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蕭偉基: 被遺忘的香港廈語片傳奇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香港拍攝了超過兩百部的廈門語電影,發行到台灣和南洋的閩南話世界;主要依靠南洋資金,因緣際會,創造了閩南文化的影藝傳奇,也為香港電影事業創造了小小奇蹟。

香港是東方好萊塢,全球華人都認識港產的粵語片以及早期的國語片,但相信沒多少人知道,原來香港也曾經是廈門語(閩南語,簡稱廈語)電影的主要生產基地。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香港拍攝了超過兩百部的廈語電影,主要發行到南洋的菲律賓、馬來亞、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緬甸等地和台灣,但除了少數幾部外,絕大部分都不曾在香港和中國大陸上映。以一九五八年為例,當年首映的廈語片中,港產廈語片竟多達七十部,而當年的港產國語片只有五十七部,可見當時廈語片在香港電影工業中的重要性。以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紅遍全球華人社會的凌波,早年即曾以小娟等藝名拍攝港產廈語片。

香港電影資料館多年來搜尋有如「出土文物」的港產廈語片,並在最近舉行「香港的廈語電影」放映和相關講座(影片放映到五月底),還出版了《香港廈語電影訪蹤》,以學術角度分析廈語電影,並刊載廈語影人王清河、凌波、莊雪芳和鷺紅的口述歷史。

廈語片既有由民間或戲曲故事改編的古裝苦情戲,例如《荔鏡緣》、《孔雀東南飛》等,也有反映當代的摩登時代片,許多更以香港為背景,甚至不乏性感畫面,例如《廣告美人》、《番婆弄》等。

四月八日放映的《廣告美人》(《少女心》)一片,由新加坡的廈語片天后莊雪芳主演。莊雪芳飾演中產家庭的刁蠻女,全片在香港拍,並以當時的香港社會為背景,頗為摩登,只是戲中人都講廈門話而已。當天高齡八十的莊雪芳特地從新加坡到香港出席講座,另兩名主講者是已居獅城二十年的香港人、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容世誠副教授和新加坡的廈語片研究者蘇章愷。現場觀眾有遠從英國和台灣過來的,還有一名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退休銀行經理,為了聽莊雪芳的講座而特地來香港。

容世誠分析,廈語片在香港拍,但幾乎都不曾在香港上映,也沒在中國大陸上映,只在東南亞和台灣上映,非常奇特。而拍這些片的資金,則有許多是來自祖籍福建的南洋商人。這現象與世界冷戰格局密不可分,大陸由中共建政後,海外電影要進入已不容易,所以只好專攻海外市場。

首先投資的是菲律賓馬尼拉新光戲院總經理伍鴻卜,一九四七年在香港成立新光公司拍攝第一部廈語片《相逢恨晚》,由原本拍粵語片的畢虎導演,馬來亞檳城出生的國語片影星白雲(潮州人,也拍過粵語片,並當過導演)任男主角,廈門找來新人鷺紅任女主角,而參演此片的男星黃英,此後成為數十部廈語片男主角。四十年代末開始的「菲化」政策,限制菲國華人投資,導致大量菲華資金外流尋找出路,到香港開電影公司拍廈語片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菲律賓華僑資金外,星馬資金也在五十年代進入香港投資拍攝廈語片,並豐富了廈語片的內容,像榮華公司投資、丁蘭主演的《馬來亞之戀》,便充滿了馬來特色。五十年代的台灣電影商人,也因香港有較先進的片場和較高的效率,而到香港投資拍攝廈語片,並引進了台灣明星,像小艷秋、丁虹、白虹、白蘭等。

蘇章愷研究發現,南洋也是廈語電影重鎮,新加坡等地也自行拍攝過純本地背景的廈語片,包括演員、劇情、場景、服裝等,全是南洋的,例如《馬來娘惹》、《新加坡小姐》等。

容世誠研究發現,有些香港拍的廈語片,歌曲是「唱好」香港的,例如《新桃花江》插曲《香港人》(原曲Mambo Italiano,即國語版的《叉燒包》)等。他也發現,有「小福建」之稱的北角,在香港的廈語片中經常出現。蘇章愷則發現,當年的南洋廈語片,歌曲也充滿南洋風味,例如改編印尼民歌Bagawan Solo的《南洋風景好》,非常有趣。

