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政府求取網民資料逾萬次



Google早前踢爆,在去年上半年收到香港政府多次要求,向政府部門公開用戶個人資料。政府在立法會議員追問下,披露部門原來過去三年涉及1.4萬次要 求網絡服務供應商披露用戶個人資料,全部未經法庭命令提出。而政府又披露,香港郵政曾向一個網絡平台要求移除用戶不涉侵權的短片,原因是「可能影響部門形 象及引起有關同事不安。」
根據互聯網搜尋服務供應商谷歌(Google)早前發表的《資訊公開報告》,Google共收到香港政府192次披露Google用戶資料的要求,比2011年同期增加56%,涉及191個Google帳戶,其中Google只應允33%,即63宗要求。

警方三年逾萬次要求披露資訊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今天向政府查詢,過去三年,政府部門向Google及其他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提出索取網民資料,以及向服務供應商、網絡平台、網站要求移除用戶資料的數字。
據政府披露,向網絡公司要求公開用戶資料最多的部門為警方(過去三年有12501次),其次是海關(過去三年有1675次),部份個案要求網絡服務供應商披露用戶姓名、身份證號碼等私人資料,理由是防止及偵查罪案,但只有部分個案獲得互聯網商同意。
過去三年,衛生署曾經6754次要求移除用戶內容,原因是「懷疑拍賣或銷售受管制或未經註冊的藥物/中成藥」。

香港郵政怕影響形像 要求刪片
香港郵政曾向一個網絡平台要求移除用戶短片,惟該短片不涉侵權,也不涉及違法罪行。要求移除是基於香港郵政認為,「可能影響部門形象及引起有關同事不安。」最後被該網絡平台拒絕。而地政總署曾經以侵犯政府地圖版權為由,三次向網站及網絡平台要求刪去用戶資料。
政府以「保密」為由,拒絕稅務局提出公開資料的個案細節。除此之外,政府1.4萬次要求公開用戶資料,以及約7000次要求刪除用戶內容的個案,也是未經過法庭命令提出。

政府指出,各政府部門及執法機關人員在執行職務時,如須要求相關人士或機構提供資料或作出配合,會按照相關的法例、既定的程序或守則進行。政府現時並沒有 中央機制。政府指,現行機制運作良好,認為無須另外設立一套中央機制,統籌或規範各政府部門及執法機關向各類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網絡平台及網站提出索取或 移除用戶資料的要求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警方說是為了『防止』及偵查罪案而索取資料,但什麼才算防止及偵查?政府表示認為沒有需要設立相關政府中央機制或程序,但這明顯 是個問題。」莫又指出:「地政總署三次以『侵犯政府版權』為理由要求移除『未經同意下複製及轉載政府地圖』,但為什麼不經過相關執法部門,如知識產權署, 而自己直接跟進?」

梁振英向《信報》發律師信 指練乙錚文章誹謗

梁振英的律師信針對時事評論員練乙錚的文章。
 梁振英的律師信針對時事評論員練乙錚的文章。

消息人士透露,行政長官梁振英已向《信報》發出律師信。

消息人士稱,梁振英的律師信針對《信報》上月刊出的一篇由時事評論員練乙錚撰寫、內容涉及梁振英與他的支持者的關係和背景的文章,梁振英認為內容有誹謗。《信報》已交給律師處理,並會在今天(2月7日)發表回應聲明。

特首辦暫時未就事件回應。有關文章,應該是1月29日刊出的〈誠信問題已非要害 梁氏涉黑實可雙規〉(原文)。

更多報道:有線新聞

CY年代 地產商點分餅仔?

梁振英上場,長期主導香港經濟格局的地產財閥,哪些會變得進取,哪些會龜縮靜觀,原來的勢力版圖會否從此改寫,備受關注。
《主場新聞》追查梁振英去年3月中當選後至今近11個月,各家地產公司奪得住宅地皮數字,包括政府公開賣地、市建局重建項目、港鐵批出合約,及補地價等途 徑釋放出來的住宅土地可建樓面面積(部分合資項目未有披露地產商權益比例,統計會以五五比計算),發現梁氏當選以來,奪得最多土地的仍是李嘉誠的長實(001)及郭氏兄弟的新地(016)兩大傳統地產財閥。另一家大型地產商、李兆基的恆基(012),則未嘗甜頭。至於鄭家純的新世界(0017)和呂志和的嘉華(0173)等梁粉,積極競投土地,而且斬獲甚豐。

