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

許寶強: 老者安之 少者懷之 論長者津貼與房屋政策




新官上場,開局諸事不順,於是想快速做些事情,祈望獲點掌聲,這自然是很可以理解的。不過,據說若做事僅為博取一時掌聲,可叫作民粹,而民粹是不能解決實質問題的。由此觀之,特區政府近期推出的社會政策,從房屋土地規劃,到長者生活津貼,大概也無法真正回應民生需求。

我們的政府在幹什麼?

民生無小事,特首如是說。香港的民生諸事,在失業率偏低、前景不明的年代,大概以房屋需求和退休保障為重。於是,上任數月的特區政府,因應土地供應、人口老化等議題,推出了各式措施,當中包括「開發」新界東北和長者生活津貼。

然而,當只有小部分新「開發」的土地,將用於興建公屋居屋,而每月僅二千二的生活津貼,還得加上資產審查,我們有理由質疑:宣稱為滿足本地未來的房屋需求而增加土地供應,或以「有需要」長者之名而推出的「特惠」津貼,究竟在解決誰的問題?

「開發」新界東北、轉移體育城用地,據說都是為了滿足本地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住屋需求。不過,在財富極端集中、歐美量化寬鬆、大量熱錢流入、樓價急劇上升、港幣不斷貶值的年代,增加興建公共房屋以外的土地供應,究竟是滿足誰的房屋需求?是投機/投資者的欲望?還是無家者的住屋訴求?

由敬老到扶貧、由生果金到生活津貼,據說都是為了滿足「有需要」長者的需要。長者是否「有需要」,端乎其資產有沒有超過十八萬六千大洋,至於「有需要」長者的「需要」,則明顯不包括取消資產審查。這是由誰決定的?自然是我們那些「沒有需要」的長官。

孔子言志,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要安頓長者關懷青少,前提是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包括物質和精神上的。要全面掌握這些資訊,必須作系統的研究,這本是不證自明之理。奇怪的是,政府在推出長者生活津貼和「開發」東北土地時,卻似乎仍沒有首先系統地研究長者(或貧者)的生活需要和港人(尤其是青少一代)的住屋訴求,或至少沒有向公泷發布相關的研究結果。缺乏對老少的民生需求的理解,就匆匆推出這些莫名其妙的政策,究竟在解決誰的問題?是針對民生困苦?還是當權掌政者的政治煩惱?

長者需要什麼?

其實,要了解本地老少的民生需求,並不困難,透過仔細觀察和理性分析,也可猜測一二;要全面掌握,自然需作系統的分析和調查。真正能夠安老懷少的,並不是為了馬虎交差或博取掌聲或政治考量而匆匆推出的民生政策,而是建基於長者少年真正需要的理解和分析。

為什麼林鄭說已「經過很審慎研究」長者生活津貼計劃,連一貫保皇的建制派政黨也說服不了?民建聯的舉棋不定,是否是擔心地區長者將來的投票意向?長者的投票意向又受什麼因素影響?他們接受資產審查嗎?希望提高審查上限嗎?如果對「關乎40萬長者的福祉」的政府建議也猶豫不決,大概說明長期接觸地區長者的民建聯,也不完全相信政府對長者需要的判斷,也間接說明,敢於反對政府提案的泛民政黨,也不怎樣民粹。

青少年又需要什麼?

另一方面,如果增加土地供應真的能解決港人(尤其青少一代)的居住問題,恐怕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問題是,增加了的建屋用地,除了少部分用於興建公共房屋以外,其他「新增的土地供應」,大概與絕大部分年輕一代的居住需求無關。於是我們看見這奇特的現象:新界原居民樂於「開發」賣地,非原居民卻想保衛家園,因對前者來說,「土地」只是一種投資/投機的商品,而對後者來說,土地則是安身立命之所。政府宣稱增加土地供應才可以解決港人的居住問題,顯然過於籠統。真正能解決港人居住問題的做法,是增加用於滿足自住需求的房屋供應,減少甚至取消把房屋作為投資/投機工具的土地供應。

