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會否起戰火,核心問題是雙方有沒有戰爭意願。
從近期釣魚島周圍的互試底線可以看到,這一刻仍是各自試兵,還未至敢於動真,因為一旦戰機互擊,導彈發射出去之後收不回來,戰爭可能馬上爆發,誰勝誰負只有天知曉,因此這些話語兇狠的動作,很大程度是一種姿態。在實戰上,日本對付所謂進入防空識別圈的外來飛機經驗豐富,前蘇聯時代,蘇軍空軍便經常從堪察加半島派出長程偵察機南下,衝到對馬海峽再大轉彎飛走,僅僅擦過防空識別圈外圍。這是一種默契,蘇聯空軍戰技精湛,可以挨着邊飛而不進入,否則當即可以擊落。這種死亡遊戲,要藝高人膽大才可以玩,日本長年應付這種挑戰,航空自衛隊做到滾瓜爛熟,還把這些蘇聯偵察機起了個別號「西伯利亞快車」,並以攝下日方戰機與蘇軍戰機同在一張照片內出現,作為「擊落」對方的戰績。
這一輪中日在釣魚島玩的是「釣魚島快車」,個人看法是有限度的比併。因為,若要動真格,解放軍為何不出動所謂最精銳的蘇30,而是以輕型戰機殲10及更老舊的殲7來玩?其次,為何不在晚上來玩,按道理,摸黑更能測試實力,但為何不試?原因很簡單,日本F15戰機上的雷達比解放軍戰機上的為強,夜戰不靠目視,擦槍走火機會大增,是不是玩得起,是另一大考慮。
其實說到底,戰爭為政治服務,安倍晉三有關釣魚島的「沒有談判餘地」是政治語言,他若不這樣說,明天就得下台。安倍如今的戰略是把美國扯在身後撐場,為「沒有談判餘地」增加聲勢。東海形勢的最大玩家是美國,它不願意打,誰都沒有法子開戰。安倍勝出大選後,很快就說一月訪美,如今美方說因為要趕總統就職,要改到二月。安倍去美國見奧巴馬,頂多談兩個鐘頭,對美國來說,奧巴馬從夏威夷早回來半天即可安排,可是美國就要拖到下月。但同一時間,東亞助卿就去東亞訪問,美國要看多一陣子,再決定對策。因此在安倍訪美之前,如果中日雙方都不逾越底線,即中方不進入日本「領空」,日本不發射曳光彈,東海會相安無事。
中國的情况不比日本簡單。近十年中國經濟猛飛,軍隊購入多種武器,包括把烏克蘭的廢船建成航母,軍隊內部躍躍欲試明顯不過。全世界的軍隊都想試試自己實力。可是,這種比試是有成本的,勝了還好,輸了怎辦,然而這一刻解放軍很想試應是事實。先不論和日本海空軍開戰的得勝機率如何(必須指出,日本空自的能力不是吹出來,南韓天天練兵,都不敢認自己勝過日本空自;海上更不必說,一是傳統,二是科技,俱都領先亞洲,冷戰年代已是世界第三,如今俄羅斯老去,躍升第二),而是打了之後的政治,若輸,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若勝,周邊所有與北京有領糾紛的國家,北起俄羅斯,南到菲馬越,中間的台灣,全部都為之怵然,這三十年的睦鄰政策全部白弄,只讓這些小朋友全部倒向美俄,人家軍火商大賺,順帶築起新圍堵高牆。
文革年代,毛澤東可以破罐破摔,自稱全世界圍堵都不怕。講志氣,這很難得,結果是全民受苦,深挖洞廣積糧,年年吃發霉戰備米。今天不是六十年代,毛澤東也躺在廣場三十幾年,說這些話,不免過時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