李嘉誠郭氏家族龍頭地位鞏固
過去大約11個月期間,長實李嘉誠、新地郭氏家族各自豪擲過百億元掃地。儘管長實只是投得三個項目,在去年10月,以96.31億元獨資鯨吞整個港鐵荃灣 西站灣畔項目,涉及近2400伙單位,可建樓面面積超過170萬平方呎,加上其餘二個項目,長實總共奪得擁有近300萬可建樓面面積,囊括了梁振英當選以 來30%釋放出來的樓面面積,為眾多地產商之首。
新地郭氏家族投得三個項目,以數量計,同樣不算突出。由於新地獨資以69億元,奪得73萬呎樓面面積項目,總計過去11個月,以14.6%的佔有率居第二 位。長實及新地兩大資本雄厚的地產商,在拿取大型項目的優勢,依舊不變,仍然是香港地產市場的龍頭,也沒有因為梁振英上台和一連串壓抑樓市政策而卻步。

進退失據的恆基
恆基一向以收購舊樓、囤積農地等候補地價發展,鮮有在政府手上買地。不過,自梁振英上場,恆基不但在公開買地場繼續「陪玩」,也未見有大型的補地價項目,在官方增加土儲的途徑上,恆基可謂是「零斬獲」,未能上榜。
恆基在過去11個月,主要靠完成零星收購項目,逐步增加土儲,例如去年5月強制拍賣中,全購大角咀海安樓等等。
恆基的保守作風,讓人聯想到李兆基年初建議地產商免補地價在農地興建百萬上車盤,是否與近期增加土儲步伐緩慢有關。

新世界為首梁粉 積極掃地
中途投誠的梁粉鄭家純,其領導的新世界(017)僅隨長實和新地之後,在過去11個月內,透過投地等官方途徑拿到第三多新地皮的地產商,以樓面面積計佔去11.8%。
新世界自前年底配股集資,在投地場上轉趨積極,去年又完成北角新東方台及皇龍道的補地價,較早前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已批准新世界與華置的西半山干德道55號補地價發展,進一步讓新世界增加住宅土儲。
另外,親梁陣營的呂志和的嘉華(173),以及會德豐(020)吳光正,在梁振英當選後釋放出的可建樓面面積當中,各自拿下約8%。力撐梁振英、與新地分家的郭炳湘也重返賣地場,與林建岳麗新(488)共同投得將軍澳地皮。由始至終支持梁振英的恆隆(101)陳啟宗,就未見有入貨。

中資抬頭 萬科殺入香港
早已進入香港市場的國企中國海外(068)近期轉趨活躍,分別以25億元奪得鴨脷洲地皮,以及另一土瓜灣的市建局項目。而內地龍頭地產商萬科,今年初小試牛刀,首次與新世界合資奪得港鐵項目。到底中資公司會否進一步擴大在香港的版圖,與港資地產商分庭抗禮,仍有待觀察。

唐營田北俊變得進取
屬於深唐陣營的田北俊毋懼梁振英上場,進取吸地。其家族地產公司萬泰,先後兩次以合資方式買入沙田九肚山的豪宅地皮,一共奪得2.3%的可建樓面面積。最新一次伙同永泰(0369)以14.67億元投得沙田九肚山B1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高達1.03萬元成交,創出九肚山地價第二高的紀錄。

逾千港大生集會 不要學生會染紅

圖: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即時新聞facebook
圖: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即時新聞facebook

一班香港大學學生發起了「全民集結‧中山起義:讓學生會回歸學生」的聯署及集會,學生們在今晚7時於中山廣場聚集,要求學生會會長陳冠康及評議會主席譚振聲下台,及拒絕承認由柯文俊主持之原選委會在2013年2月5日至8日舉辦的周年大選及其選舉結果,並還港大學生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周年大選。

