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聲稱的「穩中求變」,實際只是「穩中行騙」。他在昨天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增設至少14個委員會或小組等機構處理各爭議或急需解決的問題,以
研究或諮詢的「拖字訣」,迴避承諾過的果斷施政;向以解決市民住屋需求為目標的他,無「辣招」解決高樓價問題,無新思維應付地產霸權,自詡「務實為民」,
市民卻覺得他「廢爆無能」。
記者:許偉賢 陳雪玲 莫劍弦 白 琳
記者:許偉賢 陳雪玲 莫劍弦 白 琳
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以「穩中求變 務實為民」為主題,封面是不同族裔小朋友的奔跑照,他昨日花了約兩小時宣讀共200段、達2.75萬字的報告,不少措施卻只承襲曾班子舊政,如開發岩洞及中港融合發展經濟等,求變實為不變。
相反他卻增設多達14個小組、委員會等機構,研究或諮詢15年免費教育、標準工時等爭議性問題,完全未訂推行時間表,一味採取「拖字訣」。全份報告共提及49次「研究」二字,「實施」一詞只出現12次。
相反他卻增設多達14個小組、委員會等機構,研究或諮詢15年免費教育、標準工時等爭議性問題,完全未訂推行時間表,一味採取「拖字訣」。全份報告共提及49次「研究」二字,「實施」一詞只出現12次。
基層團體拒收貨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梁振英政綱不兌現:「佢選舉時話會就唔同政策做具體承諾、改革,依家只係搵一班人檢討」;自由黨田北俊質疑另有所圖,「係咪5司14局搞唔成,惟有搞咁多個委員會,方便委任晒所有梁粉入去?」
競選時營造反地產霸權形象的梁振英,「處男作」竟未有「辣招」遏抑樓價;聲言要穩定供應的他,卻只宣佈未來五年公屋供應維持在每年1.5萬個水平不變,未 來三至四年亦只提供6.7萬個私人住宅單位,不單與基層市民期望有極大落差,更在遏抑樓價方面「露底」。地產股昨幾乎全線上升,私樓業主睇死政府無力遏市 全城「反價」。
最支持梁振英的基層團體及市民亦拒收貨,挺梁的社區組織協會昨批評施政報告,「既無法徹底解決貧富懸殊和福利資源不足問題,亦無助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60票全投梁振英的工聯會也不滿他無決心推行標準工時。
據了解,內地中間人昨詢問本地政界,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是否不得民心,因反梁聲音壯大,北京挺梁也更困難,或影響社會穩定。梁去年獲北京欽點做特首,與其 參選時承諾解決房屋問題、打擊地產霸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有關,這份報告明顯「交唔到貨」,有親北京政界人士估計北京未必滿意,「因為見到梁振英原來係冇 具體辦法對付地產商」。
「靠佢香港死梗」
工黨主席李卓人昨指施政報告「穩中行騙」兼「假大空」,「根本只係拖政報告,一切拖得就拖」;民主黨涂謹申則指梁成立多個委員會拖延的問題手法,毫無治港新思維,「好有董建華施政影子」。
本報昨在facebook進行網上調查,以五分為最高分,截稿前近500名投票人中,有402人予施政報告零分,投下五分的有31位。人民力量陳偉業諷刺梁振英發表了「香港歷史上最廢施政報告」,在房屋問題上了無新意,屈服於地產霸權,「靠梁振英帶領香港死梗」。
全民鬧「廢」,梁振英卻在記者會自誇承先啟後,堅稱過去半年推出多項政策初見成效,否認扶貧措施「雷聲大、雨點小」。被問及上任半年、樓價卻升近一成,遏抑樓價不力,他竟仍膽敢「拍心口」,說解決住屋問題是未來五年施政「重中之重」,但無回應若未達標,是否不尋求連任。
梁振英昨晚在電視論壇上,被問及有市民稱呼他為「大話精」時指,「與其叫口號,更加想聽吓喺邊方面,(我)誠信出咗乜問題」,重申已交代僭建事實。
樓宇供應 地產霸權主導
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主打房屋政策,推十招增加短中期房屋土地供應,包括將「政府、機構或社區」(GIC)及綠化地帶改劃住宅用途,預計2020年前可提供
12.87萬個單位。不過新招一出,全城即掀反價封盤潮,業主與地產界形容「梁十招」遠水不能救近火,無力遏止樓市升溫。政府消息也承認,私樓短期供應量
主導權在發展商,政府難以控制。
記者:譚靜雯 湯家明 林偉聰
記者:譚靜雯 湯家明 林偉聰
為增加短中期房屋土地供應,施政報告提出十招覓地建屋,主要有四大方向,包括將36幅共27公頃的GIC用地改劃住宅用途、13幅共57公頃的綠化地帶也改為住宅用途,及16幅共30公頃工業用地也適宜作住宅用途,規劃署也會在短期內開展新一輪工業用地檢討。
政府也會透過行政措施,包括提高私人住宅項目發展密度、檢討土地行政程序,和批地及補地價等流程,將未落實土地用途的地方盡快改作房屋或其他發展,如天水圍112區用地。第三方面會透過市建局、港鐵等釋放土地建屋等。
政府也會透過行政措施,包括提高私人住宅項目發展密度、檢討土地行政程序,和批地及補地價等流程,將未落實土地用途的地方盡快改作房屋或其他發展,如天水圍112區用地。第三方面會透過市建局、港鐵等釋放土地建屋等。
實質落成量低於曾蔭權時期
