法「無恥」,完全踐踏立法會議事程序,而建制派狼狽為奸配合重組方案,更是矮化立法會,「佢哋一個無恥、一個無 良」。該黨主席何俊仁亦炮轟梁振英未上台已經迫立法會破壞規矩,「做法好恐怖」。公民黨吳靄儀更怒斥梁振英的打尖行為是「下流嘅偷襲行為」,憤言:「當立 法會係佢嘅家奴」。

由於財委會在7.1前通過重組架構撥款仍然有危機,早前不斷聲稱無後備方案的候任特首辦,終與現任特首辦擬定應變方法。

特區政府會在重組決議案內加入修訂,註明財委會若在7.1後才通過撥款,新班子會在撥款通過後起第5天才上任,7.1前會沿用現時3司12局的架構,屆時新設的兩名副司長及兩名新開設的政策局局長不會在7.1宣誓。


編輯質疑自我審查 總編:你知怎做  旺陽事件掀《南早》恐嚇下屬風波

六四鐵漢李旺陽「被自殺」消息傳出後,《南華早報》翌日只以內版百多字簡訊報道,被指自我審查。該報資深編輯Alex Price電郵總編輯王向偉質詢,這名「政協老總」表明是自己一錘定音,又威脅說:「if you don't like it, you know what to do」(你若不滿意,應知道怎樣做)。Alex昨向全體同事公開對話內容,要求王向偉解釋。 記者:梁德倫
李旺陽本月6日枉死,翌日本港報章大都以大篇幅報道,《南華早報》卻低調處理,只以百餘字在A6內版以簡訊報道。
6月7日《南華早報》只在A6版左上角以簡訊報道李旺陽死訊,頭版是梁振英專訪。


王向偉決定縮篇幅

事 後發現該報首先印刷、派發給學校和酒店的版本中,這則新聞佔較大篇幅,但深夜印製零售版時,卻由總編輯王向偉拍板,將之縮為簡訊。《南早》的記者和編輯都 感不滿,其中一名年資最深、在報館工作十多年的編輯Alex Price以電郵向王向偉查詢低調處理李旺陽新聞的原因,王只簡單回覆是他個人決定;當被問到是否自我審查時,王更向Alex指毋須解釋,並語帶威脅說: 「你若不滿意,應知道怎樣做。」

Alex對此答覆極為不滿,除認為語帶恐嚇,更指新聞工作者若向上級提出合理質疑後被要求閉嘴或離職並不合理,要 求王向偉再解釋。王指自己並非威脅。事隔一星期,Alex向全體同事發公開電郵講述事情始末,並要求王解釋,直指今次事件已令《南早》的公信力和新聞道德 站在崩潰邊緣,稱員工、讀者都有權知道答案。

本報昨曾聯絡Alex和《南早》,未獲回覆。據知,電郵昨早公開發佈後,同事間都支持Alex,惟王 向偉不在香港,《南早》現時士氣低落。過往《南早》員工至少兩次發起聯署反對高層的無理決定,其中一次發生在01年時任中國版副總編輯林和立被無理調職 後,最終有高層要離職負責。未知今次會否觸發員工聯署。

王向偉


事件涉及公眾利益

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王向偉的做法並不是管理層的良好應對手法。她指出,事件涉及公眾利益,因為公眾有權知道《南早》為何要抽起較詳細版本的報道,而只用簡訊報道李旺陽死訊。她說,記者編輯無意事事過問總編輯決定,但今次事件有自我審查的嫌疑,王向偉應給大家一個交代。

浸大新聞學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王向偉應向公眾解釋當日決定,因為事件明顯違反新聞判斷,「你既然話係自己決定,咁你話畀人知,到底係自我審查定係對新聞判斷嘅無知?」

同日《南早》第一版報道李旺陽事件,篇幅顯著。


《南早》先抑後揚報道李旺陽之死

6月7日
發給學校和酒店等的訂戶版,李旺陽新聞在A8中國版內約佔六分一版面,但其後才印刷的零售版本,竟將該報道壓縮成100字簡訊,置於A6左上角不顯眼位置

6月8日
事態升溫,以稍大篇幅500多字報道,但仍只放在A3版

6月9日
首次在A1頭版報道

6月10日
除了頭版報道,內頁A9版也大篇幅講述李旺陽生平

6月11日
以頭版大篇幅報道港人上街為李旺陽呼寃,總編輯王向偉首度在其專欄〈China Briefing〉內提及要徹查事件

資料來源:《南早》上述報道
王向偉與Alex Price來往電郵撮要
6月7日

Alex:A lot of people are wondering why we nibbed the Li Wangyang story last night...Any chance you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matter?(不少同事都好奇為何昨晚深夜才將李旺陽的新聞縮細……你可否解釋?)

