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吳燕玲: 林益世毀了馬政府的清廉大旗



最近台灣政壇最關注的焦點,就是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的貪瀆風暴。從一開始態度強硬地否認收賄、索賄,接著支吾其詞,到後來的俯首認罪,林益世終於發出聲明向社會大眾道歉,並表示願意接受法律制裁,法院也裁定,將林益世收押禁見。

馬政府最嚴重的醜聞

這一急轉直下的發展,再度讓台灣民眾見識到,政治人物是如何地可以睜眼說瞎話;隨著收賄、索賄的關鍵錄音內容,公開在媒體上播放,活生生地讓台灣民眾親耳聽見,政治人物私底下是如何地濫用權力、膽大妄為。

林益世貪瀆弊案,可說是馬政府上任以來,最嚴重的醜聞。馬英九當初因為陳水扁的貪腐而輕鬆贏得總統大選,即使是競選連任,馬英九的選戰策略也猛打蔡英文的操守問題,可說是一路高舉清廉大旗至今,如今林益世的貪瀆弊案爆發,不啻是極大的諷刺,也毀了馬政府的清廉大旗。

相較於行政院長陳沖,以及林益世的委任律師,也是國民黨發言人的賴素如,一開始選擇相信林益世的說法,而挺身替林益世說話,馬英九倒是未替林益世背書,他適度切割、保持距離的作法,相對而言,顯得較不冒進。

但是對馬英九真正的影響,不在於他有無替林益世背書,而在於他的清廉要求,是否還能取信於民?

貪腐文化根生蒂固

最近台灣的輿論開始探討,因為馬英九的個人形像與競選策略,把民進黨與貪污的形像作連結,再把國民黨與清廉的形像扣連在一起,但細究起來,過去國民黨執政時,特權貪瀆數十年,這種貪腐的文化與結構,怎麼可能因為馬英九高高在上的一句「要清廉」,而將數十年的文化,在一夕之間徹頭徹尾地改變?

從媒體曝光林益世索賄的完整錄音內容來看,在林益世的說法中,他第一次收賄六千三百萬台幣、第二次索賄八千三百萬台幣,都不是他一個人獨吞,他還要去打點國營事業高層、其他立委等方方面面的人士;如果林益世的說法為真,更證明這個分贓的集團由來已久,而這個分贓集團,在馬英九執政四年下,持續運作,並沒有因為他高舉清廉大旗而銷聲匿跡。

馬英九最近屢次利用公開場合,表達對於用人不當的歉意,並重申反貪決心;但是他話講得愈多,輿論對他的不滿就愈多。許多政治評論指出,沒有人懷疑馬英九是真的非常在乎清廉,但如今卻普遍懷疑他,並沒有能力帶領他的團隊實踐清廉,所以現在他每講一次,民眾就更懷疑他的能力,因為他連最基本的「耳聰目明」都做不到。

馬民調支持度比扁低

TVBS電視頻道在林案爆發後,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對馬英九感到滿意的民眾,比例只剩下15%,媒體比較,陳水扁案爆發多起貪腐弊案時,陳水扁的支持度還有18%,馬英九個人沒有貪污,何以滿意度還低於陳水扁?就有人認為,或許可以解釋為,是民眾不滿意馬英九的能力所致。

這幾年,台灣媒體在許多重大政治事件上,總是藍綠涇渭分明,但在林益世事件上,一開始案情尚不明朗時,親藍媒體雖有質疑但炮火並不猛烈,還存有觀望的態度;但當林益世認罪後,親藍媒體則毫不猶豫地批評馬政府,其火力並不亞於當年批扁的力道,由此可見,反貪,已成為台灣全民共識,無藍綠之分。

現在各界更關切的是, 僅僅是一個中鋼的爐渣廢料,就如此地藏污納垢,那麼中鋼及其相關國營事業,能否趁此機會順藤摸瓜一網打盡?還是只會辦到林益世就追不下去了?

林益世案,呈現的是, 貪腐的結構並沒有因為誰執政就改變,只是從一批人換到另一批人。馬英九一再強調,連任之後沒有包袱,可以大刀闊斧地改革,他是否能打破貪腐結構,或許才是觀察馬英九改革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