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16日星期五

馬挺: 野田「解散」國會轉守為攻




16日解散」!誰也沒有想到,一貫木訥的首相野田佳彥會在1114日的「黨魁討論」中突然明快地發表這樣的決斷。

當然,預定今天(16日)解散眾院,是有前提條件的——以自民黨為首的在野黨要保證做到:與執政黨合作,到今天為止,在國會通過《特例公債法案》、《削減五名眾院議員數法案》,並進一步大幅度削減眾議員人數和議員個人經費;後兩項可以拖延到明年通常國會為止。

「約束解散」之謎

野田此舉,有幾個「史無前例」:一是,沒試過有首相在「黨魁討論」這樣非正式場合宣布要解散眾院的;二是,公開迫使在野黨答應前提條件才解散。

根據日本現行憲法,解散眾院是首相的專權。除眾院任期(四年)到期,以及眾院通過內閣不信任案,必須選擇解散或內閣總辭職外,首相可以在任何時候、以任何理由解散眾院。但一般只要說出「解散」兩字,那不管是馬上,還是過一段時期解散,首相即成跛腳鴨,再也沒有人聽你的了。但野田敢於當眾明言三天後解散,是給在野黨留了作業的。

他曾於8月份向當時的自民黨總裁谷垣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要問信於民。安倍晉三任自民黨新總裁後,就一個勁地逼野田實現「不久將來」的諾言,明言何時解散,否則就是扯謊;野田卻一直吞吞吐吐,只是反復表示「我不會扯謊」。

日本政界有幾大謊言是不受追究的,解散眾院就是其一。一般情況下,宣布解散,愈是突然,愈是出奇,對執政黨愈是有利;事前知道野田將在「黨魁討論」中表明解散的,只有極少的幾個親信。他這次選擇的時機,既洗掉他扯謊之嫌,又爭取到一定的政治主動。

對於解散眾院,評論家、媒體每次都要命名。諸如「混蛋解散」(吉田茂)、「裝死解散」(中曾根)、「扯謊解散」(宮澤),不一而足。但對野田這次表明的解散,在日本還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名稱。倒是英國媒體首先稱之為「神風解散」——野田政權就像日本在二戰末期,已經被迫得走投無路,只好倚仗「神風特攻隊」了。

筆者認為,野田這次解散,還是以「約束」命名為好。

轉守為攻之舉

「約束」在日語裏,有約定、諾言的意思。野田表明解散,除了時間、場合出人意表,還一反常例,在「黨魁討論」的場合,以自己16日解散的「約束」,氣勢逼人地迫使安倍當場作出 通過有關法案等「約束」,讓安倍不得不處於守勢。如果馬上進行民調,野田的以攻為守之舉可能會使他的支持率微升。

當然,野田的轉守為攻,也 是很不得已之舉。民主黨政權確實危在旦夕了,支持率直降20%上下;小澤帶隊出走;零星離黨者接二連三;眾院過半數岌岌可危;民主黨內幾乎都反對馬上解 散。一般認為,不管是年內解散,還是等到年初,抑或明年67月,民主黨下台已是定局;這也是民主黨內部之所以反對馬上解散的原因之一。

看到野田傾向於年內解散,黨內甚至出現要乘野田18日開始參加東盟、東亞首腦會議之機,搞「政變」換馬的動向;所以,野田的轉守為攻,也是針對黨內動向的。

野田此舉,加深了黨內矛盾。民主黨就此分崩離析,還是能繼續維持一個具有與執政黨抗衡的規模?實在引人注目。

其實,自民黨總裁安倍是一門心思想通過大選,「重祚」首相。但實際上自民黨的支持率不比民主黨高多少,大選中能否過半也是未定之天。而民主、自民兩黨共同的擔心是正在形成中的所謂第三勢力。

野田之所以以攻為守,今天解散眾院,1216日實施大選,理由之一是不給第三勢力以形成氣候的時間。在這一點上,與自民黨可以說是心有靈犀的。因為安倍認為,即使自民黨重掌政權,還是希望以民主黨為主要對手,分別主導新一輪議會的朝野勢力,而可以避開難纏的第三勢力諸小黨。

「師走」選舉之亂

在日本,12月稱為「師走」,意思是到了年底,人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就連平時一直邁方步的老師,也得慌慌張張地跑來跑去了(「走」的古義為跑)。12月大選,那就是忙上添亂。

這個「亂」,還不是一般的亂。這次預計參選的政黨,到現在為止就有大大小小十五個;今後的一個月裏,再要冒出來幾個還不知道(當然也可能因合併而減少)。除了民主、自民、公明、共產、社民等老字型大小,其餘基本上都是近年來出現的小規模新黨,其中以大阪市長橋下為首的日本維新會最出名,也是所謂第三勢力的象 徵。

但由於維新會一直拿不出具體的執政綱領,近來第三勢力聲勢漸頹。石原慎太郎看到形勢不妙,突然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宣布要參加下次(也就是1216日的)大選,重返國政,以加強第三勢力;他日前剛剛與一個極右小黨成立了太陽黨,正在摸索如何組成一個有規模的右翼或極右黨派,其主要聯合的目標是維新會,目前還正在談條件。

如果「第三勢力」能形成一定的氣候,那大選的結果很可能是自民、民主、「第三」的三足鼎立,哪個黨派也不能馬上成為執政黨。這就可能引出合縱連橫的政界大改組。

如果大改組的結果是右翼或極右黨派(聯合)執政,就有人擔心,日本是否會回到1940年後,在戰爭中出現的「翼贊議會」,也就是以一個佔眾院絕大多數席位的納粹法西斯式政黨,控制政治的態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待有機會再細談。

日本早稻田大學政經系講師、中國廈門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