當代香港的長者需要什麼?面對公營醫療質量下降、私營醫護價格上升、人口老化通脹持續、強積金無效生果金有限等前景,長者最需要的,恐怕是一個可持續的全民退休保障,以確保有尊嚴的晚年生活,而非杯水車薪,甚至帶來標籤效應以致加重長者精神負擔的資產審查生活津貼。

當代香港的少者又需要什麼?面對世界經濟前景暗淡、社會向上流動機會下降、生活工作充滿風險的不確定年代,少者最需要的,也許是一個穩定的立足點,循此重建對未來的信任和希望。具體來說,就是首先能確保居所無憂,而非泛泛地增加土地供應。

別再重複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

政府說,除長者生活津貼以外,還會繼續「優化」各類社會保障政策,包括強積金和綜援。強積金的「優化」,大概是指「半自由行」這類成效備受質疑的政策;綜援的「優化」,或許就是由敬老轉為扶貧的長者生活津貼這類措施。然而,強積金的真正問題,除了行政費過高、回報率過低外,還在於低收入者(和無收入者如家庭主婦)難以依靠有限的供款獲得足夠的退休或晚年生活保障,這並非是理想中的「半自由行」政策所能的「優化」的,更何「半自由行」的實際執行,總不會是十分理想的——看看投資專家也無能力在花多眼亂、資訊不全(或氾濫)的情下作出有信心的選擇,就能略知一二。與此同時,強調必須審查資產的長者生活津貼,不僅沒有觸及貧者有尊嚴地生活的訴求,更重複以至強化綜援的負面標籤效果,令被貼上「貧窮」標籤的長者,除了要花費精力去滿足審查的需要外,還得像綜援戶一樣,背上「潛在的少報資產以騙取政府資源」的惡名。這是在「優化」長者的生活,還是為他們添煩添亂?是滿足貧者的需要,還是主流中產的成王敗寇價值信念和避免加稅等自私欲望?

政府又說,已推出十項中短期措施,旨在增加房屋的供應量。問題是,加快預售樓花、「置安心」轉「租」為「賣」、把政府或公營機構或社區用地或工毡大嵆改為住宅,以至「港人港地」政策,仍然沒有區分房屋的兩種用途:作為投資/投機的商品和作為自住成家的居所。在財富集中、熱錢氾濫、樓價超高的環境下,政府的這些增加供應的措施,恐怕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滿足熱錢游資投機尋利或投資保值的欲望,而非港人(尤其是在公屋輪候冊中的「不少年輕單身人士」)的居住需求。

要真正安老懷少,顯然不能再像過去「打好份工」般的玩假,或不斷重複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令民生的真正需求不被處理和解決,甚至無法被提出和理解,最壞的是推出一些交差短視的政策,為社會民生添煩添亂,例如尾大不掉的強積金,又例如增加需求推高樓價的二手居屋買賣政策。直面老中青幼的需要,才是真正「做實事」的起點。如果長者需要的是晚年保障,過有尊嚴的生活,可持續的全民退休保障恐怕是不能迴避的「重中之重」;如果青少年或未來的世代所追求的是穩定的支點和對前景的希望,把偏愛投資/投機的房地供應,轉化為以滿足港人住屋需求為主的居所,應是毋庸置疑的方向。

為此,一個真正「為香港」「做實事」的政府,不應再浪費時間精力資源,推出或「優化」一些與民生需求不相干的措施,而是需「齊心」探問,如何才能夠打造一個讓長者有尊嚴地過活的可持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如何才能夠把現有或將來的房屋資源,由投資/投機商品,轉化為自住成家的居所。具體的工作,包括創造或利用現有資源,例如政府龐大的儲備、用於其他地方的錯配或無效的資源、改變稅制等等,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也包括把大部分新增的土地供應,用來興建公共房屋,或引入資產增值稅、重新建立租務管制等降低房地產投機/投資誘因的政策,以釋放投機/投資者囤積手中的二手住房供應,讓收入不高的下一代能容易租住居室。財政司前天公布的兩項新的打擊炒賣房屋的措施,間接承認了旨在增加房屋供應總量的十項措施的不足,或可作為上述建議的一個註腳。

這些自然都不及推出一些無關痛癢的「優化」措施容易,但恐怕只有認真的「迎難而上」,才有機會令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