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3月2日星期六

陳嘉文: 崩落雜誌牆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香港雜誌界人人都識王松柏,他的捷刊雜誌店,堪稱全港最齊貨,

熱門、前衛、偏鋒,王老闆環看擺滿雜誌的四面牆,「這裏有超過二千種雜誌」。

捷刊一星期開足七天,朝十晚七,

不過,隱沒在環球大廈菲傭群落中,除了幾百個熟客仔,香港其實沒多少人會來這裏閒逛尋寶。

於是,捷刊要結業的消息,一直只在兩地微博流傳,「三月尾前要多來一趟」,「又少一個來香港的理由了」。

平板電腦令印刷媒體巿場萎縮是事實,王老闆大半生與雜誌業一同起跌,然而,最艱難的時候,在iPad面世前已開始。

經濟結構嚴重傾側,在只有炒賣能賺錢的地方,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早已失效。

賺來的錢,全拿去交租,王老闆已十年沒收過人工。

為熟客開足七日

踏入七字頭的王松柏,人如其名,精神爽健,腳骨力尤其讓人深刻。捷刊的店面,一百方呎不夠,二千種雜誌陳列有致,沒桌沒椅,他一直站着打點,在雜誌堆上寫單。這是我第一次站足兩小時做專訪。

王老闆早在內地大逃亡潮前,已申請來香港,「我是從東莞搭車出來的,那時候無人偷渡嚟」。不像當年普遍的內地移民看到香港遍地黃金,年少的王老闆體弱多病,在香港的阿姨說,不如來香港檢查一下。就這樣,他隻身來香港後不久,在阿姨的雜誌店打工。「後來,當時的老闆退休,說給我們一年時間接手做,我們搵唔到食的話,一年後就畀錢遣散。」最後,他們搵到食,沒被遣散,王老闆就和另一個拍檔做下去。變成自己生意,依舊簡單樸實,拍檔早已退休,一個人做起老闆來,看不出半點架子。

「少了來香港的理由」

王老闆說,賣雜誌一般用寄賣形式,代理送什麼貨來,他們就擺什麼上架,定價跟足巿價,賣出的雜誌,代理收七五折,他們賺差額。「有些商戶嫌麻煩,怕不同代理來貨重複,就拿少幾間,我懐拿齊七間。」每做十元生意賺兩個半,薄利靠多銷,散客少了,王老闆近年都主要做熟客生意。「軒仔(張敬軒)久不久會來一次,DoDo(鄭裕玲)現在多派助手來,偶爾也會自己來。」「有部分客,上了內地工作,兩星期回港才一晚,也會專程來拿走預早訂好的書,一次拿一兩包,都有十幾廿本。」捷刊店面雖小,仍是有預留不少空間為客存貨,地上有兩三疊用膠袋包好的書,上面貼有訂書人資料,順字母排序。「所以每個星期要開足七日,這批客,部分周六晚才回港,周日晚飛走,過往我們休星期日,幾年前開始都不休息了。」

在香港,有些大型書店也有入口外國雜誌,貨量也不少,不過還是不及捷刊齊全,而且近來也陸續用透明膠紙密封,每每過百元的雜誌,香港的讀者無法試看就要掏腰包,封面如何吸引,到底還是讓不少人卻步。所以,捷刊快要結業,知道的人無不惋惜,北京微博甚至有人說,又少了一個到香港的理由。對於踏進店門的客人,王老闆總個別問要什麼書,愛看什麼書,自己就是一個雜誌導賞員,拿起新書,還會拆封任你看。「不怕,隨便看,看完唔飱心水,無人買,咪退番畀佢(代理)囉。」

賺埋交租零人工

捷刊的店,原本在新世界大廈一帶,一九八七年,寄居的大廈要拆樓,於是搬到環球大廈。那時候的環球,仍未變成菲律賓人的聚腳點。「搬來這邊,多了很多新客,但最近七八年變了『賓場』,就少了散客上來。」「當時,中環未有交易廣場、ifc,這裏至少還有四分一的店舖是做本地客生意,賣化妝品、賣名牌、租CD,鱓人都會上來行下。有間時裝在我們店後面,他們不是賣假貨,衫呀裙呀同連卡佛一樣,但價錢是連卡佛的三分一。每個禮拜有貨到,一開紙皮箱,鱓寫字樓職員就來這裏挖好。」「寫字樓妹」來淘寶的情景不再,時代變遷,自由行改變香港生態,環球的租金隨整個香港穩步上揚,「一加租,這些店舖就走,再加再走,走剩我」。捷刊店外,四周九成九是做菲律賓人生意的商店,糧食、仿皮皮鞋、冒牌錢包,「我都很疑惑,他們的生意是否很賺錢,賣十元八塊的東西,究竟如何圍到皮?」

