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si supporters and riot police outside the entrance to Egypt's top court |
大家都記得,「阿拉伯之春」從埃及開始,推翻了鐵腕統治三十年的穆巴拉克。不僅埃及,整個中東地區都受到波及。直到今年六月十六、十七兩天,秩序業已恢復的埃及,總算依照制憲會議通過的新憲法,舉行歷史上首次大選,埃及全體人民都參加了投票。
競逐大位的兩個人,一是曾任內閣總理的沙菲克(Ahmed Shafiq),另一位姓摩爾希(Mohamed Morsi)。六月廿四日,我曾在本專欄報導中說:此人當選後,將成為「全世界阿拉伯國家中,第一位當選總統的伊斯蘭教長,阿拉伯語稱為『阿訇(Ahung)』」。
摩爾希是何許人也?踏入政治之前,他是當時在阿拉伯各國都有分會的「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的總會長。穆斯林兄弟會視信仰伊斯蘭教義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它創立於一九二八年,創辦人名叫巴那(Hasan
al-Banna),也是埃及人,以遵奉真主與《可蘭經》為主,即使透過聖戰也在所不惜,只求建立一個理想的伊斯蘭世界。易言之,他屬於那種「一手執劍,一手持可蘭經」的人物。
埃及今年大選剛投完票,六月十八日穆斯林兄弟會就自行宣布:他們的候選人摩爾希贏了,造成一面倒的情勢,使原本幕後掌權的「最高軍事委員會(Supreme Council of the
Armed Forces,簡稱SCAF)」也不敢出面干涉。摩爾希於是順利就職,打破了土耳其革命以來,中東各國政教分離的傳統,稱之為革命,可謂當之無愧。
但所有關係人在事前未曾想到的是,埃及人民在享受到新獲得的公民權利後,已經不是昔日那樣乖乖聽話,任人宰割的綿羊了。他們對民主自由有了新的認識,懂得怎樣做國家的主人翁。這種心理,休說早年在納吉布(Muhamed Naguib)、沙達特(Anwar Sadat)時代,就是在穆巴拉克最獨裁專政的三十年中,也難以想像。
上星期五、即十一月三十日,在摩爾希總統強硬指示下,埃及議會正式通過了新憲法草案。但其後果並不如他認定的會舉國歡騰,感覺一個嶄新的時代來臨了。相反地,有識之士為憲草中規定以伊斯蘭教義中涉及信眾為人做事的法則(阿拉伯文稱為Sharia)概括並取代一切成文法律,感覺憂心。
世界已進入廿一世紀,這樣把先知莫罕默德時代的宗教訓示,從灰燼裏撿出來,取代行之已久的民法、刑法、親屬法、以及其它所有涉及人際關係的法定準則,除了「開倒車」外,別無其它字眼足以形容。
制憲議會有議員一百名,都是追隨摩爾希的穆斯林兄弟會死忠份子。這已是去年穆巴拉克被推翻後,第二次組成的議會。前一次在今年四月,原因就是它的「代表性不足」。這句話出自行政法院法官譚納格(Nazih Tanagho)之口,足以代表有識者的共同意見。
它也顯然是司法界共同一致的意見。法新社引述前司法院長馬拉吉(Ahmed Medhat al-Maraghy)的話說:「憲法的作用在於長治久安。要制定一部新憲,應由懂得法律的專家們集思廣益,存同去異,方能成功。這部新憲法顯然不符合我所說的標準。」
批評歸批評,制憲議會裏那些宗教狂熱份子,反正豁出去了。他們不眠不休地每天開會十六小時,把全部二百三十條的憲法,照原文通過。在場議員中,只有四名是婦女。信奉其它宗教的居極少數。這些人為表示反對,也怕在街上被攻擊,統統躲在家裏不敢出門。出席的穆斯林兄弟會的議員,儘管不停地打呵欠,甚或閉目養神,仍然支撐到底。
據倫敦《每日電訊報》十一月三十日報導,新憲法已被議會正式通過了。埃及有識之士,敢怒而不敢言。所餘能表示反對意見的,只剩一般百姓。但是木已成舟,他們只有採取其它方法,表示不滿。
反對「政教合一」的人士為洩憤起見,把位於開羅以北亞力山大港的穆斯林兄弟會分會,放火給燒掉了,但此類行動,只能出口惡氣,實際上於事無補,這才是問題所在。
以報導非洲新聞著稱的倫敦《每日電訊報》,十一月廿九日刊出一篇該報名記者考夫林(Con Coughlin)署名的評論,標題是〈埃及人民要求的是民主,但埃及是否正在變成另一個伊朗呢?〉可謂一語中的。關心這個中東歷史最悠久,文化最古老的國家前途的人們,對這個難題都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