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1日星期四

林沛理: 香港的電視文化霸權 




TVB一台獨大,已變成一種文化霸權,觀眾品味也被庸俗化,市場亟待引入真正競爭。


就三家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的審批,香港政府採取的拖延戰術不啻是與民為敵。行政會議瞻前顧後,遲遲未能作出決定,想必有其不足為外人道的複雜計算。可是,一如其他涉及公眾利益的政策,政府考慮是否發放免費電視牌照,分析到最後,其實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整體而言,社會得的多還是失的多(Collectively, do we stand to gain more than we lose)?

香港首家免費電視台無線電視(TVB)自一九六七年成立以來,在本地電視市場逐步建立領導地位;時至今日,這穩如泰山的領導地位已變成牢不可破的文化霸權。TVB刻下如火如荼宣傳四十五週年台慶,它的宣傳標語是「凝聚力量,一齊向上」。這很諷刺,因為多年來TVB已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庸俗化力量(vulgarizing force),將觀眾以至社會帶往「笨下去」(dumbed-down)的方向發展。

我無意在這裏進一步批評TVB。無論我們怎樣義憤填膺,TVB多年來經營的生意非常成功,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作為市場的領導者和現狀的既得利益者,它當然不會求變和創新,因為這是不必要的冒險。對於那些不斷的口誅筆伐和冷嘲熱諷,TVB大可以理直氣壯地回應﹕「If it ain't broken, why fix it?」(沒有壞的東西何需修理?)公平一點說,我們實在無法深責TVB,因為它所做的一切,與資本主義推崇備至的「理性策劃者」(rational actor)的行為完全吻合。

當然,電視台佔用公眾大氣電波,又是傳播機構,理應負上一定的社會責任。可是TVB的節目從製作、內容到編排、播放,無一不符合政府制定的節目守則和發牌條件。電視台是商業機構,它聽得懂的一套語言是經濟學而不是社會學。電視無法在一個沒有觀眾的世界生存——只要今日有百分之三十的觀眾轉台或關掉電視,明天電視台就會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革。所以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無線電視節目的壞品味、低格調和不用腦,而是觀眾對這些「壞品味、低格調和不用腦」的甘之如飴,樂在其中。由此看來,「推動社會反智、製造文化墮落」的白痴電視節目老早就給定了罪,但到今日仍「逍遙法外」,真正的「原罪犯」不是不斷為股東製造和增加價值的電視台,而是早已不懂分優辨劣(tell the difference)的觀眾。

寫實主義應是主流正道

香港電視最急需的,是觀眾來一次揭竿起義(consumer revolt)。《巴不得媽媽》和《雷霆掃毒》一類電視劇受歡迎,足見觀眾的欣賞能力不但並無寸進,反而在倒退之中。電視本應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寫實主義應該是電視劇的主流正道。事實上,在香港電視史上,寫實主義亦曾有過輝煌的傳統,香港電台的《獅子山下》當然是表表者,商營電視台也拍過《鱷魚淚》和《變色龍》等寫實經典,無線在七十年代,也有《七女性》、《龍虎豹》和《小人物》這些正視現實支離破碎生活、血肉模糊的寫實佳作,並為隨後的香港電影新浪潮揭開序幕。可惜這種寫實主義的傳統沒有得到繼承延續,更遑論發揚光大。

香港自詡為亞洲的世界都會,卻只有兩家提供本地免費節目的電視台,由於長期缺乏有效的競爭,TVB的電視劇不論拍得怎樣差勁,也擁有所謂「最低收視保證」。在這樣的情況下,近年無線劇集在創作意念上越來越因循,在製作上越來越馬虎,是有目共睹的。電視觀眾在一元化劇集日積月累的支配和限制下,品味也被徹底磨平和庸俗化。

此時,財力雄厚的城市電訊申請免費電視牌照,當然值得額手稱慶。城市電訊聲稱要全力發展免費電視,為觀眾提供高質素的節目選擇。問題是它的創作團隊、製作模式以至節目概念與TVB並無大不同。從它向傳媒簡報的節目拍攝進度可見,它只是想給觀眾「更多的如出一轍」(more of the same),而非「一些迥然不同的東西」(something entirely different)。它誓言要「創造電視奇蹟」,但觀其行,似乎還是要「跟隨電視規範」多一點。無論如何,任何改變電視行業現況、挑戰TVB文化霸權的發展都是好事。

TVB節目不斷自我重複和抄襲別人,給人一種如置身地獄的絕望感覺。只要電視市場繼續缺乏真正競爭,TVB的文化霸權和庸俗主義就會像貧窮和罪惡一樣與我們常在。它的電視文化和創作模式會更深入民心、潛移默化,進一步成為香港創作人與觀眾的共用語言(lingua fran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