梁振英競選時高調承諾解決房屋問題,協助市民「上車」,但首份施政報告竟逃避提及每年公私營單位的總建屋量,只披露未來5年可興建7.5萬個公屋單位,及未來3至4年可提供約6.7萬個私樓單位,有別於上任特首曾蔭權每年的施政報告,都會提及公私營房屋總建屋量。
政府消息承認,未來2至3年無法即時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短期只可依賴私人市場,但強調過去半年已批出7,800個預售樓花申請,仍有1.2萬個申請有待 審批。政府消息承認,私人住宅單位的具體供應量,取決於發展商賣樓進度,政府難以控制。若有發展商刻意囤積單位或托市,政府消息無正面回應有何對策,只強 調會毫不猶豫出招助樓市平穩及健康發展。
有市場人士估計,梁振英政府在2012/13年度的公私營單位實質落成量僅1.9萬個,低於曾蔭權時期每年2.5萬個實際落成量,及3.5萬個建屋目標。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也指,梁振英雖然有增加土地供應政策,但未來3至4年的私樓供應量,與梁早前提出希望每年達到二萬個仍有距離,市場預期未來供應仍不 足,樓價回落機會不大。
「樓價唔會因呢啲招數回落」
有地產界人士直指梁十招遠水不能救火,「將政府底牌攤晒出嚟,頴到盡都係得咁多土地,香港樓價唔會因為佢呢啲招數回落。」蕭先生一家四口正租住私樓,月入逾 4萬元,既不能申請公屋,也不符合資格申請資助房屋;他批評施政報告未有交代對中產的協助,「我完全見唔到有咩幫到我哋,得個講字!」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短期內供不應求的事實不會改變,「我都唔知短期樓價究竟會升幾多,亦都唔識睇(個市)。」據他計算,過去連續6年,平均每年供應量均
少於1.1萬個單位,遠低於正常2萬至2.5萬水平。政府所指未來有近13萬個單位供應,但基於很多會在土地改變用途中遇到刁難,最終供應必「打折」,
「最樂觀都打八折」。
施政報告 選擇性共識
梁振英200頁施政報告,事先揚言是他五年任期的施政藍圖,表面上經濟、房屋、社會、環保議題等各有涉獵,但具體措施不多,香港人關注的多個重大問題,例 如普選和政制的章節,只有寥寥百五字。至於檢討丁屋用地、23條立法、興建焚化爐、國民教育、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等敏感議題,梁振英不是避開不提,就是以尋 求共識為由擋駕;去到開發新界東北、與大陸融合的政策,就變成不能等百分百共識。
承諾落空 公屋供應目標任內不變
梁振英一向以房屋政策為主打。最令人關注的每年公屋建屋目標方面。梁振英指,任內每年能提供1.5萬個公屋新單位,實為曾蔭權年代已擬定的目標。梁振英提 出2018起五年內,平均每年供應2萬個新位,比目前只增加5000個單位。事實上,梁振英去年10月備選特首時期,提過為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政府要 將每年公屋建屋量大幅增加至3.5萬個。
政府去年公布土地儲備,自爆七成政府用地留作興建丁屋。發展局陳茂波當時提出,丁屋政策有需要檢討。梁振英如今未有再在施政報告跟進,反而報告有極多篇幅 要大力發展新界東北、洪水橋新發展區,發展大嶼山,以及使用「政府、機構或社區」(GIC)其他「綠化地帶」起樓。梁提出另一項造地的方法,就是填海起 樓,考慮選址包括大嶼山北、屯門的龍鼓灘、青衣西南和馬料水近城門河河口一帶,初步打算填海製造共約600公頃土地。
樣樣等共識 唯開發土地不能等共識
雖然以上種種發展計劃與近年保育的爭議互相違背,但梁振英斬釘截鐵表示,「在社會不會有百分百的共識,我們不能也不應等待百分百的共識。」他又似向由青年人主導的保育運動宣戰:
我想青年朋友知道,今天大家要討論、要抉擇的規劃和開發方案,為的是應付青年人日後的需要。迴避問題是極為容易的選項,但將來蒙受惡果的只會是今天的青年人。然而,梁振英談及標準工時,他卻說突然變臉要「建立共識」。至於大眾關注的全民退休保障,又是交由退休保障專責小組研究。距離2017年特首普選尚餘四 年,梁振英在普選問題的章節,只有150字的篇幅,內容空洞,又以「達致共識」擋駕,「政府會在適當時候,就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以及2016年立 法會的選舉辦法展開廣泛諮詢,並啓動憲制程序。」
政府曾經月前吹風指會為同性戀反歧視條例立法諮詢,都最後在保守團體的壓力下屈服,他最終在施政報告指,這是極富爭議性的課題,再次以無共識為由否決諮詢。梁振英同時矛盾地說,要「廣泛聽取不同的意見」令人難以明理解,政府為何既要聆聽意見,卻不作出諮詢。
近月,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重提23條立法是香港憲制責任,市民對23條立法重來的憂慮越來越大,但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全無提及相關問題。
融合思維主導
梁振英就有爭議性的環保議題,亦選擇避開不提。他競選時指毋須興建焚化爐,爭取環保界的支持。不過,陸恭蕙近日預言轉軚,提出焚化爐非起不可,意味著焚化爐建議死灰復燃。梁振英今日在施政報告只說「先進的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焚化爐及擴建推填區等重大政策,竟隻字未談。
