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際政治意識形態淡出今次美國大選的前台,隨之而起的卻是階級、膚色種族、宗教、社會性別等等社會內部矛盾。
誰是美國人?不管哪裏,這永遠不是國籍居留權等法律問題,奧巴馬亮出出世紙解決不了,其他人的綠卡護照更甚。但奧巴馬母親是美國白人、土生(起碼多數人相信)、常春藤名校讀法律,行為舉止與「東岸文明」標準似乎無異,實踐「美國夢」核心價值。除口音不太吵、父親基因較顯性,哪裏不夠「美國」呢?但這是我們外國人的視覺,美國人看到的是沒有「英文名」(Christian name)反見Hussein,低收入和街頭打鬥的膚色,社交運動是籃球而非哥爾夫球——那不是很白宮或華爾街的運動。
哪裏不夠「美國」?
美國傳媒早報道過一些前白宮幕僚的分析,英國《經濟學人》上期社論解釋為何再挺奧巴馬時,也指出就算他在白宮的104次「哥爾夫局」中,只有一次是跟共和黨國會議員,他跟不喜歡自己的保守派無法打交道。當偏見變成意識形態是相當盲目,不過,現代社會提出「被滅族」這問題,客觀上一定出現起碼某程度的資源和身分亂象(或者是過去也因意識形態或利益推動的胡亂政策造成),導致固有合法或合理權利被侵蝕,然後強勢利益才可在危機或選舉時發揮。
奧巴馬政治手段或性格或許未夠專業,但如《紐約時報》分析,膚色雖吸到一定選票,但卻往往令奧巴馬更兩面不是人:從選戰到執政四年,他都要刻意迴避種族字眼,以免刺激白人反感,失去黨內支持而反幫共和黨拉票。但這惹來激進非裔指摘他「出賣」,沒全力「體現非裔人民當家作主」之類。可是當共和黨籍前國務卿鮑威爾再表態支持奧巴馬時,羅姆尼陣營顧問蘇努努在CNN訪問中譴責,鮑威爾倒戈純粹出於兩人都是黑人。眾所周知,軍官背景的鮑威爾在布殊政府已反對單邊主義及其中東政策,輿論亦認為美國社會有不少種族主義者,是因為奧巴馬的膚色才想將他逐出白宮。
其實筆者和朋友「看不到」美國有位「黑人總統」(或黑白、男女國務卿),美國人合憲選出來的就是美國總統,只有優劣之分,但回顧過去20年民主黨如何逐漸向美國觀眾的潛意識「植入」「美國總統是黑人」的信息,便知工程多大。記得最初是黑人雖為奴僕角色(如《南北亂世情》、《紫色姐妹花》),但也有體現美國憲法精神(追求自由)、睿智和品格高尚的(如Morgan
Freeman常演),其後是軍中忠於美國利益和專業(不單靠肌肉)的士兵到軍官形象,然後是國務卿,最後是總統。奧巴馬幕僚向傳媒透露,早在他仍是參議員時已按其日常形象推銷給電視劇《白宮群英》的籌備劇組。
誰更忠於「維護世界和平」的價值?
剛故的著名導演Tony Scott 1995年的《紅潮風暴》更出色探討何謂美國利益、誰在守護美國和軍魂的問題。冷戰後蘇聯解體,美國獨大,前蘇聯核裝置落入車臣武裝將領手中,受命巡邏並可先發制人的核潛艇Alabama號一次收到不清晰的受襲信息,資深而自負、行為粗鄙(霸道、辱罵下屬和在艦艇隨處小便)的白人艦長Captain Ramsey,認為有權發射核彈反擊,但學院派黑人年輕軍官Lieutenant Commander Hunter(Dazel Washington)認為信息不清,堅持不肯冒險,以免引發世界核子大戰,寧捱打和侮辱,甚至犯上兵變罪名,也要禁錮艦長阻止攻擊。最後證明Hunter判斷正確,海軍法庭判決他免罪,因他更忠誠彰顯美國長遠利益和軍魂。
導演引導觀眾問:白人上司對優秀非裔下屬的不悅,連謙恭都叫他不安(指他「complicated」),雖到最緊張關頭才出言侮辱種族膚色,但那針對和藐視,多少是因為種族歧視?多少是高資歷或個人的性格缺陷?而在關鍵時刻,有越戰功績的白人抑或讀通西方軍事歷史哲學及美國憲法精神的黑人後代「更美國人」?更忠於美國聲稱「維護世界和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