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

明報社評: 朝鮮射火箭添煩添亂 京嚴批評展負責態度




中國對朝鮮發射火箭衛星的反應強硬,官方新華社發出「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的署名文章,先說朝鮮發展外太空是「世人公認的不可剝奪的權利」,話鋒一轉,說若每個國家都隨心所欲行事,全然不顧局勢,「世界就會亂套」。中國與朝鮮的關係,以文宣字眼形容是「鮮血澆成的友誼」,此言非虛,中共建政不久即派出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以死傷幾十萬人的代價逼和美國,保住朝鮮。因此,這次發射火箭衛星,北京如此強烈批評,是中朝60年鐵鑄盟友式關係以來所僅見。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文章提到「可見朝鮮這一舉動已成為地區局勢不穩定的新因素」。在中國來說,朝鮮核問題是老問題,六方會談開了10年,雖說火箭發射和核武表面是兩回事,但其實是二而一。新華社把這次火箭衛星發射列為「新因素」,可以理解為,本來已是風高浪急的東北亞,近期因中國、日本、韓國各自的領土糾紛劍拔弩張,美國航空母艦環伺附近,朝鮮發射火箭衛星則令情勢更複雜——區內固然是中、朝、韓、日四角局勢,美國大條道理因為火箭衛星發射,藉着與日本的《安保條約》,以及與韓國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插手東北亞。美國近年大聲疾呼「重返亞洲」,這次極可能成為美國的藉口。新華社的文章如此強硬,很大程度便是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東北亞。

日韓右翼藉此拉選票  東北亞易現軍備競賽

東北亞情勢複雜,任何一方異動,都會帶動其他方的調整。以這次朝鮮發射火箭衛星為例,時間恰巧就在今天舉行的日本大選及隨之而來的韓國總統選舉前夕,朝鮮的舉動,很大程度令日、韓右翼分子聲勢加強,以「朝鮮威脅論」增強拉票本錢。日本民意調查顯示,在野自民黨很大機會勝出,安倍晉三再次拜相可能性極高。安倍是右翼政客,朝鮮射火箭衛星有利安倍以及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得票。在韓國選舉,前總統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也可能因朝鮮悍然發射火箭衛星得益。若然安倍及朴槿惠這兩個右翼政客上場,日、韓不僅姿態上更趨強硬,整軍也有更大藉口,東北亞軍備競賽很快便會展開。新華社文章的所指「新因素」,其實還有潛台詞,便是新因素帶來「新危機」,缺少和平環境,任誰一個國家都吃不消,何全力發展經濟的中國。

令人注意的是中國今次譴責朝鮮的態度。目下,中國領導層換班過程持續,到明年3月人大政協兩會後,政府系統也有新班子上場,新華社的評論文章,顯然是最新領導層的姿態,這和過去幾十年的暗下勸告朝鮮而表面上毫無保留站在平壤一方大相逕庭。我們認為,這是中國表示出自已是負責任大國的彰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上周發表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實力最快可在2020年代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則在軍事、政治、科技等軟實力領先。到2030年,世界就由如今的單極化變成雙極,中國那時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是冷戰年代前蘇聯那種與美國從海裏鬥到太空的競爭對手,抑或是共同維持世界秩序、共存共榮的新形態?20年後的世事無人能預料,但事實是上周四(13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到訪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時指出,中美雙方要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開創「新型大國關係新局面」。字裏行間看到的是中國期待與美國共同存在,美國如何回應中國的善意,值得關注。

經濟實力將超越美國  中國姿態取向成焦點

卡特是民主黨人,退出官場後致力和平活動,這次到北京會見習近平,多少帶着替奧巴馬總統摸底的作用。習近平對卡特的這番話,受眾當然包括奧巴馬和美國決策官員,取態是明顯的不欲跌進誰取代誰的窠臼,而是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在朝鮮這次發射火箭衛星後,新華社及中國官方的反應,是從地區安全的角度來批評朝鮮添煩添亂,顯然北京希望在東北亞地區事務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這一負責任的取態,是政治大國應有之義,也是未來中國國力再上層樓前的鋪墊。中國的身影開始在其他區域的國際事務漸次出現,早前的以巴衝突,巴人便派出代表到北京。中國如何好好善用得來不易的國際信任,發揮大國的折衝樽俎,成為美蘇對峙落幕後的和平新力量,應是中共未來日子裏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