他大費周章論及中港融合,全方位落實粵港合作協議,以及推動連接兩地的交通設施等,在內地多個城市設立經貿辦事處,提升職能,將「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升 級作「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建立「內交」,一貫與中國經濟融合的思維,卻未回應近年香港人關注「被融合」的議題。
從關鍵詞看施政報告
施政報告2萬幾字,又充滿語言偽術,一時間難以把握其大意,不妨從各個關鍵詞出現的頻率入手,作一個簡單分析。數字跟內容當然並非按比列對等,毋須認真解讀,但可反映梁振英的施政態度。
施政報告中,「發展」一共出現了182次,但「保育」卻只有15次。諷刺的是,很多提到「保育」的句子並不關乎保育,不是「節能減排、保育自然」之類的套話,就是借「保育」來推「發展」︰
而「研究」及「實施」的比例也失衡得令人咋舌,與CY政府愛以「拖字訣」應對當務之急的作風相符。標準工時,再討論吧;退休保障,再研究吧;性傾向歧視立 法,再聆聽意見,但不諮詢……公眾關心的議題一一落空,而應該深入研討的重大議題,即普選、檢討丁屋用地等,也只得到「在適當時候再諮詢」一句敷衍,甚至 完全不提。
順帶一提,「委員會」在施政報告中出現48次,而「諮詢」(包括「適當時候再諮詢」及「沒有計劃諮詢」)則只有22次;梁班子愛說「與民共議」,但「共識」二字在整份施政報告中,只出現過7次,包括以下3次︰
而「內地」、「中央」、「中國」、「國家」等代表「阿爺」的字詞出現次數合共71次,「國際」及「世界」則只有34次,提及內地的次數是國際的一倍有多;梁振英顧全大陸,香港發展事事北望神州,得返半隻腳喺國際舞台。下為對內地政策及對國際政策的對比。
施政報告中,「發展」一共出現了182次,但「保育」卻只有15次。諷刺的是,很多提到「保育」的句子並不關乎保育,不是「節能減排、保育自然」之類的套話,就是借「保育」來推「發展」︰
但只要攤開地圖,我們就清楚看到,在郊野公園和具高保育價值地帶以外,香港仍有不少未開發的土地,也有不少可供考慮的填海地點。整份施政報告當中,有關「保育」的具體政策只有以下三項;發展的項目則充斥全份報告,不贅。
- 就制訂香港的《生物多樣性策略和行動計劃》,諮詢公眾
- 建議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資50億元,以投資回報長期和持續支援社區提出的環保行動。
- 檢討保育私人歷史建築的政策
而「研究」及「實施」的比例也失衡得令人咋舌,與CY政府愛以「拖字訣」應對當務之急的作風相符。標準工時,再討論吧;退休保障,再研究吧;性傾向歧視立 法,再聆聽意見,但不諮詢……公眾關心的議題一一落空,而應該深入研討的重大議題,即普選、檢討丁屋用地等,也只得到「在適當時候再諮詢」一句敷衍,甚至 完全不提。
順帶一提,「委員會」在施政報告中出現48次,而「諮詢」(包括「適當時候再諮詢」及「沒有計劃諮詢」)則只有22次;梁班子愛說「與民共議」,但「共識」二字在整份施政報告中,只出現過7次,包括以下3次︰
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已達成共識
社會不會有百分百的共識,我們不能也不應等待百分百的共識
而「內地」、「中央」、「中國」、「國家」等代表「阿爺」的字詞出現次數合共71次,「國際」及「世界」則只有34次,提及內地的次數是國際的一倍有多;梁振英顧全大陸,香港發展事事北望神州,得返半隻腳喺國際舞台。下為對內地政策及對國際政策的對比。
內地相關政策
- 提升香港和內地省市的經貿關係
- 建立CEPA聯合工作小組
- 擴大和深化粵港合作,充分利用香港服務業進入廣東的「先行先試」政策
- 「先行先試」的範圍由廣東省延伸到泛珠江三角洲的其他省區
- 除北京、廣東、上海和成都4個現有辦事處外,建議在武漢開設經貿辦事處,同時研究在其他多個城市設立聯絡處的可行性
- 要求各駐內地辦事處提升職能,加強聯繫在內地的港人和團體
- 成立「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
- 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我們會鞏固及拓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特別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離岸人民幣債券和證券產品的發行
- 實現內地進一步擴大對香港服務貿易的開放,便利工商及專業人士在內地擴大市場
- 在國家商品期貨國際化的過程之中發揮重要作用
- 協助中小企在內地拓展市場,包括有效運用「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專項基金」,並支持香港的商會在內地省巿設立展銷場地,建立香港品牌
- 增加年青人到內地實習的機會
國際相關政策
- 我們會加強與新興市場的經貿往來,並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爭取加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 尋求與外國締結《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以及吸引外商到香港投資
