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2日星期一

沈旭暉: 2011年十大國際新聞回顧(上)




一、茉莉花革命二、擊斃拉登

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年頭在中東、北非爆發的茉莉花革命,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也門等政權先後 變天,穆巴拉克、卡扎菲等長期獨裁者倒台,而這些獨裁者若不是西方盟友,就是卡扎菲那樣已“從良”的合作者。美國回應茉莉花革命的態度很簡單,就是只要這 些新政權不是由伊斯蘭激進份子掌握,而美國核心利益所在的海灣國家像沙地、巴林等保持穩定,它不但願意接受現實,還會視之為民主的勝利。

不久後,發生第二件大事:911事件的頭號通緝犯拉登在9110週年前夕,在巴基斯坦被美軍擊斃,雖然他對前線襲擊的重要性已十分有限,但奧巴馬依然宣稱是反恐的重大勝利。雖然這兩件大事都有不少後遺症未解決,例如敘利亞成了中東爆發區域衝突的 潛在熱點,伊朗在中東的重要性更為突出,不斷被以色列暗中攻擊,還有以巴衝突持續、巴勒斯坦爭取加入聯合國等事,但整體而言,華府已開始減低對中東的注 視。

三、美“重返亞太”推TPP

取而代之的是第3件大事:奧巴馬高調宣佈美國“重返亞太”,成為了911後華府最大動作的戰略 調整,令中國外交界十分擔心。雖然美國官方口徑是從未離開亞太,一切只是戰略微調,但事實上這個“奧巴馬大戰略”不但有軍事圍堵北京的意味,同時也通過提 出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抵消中國通過經濟整合成為亞太領袖的部署,令中國享有的十年戰略機遇期正式終結。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並非要完全制衡中 國,而是希望中國保持一定強大,足以協助解決經濟危機,繼續購買美國債券,而又不足以挑戰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分佈。由於北京忙於領導人交接,內政外交都以 維穩為大前提,似乎還未想到最理想的應對方法。

四、與非洲巴國緬甸盟友路難行

在這局面中,中國為數已不多的堅定盟友都在2011年出現重大變化,可綜合為第4件大事。先是 非洲的蘇丹一分為二,與北京友好的北蘇丹失去盛產石油的南部,而獨立後的南蘇丹親美傾向明顯,至今未肯接受中國的國書,這是中國近年在非洲發展的一大挫 折,再加上非洲贊比亞選出憑反華立場上台的新領袖,都令北京“全方位外交”的成效響起警號。接著是中國的“全方位盟友”巴基斯坦和美國關係愈來愈緊張,有 推測可能會被華府放棄、乃至肢解,又有推測可能會自我崩潰,中國如何回應,會是2012年外交界關心的焦點。至於北京另一個鐵桿盟友緬甸,軍政府也宣佈搞 民主化,雖然成效未明,但美國已率先與其改善關係,令北京大吃一驚。

五、金正日逝世東北亞添變數

這氣氛帶出了2011年終結前的第5件大事:朝鮮領袖金正日突然過世,令東北亞政局出現大量變數,未來的朝鮮固然可能更依靠北京,但也可能逐漸崩潰、甚至像緬甸那樣投向西方陣營,配合美國重返亞太的部署,那時會是中國最大的噩夢。

假如我們以傳統的現實主義閱讀2011年,當發現中美角力已出現了微妙改變,中國終於要正面面對美方進取的佈局,能否繼續“和平崛起”,當視乎2012年後新領導層的回應。

作者是英國華威大學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