蘇章愷還挖掘出,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一名檳城出生的電影人姚萍,在上海參與國語電影工作,後返回南洋從事廈語片工作,曾當演員、導演、幕後代唱等。

有趣的是,雖然是拍廈語片,但港產廈語片的導演幾乎都是國語片和粵語片的導演,其中拍得最多的是畢虎,共拍了三十五部,其次為香港人熟悉的王天林(導演王晶之父),共拍了二十五部,其他還有馬徐維邦、珠璣、周詩祿、袁秋楓等。

菲化政策雖然催生及蓬勃了廈語片市場,但持續的菲化運動加速了當地華人同化,以及新馬的華人社會推廣講華語運動,影響了方言電影的市場,而台灣因為當地台語片開始蓬勃,加上港產廈語片在素質等方面的先天性不足,一連串的發展窒礙了港產廈語片的生存空間,到了六十年代中,廈語片在香港的發展終告一段落。廈語片在香港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二十年光景,但因緣際會,也為香港的電影事業創造了小小的奇蹟,並充分展現了香港在全球華人社會中無可替代的地位。

除了廈語片外,香港早年也拍過不少潮語片,廈、潮兩語電影在香港可說是完成了階段性任務,而「香火不斷」的港產粵語片遂成了最具生命力的中國方言電影,這與香港的環境有密切關係,這是由於香港始終維持著以廣府話為主流語言的社會,而學校教學語言更是當中關鍵,造就了這難能可貴的文化資產。

廈語片天后莊雪芳

一九三二年出生的莊雪芳,在新加坡長大,祖籍福建晉江,十三歲即成為紅星,十七歲組織「莊雪芳巡迴歌舞團」,在星馬各地巡迴表演。一九五七年到香港拍攝電影,翌年自資創立莊氏影業公司,以香港為基地,拍攝多部嵆語片,為時十餘年,紅遍東南亞和台灣。一九六一年赴台主演《龍山寺之戀》,片中歌曲、改編自印尼民謠的《出人頭地》大紅。

到香港出席講座的莊雪芳,完全看不出已八十歲,看起來只像六十來歲,活力十足,而且她說前些年還與癌症對抗了八年。這些年她也利用其號召力在新加坡組織了逾百人的義工團服務社會,讓更多人因做義工而重拾自信。她說最重要的是心態年輕,現場還唱了兩首廣東歌《網中人》和《上海灘》,遺憾的是她沒有準備唱嵆語歌和國語歌,後來徇眾要求清唱了《魂縈舊夢》。講座現場「莊迷」很多,還哼起她的名曲《出人頭地》。

莊雪芳說了一趣事,當年剛赴台發展時,一下飛機發現記者很多,聽到台灣人國語很標準好聽,她發現自己國語很爛,所以都不太敢講話,以致台灣媒體都說她很乖,令她哭笑不得。她為了學好國語,留在台灣兩年特地加入京劇團學習。

香港電影業與南洋的淵源

香港電影業與南洋關係密切。電影業巨子邵氏兄弟一九二四年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時,就已同時開拓馬來亞和新加坡市場,三十至六十年代甚至是馬來片的主要拍攝與發行公司(有趣的是,早年很多馬來電影竟是在香港片場攝製的),高峰時期在馬來亞各大小城鎮共有上百家電影院,三四年才到香港建片場,一九五八年成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當年邵氏的勁敵——國泰機構、永華電影、電懋公司創辦人陸運濤,是星馬華商,也是當年馬來亞巨賈陸佑之子。陸運濤本想與邵氏一決高下,大展拳腳,可惜於一九六四年六月在台灣出席亞洲影展活動期間空難逝世,壯志未酬。前幾年解密資料顯示,該空難乃中共特務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