- 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法律服務樞紐的地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的功能
- 「金融發展局」集中研究如何配合國家金融市場逐步走向國際
- 吸引國際級體育項目及賽事來港。由明年起,香港將會成為舉辦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國際賽的一個城市
- 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區內人流、物流樞紐的地位,成為國際物流中心,發國際航運服務業
CY似老董 成立無數委員會
《主場新聞》創辦人劉細良分析,梁振英設立多個委員會進行政策研究工作,目的是繞過政務官系統,安排「梁粉」入局,制定出梁振英心儀的政策;這種做法與董 建華同出一轍。譬如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研究推廣的正是政務官並不傾向的產業政策。不過,「梁粉」們對香港實況及政策的理解不如政務官系統,其研究的 參考價值有多大、提出的建議是否可行,均存在疑問。劉細良指,在董建華年代各個委員會撰寫的計劃書,不少都成了廢紙,從未實行過。
新成立局:
金融發展局
集中研究如何配合國家金融市場逐步走向國際,進一步發展香港金融業,包括在促進金融業多元化、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在國家和地區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向政府提交意見和建議。海濱管理局(建議成立)
政府歡迎「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建議,成立專責和法定的「海濱管理局」,務求以新思維和更靈活的管理模式,全面推動海濱發展。發展局會聯同「海濱事務委員會」,就有關建議進行公眾諮詢。新成立委員會:
標準工時專責委員會
勞工及福利局將於今年第一季按照我的政綱,成立由政府、僱主和僱員代表,以及學者和社會人士組成的「標準工時專責委員會」,跟進報告。政府希望社會各界在專責委員會的平台上,共同就標準工時進行知情和深入的討論,建立共識,找出未來路向。經濟發展委員會
我們要制定全面的產業政策。……着力研究擴闊經濟基礎,促進長遠發展的整體策略和政策,檢視有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行業。「經濟發展委員會」下設「航運業」、「會展及旅遊業」、「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及「專業服務業」小組,負責向政府提出具體建議。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
我們會重組「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成為「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擴大職能,以涵蓋香港與內地所有地區的經貿事宜。委員會將就加強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的政策和策略,包括如何協助香港企業開拓內地市場,提出建議。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
財政司司長領導的「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將改組為「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全港所有不同用途土地的開發和供應計劃,調動供應,以應對需求變化,並定時向我匯報。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
集中研究政策措施,發展中醫中藥業,重點包括提升中醫師專業水平及地位;加強促進中醫藥研發;鼓勵中西醫結合治療;擴大中醫中藥在公營醫療系統的角色,以及設立中醫住院服務等。梁同時宣佈為下列議題成立委員會,詳情未公佈: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委員會
我們會設立5億元的「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漁民採用可持續而高增值的運作模式,並資助相關的計劃及研究,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因禁止拖網捕魚而受 影響的漁民也可受惠。我們會設立包括官員及業內人士的委員會,就基金的應用提供意見,確保符合漁業的實際需要。具體細節,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稍後公布。免費幼稚園教育可行性研究委員會
教育局正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可行性,並提出具體建議,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優質的幼稚園教育。檢討醫管局運作督導委員會
