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

周融﹕「維穩」不見了——中共十八大報告




過去好幾年,中國領導人在不同的場合及談話,提及「維穩」作為國家政策也不知有多少次。然而在胡錦濤主席的十八大報告中,「維穩」這詞語似乎失了蹤。

不見「維穩」兩字代表什麼?在未來習近平的10年,它不再重要?甚至被放棄?字見不見不重要,重要的是政策。在十八大報告中,看不到的是「維穩」這詞語,見到的是如何達到「維穩」的實質政策方向。

這一篇十八大報告分析會先列舉胡錦濤主席如何把「維穩」政策方向化、落實及細節實現當然要靠習主席了。

另一項值得討論的議題是為何中國要「維穩」?在不少敵視中國共產黨的香港人及外部人眼中及宣傳內,「維穩」已變成作惡的代名詞,除了確保一黨專制,它並無其他作用。一說到維穩,換來是輕蔑的目光和一句:「使唔使呀?」

為何要維穩這題目,讓我留待下一篇來分析。先論胡主席的維穩政策方向,因這對已經或將會投資在內地的香港工商界來說,無論投資額大至百億計,或少至僱用二三人在一小商店,對你也有切身關係。

「民安」靠經濟

一位內地的教授曾經告訴我,中國的增長底線一定要保持在6%以上,否則會出亂子。這增長大抵代表可以保障職位的增加,保持改善人民生活質素等等。

換句話說,「民安」靠經濟,而6%就是中國民安的安全線。教授沒有進一步解釋增長下調到哪一點才觸發危險。

記得阿拉伯之春的民眾嗎?又或者希臘的公務員及勞動階級,甚至中產?也不管民眾來自何國?美洲?歐洲?非洲?澳洲或亞洲?現代社會暴亂的起點不離群體生計受到影響(整體失業),或收入突然大幅減少。

又或者民眾變成入不敷支,通脹遠遠拋離工資增長,或人民沒有就業機會及生活質素劇降都可以令民眾憤怒。以上所有都是「維穩」的指標。

不幸在巿場經濟規管下,工資未必一定可以和經濟增長掛勾。「Trickle Down Effect」理論基礎是水向低流,但很多時,流到底層需時可能以年計,更可能過程中被「抽水」太勁,到底時只剩下一口半口水,分無可分。

胡主席在十八大報告中沒有提及以上,但他列舉了中國未來會做什麼不讓上述問題發生。

增加收入

他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一章中有兩段重要政策的勾畫。一段是「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段是「推動實現更高質素的就業」。

先談增加收入。胡主席說「發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跟着他說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

把這番說話政策化,代表未來有什麼發生?

簡單分析而言,中國人民的工資將會以大或較大幅度增加。最低工資將會硬性增加給低收入者!增薪可能會和生產率及經濟增長掛鹇(與個別行業或跟隨企業增長掛勾計算?)企業工資比重隨政策規定?員工工資是否不再是由巿場決定,而是加進了政府政策的規管及指定?

另一句「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代表什麼?「財產」性收入在普通人民來說不離樓房(人生最大的財產投資)及儲蓄。由此推算,地產的利潤收入會否受政策規管,「冇得食盡」?至於在非銀行系統所成立的儲蓄投資項目,人民儲蓄會否有更高利率回報?

把社會主義手段加在市場經濟內,肯定代表營運成本增加。羊毛出自羊身上,看來,資本家及企業管理者除了把羊毛算進開支內,羊排和羊腿也可能要算上了。

更高質量的就業

假如我是投資或營運者(其實我不是),在計劃內地的企業或公司預算中,我至少會將每年內地工資預算提高至雙位數字。

另一段「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初步看來好像沒什麼。細讀又不同了。胡主席說的是「增強就業穩定性」,「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及「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

「就業穩定性」在政策層面來說,代表解僱員工會將會愈來愈難,代價將更高,而「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就是保證穩定性的手段了。開放改革初期資本家的近乎「為所欲為」,那是歷史了。

鼓勵創業是好事。除了政府及企業創造職位外,大中小創業者也是重要的職位提供者。中國未來可和美國爭爭誰是更好的land of opportunity。假如你是個有創業精神的香港人,未來走往大海似的中國求發展,總比留在小池塘的香港機會好。

很難打爛的飯碗,高工資增長,配合創業天堂,再給人民在樓房和儲蓄投資中創富儲富,就是我在胡錦濤主席十八大報告中看到的「維穩」政策方向。

看來應是一頓不錯的飯,但誰來付鈔?「發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胡主席不是說清楚了嗎?人民為資本家(不論大小)出了力,發展有成果,有共享,那付鈔一定是從資本家閣下那一份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