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陶傑: 再說討厭




「我討厭政治」,這句話在中環OL和許多藝人之間很流行這樣講,許多人說,承傳了殖民地時代的「政治冷感」,因為「港英」刻意不讓香港人接觸政治,那時人人都怕政治。

六七十年代「港英」不讓你接觸政治,「港英」是為了你好,那時香港的政治跟民主自由沒什麼關係,除非不搞,一沾上了,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讀書會、學習班、組織社團,英國人知道香港人都是小孩,對種種病毒沒有免疫力,所以殖民地政府把這一切隔濾掉,讓香港人專心讀書賺錢做生意。

歷史證明,英國人那時要香港人遠離政治,是對的。因為所謂「反殖」,必然鍊接「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必定鍊接列寧史達林,反對美國、反越戰,不要緊,以知識份子非黑即白的判斷力,除非不政治,一「政治」了,必定沾惹上一腦子的馬列毒素。

那時候,香港人討厭政治,是對的,因為香港人心靈純潔,而英國人四海縱橫,見識過各路的騙子老千、歹徒惡棍,他要從頭教你識別什麼是好壞,一來他沒有這個心思,二來借來的時間、租來的地方,來不及了,他跟你非親非故,這個地方,他只是暫管,他沒有這個義務。

這就是「我討厭政治」的港式心理的由來,但一九九七年之後,一切不一樣了,英國製造的安全套已經沒有了,香港人也已經發育成人,父母教不了你一輩子,你要自主做人了。這時候,政治不再是小孩的感冒麻疹,而可能是伊波拉和愛滋了。說「我討厭政治」,如同說「我討厭醫藥」、「我討厭衛生」,甚至是「我討厭做一個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