考慮到人口老化及社會對醫療服務需求的變化,我們將成立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討醫管局的運作,探討提高成本效益及服務質素的可行措施。推動綠色建築跨部門督導委員會
建築物用電量佔全港九成。除了將九龍東打造為低碳社區以外,我已責成環境局局長領導跨部門的督導委員會,加強部門間的協調,議定具體實施策略及行動計劃,並與業界和持份者緊密交流合作,推動綠色建築。新成立小組:
CEPA聯合工作小組
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已達成共識,完善現行落實CEPA措施的機制,增設聯合工作小組。內地一方由商務部牽頭,相關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參與,港方由工業貿易署帶領,按業界意見,針對遇到較多障礙的行業,重點協助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解決問題。推廣香港成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小組
我們計劃由政府、業界及各方面專家組成工作小組,研究推廣香港作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整體策略。單肢傷殘人士申領傷殘津貼跨部門工作小組
我在政綱提出容許單肢傷殘人士申領傷殘津貼。勞工及福利局正籌備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研究這課題。
CY放寬半山薄扶林起樓限制 地產商笑呵呵
薄扶林及半山區的發展限制,源於港督麥理浩70年代推行的行政措施。政府當時提出為了紓緩交通擠塞,限制區內的建築發展,「發展限制」包括三大措施:
(1) 公眾用地須延遲賣地;然而,申訴專員公署2006年發表報告,揭發政府幾十年怠慢執行相關的行政措施,嚴厲批評部門未有將行政措施落實到地區發展計劃,任由地產商在半山重建高樓大廈,令當區居民數字膨脹,交通更為擠塞。
(2) 受限制批約土地,須延遲批准所有可能導致更高密度發展的契約修訂;
(3) 至於無限制批約土地,也要運用《建築物條例》及《建築物規例》賦予的權力,防止進行更高密度的重建計劃。
地政總署及規劃署後來回應指,在半山地區規劃大綱圖,加入建築物高度限制,又為部分地段設立最高的地積比,負責做把關。而規劃署的薄扶林發展規劃大綱圖,也列明當區仍受「薄扶林發展限制」所約束。
豪宅地段 價錢矜貴
梁振英今次放寬薄扶林及半山的發展限制政策,影響深遠。包括提出重建成住宅的薄扶林心光盲人院地皮,可望用更高地積比率重建。在2007年,院方以私人協約方式,將重建權交給地產商恆隆發展。心光盲人院位於薄扶林道131號,屬於罕有的臨海靚地。
2007年,恆隆與心光盲人院,首次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希望由「政府、機構或社區」簡稱GIC用地,轉為住宅用地。恆隆提出申請以3倍地積比,興 建2幢30層高住宅、約120伙豪宅,但最後被拒。2009年,恆隆再接再厲,儘管縮減發展規模,仍被城規會以密度過高,交通負荷過重及影響景觀等為由, 否決申請。
恒隆地產在2011年再次提出申請,把地積比率降至1.9倍、以及項目高度上限定為151米闖關。雖然城規會決定拒絕用地改為住宅用途,惟決定把心光用地 改劃用地為「綜合發展區」用途。實際上,心光盲人院轉為「綜合發展區」用地後,恆隆的住宅發展計劃有機會推展。但將來要發展住宅時,發展商要再申請,方便 城規會可透過城規條例,監控其發展過程。
梁振英今日放寬薄扶林及半山的發展限制政策,對於恆隆在內在半山及薄扶林擁有靚地的發展商,自然相對會鬆綁。心光盲人院佔地近7萬方呎,如恆隆以1.9倍 面積發展,以附近樓盤碧瑤灣及貝沙彎的二手呎價,項目最少值16億元。若然在梁振英推出新政後,恆隆最終能以3倍的地積比率發展項目,心光重建的價值隨時 漲至25億元。
薄扶林區議員司馬文指出,薄扶林發展限制向來不公平,標準也不統一。政府曾經豁免香港大學擴建,及數碼港發展項目的發展限制,私人地皮發展卻要嚴守限制。 然而,司馬文憂慮放寬限制後,南區至港島北的交通未必能負荷,建議當局以分區規劃大綱,更公平地控制地積地率,以免薄扶林區過度發展。
田北俊批CY 為安插梁粉 增設委員會
泛民主牌猛烈批評梁振英第一份施政報告,是意料中事,但不少建制派議員,也不收藏自己的不滿。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批評,新增的16個小組委員會是架床疊屋,並質疑特首梁振英借此來安插「梁粉」,為他們提供新公職。公民黨議員湯家驊便形容這些委員會是「梁粉集中營」。
田北俊指施政報告整體合格,回應了市民對房屋及扶貧的訴求,惟擔心本地建築工人不足,難以達致於2018至2023年間建十萬個公屋單位的目標,希望梁振英不是單純提出目標為收買人心。
林大輝:似務實又似務虛
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也不滿施政報告,没有承諾每年檢討最低工資,並没訂立標準工時,好像已在工商界壓力下退讓,認為梁振英欠缺膽量。陳婉嫻要求政府設立全民退休保障,並向居住環境惡劣的公屋申請人發放租金津貼。
