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的一個焦點,就是接班的問題,實質就是權力爭奪的問題。種種跡象顯示,「十八大」的人事安排比過去5屆都要複雜,各方人馬通過自己的渠道,放出不同的消息造勢,到最後階段還是不明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江澤民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分,仍然希望「發揮餘熱」(不少人形容為「發揮餘孽」)。這也是老人政治再度抬頭的典型。
不過,我不會用簡單一句「派系鬥爭」來概括今日中共高層的權力遊戲,因為「派系之說」不全面。例如,怎樣劃分「團派」、「太子黨」、「江派」、「胡派」?都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例如,李源潮和劉延東,既是名人之後,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但他們也在共青團中央長期工作,跟胡錦濤有深厚淵源,到底算是「團派」還是「太子黨」呢?
「派系之說」不全面
其實,共青團作為中共培養新人的一個重要陣地,只會愈來愈多幹部通過這個階梯晉身中共領導層,所以被視為「團派」的人會愈來愈多,這是可以預見的事實,但這又能否說明「團派」就是當時得令,主導形勢呢?
如果只用某人的背景或經歷來決定一個人的屬性,那麼在今天的中國政壇裏,還可以分出很多「派」。例如:在「十八大」前新選出的402名省級黨委常委中(很多都成了「十八大」代表),籍貫是山東的就有53人,難道又把他們歸納為「山東幫」?又例如,在610多名黨政系統的省級官員中,大約有160人曾在中央黨校或地方黨校取得學位,難道又把他們劃為「黨校派」?還有,這次「十八大」中,來自中央企業的代表增加了26人,佔本屆新增名額52%,加上民營企業家的黨代表也由10年前的7人增至本屆的24人,即增加3倍多,難道這又是新冒起的「企業派」?
可見,觀察中國要看動態的中國,而不能只停留在「派系鬥爭」來看今天中共的權力遊戲。事實上,必須注意一點:中共高層一方面仍然有權力鬥爭,但也出現了很大的妥協性,因為中國已沒有像毛澤東、鄧小平那樣的政治強人,江澤民不是,胡錦濤也不是,日後的習近平更不是。在「十八大」的領導班子裏,無論什麼人擔任政治局常委,他們都是妥協的合成體。
上面談到江澤民的例子,令人擔心老人政治再度抬頭,或者已經重現。據悉,「十八大」政治局常委醞釀至後期階段,江澤民堅持讓67歲的俞正聲和66歲的張高麗「入常」。理由是:他們沒有超齡,如果這一屆不能「入常」,下一屆就沒有機會了。汪洋年紀還年輕,下一屆還有機會。其實,俞、張都是江澤民的人,有利於江澤民日後「發揮餘熱」,繼續干政。
另一個老人政治的跡象是:在「十八大」前的省級黨代表換屆大會上,只有4至5個省份達到中共自己定下的年輕化標準,不少省市都出現「壓線領導(65歲)」留任的情況。在政府系統中,到達退休年齡的官員都要下台,但黨系統的資深領導卻有很大的留任空間,顯然是黨優於政了。
【「十八大」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