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議美國國會的網上反侵權法案,維基百科在一月十八日關閉英文版網站一天。我認為,這是時候反思我們使用免費資源的順風車心態。
當日,我聽到一段對話。甲和乙在討論歐債危機,遇上些一知半解的技術詞彙,甲說:「這你都不知道?查維基啦!」乙拿出手上的智能手機在英文維基搜尋不果,回應道:「成日講維基維基,今日維基關閉,問你死未?」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坐慣互聯網的順風車( free ride),享受免費高濃度知識的便利,由日常生活以至學術功課皆高度依賴維基百科等免費網上資源,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如果法案通過,網上審查將成為無處不在的審判之刃,知識分享機制的根基岌岌可危,維基要麼成為高收費的服務(用以購買每條引用的版權),要麼被視為侵犯版權的洪水猛獸而從此絕迹。那時,我們受影響的時間不是一日,而是永遠。
此外,我一位美國留學生朋友當日正趕交功課,在社交網站叫苦連天,大罵維基不負責任,辜負對他這類忠心用家的支持,反對將抗議和停用服務捆綁在一起。
其實我對於這類只顧抱怨的人甚為反感,如果每人都自認為事不關己,自私地擠上順風車,順風車有難時袖手旁觀,只會齊齊車毀人亡。維護維基服務,不只是網站管理員的責任,亦是我們服務使用者的責任。
這使我想起德國傳教士馬田尼姆拉在二戰後寫出大多數人沉默的後果:「起初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時,由於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着他們追殺猶太人時,我不是猶太人,也不說話;後來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時,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也不說話。最後,他們朝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可以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類同維基事件的情況還有很多,全球暖化、糧食不足等,其潛在影響大到難以想像(只要上維基簡單搜尋相關數據便嚇傻人),只是今天直接未影響到你和我;當感到切膚之痛時,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今天,情況未去到最壞,就是我們改變順風車心態而一同付出的時候。
王明 八十後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