當中以工商界議員林大輝的回應最玄妙,他表示報告似務實又似務虛,不會不合格,但亦不會高分(蘋果日報)。他批評梁振英對經濟著墨太少,香港發展應講求平衡,不應過份依重內地。
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批評施政報告對醫療的問題著墨不多,提出的政策只延續自上屆政府,即使成立委員會來監察醫管局運作,成效亦不彰。
葉劉:合格有餘
民建聯與新民黨則為施政報告護航,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讚賞施政報告正視市民需求,就民生及經濟問題的改善作詳細論述,以房屋篇幅最大,有急市民所急,方向正 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報告合格有餘,指梁振英成立多個委員會決定正確,在政府不熟悉的範疇上,應邀專家參與,並說其民望應靠長期工作建立,非一份施 政報告而定,兩黨會支持致謝動議。
而泛民一律對施政報告「唔收貨」,人民力量批評這份施政報告是史上最廢,大部分只延續原有政策,對香港社會問題没有深入分析,黃毓民更批評報告對政制改革著墨甚少,市民對普選未能感樂觀。
工黨斥責梁振英是在欺騙市民,在市民關心的議題上,包括政改、房屋及全民退休保障,皆没有任何具體政策落實,成立多個委員會只是拖延時間,予報告負分。公民黨黨魁梁家傑亦對感失望,對扶貧及政改著墨太少,不會支持致謝動議:
在建屋問題上,政府捨易取難,研究在綠化帶、工業用地等地方建屋,而不利用熟地起樓,令樓宇落成時間延後,難解市民燃眉之急。 ── 梁家傑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斥責梁振英不敢處理問題,没有推出任何具體政策,未能改善行政立法關係,而成立多個委員會只為拖延推行政策的時間,令對梁有期望的市民感失望,指報告完全不合格。
商業電台
何喜華︰CY扶貧政策不合格
一直支持梁振英的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接受now寛頻電視新聞訪問時表示,若滿分為10分,他只會給施政報告的扶貧措施4分。
何喜華認為,梁振英施政報告中的扶貧政策,與政綱中承諾的有異,但何喜華似體諒梁振英:
似乎佢喺度調整返佢競選時候嗰個講法,咁究竟呢個問題出於,佢面對住競選嘅時候,冇考慮到好多具體實際嘅困難呀,抑或佢而家在職嘅時候、推行嘅時候,的而且確發覺好難去處理呢啲問題,所以先至導至佢唔能夠有一個更加明顯啲嘅承諾?呢一點,我地仍然仲要觀察。何喜華亦指,政府有能力推行部份政策,不希望政府將所有問題都交給扶貧委員會討論。
在梁振英今早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沒有任何具體的扶貧政策;在「扶貧」一章中,除具體方向論述,只有制定貧窮線、研究修訂部份關愛基金項目兩項較為具體。有關全民退休保障,梁指扶貧委員會屬下的專責小組會再「深入探討」。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指,制訂貧窮線,顯示了政府對貧窮問題的決心及承擔;他在記者會上否認政府把扶貧責任推給扶貧委員會。
我地有在職貧窮、兒童貧窮、地區貧窮嘅問題等等,希望能夠總覽全個香港不同類型、不同性質嘅貧窮問題,跟住扶貧委員會同政府能夠做到一個系統性嘅、解決問題嘅計劃,並唔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咁去做。
大規模填海 港島西或建人工島
施政報告今天公布後,發展局便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詳述由發展局推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文件提及到增加土地供應,當中包括可能興建人工島、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發展局已考慮在香港島與大嶼山之間興建人工島,落成後提供適當的交通基建,可望作為擴展現有市區的新發展區。
發展局又選出龍鼓灘、馬料水、北大嶼山的小蠔灣、欣澳及青衣西南,這5個可作為近岸填海的地點,總面積約為 600 公頃,發展局表示龍鼓灘、小蠔灣及欣澳的水陸交通較為便捷,對環境及社區的影響亦相對較少;而馬料水及青衣西南則鄰近現有的新市鎮,可為現時的沙田、荃灣 及青衣等地區提供擴展的新土地。發展局指這5個填海地點及人工島,總面積約為2000至3000公頃,可以作為土地儲備。
在岩洞及地下發展方面,發展局欲把4間污水處理廠搬遷往岩洞,當中包括沙田污水處理廠、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西貢污水處理廠、深井污水處理廠,建議的 岩洞發展項目可騰出共約 6 公頃的市區土地,並改善附近的居住環境。發展局表示為善用地下空間作為另一土地供應來源,會進一步探討香港可發展城市地下空間的潛力,及研究連接現有或將 建的建築物及設施的地下空間發展。
發展局將在今年首季,就填海及岩洞發展進行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收集意見以計劃對合適的填海及岩洞發展地點展開技術研究,包括累計環境影響評估,並盡快落實填海項目作為土地儲備及其他用途。
少談政改 CY:要做更迫切事
