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樓宇買賣要列出單位實用面積這項新措施最大的效果是令公眾清楚看到樓市如何「顛狂」及地產發展商如何「食水深」。就以本報昨天報道的九龍城新樓盤為例,在列出實用面積後,這個小型樓盤單位呎價居然高達二萬三千元,比絕大部份大型藍籌屋苑以至部份豪宅的呎價還要高。同樣驚人的是,單位的實用面積僅僅超過六成,二百八十六呎的小型單位實際上只有一百八十二呎可用,其餘不知消失在甚麼地方去了。假若政府沒有規定列出樓宇實用面積,發展商便可以瞞天過海,把百多呎的單位當成近三百呎的單位出售,平白令小業主多付樓價之餘又得不到預期中的家居!
為免再被發展商渾水摸魚,以「作大」的面積誤導業主,政府部門有必要嚴格執行公佈樓宇實用面積的規定,業主更應該在買樓前仔細觀察及了解所買的單位間隔及其他情況,以免花上畢生積蓄及欠下大筆債務後換來的是貨不對辦的住宅。
縮水樓、物業面積貨不對辦當然令人憤怒,樓價特別是中、小型住宅樓價持續攀升所造成的恐慌效應,所帶來的扭曲及潛在社會經濟問題更是不容忽視,因為它影響的主要是一般上班族、一般市民,而且後遺症非常嚴重。
豪宅炒風熾熱無疑矚目,呎價五萬、七萬的山頂豪宅無疑令市民瞠目結舌。但這些豪宅買賣跟一般市民沒有太大關係,也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頂多只是多一點話題,多一點貧富懸殊的感覺而已。但當炒風蔓延甚至集中到中、小型住宅時,情況便完全不一樣。山頂、半山豪宅從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呎價再高感覺也不太強烈。九龍城這個舊區的中小型樓宇卻不一樣,當地的樓宇向來以一般用家為主,以上車盤為主,特別是一些樓齡較高的單幢樓由於樓價不高,沒有甚麼華而不實的裝潢,更成為首次置業市民的目標。現在九龍城區的新樓居然呎價突破二萬六(以實用面積計),這不但令希望上車的業主大失預算;更肯定引發連鎖效應,令區內其他樓宇包括樓齡較高的樓宇呎價亦步亦趨,三、四百呎的樓宇售價可能動輒五、六百萬以上。對首次置業者來說,對想置業的年輕夫婦來說,他們怎麼上得了車,怎麼置得了業呢?
更可怕的是,當上車盤集中地區的樓價都飛升至一般上難以負擔,當中小型住宅在炒賣資金推動下節節上升時,首次置業的用家及年輕人只有更惶恐,只有更急於入市,以免被不斷高升的樓價甩在後頭,以免令置業夢更難實現。在這樣的市場氣氛下,首次置業的家庭便被迫高位接貨,便可能不計風險及經濟前景趕緊入市,甚至借下巨額債務以付首期。結果是中小型住宅樓價更快速上升,形成更大的泡沫。九七年樓市「顛瘋」的最後階段出現的正正是這種恐慌,正正是這種不計風險逼上車的衝動。但到經濟逆轉泡沫爆破時,這批業主,這些首次置業家庭受創將最深,倒是地產商與炒家卻安然無事。
除了泡沫爆破風險外,中小型住宅的超高樓價帶來的心理影響包括對前景的失望以至絕望同樣嚴重。試想想省吃儉用儲蓄一百多萬元作首期,再每月供款近二萬元也只能買到一個不足二百呎類似劏房的迷你單位,想要有多一間房的話則要付出額外二百萬元。換言之,即使夫婦一起努力工作,他們想要改善居住環境,要有空間養兒育女也只能是奢望,最可能的情況是婚後十多年都要擠在不足二百呎的斗室,還要每月償還巨額樓按貸款。像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前景,怎能不令年輕人感到失望以至絕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