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想,社會應如何總結「人情五百」這鬧劇的教訓?是大家應為婚宴的「人情」訂下標準,還是應再次記取「禍從口出」的老故事?現實卻是,當事人——那一對準新人所受的驚恐:被人「起底」、隱私暴露於人前、滿天的謾罵、指摘、威嚇,到最後要在周刊封面公開道歉等,看來都只是平白地滿足了部分人的快感。眼看所咒罵的對象在千夫所指下狼狽不堪、垂頭喪氣、窘態盡現、惶惶不可終日的快感,大概就是所謂的「起底文化」。
鬧劇如今算是大致落幕。留下的,是一個鮮有人理會、但卻涉及道德底線的追問:我們旁觀他人的痛苦,是為了喚起良知以記取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施虐、淫邪、暴力及血腥等人性黑暗面的快感?這是已故知識分子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對媒體影像的拷問:媒體日趨發達,讓人們能安然、舒適地透過照片及影像去旁觀發生於世界不同地方的不幸、災禍和痛苦。問題是,影像的感觀刺激隨覑媒體的發達而漸漸變得氾濫成災;如是,這些記錄痛苦的影像,還能激起人們對暴力和災難的反感嗎?又或是,人們漸漸對此等影像已開始麻木;旁觀他人之痛苦已淪為一種情感的消費,讓我們在感受了悲天憫人的情懷後,便埋首於自己繁忙的都市生活中?
「起底文化」
旁觀他人之痛苦,如今在網絡世界更異化為「起底文化」。網絡世界沒有主流媒體的管束和審查機制;個人發泄、人際口角,容易演變為集體情緒的爆發。把集體情緒的爆發,奠基於公審他人的快感,正慢慢變質為家常便飯的情感消費。早些年,於元朗一家建築材料店與店員口角的女士,及一名拒絕讓其他乘客坐於身旁的學生,成為眾矢之的;今年,先是一名不滿人們在名店門前拍照的工作人員,其後是一名在網上與人爭論「人情」數目的準新娘。上述人士,行為和論點或有爭議,結局則大同小異:在網絡「起底」下精神壓力爆煲;有的即使公開道歉亦難平眾怒。他們的痛苦,成為人們旁觀、以至是取笑和落井下石的對象。
在旁觀他人的痛苦後,人們淡忘事件,繼續生活;直至碰上另一宗可以發泄集體情緒的事件,又再周而復始。不過,這些被「起底」的人,本身並非「食得鹹魚抵得渴」的公眾人物。他們是平常人,只是陰差陽錯,犯了「網絡」眾怒也不自知。大家都不知道,誰人會於何時因何事而榜上有名,成為被全城「旁觀」的對象。不過大抵可以確定的,是媒體和網絡世界的感觀刺激,似乎正使人們對「起底文化」的快感習以為常;當事人「被旁觀」的痛苦、惶恐,看來愈來愈難以喚起社會的同情心,以及保障個人私隱的社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