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內部金融問題不少,特別是地方政府債臺高築、房地產價格面臨下調震盪、銀行體系商業化改革裹足不前,但對外則表現搶眼,形成強烈對比。不僅GDP規模在2010年超越日本而僅次於美國,早已實現1950年代「超英趕美」的「大躍進」夢想,估計2012年的進出口總額也將取代美國,一舉躍升為全球最大貿易國。
隨著中國國力大幅攀升,人民幣的國際角色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對外無論是外交或經濟領域,顯然都更有自信,官方說法也開始出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佈局構想
2009年中國國務院即宣布,「到2020年以前,要把上海辦成與人民幣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此後便高舉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旗並做積極部署。然而人民幣能不能真正國際化,箇中虛實卻頗值得玩味。
貨幣國際化的主要特徵在於外國人得以且願意持有,並可在境外流通,其實現通常有三個階段或層次,分別為貿易、金融資產的計價與結算,以及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元即把貨幣國際化的角色發揮到淋漓盡致,大概囊括了全球6成的外匯存底與85%的外匯交易。許多國家彼此之間的貿易與投資雖跟美國無關,卻多以美元計價,最典型例子要屬國際油品等大宗物資的交易。其次為歐元,雖然近年來狀況不斷,但仍活躍於東歐與環地中海地區,也佔有約2成5的外匯儲備比重。其他如英鎊、日圓與瑞士法郎等國際貨幣,也都扮演一定角色。
就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而言,成果較為豐碩的部分主要還是在鼓勵雙邊貿易結算使用人民幣,以及透過香港此一人民幣「離岸市場」(境外交易中心)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券,並逐步允許透過這些債券所取得的資金參與中國境內股債市場。
至於在人民幣作為各國央行儲備貨幣方面,近3年來中國也已經和包括南韓、馬來西亞、阿根廷等14個國家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bilateral
swap agreement),這部分倒是象徵性的意義居多。
捨美元而用本幣作為計價與結算單位,好處則在於可節省企業轉換貨幣成本並降低匯率風險。從2009年7月起,中國開始試點推動國內企業與港澳及東協國家進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隨後並延伸到中俄邊境貿易。
才短短不到兩年功夫,中國透過人民幣完成貿易的金額在2011年已高達3,000億美元,佔對外貿易約1成比重,2012年甚至可達到15%。中日雙方更在日前宣布,未來兩國將致力於利用彼此貨幣直接貿易。也由於目前超過6成的中日雙邊貿易乃以美元計價,此舉勢必進一步拉抬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更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群起效尤。
然而,不等市場自然演化水到渠成,中國急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也並非萬無一失。主要由於人民幣看漲,其他國家出口到中國樂於賺取人民幣,然後在香港開設人民幣存款帳戶;但這些國家的進口商卻無此動機,絕大部分仍然選擇透過美元計價與支付。這一來一往,一方面讓人民幣在香港持續累積,目前約有1,000億美元,預計2012年更可能達到3,400億美元,且因為人民幣的境內(被低估)、境外匯率不同,形同造就炒匯與投機空間;另一方面又不正常地加大中國外匯存底(尤其是美金)的增加速度,不僅跟當初藉由人民幣計價以擺脫美元的企圖背道而馳,更在穩定或壓低人民幣匯率的政策下,等量釋放出人民幣,為中國帶來額外的通膨壓力。
現階段中國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之所以會出現上述難題,其實也跟國內金融條件尚未完全具備有關,尤其是人民幣尚未允許跨境自由兌換(資本帳開放)所衍生的後遺症。問題在於,中短期內中國要完全開放資本帳仍然相當困難,因為這將削弱官方掌控匯率水準的能力,除非中國徹底放棄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否則應屬空談。
香港做為人民幣第一個離岸交易中心,也是觀察人民幣國際化成效的最佳櫥窗,實驗性質可說相當濃厚。但究竟會對香港經濟將帶來何種影響,恐怕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