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宣示後,「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已成為內地的「政治熱詞」。
而現實中,中國的生態答卷離政治報告中提出的「天藍地綠水淨」差距尚遠。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最近引述的一項中國海洋調查研究資料,中國近90%的沿海城市周期性缺水。與半世紀前相比,中國紅樹林面積減少73%,珊瑚礁減少80%,沿海濕地面積減少57%。
城市同樣面臨各種生態危機。如房地產開發熱潮下的海南,不僅海岸原生態植被遭到破壞,被稱為「海島之腎」的濕地也出現生態危機。
再如近期媒體踢爆的東莞多鎮瀕破產的現象,從表面看是產業轉型失敗,實際亦與資源過度開發有關。有「小香港」之譽的樟木頭鎮轉眼淪為「東莞希臘」便是此例。有悲觀之見認為,「正因為環境問題,作為『香港後院』的東莞也逐步失去了投資價值。」
國在,山河破。這是一位內地女作家的感喟,近20年後仍有寫實意義。
「生態文明」需要「政治文明」
中共十八大報告將國家發展總體佈局由「四位一體」拓展為「五位一體」,把「生態文明」升格到更高的戰略層面,被視為對社會文明發展規律和民眾生態訴求的正面回應。
應該認識到,解決中國生態問題的關鍵不在環境本身,也不完全在環境治理方式和技術上,而是在於對一系列制度性缺陷進行彌補。
首先要在立法方面提速。中國的環保難以落到實處,並非缺乏理論領銜,而是缺乏制度性的考核、監督與懲處,違法成本低廉。
其次應疏通維權管道。日前寧波PX項目引發的公眾抗議再次說明,隨覑公民環境維權意識覺醒,未來中國社會將進入「環保運動」頻發期。地方重大建設項目必須傾聽民意,同時也必須建立利益協商機制。這亦要求改變目前公民參與公共事務乃至政治決策的模式,並使民間組織審批制度更富彈性。
最後需理順政府職能。內地生態建設中的幾大問題,如「多龍治水、政出多門」、環保機構功能扭曲、環保腐敗橫生等莫不與此有關。
可以說,所謂「生態文明建設」,本質上意味覑社會發展結構和包括生產關係等在內的各種社會關係的重組。從這個視野看,「體制革命」必然是「綠色革命」的應有之義。
正如不可能有單兵突進的經濟發展,也不可能有跛足的生態文明,這兩者,都是政治文明最誠實與自然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