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單從選前的民意調查來看,奧巴馬和羅姆尼是叮噹馬頭平分春色,三兩個百分點的差別,隨時一夜之間可以翻盤輸掉,也可以一個周末從後趕上。美國總統大選曾經是有過紙一樣薄的勝負差距,1960年甘迺迪在全國6800萬投票選民中,以11萬票的微薄優勢險勝尼克遜;2000年更是經典,喬治布殊的普選票得票比戈爾少54萬,卻在選舉人票以5票之差壓倒對手入主白宮。奧巴馬與羅姆尼如此短兵相接,爭取連任的奧巴馬在上周颶風「桑迪」襲東北時表現惹人好感,一向對他批評甚力的紐約巿長彭博表態支持連任,在選前得此奧援,對奧營來說不啻是一劑強心針。
1230萬人失業 美國怨氣未消
奧巴馬是在4年前金融海嘯襲來時上任,4年來,美國經濟不見霍然而癒,僅是勉強保住免於蕭條的噩運,失業率力保不超8%,上周五的10月份失業率微升0.1百分點為7.9%,美國歷史上,沒有一個總統能在失業率8%下連任,若以此觀之,奧巴馬或可鬆一口氣;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是2008年2月以來的新高,雖然說不上欣欣向榮,但一股樂觀氣氛正緩緩冒起似是不爭之事。羅姆尼異軍突起,他是麻省前州長,並無聯邦實務經驗,給予美國選民的信心比不上奧巴馬。不過,7.9%的失業率,不能稍減1230萬此刻仍找不到工作的民眾怒氣,這可以說明,羅姆尼緣何在第一次候選人辯論後民望突然茘升的原因,正正就是奧巴馬最大隱憂。
美國政治奇妙之處是會給任何人一個機會,哪怕他是少數族裔(如2008年的奧巴馬),或者缺乏聯邦事務經驗(如1992年的克林頓),當美國選民決心要變,任何因素都不是難題。羅姆尼在關係到3億美國人的經濟議題上,比奧巴馬獲得更多民調支持,便是他針對奧巴馬年代的高失業率,提出5點就業計劃,包括推動石油等能源產業、加強培訓,以及降低工商業稅率。反觀奧巴馬招數不多,除了繼續推行創造就業計劃,便是指摘羅姆尼的減稅有利富人,令聯邦赤字大增。不過,這些是否美國民眾走進投票間後,義無反顧投給羅姆尼的原因,值得仔細推敲——近月美國經濟明顯好轉,選民會考慮到,是給奧巴馬另外4年發動經濟,抑或在這轉捩點交給羅姆尼放手賭一局?奧巴馬經濟政綱不如羅姆尼的雄圖壯志,但實績是美國經濟至少在數據來說有向好舻象,羅姆尼是「美麗新世界」,可是要冒風險,這便是美國選民認定羅姆尼處理經濟事務會比奧巴馬優勝(65%對35%),但在全國民調始終落後奧巴馬的背景原因。
美低息期勢將結束 港防資產泡沫爆破
美國經濟近期走勢,在沉寂4年後,可能回到上升或者至少平穩的階段。長期低息環境及外圍資本回流,將出現周期性的經濟上揚,對奧巴馬和羅姆尼來說都是好事,但對太平洋這邊的亞洲卻是另一回事。聯儲局推出量化寬鬆3期(QE3)時指出,低息環境可能持續到2015年,也就是說,低息會在未來4年總統任期內結束,取而代之的極可能是美國經濟回暖後產生的通脹。港元與美元掛鹇,港息無法不跟隨美息上升,香港近年因為低息而出現的資產泡沫勢必面臨爆破危機。對於中國來說,美國經濟上揚有助出口,但同樣面對外圍通脹帶動的本土通脹,必須保持警惕。進一步說,若羅姆尼上台,此前信誓旦旦說要革除聯儲局伯南克職務,倘羅入主白宮,又「實踐承諾」炒伯南克魷魚,伯南克所代表的量化寬鬆政策勢成絕響,到時流動性大減,心理上沒了聯儲局「包底」的保障,這是另一個隱憂。
經濟是兩黨爭逐的重中之重,至於政治以及外交,美國人的現實(或曰務實)是在於先解決吃飯問題,再談其他。因此,儘管奧巴馬和羅姆尼在對中國的政策上起初罵得甚兇,到了第三次辯論卻不為已甚,覑力甚少。這是美國內部事務拖住後腿,無暇花太多力氣處理。中國今次應對奧巴馬和羅姆尼尤其是後者的叫陣,十分成熟,值得讚揚,簡而言之便是「悶聲發大財」。北京深明美國這刻無以抽身對付自己,更明白美國這一刻還不至當中國是「敵人」,若說當中國是「對手」也許更貼切。中美之間當然不可能全無齟齬,美日同盟60年尚且就駐軍基地和貿易摩擦多次吵架,何中美這對建交33年的競爭對手?必須說明,若羅姆尼上台,中美之間可能稍有震盪,一是可能宣布中國為貨幣操控國,也可能爆發貿易戰,崎嶇之路稍有折騰,不可不防,這所以中國的國際關係學者,都說希望奧巴馬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