特首梁振英只花了僅不足兩頁篇幅談及本港政制發展的安排,他在下午的記者會上,被傳媒問及,何謂「在適當時候才立法」,以及是否在等中央指示,梁振英解釋,現在首先要「集中精力、唔好分心解決眼前迫切的問題」,但強調會預留足夠時間蘊釀、諮詢、討論政改問題。
他強調,不會因為時間倉卒而做不好有關的諮詢和立法工作,至於施政報告沒提及《基本法》第23條,他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意味任內不立法,但重申「先做眼前迫切的事,其他嘢其他時間再講」:
「我們在勾劃嚟緊5年的工作藍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嗰個緩急先後,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呢個係在我們的時間表上面,就呢個問題,我們冇任何倒 退,亦都唔會迴避。只不過,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在2017年之前做好有關的蘊釀、討論、諮詢同立法工作,我們唔需要馬上去啟動呢件事,23條立法亦都係咁 樣,1990年頒布的《基本法》已經寫咗,但係目前特區政府更加有迫切需要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所以我們要做咗這些事情先。(追問:你會承諾任內不 立法嗎?)我們現在集中精力做好我們要做的事,其他嘢我們可以其他時間再講。」願景沒有時間表
他強調,過去房屋和土地部門協調和合作得非常好,有信心7項短、中期提供土地計劃,可以早日提供最少12.8萬個房屋單位。
對於他在政府報告中提到,房屋供應可增加至12.8萬個單位,以及標準工時立法和15年免費教育等,兩者有沒有具體時間表,梁振英稱,「所有我們想做的事,我們都會不失時機,盡快去做」;他又指,待各個委員會開動後,會有實際工作時間表,希望委員會盡快向他提報告。
至於在施政報告中,沒有表明落實其競選政網中提到的15年免費教育,是否「雷聲大雨點小」,梁振英辯稱,「15年免費教育冇講到唔做住」,並指現時幼稚園教育體系中,在開支方面,包括租金和師資都不同,因此要研究如何在這情況下提供15年免費教育。
他又以右手按住胸口,表示自己可以「拍心口」向巿民承諾,房屋政策會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會本著協助基層上樓和協助中產置業的理念,無論是公營和私營房屋,只要是政府職能範圍內,就會大力去做。在短期措施方面,包括政府提出檢討薄扶林和半山區的出售土地限制,以及改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的土地用途,預計1年內可以推出起樓,4至5年可以入伙。
王維基轟施政報告不提發牌
一直等待免費電視牌照的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批評施政報告隻字不提有關開放免費電視市場的工作,發聲明對此表示遺憾。
聲明亦提及香港在製作電視劇、電影及音樂的優勢每況愈下,正急速被鄰近地區取代,並指社會對要求政府開放免費電視市場,以重振本港的文化創意產業,有強烈的訴求。
施政報告雖提及過會「盡力支持香港的文化藝術活動,推動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但對如何開放免費電視市場的工作,隻字不提,因而王維基在聲明中寫道「我們深表遺憾」。
林鄭:政改不能等百分百共識
特首梁振英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希望施政報告能回應市民訴求,並得到廣大市民和立法會議員的支持。林鄭月娥又指,有信心在本年內可訂立貧窮線,又期望在政制發展的議題上,會爭取最大共識,但「不能百分百大家完全同意」。
被問到施政報告未有詳細交代政改等問題,林鄭月娥解釋,政府會依《基本法》條文及人大決定,落實普選,不能等到有「百分百共識」,但希望爭取社會最大共識。她強調,有信心落實普選:
「......咁因為大家都係有決心落實呢個普選,所以如果要等到有百分百共識呢,恐怕呢個大的目標,呢個最終的踏去民主步伐的目標,必須要受到大家更加 的重視,唔能夠話係百分之一百能夠大家完全同意,但係,我哋係有呢個毅力,亦都係有呢個誠意,希望能夠爭取到最大的社會共識。」林鄭月娥又指出,梁振英的扶貧理念有兩重點,包括從政策入手,令貪困人士可自力更生,有向上流動機會;以及希望資源可用於有需要人士身上。施政報告中提到的大量工作所涉及的政策局,將把相關施政資料放上互聯網,並交予立法會相關委員會跟進。
另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金融發展局、經濟發展委員會,他在6週後的財政預算案中,將進一步交代如何 落實有關建議,他本人亦將負責協調及統籌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對於房屋問題,曾俊華強調,沒有一粒「銀子彈」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有需要時毫不猶豫用錢。
六四戒嚴指揮楊白冰去世 楊尚昆胞弟 簽字執行鎮壓命令
【明報專訊】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已故國家主席楊尚昆弟弟楊白冰,前日下午在北京病逝,終年92歲。1989年「六四」事件中,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楊白冰是北京戒嚴及清場的主要執行者,他因此被認為要對鎮壓負責者之一。