港大同學均穿上黑衣到達中山廣場,坐滿至中山階,1500份場刊在20分鐘內全部派完。集會有同學及舊生上台發言,場刊說明集會將揭露學生會墮落一面、腐化評議會的無道,及要求港大學生主宰學生會,有同學高呼:「不要染紅嘅學生會!學生會係我地學生嘅!」
集會亦邀請陳冠康及譚振聲跟學生直接對話,惟到晚上8時30分,兩人仍未現身。
有關心港大學生會的港大生,組成了光復港大學生會關注組,他們指出,港大學生會近年每個行動都遭到同學強烈質疑,不知情的旁觀者只會搖頭歎息,慨歎港大學生會幹事一屆不如一屆,但其實這一切的背後,均與西環精心經營多年赤化港大學生會的陰謀有關。他們的分析,見〈港大學生會赤化五年  職業學生賴死唔走〉。

其他相關報道: 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即時新聞

民政署:每區1億重點項目 蛇齋餅糉冇份


民政事務總署強調,政府會監察每區一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太離譜的建議將不獲通過。
民政事務總署常任秘書長楊立門今午在一場簡報會上回應傳媒指,不設建議提交限期,但期望區議會盡快提交,在本屆區議會任期內完成項目。楊強調,政府會監察項目,撥款亦要經立法會通過。
譬如話,真係有區議會交一個好離譜嘅項目,好似話「全區蛇齋餅糉大行動」,咁樣嘅項目嘅話,恐怕民政局或民政事務總署,都唔會將咁樣嘅項目提交去立法會爭取撥款。
無線新聞報道
民政事務總署今午舉行簡介會,向各區區議員解釋計劃細節。簡介會開始前,有區議員在場外示威,抗議當局要求區議會於三月底提交建議太倉促,又批評政府撥出共20億元公帑予各區,但不確保會諮詢公眾,促計劃增加透明度。

商業電台引述與會區議員稱,提交建議及預算的限期原定為3月31號,但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指,計劃不設限期,建議計劃要有足夠的社會參與。
梁振英在《放政報告》中宣佈,各區區議會將獲撥款一億,進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進行一至兩項三千萬至一億元的地區項目,工程或非工程(如地區醫療服務)均可。目前,部份區議會已就計劃有初步建議

CY休假11天度歲 林鄭署理特首

特首辦發聲明指,特首梁振英將於明晚至2月17日期間(年廿七至初八),離港休假11天。梁振英離港期間,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將署理特首職務。

重案組攜搜查令上門 吳文遠︰要拉就拉

吳文遠和長毛梁國雄。圖:吳文遠Facebook
吳文遠和長毛梁國雄。圖:吳文遠Facebook

據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稱,昨日下午有4名重案組警員帶同搜查令,到吳家中拘捕他,但他不在家。吳文遠呼籲警方「要拉就拉」,認為自己並無違法,不會如警方早前通知一般「自己約個時間上黎(警局)」。

上星期五,警方突然秋後算帳,通知吳文遠、黃浩銘等九人,由於參與去年4月「豺狼當道 港人憤怒 抗議中聯辦亂港」遊行時涉嫌「非法集結」,警方將會拘捕他們,但「新年流流唔上門拉人,你地自己約個時間上黎」。吳文遠昨日在facebook稱,有重案組員攜同搜查令上門。
剛剛有四位態度非常差嘅重案組嚟我屋企拍門,重有埋入屋搜査令,唔講都唔知自己原來係危險人物,要咁大陣象。過年過節搞社民連就咁叻,有咁多警力就唔該去捉啲寶藥黨同騙子啦。各位請放心,我剛剛唔喺屋企。
吳文遠回應《蘋果》查詢時指,與同被警方點名的黃浩銘商討過,自己在去年4月1號的遊行中並無違法行為,「無理由要接受調查」。獨立媒體引述吳指,當日只是叫咪,沒有參與衝擊行動。
吳文遠又斥警方再次用此等手段打壓,故此呼籲警方「要拉就拉」,更表明警方要不就到社民連的年宵攤檔拘捕他,要不就到法庭申請通緝令。黃浩銘亦指,不理解警方為何要拘捕他們,揚言他們會在維園6號年宵攤檔,歡迎警方「大駕光臨」。
警方電話通知吳文遠等九人前數日,社民連20歲成員嚴敏華,被判襲警罪成,還押等待判刑,要在看守所度過農曆新年。近兩年社民連成員因參與示威遊行被捕的個案,至少有12宗。

