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二

林行止:防長頻訪易生戰禍 睦鄰不成已失優勢




一、成功連任後,奧巴馬和他的重臣,真的是蓆不暇暖,展開連串外交及軍事活動,在在顯示美國「重回亞洲」的政策,於今後四年會大為強化。國務卿克林 頓夫人已於去周日啟程作亞洲十日外交之旅,期內會同本周一東來的國防部長帕內塔、三軍聯席會議參謀長馬丁.登普西上將(Dempsey)及太平洋美軍司令 洛克利爾(Locklear),在柏斯與澳洲領導人作二日會談(美澳部長年會〔Ausmin〕)。應該一提的是,美國「事前張揚」,對澳洲因為有美軍基地 等同國防有保障而削減本身軍事開支(由去年佔GDP百分之一點八降至今年的一點五六)大感不快,以澳洲此舉有佔美國納稅人便宜(freeloading on the American taxpayer)之嫌,料克林頓夫人會迫使澳洲在軍事上「多作貢獻」(一如國防部前部長蓋茨離任前在歐盟開會時,要求歐盟不可過分依賴美國,必須增加軍 費「自強」一樣);在環球經濟趑趄不前的現在,澳洲一方面對中國輸出大量天然資源,一方面因有美國駐軍的消費,加上因此可以節省本國軍費,成功開源節流, 總體經濟表現可算一枝獨秀。

今年六月至今,帕內塔已三訪亞洲,行程包括中國、日本、紐西蘭、新加坡、印度和越南,美國防部長頻頻東來,與其 前任拉姆斯菲爾德和蓋茨馬不停蹄訪問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路線圖」完全相反,所以如此,皆因奧巴馬政府年多前已把外交重心轉至亞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國 防部長經常到訪,不久後伊拉克和阿富汗便爆發美軍直接介入的戰爭,令這二位部長有「戰爭販子」的惡名;如今國防部長對亞洲時局「高度關注」,後事又會如 何?

二、奧巴馬出席十七日在柬埔寨舉行的東亞峰會後,將「順道」訪問緬甸和泰國。在諸如民主進程、人權問題等與美國鼓吹的普世價值尚有很大距離的情形下,美國總統「歷史性」親訪緬甸,政經意義不容忽視。

表 面上看,奧巴馬到訪,是為美商在緬甸投資鋪路(緬甸已局部解除投資禁例,通用電器、可口可樂、萬事達及Visa信用卡等跨國企業已在或準備在緬甸開業), 該國市場一旦全面開放,美商希冀在採礦及基本建設尤其是軍火生意上分杯羹,十分顯然;據《澳洲人報》國際編輯十日的評論,美國的「經濟入侵」,對提高緬甸 人的物質生活大有幫助;更重要的是,會大大影響緬甸的外交政策及戰略布局,這二方面,過去緬甸都以中國馬首是瞻。

與此同時,自從去年十一月 緬甸片面取消中國企業投資的Myitson大型水壩項目後,中緬的「友誼」已非「牢不可破」。昨天(十三日),緬甸「異見分子」在曼谷創辦的《大河新聞》 (The Irrawaddy),其頭條新聞題為〈中國又有麻煩〉(Trouble brewing for China),指出中國北方工業的子公司萬寶礦業(Wanbao Mining)與緬甸軍方的「緬甸經濟控股」(UMEH)合作(其實軍方只收錢不做任何工作)開採位於緬甸西北山區Monywa的銅礦,因為摧毀了二十六 條農村的三千一百五十公頃耕地、污染水源及拆除寺廟而遭居民反對,由於緬甸當前的國策是疏中親美,開礦被叫停似無可避免。非常「有趣」的是,此次「反中」 領導者為二名分別二十九歲及三十四歲只有小學程度的女菜販!

奧巴馬訪問泰國,意義亦不尋常,《澳洲人報》指出泰國人對這位有色總統極有好感,「奧巴馬的個人魅力對泰國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打擊泰北恐怖活動的藉口下,二國將達成可能包括讓美國設立軍事基地或借用泰軍基地的軍事合作。

這 種形勢,加上二○一○年由美國主催成立的「湄公河下游行動計劃」(Lower Mekong Initiative,成員包括美國、老撾、柬埔寨、泰國和越南)和同樣沒有中國份兒的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在美國主導下,中國將失去利用區內水 源、礦物及興建水壩的近水樓台優勢。

三、亞洲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所寄,中國和平軍事崛起,令美國有亞洲落入中國勢力範圍、令她不能隨心所欲 利用亞洲為美國經濟服務的近憂,因此促致「重回亞洲」政策的落實。亞洲有世界約一半人口、多於一半的經濟產量,區內還有數個核武國家,經濟潛質令人垂涎, 在歐洲經濟前景呆滯的情形下,為本身經濟利益,美國加強與亞洲聯繫,是應有之義;而為了保障經濟利益,於是展開連串外交和軍事攻勢。由於亞洲「諸小」對一 再聲言不外侵、不稱霸的中國怕得要死(何以如此,答案中南海諸公比誰都清楚),美國遂有可乘之機。

今年初,布魯金斯學社的中國問題專家貝特 出版一本只有百餘頁的書《奧巴馬和中國的崛起—美國亞洲戰略的內幕報告》(J.A. Bader:Obama and China's Rise - An Insider's Account of America's Asia Strategy》),所謂「內幕報告」,是作者二○○九年一月至二○一一年四月任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顧問,直接參與美國亞洲政策的制訂,在後記〈何去何 從?〉(What's Next)中,作者對此表露了沾沾自喜之意。和眾多學者一樣,貝特亦對中國充滿善意,認為其崛興對世界有利,但他最後仍強調美國為防範「緊急意外」,必須 在區內部署「具有絕對優勢的軍力」和與相關國家達成種種互利互惠協議,以「促進雙邊友好關係」。美國這種做法,會被中國視為敵視中國的「圍堵」,這與美國 之視中國軍事崛起,如出一轍。

奧巴馬總統行的便是這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