楊白冰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進入中央政治局後,已卸任軍職,並無任何實職,1997年徹底退休,頤養天年,周遊四方。近年他因年事已高,鮮有公開露面,但依然會參加家鄉重慶的一些大型活動。官方新華社昨日以百餘字簡短發布楊白冰去世消息,稱他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軍(解放軍)傑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
原名楊尚正的楊白冰,1920年生於四川潼南,上將軍銜。「六四」後中央曾向高級官員播放「六四風波的經過」錄影,當年看過光碟的北京官員透露,其中有時任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在下達鎮壓命令上簽字的畫面。不少人相信,楊白冰當時是戒嚴部隊總指揮。
清場前看望軍隊「振士氣」
據資料記載,在天安門廣場清場前的5月31日,為了鼓舞士氣,楊白冰和總參謀長遲浩田等人分別看望戒嚴部隊,楊白冰要求官兵「在執行這項特殊情下的特殊任務中,服從命令,加強紀律,執行政策」。當時,戒嚴部隊已基本進入北京重點警衛目標區,並開始著裝上崗。
6月3日下午4時,楊尚昆、總理李鵬、政治局常委喬石和姚依林召集的緊急磋商會議中,楊白冰也是與會者。該會議決定當晚9時起,戒嚴部隊、武警部隊開始「平亂」;翌日凌晨1時抵達天安門廣場,6時完成全部清場任務;如遇阻攔,戒嚴部隊可以採取各種自衛措施和一切手段予以排除。楊尚昆當時指出「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開槍」。3日當天晚上,在中南海坐鎮指揮的高層中,除楊尚昆、楊白冰兄弟外,還有李鵬、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劉華清、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北京市長陳希同等人。
「六四」賣力獲鄧小平提拔
楊家兄弟因在「六四」事件中大力支持鄧小平而受到提升,楊尚昆升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楊白冰升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軍委秘書長,掌握軍隊實權,開創兄弟兩人掌軍先例。2010年,曾傳出楊白冰有意出回憶錄,澄清自己在「六四」中角色,但被當局阻止。
原中央軍委秘書長、原中央政治局委員楊白冰前日下午在北京病逝,終年92歲。圖為1988年拍攝的楊白冰圖片。(資料圖片) |
直昇機墮倫敦市中心 兩死兩傷
倫敦時間今早八時,一架直升機於倫敦南部,撞上一座位於建築物上的天秤(塔式起重機)後墜毀,造成最少兩死兩傷。
事故地點為倫敦南部Vauxhall區的The Tower,是英國最高的商住用建築物之一,現場一片火海,冒起大量黑煙。事發時正值上班時間,交通繁忙,而且天氣欠佳,極為大霧。暫時錄得兩死兩傷,警方暫排除是恐怖襲擊的可能。消防部門已作緊急應對。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下令逮捕首相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昨下令執法部門,在24小時內逮捕涉嫌貪污的現任總理阿殊拉夫(Raja Pervez Ashraf),及其他15名現任及前任官員,要求阿殊拉夫於週四出庭受審。分析指,最高法院的決定,與巴基斯坦強橫的軍事勢力有關。
阿殊拉夫被控於2010年擔任水電部長期間,收受興建電廠的回佣,涉及金額數百萬。阿殊拉夫否認指控,堅持自己清白;其所屬政黨巴基斯坦人民黨已召開緊急 會議商討對策,目前其律師正研究如何避免逮捕令被執行。阿殊拉夫的幕僚Fawad Chaudhry指,巴基斯坦軍方及司法部門正試圖推翻現屆政府,最高法院的逮捕命令違憲。
與此同時,近月人氣急升的無黨派政治新星、伊斯蘭派領袖卡德里,組織了數萬民眾在伊斯蘭堡國會門前示威。近三萬民眾聽到逮捕令的消息後,高呼「最高法院萬 歲」。卡德里要求現屆政府總辭、立即解散國會,更求軍方及法院協商,成立看守政府。盛傳卡德里背後有巴國司法部門及軍方的支持;「卡德里向示威群眾高喊政 府會覆亡的那一刻,最高法院的逮捕令就下來了。」當地時評人Ayesha Siddiqa表示:「也太巧合了吧?」
自2008年起執政的現屆政府的任期即將屆滿,大選於5月舉行。巴基斯坦的軍方勢力龐大,曾多次策動政變,時不時干預巴國政局,與現屆文人政府勢成水火; 分析指出,軍方企圖復僻,並已得到司法部門的支持。現時巴國軍方極可能透過建立看守政府,將大選延期,藉以控制選舉結果。
去年6月,時任巴國總理寺蘭尼(Yousuf Raza Gilani)因拒絕致信瑞士當局,重新調查10年前前總統扎達里(Asif Ali Zardari)的貪污案,被控藐視法庭,最高法院將他定罪,寺蘭尼被迫下台。事件被《華爾街日報》形容為「司法政變」(Judicial C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