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張倩燁: 紀錄片追溯華人移民南洋血淚 




央視紀錄片《下南洋》,追溯幾個世紀華人移民南洋的血淚,在朝廷遺棄與當地血腥排華夾縫中,回眸中華民族的心靈特質,盪氣迴腸。由周兵導演、麥天樞總策劃,張曉卿投資約二千四百萬人民幣,重現湮沒的歷史。

隨著中國社會自我認識的深化,南洋越來越成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歷史課題。

巨大的南洋社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中華文化的心靈特質。南洋華人在中國大陸之外的地方,閱歷了整個中華千年和百年來的雙重命運。探索南洋對於中華文化的自我理解,以及對當下中國人自省與思考的價值在不斷突顯。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下屬北京新影世紀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常青集團的鼎力支持下,特別策劃製作了一部全面反映南洋華人發展歷程的十集高清紀錄片《下南洋》(暫定名)。該片將展現華人在東南亞開拓發展的歷程與各時期生存狀態,以開放的全球視野梳理歷史、關照當下,力求打造一部能?對華人社會未來發展的建構有所?示的歷史人文紀錄片。該片計劃於二零一三年下半年製作完成,並在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正式播出。一月十二日,該片的部分精采片斷在北京提前與傳媒見面。

《下南洋》是目前中國國內投資最高的紀錄片,共分為《華南之洋》、《異鄉家園》、《血淚南洋》、《百年蘭芳》、《千年家族》、《母國春秋》、《北望之心》、《開放之門》、《南洋祝福》等十集,每集投資約二百萬元人民幣(約三十二萬美元),總投資二千四百萬人民幣。《大國崛起》的麥天樞為總策劃,中央電視台導演周兵為執導,法國紀錄片《海洋》的攝影師也加盟其中參與拍攝。

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常青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表示:「作為下南洋紀錄片的推動者,我深深感受到歷史和文化對一個民族的震撼、影響和發展,也代表了海外華人對自己的母語、歷史和文化有一種不可割捨的依戀和崇敬。」張曉卿表示,「文化祖國、文化民族」也是他生活、創業的精神源泉。

「《下南洋》無意追究歷史的對和錯,我們只是希望還原歷史,從歷史的痕跡中找到可供後人反思和學習的靈感和素材」,張曉卿說:「我們不能讓歷史繼續留白和埋沒。任何歷史的進步都不是廉價的,文化是無價的。歷史可以重建民族的尊嚴。歷史是讓人知根知本、是沉重的,也是多姿多彩的。歷史孕育了幾千年的豐富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下南洋》雖然充滿了血淚,卻也孕育了獨特、多元、豐富、包容的東西方文明兼收並全的文化生態和社會面貌。」張曉卿希望「中華民族血淚、苦難不再,強盛、振興可期」。

中國人何時開始赴南洋?為何離開故土?在漫長的漂泊旅程中經歷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在這個過程中,華人又展現了哪些來自其文化背景的品格特質?在一片幾乎未被開發的處女之地,中國人是如何建立起異鄉的家園?當殖民時代開始,西方以國家行為組織化地進入南洋,它們不可避免地與已經在當地生存下來的華人產生協作及衝突。

對華人的周期性屠殺

在南洋的不同地區,在不同殖民者的統治下,華人的命運亦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最極端的,是有規律的周期性屠殺。血流成河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什麼?經歷了血淚苦難之後,南洋社會是否已走向更健康理性的社會架構?當地的政治生態如何?《下南洋》沿著一連串的歷史疑問,一路向南。

對中國人來說,「南洋」與「東南亞」並不是兩個可以等同的概念:「東南亞」從屬於地理定位,「南洋」則裹挾了太多文化與歷史的重量。為了將這些沉重的文化情結解開,導演周兵率領他的團隊開始了漫長的追尋。