王:I made that decision.(是我決定的。)

Alex:It looks an awful lot like self-censorship.(看來是自我審查。)

王:I don't have to explain to you anything...If you don't like it, you know what to do.(我毋須向你解釋任何事情……你若不滿意,應知道怎樣做。)



6月11日

Alex:I am concerned by the intimidatory nature of your reply...Many other news organisations splashed with the Li Wangyang story yet we reduced it to a brief. I am now worried that anyone who wishes to raise issue with an editorial decision...will be ?told to shut up or leave. I am further concerned that my justifiable concern on this matter as a journalist may lead to the termination of my employment.(我很在意你語帶恐嚇的回覆……很多其他新聞機構都大事報道李旺陽事件,而我們卻將之縮成簡訊。我擔心的是,誰若為編輯方向提出疑 問……就會被要求閉嘴或離職。我也在意我身為新聞工作者正當關切此事,卻會招致被解僱。)

王:I don't think my answer is anyway intimidatory and I don't know why you have formed your opinion.(我不認為我的答覆語帶恐嚇,也不明白你為何有這種意見。)



資料來源:電郵內容

區旗已換上黨旗  李柱銘:香港步入赤色回歸

回歸15年,民主路,越見難行。外有北京以強權一次又一次扼殺香港普選機會,只給港人一個未知真假的2017普選特首承諾;內有泛民陣營內鬥不絕,無復回 歸前團結一致力爭普選的氣勢。面對梁振英即將登基,土共明目張膽插手特區管治時代來臨,大半生為香港民主打拼的李柱銘形容,梁振英上場,香港步入「第二個 過渡期」。希望港人不要退縮、氣餒,民主將屬於年輕一代。記者:林俊謙、鄭啟源、莫劍弦

《回歸15年年之變了的民主路》

如果1997的香港只是換了國旗,15年後,2012的香港, 可說是掛上黨旗,迎向另一次紅色回歸。見證香港回歸前後民主發展逾廿年的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形容,疑似中共地下黨員的梁振英順利「登基」後,香港將正式 步入「第二個過渡期」、踏入中共地下黨執政時代,法治、人權、民主、言論自由等香港核心價值漸被消滅,爭取民主普選路必越來越難行。

李柱銘今年已74歲,由爭取88直選開始,他從未放棄民主普選夢。他為香港民主打拼的時間,比香港回歸的日子還要長。歲月催人,當年的年輕大狀,今天對記者細數當年,忍不住自嘲是「民主阿伯」。

回歸15年,疑似黨員梁振英上場,「民主阿伯」李柱銘形容,香港有如進入第二個過渡期。易仰民攝


梁上場「係真正回歸」
轉眼間香港回歸15年,但真普選仍遙遙無期,李柱銘認為,主因是中共一直拒絕真正落實一國兩制中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他說:「中共不但無鼓勵港人治港,仲要經常壓落嚟,乜都要中聯辦話事,特首唔係我地選、立法會就有一半透過不民主的功能組別選出」。
更 令李柱銘憂心,是經過唐、梁特首選舉後,令他看到中共如何無視兩制,透過中聯辦明目張膽干預選舉,「呢次係真正回歸,直情由共產黨執政」。李柱銘形容,隨 着梁振英宣誓就任特首,香港將正式步入「第二個過渡期」,進入共產黨在港直接執政時代,中聯辦將成真正「治港主人翁」,特區政府官員重要位置,將由更多中 共地下黨員,以及盲從北京的人士出任,再經過兩至三年的鞏固期後,政府將全面推動洗腦教育,中共亦會進一步利用長期不居港的選民干預立法會選舉,甚至會重 推23條惡法,消滅法治、人權、民主、言論自由等香港核心價值。