捷刊捱到今時今日,王老闆說,雜誌店從來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當年的租金,一萬元以下,現在四五萬。賣雜誌賺到的錢,畀了租,我就無人工。」人人都勸他不要做下去,但他總笑說「由得佢先」,他不願意讓有心人損失了尋寶地,也讓自己可以為多年的心血堅持一年得一年。兒子不是未嘗過落舖學打理生意,不過最後還是無意繼承衣谰。的確,若艱苦耕耘無法維持生計,還不如打份政府工,至少可以定期出糧,也毋須返足七日如此困身。拖了好幾年,租繼續加,年紀漸大,王老闆最終還是選擇退租,捷刊三月尾光榮結業。

電子化衝擊

專賣雜誌的商店買少見少,印刷媒體工業走向夕陽,我們已無法否認。自從互聯網進駐人們的生活,印刷媒體的傳統經營模式開始受到考驗,起初雜誌商能善用網絡便利,把訂閱雜誌的服務電子化,吸納一批年輕讀者群,當文字內容電子化,實體雜誌銷量就開始受衝擊。平板電腦,更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有報道指,美國審計媒體聯盟調查北美二百一十個出版商,有八十七巴仙已實行數碼化,在平面媒體能閱讀其發行內容;去年美國雜誌銷量大跌一成,總量僅及十年前報攤銷量的一半。「呢個行業,真的開始式微。將來iPad那些,再普及多點,雜誌行業跌得更快。」

讀者變 世界變

賣雜誌賣了五十五年,入貨出貨、上架下架,王老闆曾經看見八十年代catwalk雜誌取代了舊式時裝雜誌,也目睹出位雜誌賣了兩期就停刊,雜誌店高低起跌,伴隨有整個印刷雜誌業的興衰。「外國雜誌當然跟潮流走,好像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頭,電腦雜誌冒起,的確風行一時。八十年代中期,突然出現很多catwalk的雜誌,很瘋狂,像《Collezioni Donna》,一本賣成三百幾蚊,每次來貨三十本,其後逐十本逐十本咁補,算是很多。還有一些超長的書,一頁印一張catwalk照,千多元一本,但都有高級時裝公司買來放在店裏,覺得這樣才夠威水。此前的巴黎米蘭,其實仍未有大型時裝展年年舉辦。」王老闆站在架前,舉例地拿起幾本現在仍有出版的catwalk雜誌,的確,多看《Cosmopolitan》、《Non-no》的八十後如我,確是對這種封面感到陌生又新奇。「然後,時裝雜誌的潮流又改變了,《VOGUE》、《ELLE》這類型最多人買。不過,它們的銷量都開始跌了。」又有新種時裝雜誌取締?「整個行業的銷量都在跌。」「新一期的貨都未上架,在iPad、網上已有得睇。」「看看《Newsweek》就知道,去年尾已出了最後一本雜誌,從此只做網上版。」

站在巿場前線的王老闆,看出整個行業在衰落,客人的心態也起變化。早年的客人還有大律師、大醫生,「以前有個在瑪麗醫院做院長的,叫麥花臣,在附近吃完高級西餐,會同鱓大學生呀大教授呀,來買《Little LuLu》、《Donald Duck》這類公仔書來看,在醫院工作好緊張,鬆弛纒」。今時今日,走上環球二樓買雜誌的,還有一批熟客,廣告人買設計書、時裝店買時裝書,「大多是用來做搵食工具」。讀者變,世界變,一店之主也不得不隨着大勢改變。「都無話唔捨得」,王老闆頓了兩秒,「仲會見得番鱓客」。今後,捷刊拜別門巿,王老闆長駐油麻地老家,「只做代客訂貨」。

最八卦﹕《National Esquirer》、《Star》、《Sun》、《Globe

最八卦的是英美小報和八卦周刊。王老闆說,互聯網還未發達的年代,這些雜誌一出,香港報館的記者就上來搶買,「買回去翻譯,做外國娛樂新聞」。哪本最開放?王松柏拿起《National Enquirer》,低頭靦腆說﹕「這本最少布。」

最另類﹕《Fool

單從封面的設計,絕對想像不到這是一本關於食物的雜誌。薄薄幾十頁,售價高達二百多元,最新一期早就被搶購一空。

最短命﹕名字忘記了……

王老闆說,他見過的,「最短出鰦兩期就無鰦」。是什麼雜誌?「太短暫,完全唔記得。」

最長壽 ﹕《National Geographic

幾十年來仍有不少人買。

捷刊雜誌店老闆王松柏(劉焌陶攝)
客人訂閱的雜誌一有貨到,王老闆便會把膠袋包好,根據客人的名字順字母排好,等待客人來取。(陳嘉文攝)
《National Esquirer》、《Star》、《Sun》、《Globe》(陳嘉文攝)

《Fool》(陳嘉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