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找中國,你能感悟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我們與他們,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
不少陸客初看台灣會有些心理落差。台灣怎麼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台灣不是用看的,台灣是要細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
我們過往所瞭解的中國,只是一半,另一半在台灣,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他們跟我們一樣,他們跟我們又不一樣,太不一樣了。
他們的「愛」是有心的,他們的「親」是相見的,他們的「義」中是有我的,他們的「廟」是經常朝拜的。中國漢字是我們與古人交流的密碼。密碼不失,方能傳承。
他們的書店是有主張的,堅守在黃金地理位置。逛書店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態度。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只會淪為低智商社會。
他們以忠孝仁義命名道路。台灣的路名很中國,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大陸路名很革命。道路不只通東西南北,也通古今。東西主幹叫忠孝路,南北縱橫叫復興路(台北);還有仁一路、信二路、義三路、愛四路(基隆);或者一心路、二聖路、三多路、四維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高雄)。
他們的機場翻修,會一步一個道歉啟事。謙恭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公權更應如此。人臉是城市最細緻的風景線。台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斂。
他們會熱心為陌生人指路,新一代甚至會拿出手機,耐心為你google,將地圖解釋給你看。中華民族以助人為樂,美德有傳。
他們一般不拒絕你借電話;迷路了員警不拒絕開車送你;你不買東西不會嫌棄你,會說「謝謝,歡迎下次再來」;臨行前被告知,大陸砍價殺一半的作法在台行不通,且會招致鄙視。通常,他們不認同討價還價,減半還價更是拒絕,買賣誠心、童叟無欺本是中國人的從商傳統。
他們仍把「小姐」當禮貌的稱呼,而「老師」是極令人尊敬的稱謂。
他們宣導獻愛心、捐發票。發票定期搖獎,既監督商家納稅,同時又救助老弱。
他們的旅館裡會擺放佛教聖典、聖經、大師語錄,各種信仰和諧共處。什麼是和諧社會?這就是和諧社會。
他們的小吃攤有幾十年歷史,並不因城管掃蕩一空。小吃攤是城市一道誘人的風景線。
友善是台灣人的關鍵字。友善不是靠標語,也裝不出來,不是面子,而是裡子。
他們仍保持里長、鄰長的設置,居民一有矛盾或問題,先靠傳統的辦法協調。中國式友善是鄉土社會出發,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中華民族的裡子是鄉土中國。
台灣最值得你推薦的是什麼?導遊說是人情和文化。真準,此兩物大陸最缺。我又問台灣貧富差距大嗎?他說大,但看不出來。有陸客對他說,台灣真破,賓士沒幾輛,樓又這麼小這麼破,推薦點漂亮點的行否?
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面上,卻寫在人臉上。
廣州.《新周刊》總主筆 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