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屆特區政府領導班子很快便陷於相對孤立的處境:他們不單止沒有機會享受(就算是短暫的)初執政階段與一般市民之間的「蜜月期」,而且在極短時間之內,亦顯示出缺乏有效地團結各界力量的能力。有人以為他們施政受阻,是因為上任初期便遇上連串醜聞,再加上特首誠信受到質疑,以致舉步維艱;但這肯定是將現屆特區政府領導班子的問題大大簡化的意見。他們的最大障礙,其實在於缺乏盟友。
特區政府孤立程度之高 叫人有點意外
現屆特區政府孤立程度之高,叫人有點意外。當初有人以為親中陣營乃其合作伙伴,是最起碼「基本盤」,但到目前為止,情況又似乎並非如此。立法會內親中力量願意發揮掩護角色,在適當時候投票支持,看來更多是因為北京仍以穩定為在港實施一國兩制的重點,於是他們自動「埋位」扮演建制的角色,協助穩住局面。在挺特區政府工作的表現上,親中陣營不夠熱情,也不投入,所謂「未有交足戲」也。至於工商界方面,雖然口頭上表示不會搞對抗(我相信他們的意思是不會公開的、正面的搞對抗),但看不見態度積極,並會在逆境及劣勢中挺身護航。至於泛民(最鬆散的定義)陣營,則基本上已劃清界線,難言關係改善。環顧社會上較有組織的利益集團、社會力量,會全力支持現屆特區政府者(梁振英先生原有的支持者除外),並不顯眼。
在這樣的形勢底下,他們能努力爭取的對象,集中在社會上分散的、無組織的力量。簡而言之,就是所謂的一般市民。其實,歷屆特區政府面對孤立處境時,均想到類似的分析和相近的策略(基本上就是一種經濟、物質生活決定論的思維,先處理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認為市民都很實際,重視民生議題,只想搞好生活,於是務實施政,便能爭取民心,扭轉形勢。有趣的是,之前董建華、曾蔭權政府均有過相似的想法及具體措施,但結果都未見收效,沒有真正幫助特區政府在市民中間重建信心與信任。今次由新政府來重彈舊調,若要奏效,必須大幅度修改過去特區政府處理民生議題的原則與手法。
從市民角度來看 新政面目模糊
過去特區政府的失敗,董建華年代在於務實政策還未出台,特首便已經下馬(不過當時就算推出新政構思,亦因其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問題,不太可能扭轉民意);而曾蔭權年代則由於不敢改動政策的大原則及大方向(例如如何看待社會福利、如何處理政府的角色等問題),以至不斷以紓困之名,一年又一年的「派糖」;花了不少公帑,但卻既不叫好,同時亦沒有解決社會問題。現在新的特區政府嘗試打出「民生牌」,以圖爭取分散的、無組織的市民大眾的支持,困難在於他們並未有足夠的政治能量,去推行突破性的民生政策(假設他們真的有心這樣做)。
新政府上任以來,提出了他們對房屋及貧窮問題的一些很粗略的看法(例如承認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嚴格來說尚未進入正題。若然特區政府要更嚴肅的處理民生政策,他們首先要處理及解決的是資源分配的原則。現時他們的處理手法集中於強調一些技術層面的困難(如遇上地區上的阻力),而迴避了重新分配資源背後的原則問題——究竟在處理不同需要時(早前東九龍體育城項目便是一個案例),如何決定哪些應該優先?哪些屬於次要?而在分配同一類資源時,如何劃定標準(簡單的問題如究竟應該在哪些土地上興建公屋?同樣準則是否可以持續應用下去,以至市民不會產生不必要的期望?),令市民都清楚知道其利益有無受到照顧或損害?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問題是,特區政府如何說服那些不會直接受惠於民生新政的市民(納稅人及處於政策邊緣的社會人士),爭取他們的支持。
對現屆特區政府領導班子來說,或者他們會覺得早已將新政理念,向公眾交代得清清楚楚,但從市民的角度來看,則其實新政府及其新政是相當的面目模糊。我們一天到晚只聽到他們說民生無小事、很急、很想更快,但卻不清楚是憑覑什麼去界定問題——是只限於扶貧?還是更全面的辦好社會福利?在很多市民眼中,仍不知道他們有何所急(假設那並不是內容空洞的官腔)。
缺乏政治能量將問題說清楚
他們的新政繼續面目模糊,一是因為當中的理念、原則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例如究竟政府對再分配這議題有多認真,要收到什麼效果),二是他們缺乏政治能量去將問題說得一清二楚。例如當新政府要就覑新政而平衡各方利益時,他們有無足夠膽量去挑戰工商界的利益(例如觸及稅收的議程),是市民大眾所關注的重點。而他們有無足夠膽量去要求中產階級接受更重視再分配的社會政策,亦一定是很多人所關心的焦點。
但這個新政府有意識、條件及能量去將問題講清楚嗎?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主席、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