在先人的腳印上逐光獵影,是一條艱辛的路。「從赤道到東北,從零上三十五度到零下三十五,上天下海,酷暑極寒,無所畏懼。」周兵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拍攝感受。「從馬尼拉到江門,從吉隆坡的酷暑難耐到阿姆斯特丹的冬雨寒寒,下南洋的這艘大船,從北向南,從夏至冬,行駛了整整三個月,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啊!」

「南洋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周兵說。從南洋的今天和歷史,可能可以看到中國大陸的當下和未來。「儘管在福建和廣東也經常做拍攝,但是,我在南洋拍攝同樣的祠堂、同樣的傳統文化、同樣的華人表情,我感覺他們的內在是完全不一樣的。馬來西亞華人、汶萊的文化、新加坡的華人,讓我的內心受到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震撼和感觸。他們內在的東西,幾百年間,通過價值的傳承、地域文化的傳承,藝術形式得到保存。當下的中國,儘管還有著中國的面孔,卻不是傳統的、根上的東西。」

華人下南洋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對照價值。麥天樞表示,期待能有更多類似《下南洋》的紀錄片出現,「能?讓這個社會稍微沉澱一下,莊嚴地看待自己的歷史」。

他認為,南洋華人的歷史研究資料同時存在於海外知名大學,更容易補充中國大陸研究華人歷史的不足。同時,南洋華人社會沒有經歷激烈的意識形態革命,因此保留下來的文化面貌更真切。擁有大陸文化沒有經過不斷地革命、顛簸、閹割、重組,是一個自然的華人社群。

《下南洋》亦為中華民族「家國觀」的闡釋提供了一個新鮮的角度。家族的繁衍時間在中華文化歷史上,遠遠長於王朝更迭周期。是什麼賦予「家族」這一社會構成的基本單位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又是如何在南洋的舞台上扎根蓬勃?在早年下南洋的華人心裏,故鄉只是以留在家鄉的親人為中心,以村鎮為半徑的一個很小的地理範圍,在這之上,不是故國,而是朝廷。千年來,在天朝觀的籠罩下,朝廷是如何對待出洋的子民?南洋華人又是從何時開始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觀念,由此自認為中國人?在關於「家族」這一集裏,將站在母國視角,描述南洋華人身份的變遷,由此,也映射出母國的變遷。

中國百年來的動亂與曲折,南洋華人是最切身的旁觀者或親歷者,他們由早年間悲劇的主體變成了想要改變國家整體悲劇命運的人。隨著國民觀念的建立,他們曾以熱忱和決絕參與著國家的變革,但他們北望母國的赤子之心卻總要面臨冰或火的考驗。

幻滅之後的奮鬥與希望

在南洋華人對中國大陸的幻想與期許的不斷顛覆中,或許可以同時看到一個民族的雙重人格。名作家、《生活》雜誌聯合出版人許知遠認為,華人社會對中國的想像總在經歷「幻滅和失敗」。

他說,最近一次幻滅和失敗是在一九五零年代,當時大批華人回到祖國,他們被毛澤東所說的一個「新中國站起來了」的圖景鼓舞得熱情洋溢,操著各種口音的華語回來建設新中國,最後他們迎來的是無盡的羞辱。印尼、馬來西亞華僑是在七十年代借周恩來的政策才逃到香港去,逃離悲慘的故事。「而過去十年又看到一個新的故事:中國再度崛起了。華人社會對中國又掀起一次期待,儘管這個國家的內部是高度專制和封閉的。但華人社區一方面希望分享這個帝國雪恥的榮耀,一方面又不願意去承擔生活在帝國之內的痛苦與壓抑。」

中央電視台製片人時間很讚賞張曉卿的家國情懷與包容心態。時間的發言,充滿了對國民命運更加自由的期許。他說,張曉卿拿督給自己旗下媒體以自由言說的空間,而同時,幾百年前中國人仍有下南洋的自由,這是百姓自由選擇生活的歷史。從歷史與他鄉回望當下的中國,他期待中國能在這種對照中反省,或者開始一個新時代的「下南洋」,重新尋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