要盯緊梁提出的政策

面對民主運動前境嚴峻,李柱銘認為港人應更提高警覺,「睇實」梁振英提出每項政策,「例如睇到洗腦教育唔對路,就一定要嘈,一定要反對」。市民更加要團結,以行動對抗中共入侵,「嚟緊只有一樣,我哋可以做、仲有效的,就係上街,再無第二樣」。

他呼籲,港人應積極參與今年7.1遊行,以和平理性方式向到訪的國家主席胡錦濤表達對民主的訴求,至於9月立法會選舉,李柱銘希望民主派選民要更「醒目」,「我希望今年選民做多一樣,就係要令手上一票有用,應該投畀真正有機會贏的民主派」。

李 柱銘相信,民主路將越來越難行,但最終民主必勝,「就算北非地方、回教地區畀極權政統治10年,你以為佢接受,其實佢都唔接受,民主自由價值觀人人都有, 佢地最終都全部企出嚟爭取民主」只要年輕人對爭民主有永不氣餒的精神,民主必來到香港,「現時係石堅好威水的時候,但終須佢都會跌落嚟,黃飛鴻終須會贏, 我哋要咁睇」。


陳智思辦私校 只得兩學生

【記者歐陽子瑩、彭美芳報道】家長為送子女入理想的學校各出奇謀,陳智思夫婦揀選斥資逾百萬元成立一間私立小學,實踐所 想。在主場下,兩名兒子可享英語「超小班」教學、沒有考試壓力或被國民教育洗腦的憂慮;家長不需要向年年加價的書商付鈔,並可參與課堂。暫有十多名家長認 同此辦學概念,準備讓子女入讀。

位於北角一幢商廈的培生學校,開校近一年,學生暫只有陳智思兩名分別9歲及12歲的兒子。學校有5、6名老師,教材由老師編製,主要參考新加坡及內地的教材;課程強調品德培育及具基督教元素,以英語及普通話授課,中文教簡體字;不設考試,也沒有「國民教育」。

陳太楊碧鈴(左)全情投入辦學,陳智思(右)由最初擔心變支持。 陳奕釗攝


價值觀比成績重要

培生是陳太楊碧鈴的心血,陳智思說起初壓力很大,「第一關要過我自己父母,捉佢哋兩個孫做試驗品」。他明白在競爭的社會,人人都講成績,「始終都驚,(兒子)會唔會其實蝕底咗?」但他表示相信太太,認同品德應在小學階段培養的理念,「先建立價值觀比好嘅成績更加重要」。

自 己出身名校,不想兒子入一間好學校?陳憶述,在香港讀名校小學,但一直考包尾十名,後來升讀平民中學,初中三年是最開心,尋回自我及信心,最終到外國升 學,「所以我一直唔覺得名校一定好」。他認為兩名兒子獨立及有規律,每天早上6時起床讀聖經,之後自動自覺練琴,也會做家務。長子Brandon在培生讀 了一年,今年升中一,將入讀國際學校。

培生每年學費6萬元,收費比部份傳統名校更高。身兼創辦人及校監的陳太解釋,學費不只是小朋友一個人,父母也可參與,「我哋鼓勵父母觀課,會有工作坊,加強家校合作」。學生按程度分班,課程因人而異,對於有特殊教育需要如讀寫障礙的學生可以照顧得更好。

學校早前舉辦講座解釋辦學理念,已有十多名家長報名。但三個課室最多可容納30名學生,陳太一直有留意合適的校舍及課室,如遭殺校的空置學校,為擴充鋪路;若有需求更會發展中學部。

陳太帶兩名兒子探訪老人院作課外活動。




放棄逾9萬月薪 最年輕校長辦免費補習社

【記者盧勁業報道】43歲的陳葒曾是香港最年輕中學校長,三年前毅然放棄月薪9萬多的校長職位,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 理想;一年多前開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專門幫助被主流教育制度遺棄的學生。迄今已有110名學生受惠,惟求助者眾,義工導師卻不足,他呼籲更多有心 人伸出援手。

陳葒讀初中時已立志為人師表,浸會大學畢業後即擔任老師。2003年,35歲的他出任匯知中學校長,是香港當時最年輕的中學校長。他深明現行教育制度之不足:「教改後老師忙於進修、評核,應付教改,根本無時間照顧每一位學生,校方怕學生成績差而影響招生,最後只能勸退。」

