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22日星期一

鍾倫納﹕荷蘭大選後歐洲的動向




從較高的角度來看,荷蘭的20129月大選,進一步確定了希臘6月大選顯露出的歐洲主流動向。今年歐洲各地的大選,都環繞在應否為把希臘等負債國保存在歐元區和應否緊縮本國財政這兩個主題。長期舉債的希臘政府已經垮台,但若無新債便無法應急,經濟勢必崩潰。若急遽緊縮則民意難接受,經濟也難開展。希臘各派政黨政綱分道而馳,民意散亂而情緒化,初時以為換個政府便可解決問題,但5月大選後更加支離破碎,竟然無法組成政府。幸而官民仍服從憲法,依照既定程序於6月再行大選,民意出現了務實的傾向,雖然沒有任何一黨獲得多票,還是表現出要求成立新政府的意向,本來鴻溝頗闊的政黨,終於組起聯合政府,學習異夢者如何同脇,一方面同意緊縮,一方面要求債主緩鬆條件。

希臘的動盪和南歐的財政危機也波動到西北歐,各國官民對希臘的要求和本國應否緊縮的歧見也尖銳化,左右翼都有激進派去鼓動民情,多個政府不能連任。一時山雨欲來,全球注目,連經濟底子較厚的美國和經濟新興的國家也憂心忡忡,中國亦然。雖然歐元區的保存未必理想,在目前情下解體卻令世界更動盪。堅持保持歐元體系的德國首相,目前仍苦撐來自國內外的反對,在她最重要的盟友法國總統落選後,更加孤立。在比較富有的西北歐,民意愈來愈求首先顧及本國,支持歐元的荷蘭首相連任,雖屬苦勝,卻給歐元區注射了強心針,暫時穩定歐元區和中美各國經濟決策者、及各地投資者的信心。

在聯合政府框架下  異見黨派須擱置偉大治國藍圖

可是,在150席的荷蘭下議院中,連任首相所屬的執政自由黨只得41席,僅比工黨多出兩席,而且兩黨的在下議院中共擁的席位雖然過半,在上議院仍未達半,須邀黨加盟。這次大選的票數,把這兩個黨的命運縛在一起,誰也不能獨行。荷蘭憲制的精神,跟希臘等西方國家一樣,也是寧願有一個由不同政綱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也不願見到得不到多數票的政黨獨大,或出現無政府狀態。下議院的議長將通知荷蘭女王組閣的程序。歐洲王室(或名義總統)並無實權,保持一個象徵性的元首,是歐洲民主制度維繫國民歸屬感和社會穩定的多一層措施。

在聯合政府的框架下,異見黨派必須擱置偉大的治國藍圖,不能不攜手首先解決當下的問題。尤其是荷蘭政壇傳統,財長候選人由得次多票數的政黨提名。財務精神和程序,是西方政體保持公正和透明度的重要環節,是充實辯論內容的數據來源,也是政經制度之間多元制衡的憑藉。歐洲民主制這種重視協議和接受妥協的精神,未必適用於所有時空,卻為平穩應變奠下理論和操作的基礎。

重視協議 接受妥協

在競選初期一度聲勢高漲的激進主張終於被選民冷落了。反對國內外緊縮政策的社會黨僅得15席,未能在亂中得益,聲稱要退出歐元區的新自由黨也獲15席,卻是失去近半議席的後果。慣作生意的荷蘭人不必像希臘人那樣需要短期內作出兩場大選,他們看到各地情,一次大選便能以比較冷靜的情緒投選,讓左右偏中那兩個溫和派抬頭。工黨主張國內外的緊縮政策不能太急,要讓經濟有機會復蘇。自由黨雖然強調國內節制的重要性,和不應再對希臘讓步,但有些評論員說這很可能只是爭取選票時的動作,一旦面對實際困難,會有4年時間來調整這種強硬態度。何在聯合政府的架構下,首相有更多理由和藉口去妥協。

總體來說,荷蘭9月大選肯定了留歐派的理性主張,壓下民粹主義對財政危機的火上加油。歐洲未脫難,卻可以暫穩陣腳,希望在各方面作出妥協後共渡難關。

作者現居於美國俄亥俄州,曾任教授、研究員和行政主管,個人網址是:http://TomLCh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