陳惜姿:國教談判對象是政府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陳惜姿表示,在反國教運動期間,收到行政長官梁振英前私人助理鄭希喧的電話,並不認識對方。她指,關注組一直的談判對象是特區政府,所以沒有回應對方會見中聯辦;且國民教育是本港內部事務,不受外來干預,她希望由特區政府話事。
陳惜姿曾在書中披露,鄭希喧在電話中表示是代表中聯辦致電。陳惜姿在商台節目中表示,國民教育科問題是由特區政府提出,如果接受對方邀請,則代表承認中聯辦在事件中有角色,所以當時無打算與中聯辦溝通,但重申無從證實對方是否代表中聯辦。

她與另一名大聯盟成員黃瑞紅均表示,政府在反國教的談判過程中,回應較遲,感覺上好像等待一些決定和拍板。又說,有聽過教育局曾致電不同學校查詢有多少教師穿黑衣,認為政府的做法是「粗暴的干預」。

警隊前高層︰限查冊助長洗黑錢

韋啟賢(Steve Vickers),圖:Steve Vickers & Associates。
韋啟賢(Steve Vickers),圖:Steve Vickers & Associates。

警隊刑事情報科前主管韋啟賢(Steve Vickers),公開批評政府修訂《公司條例》限制查冊愚蠢,指限制查冊會助長洗黑錢活動,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壞影響非淺。
退休前任刑事情報科主管、現從事合作伙伴簽約前審查(Due Diligence)的韋啟賢,昨日出席香港外國記者會午間討論會時指出,公司查冊在調查有組織罪案時極有幫助,若政府修例限制查冊,會助長洗黑錢活動。
韋啟賢相信當局並非蓄意修例削弱公眾的知情權,但形容改變非常壞,又指新修訂是「愚蠢的法例(dumb law)」,「是我在香港金融界遇過其中一件最壞的事,(修例)嚴重影響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認為擔任公司董事有一定責任,需要付出,身份證號碼必須 完整披露,是否開放住址查閱則有商榷餘地。
同場發言的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分部主管、Kobre Kim律師事務所常駐香港合夥人高博金(William McGovern)則指,限制查冊,會使證券欺詐案難以調查。
「我們認為越準確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資訊越多越好;香港一直以來做得很好,在這方面是領先的,我不明白為何要倒退。」

駱家輝:香港是內地的好榜樣

圖:commerce.gov
圖:commerce.gov

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昨在港出席一個經濟會議時表示,中國應以香港為學習榜樣:
香港是個很好的榜樣,香港有開放、自由和透明的原則,這些在經濟領域十分重要。香港還是中國可以學習的範例,中國學習香港能夠加大中國自己發展和進步的機會。
BBC
在這個由高盛集團舉辦的會議上,駱家輝對現時中國的前景表示謹慎,指中國對外資設限制,令商界感憂慮,中國應進一步開放
中國的外部直接投資在2012年有所下降,這是三年來首次下降。
一些美國公司將直接外國投資下降歸咎於中國設立投資障礙。儘管中國採取措施消除限制,但是中國在許多行業的公司所有權方面都設立了限制。駱家輝認為中國需要進一步開放,因為這在經濟利益上對中國人有利,對中國政府也有利。
BBC

維權律師浦志強:清算胡温維穩路線


中國知名維權律師浦志強星期三在新浪、滕訊和搜狐三大微博網站上,發佈實名舉報周永康的博文,要求清算過去十年維穩的社會治理模式,建立法治社會和憲政治國。

美國之音報道, 北京華一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曾代理多宗知名維權案件的浦志強,今天上午發佈博文稱:「本人實名舉報:公安部前前部長、政法委前書記、現其他老同志周永 康,禍國殃民!我認為,若想從維穩的陰影下走出,就必須清算他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式,太多的人間慘劇悲歡離合,跟該周直接間接有關了。此人秉政十年,竟 然荼毒天下,實民賊也!」
目前新浪網已刪除了博文。美國之音記者訪問了浦志強,讓他講述看法:
記者:請談談你發這篇博文的思路,好嗎?
浦志強:我始終認為,中國要改變現狀、要有所變化,必須要清算胡溫十年的維穩思路,而這個周永康明顯是要承擔責任的。我的一個基本思路是中國需要建立一個法治社會,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和諧社會,因為和諧如果它沒有法治是不行的。
那胡溫十年第一個五年他做公安部長,第二個五年他做政治局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在他的手上事實上是一個維穩的思路,講究的是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的權威被放在一邊,經常是被踐踏的,最高法院奉行的是三個至上。
所以說呢,在這十年,中國的社會矛盾沒有一項真正得到了解決,比如說六四問題、法輪功問題、征地拆遷所引起的與民爭利的問題、環境的破壞問題,最重要的就 是公平和秩序問題,就是說,我們中國的社會發展最需要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胡溫沒有能做到。周永康負責的對社會的控制,或者說維護社會的穩定呀,或者說 公檢法這個系列呢,應該說呢是使得中國司法的信用幾乎降到一個沒法再低的程度了。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我覺得中國要真正的反思,是需要清算周永康的路線的,是需要清算胡溫的這十年的路線的。如果說不解決這個問題,不正面對待這個問題的話呢,所有的社會矛盾應當還會繼續積累。那樣的話呢,這個社會就危險了。
 