眼見主流學校無法協助學生,2009年他辭去校長一職,籌辦了「平等機會教育慈善基金」和旗下的「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用行動實踐自己「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

陳葒開辦免費補習社,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馬泉崇攝


家長鍾太難以負擔坊間昂貴的補習費,但陳葒的補習社對她的兒仔有很大的幫助。黃賢創攝


義師Helen(右)不介意協助免費補習。黃賢創攝


學生多出身草根

今年初他租了土瓜灣一工廠大廈單位作補習基地和辦公室。不過,他不搞補習班:「呢班學生係因為跟唔上大班進度而被遺棄,為佢哋提供單對單嘅支援係最理想,老師亦可以因應學生程度因材施教。」

陳校長的學生,有不懂中文卻在主流學校上學的南亞裔學生、有不懂英文的新移民學生,也有讀寫障礙學生、隱閉青年、輟學生等,共通點都是出身草根,「父母低學識,唔識點教佢哋仔女,冇人幫的話就會造成隔代貧窮」。

補 習地點不限於土瓜灣。陳校長從網上招攬義工導師,因應不同地區和科目,為合資格的登記學童進行配對;並規定導師和學生須在公共場所如快餐店、圖書館等補 習,以確保雙方安全。不過,最大難題是義師不足。現時已登記的義師有250多人,學生也有200多人,但成功配對的只有110人。「學生來自唔同區,但佢 哋畀唔起交通費;而要適合嘅義師親自去佢哋嗰區教亦有難度。」

靠報章寫稿維生

此外,陳校長更找來良心琴行和舞蹈教師免費教授,讓基層學生進入過往遙不可及的課外活動世界;並計劃在7月推出網上補習和電話問功課。

辭去中學校長一職後,陳葒現只靠在報章寫稿、每月6,000多元收入維生,一家重擔落在公務員太太身上。以往一年去幾次旅行,每隔數月就帶三名子女光顧玩具店,「生活質素大不如前,仔女一開始唔諒解,又擔心爸爸失業,但慢慢佢哋知道爹哋做緊乜之後都冇怨言」。

話你知:申請補習資格

向「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申請免費補習的人士,須為21歲以下,並為以下六類兒童或青少年之一:

(1)未完成中學學業而輟學;
(2)在主流學校進度落後;
(3)有學習障礙;
(4)來自綜援家庭;
(5)南亞裔;
(6)內地新來港。
這六類青少年,在主流學校通常被忽略,較少得到支援,因而成為陳校長重點支援目標。
有意申請服務,或有意成為義工導師的人士,可到網站登記:http://www.eoe.org.hk/。《蘋果》記者


北京中軸建築申遺  毛靈堂上榜捱轟

北京市為爭取更多歷史名勝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簡稱世遺)名錄,擬將市中軸線上眾多歷史遺蹟打包申請世遺,其中竟包括專門陳放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遺體的 毛主席紀念堂。事件引起熱議,有人支持,但更多人質疑當局將一具政治殭屍塞入歷史、推向世界是「無恥,丟人現眼」;有網民更譏毛靈堂可以申遺,是「遺臭萬 年」。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近日在一個論壇上透露,北京市中軸線申請世遺的計劃,有望在2014年進入國家預 備名單,再由國家向聯合國申報世遺。他解釋稱,中軸線申請世遺,屬打包性質,除元、明、清時期建築外,還包括一些近現代建築,包括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 會堂、國家博物館,以及毛主席紀念堂。他將承擔有關申遺文本撰寫工作。

毛主席紀念堂陳放了毛澤東的遺體。互聯網


永定門


鐘鼓樓


人民英雄紀念碑


呂 舟又稱,毛主席紀念堂是20世紀70年代末北京中軸線最重要的建設項目,這次納入準備申報的申遺點,反映了中軸線對北京城市建設的影響;而人民英雄紀念 碑、人民大會堂和國家博物館等,都是上世紀50年代代表國家尊嚴的建築,體現對中軸線的尊重和強化。他又指,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申遺時,還要看聯合國科教 文組織文化遺產協會是否認同。

