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26日星期五

陳智傑﹕擇善固執方為禮




前廉政專員湯顯明近日被揭發「自己批准自己」兩次「超支」設宴、多次「超支」送禮予內地高官。事件曝光後,針對廉署和湯顯明本人的揶揄接踵而來:湯顯明出任政協、廉署對前特首的調查石沉大海,以至是網絡上的一則玩笑——以後到廉署協助調查,大可不要咖啡要茅台。事已至此,如果仍相信事件對廉政公署多年建立的公信力以至是香港的廉潔形象沒有影響,無疑是掩耳盜鈴。

在一片嘩然和追究聲中,我留意到一個較少人討論的角度。那是我於港台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開咪」時所接到的一個電話。該名聽眾是一名退休公僕。得悉湯顯明事件後,他感慨地予以同情,並娓娓道來一則小故事。

有一回,他有份負責接待一班來自內地的官員。在挑選禮品時,他和同事選了一式三款的領帶——領帶雖然不是名貴貨,成本價約30元一條,但卻是印有香港徽號的紀念價值。即使是當區的區議員,也要每人限取一條。不過,為了一盡有朋自遠方來的地主之誼,他們特意把三款顏色的領帶都一併送予每一位來賓。結果,在交流活動結束後,他和同事赫然發覺,他們這份特意為內地官員預備的禮品,出現於垃圾箱內……

禮品出現於垃圾箱內

物輕情意重的禮儀之道,在如今的祖國,只能是記載於成語故事的典故。在內地,尤其是官場,送禮、設宴,如果不夠體面的話,看來必然會落得罵名。無怪即使中央三申五令、矢言要限制「三公開銷」(公費用車、公費外訪、公費接待),亦不過徒具虛名。在湯顯明被發現曾動用公帑宴請中聯辦超過20多次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回應是雙方會面很正常。看來,隨覑中港融合、兩地官員加強交往,內地「吃三公」的官場文化,正「北風南漸」地吹到香港官場。不過,香港人大概做夢也想不到,連我們向來引以為傲的廉政公署,也逃不過「吃三公」的中國官場陋規。

「三公開銷」,源自禮賓的需要。歸根究柢,何謂禮?我無意班門弄斧地考據,但我相信,擇善固執方為禮。禮賓,貴乎坦誠、真摰的熱誠和謝意;矯揉造作、損民財以全體面,是沐猴而冠的無禮之舉。據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要求廉署日後交流時,設法與相關單位「互不送禮」。依我看,這大可不必:只要香港官府能堅守正道,嚴按清廉的指引公事公辦,又何必理會內地官場的無禮之風?如果兩地官府談合作的條件,是香港要先融入內地官場的陋規,那香港亦會失去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