記者:所以,你認為維穩後患很大,是吧。
浦志強:維穩是中國不穩定的最大的一個禍患了。另外,我們也注意到,今年1月7號,孟建柱(現任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召開的電話會議,要求進行改革, 尤其是對信訪制度、司法制度呀,這些改革。我們也期待著,需要在公平和正義上,更多地去樹立這種法律的權威。我相信領導人也會能夠注意到這一些。我們是期 待一種變化。
記者:你這個博文實名舉報,是不是要寄發給哪個部門呀?

浦志強:那當然不會了,因為我本人是不承認政法委和紀委的權威的。我不可能跟紀委或政法委打交道。
 
記者;就是表達一種理念,一個呼籲。
浦志強:我自己感覺,我這樣一種做法,實際上是表達了我對以往十年政治的一種看法。我很討厭這種庸俗政治,我覺得做事要講規矩,這個規矩呢就是法治。所以呢,憲政也好法制也好,都應該從這種自由和權力,逐步落到實處入手。
我認為,周永康應當對這樣一個十年承擔他自己的責任。他所代表或者他所實施的這樣一個路線,事實上是把中國引導著走向今天這樣一種地步。他需要說清楚,我 們自己也要說清楚,並不單純地針對某個具體的領導人,包括周永康。我是覺得中國必須告別周永康的路線,而不一定非要把周永康怎麽樣。
 
記者:對,你是希望社會能夠反思這個問題,是吧。
浦志強:哎,就是我覺得這應該成為中國知識份子的一個呼聲,就是改變現狀,從改變周永康的維穩思路著手,從改變現有的權位架構,這個與民為敵、與民爭利的施政方針入手。
另外,中國需要講規則。你不能說,既說中國是一個法治社會,然後你又要要求三個至上,說宣傳党的領導;你不可以說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又到處封鎖,建防火牆,這是不行的。

南韓猜測 北韓正研發氫彈

北韓領袖金正恩。
北韓領袖金正恩。

韓聯社,南韓國防人員表示,北韓的第三次核試,有可能是要研發氫彈。候任總統朴槿惠將於明午召開緊急會議,與朝野兩黨商討核問題。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議長鄭承兆在國會國防委員會會議上指,軍方已經循所有可能性,監察北韓的舉動。

聯合國早前通過議案,譴責北韓於去年12月12號發射火箭,對北韓實施更嚴厲制裁,中國亦投下贊成票。兩日後,北韓即宣佈會進行高階核試。
2月4號,南韓媒體報道北韓已完成核試的準備工場,稱南韓軍方分析衞星照片,看出北韓核試場的坑道已完成準備;較早前,北韓官方通信社又報道,金正恩在軍事大會上「做出有關維護國家安全與自主綱領方針的重大決定」,讓周邊國家擔心核試即將進行。
韓國政府認為,如果北韓想通過核試驗向美國發出某種信號,可能會選擇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的12日或18日的美國“總統日”,如果是為了對內宣傳, 可能會選擇宣佈擁有核武器的8周年紀念日(10日)或金正日誕辰日(16日)。還有人觀測稱,如果是針對韓國,北韓將在韓國新政府上臺的25日前後進行核 試驗。
朝鮮日報中文網報道
南韓總統李明博早前接受訪問時稱,北韓有可能在研製可搭戴導彈的小型核武,又稱北韓或會進行不止一場核試。
而北韓最大盟友中共,今日則透過官媒《環球時報》社論發話,稱若北韓不聽勸阻進行第三次核試,一定要付出沉重代價,中共或會減少對北韓的援助。

相關報道︰
台灣《自由時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