有關消息引內地輿論熱議,成為昨日各大網站、微博的熱門話題。有支持者貼文稱,毛澤東是新中國創始人,毛的紀念堂 「值得世界人民尊重」。但質疑之聲紛起,有網民指,世界文化遺產是歷史與文明的標誌,毛是中共的政治圖騰,把一具政治殭屍停屍間塞入歷史遺產錄,推向世界 是無恥之舉,只會丟人現眼。更有人批評:「北京市太自信了吧?當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是政治白癡啊?」


「是遺臭萬年的遺」

有 民眾指,毛澤東是中國當代大屠夫,僅他一手製造的反右、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就有數千萬人死於非命,中國陷於崩潰邊緣,安放這樣人物的地方「可以申 遺,但是應是『遺臭萬年』的遺,而不是文明遺產的遺!」有民眾指,毛的屍體「總有一天要挪走或燒掉」。由於不少言論出位激烈,多個官網昨惟有關閉評論,並 刪除跟貼。北京《新京報》/《蘋果》記者

《蘋果》記者廣州直擊  逾千黑人抗議 堵路討屍

「Give Us The Dead Body!(還我們屍體)」廣州市越秀區昨有逾千黑人上街堵路舉標語抗議,並向公安擲石,還大肆破壞公安車輛,當局調派防暴警察到場驅散,有黑人被打傷。 現場消息指,前日一名黑人坐無牌電動單車,因5元人民幣車資問題與司機打架,被押到派出所後猝死,但也有指遭公安活活打死,遂引發衝突。

事 發在昨午4時許,約20名黑人在三元里一個外貿服裝城門外聚集,高舉「還我們屍體」的英文標語示威,在當地做生意的逾千名黑人見狀馬上加入,隨後走到廣源 西路,拾起路上石塊,擲向路過車輛,同時追打在場交警及公安,當局調派300名手持盾牌、警棍的防暴警察到場,將人群驅散。

居住在廣州的逾千黑人昨上街示威,並與警察爆衝突。互聯網


示威的人士高舉還我屍體的標語。互聯網


入夜後大批公安車輛停在現場戒備,防範再發生事端。《蘋果》記者攝


傳派出所內被打死

目擊者稱示威黑人除襲擊公安,更圍堵路上的中國人,現場石頭、玻璃樽等雜物亂飛,情況相當混亂。有在場民眾直言:「呢度唔係廣州,係索馬里!黑人不好惹!」

入夜後,上街示威的黑人已經散去,其間被破壞的多部公安、政府車輛仍未被拖走,現場路面留下大量玻璃碎。不過當局仍如臨大離,近30部公安車輛、大批特警留在現場戒備,防止黑人再次上街。

廣州公安昨日透過微博指出事件屬「聚眾鬧事」,強調涉及打架的黑人在派出所接受調查時暈倒,搶救無效死亡,當局正調查其死因。但有指他在派出所內遭打死。

這 是廣州及內地首次爆發外國人群體騷亂事件。有內地學者指,事件除因黑人在廣州派出所離奇死亡外,更與中國政府近期大規模清理外國人「三非」(非法入境、非 法居留、非法工作)有關。廣州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長黃石鼎指,目前在廣州常住的非洲人就有二萬多人,但若加上隱居群落,在廣州的非州人達20萬之多。 學者指,事件若處理不當,更可能導致全國各地外國人連鎖效應。

蒙牛雪糕掉地上 回收再用

蒙牛又出事。陝西省西安市一名曾在內蒙古蒙牛冰激凌代加工點實習的學生,上周六(16日)在網上揭露蒙牛種種令人作嘔的 生產細節:每一個大甜筒的蛋卷被人摸過、香雪杯的盒子蓋子髒了是用水冲冲重新用的、工人腳踩裝雪糕的盒子,以及碎屑、廢品散滿地面等。但網文最終被刪除, 蒙牛已找到該學生的身份,她其後被學校高層召去談話,預計無法畢業。
該學生還爆料稱,雪糕不管是「沒包裝好的,掉在地上的,不小心碰掉的,機器出 故障的」都會被回收,重新製作。她還踢爆,蒙牛生產的乳酪雪糕竟沒有乳酪的,同時廠內外衞生環境十分嚇人。該學生上傳的相關照片令不少愛吃蒙牛產品的民眾 惡心。她又指蒙牛工廠強迫員工超長時間工作。網易

生產過程中的廢品,會用膠桶收集。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