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少國家發展的經驗來看,在經濟增長之後,都會興起「維權潮」。而這些維權潮,包含的不外乎以下幾種:消費者維權、彩虹文化運動和環保運動。近年來,關於食品安全的維權事件愈來愈多,便是屬於消費者維權。廣州等大城市的地下同志聚會、同志網站的建立,以及社會學家李銀河等人為爭取性權力的吶喊,這屬於彩虹文化運動。而環保運動在中國,也是方興未艾。
最近發生在四川什邡的反鉬銅項目事件,再次彰顯中國民眾公民意識的覺醒。政府出動警察鎮壓民眾示威,也反映了政府的恐懼。但是,中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下去,若不改善,這樣的事情將來只會發生得愈來愈頻繁。
空氣有毒無處遁形
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情如何?北京空氣之髒,最著名的就是「沙塵暴」。但是北京人說,每天開車上班,車頂上都是一層灰。甚至辦公室裏的景觀植物,幾天不打理,也有一層灰。而根據《2010上海市環境狀公報》顯示,上海全市降水的酸鹼值為4.66,屬重酸性(中性為7),上海每年有近七成五的降雨是酸雨。廣州則常常籠罩在陰霾之中。中科院院士鍾南山,灰霾天氣致肺癌率猛於尼古丁。所以有傳聞指,中國每年有以十數萬計人口死於空氣污染,也就不奇怪了。而根據來自東南網的消息則指,全球1/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國。
與北京毗鄰的天津市,正在大幹快上發展中。為了發展經濟,政府引入不少工業項目。去年7月,天津海河河面出現不計其數的死魚,綿延近千米。環保監察人員稱,造成魚群死亡的原因,是大量地表污染物跟隨雨水注入海河導致。天津的朋友說,在天津大馬路上,「不小心打了個呵欠,嘬嘬牙縫能吐個煤球出來」。這話雖然誇張,但也反映出天津環境之惡劣。人民的忍耐力是有限的。據報,今年一家大型石化公司在天津奠基,大量市民在廣場舉行反污染遊行。或許一兩次的抗議無用,但這股力量正在全國蔓延。
「散步」救國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環境逼民反,民亦不得不反。中國人或許明哲保身,但是人總不可能不關心自己的身體。所以,當政府觸碰到這條底線的時候,內地民眾也被迫着走上街頭。中國21世紀首個成功反污染遊行的案例,或許應屬發生於2007年3月的廈門反PX工程事件,這也是標誌着「散步」一詞誕生的事件。廈門市民不是去遊行、示威的,而是去「散步」的。數萬廈門市民一起「散步」,使政府不得不讓步,不再進行PX工程。去年,PX工程要在遼寧大連動工。市民聞訊,也用同樣的方式抗議。當地市民走上街頭抗議,人數多達上萬,逼政府出來對話。後來,大連市委書記唐軍曾到廣場上,承諾搬走項目。
從2007年至今,不過短短5年時間,中國爆發的反污染事件多得令人咋舌。僅去年,就有7月在內蒙古赤峰的反鉛礦開採事件、9月在浙江海寧的反重污染企業事件、12月在廣東海門的反建火發電廠事件……入2012年後,又有3月在海南鶯歌海的反建火電廠事件、6月在上海松江的反建垃圾焚燒廠事件,以及今次在四川什邡的反鉬銅項目事件……誰也不知道,那個事件會成為壓垮「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
廣東或許是中國各省中相對文明的。2009年11月,廣州市番禺區擬建垃圾焚燒廠。消息傳出後,引起番禺網民關注。他們在網上約好時間地點,集體到政府抗議。網上民調顯示,97%番禺居民反對這個項目。最終,政府做出讓步,項目被擱置。去年,政府準備重啟該項目。但這次「學乖」了,不再是自行決定建造地點,而是給出5個地點,供市民討論選擇。
癌症村的悲劇
但是,就算廣東政府相對文明,仍舊擺脫不了污染的噩運。而在其他廣闊的土地上的中國人,則還在用自己「好死不如賴活着」的心態強忍着。
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人們不敢相信身邊竟有癌症村的存在。
10多年前,杭州市蕭山區的村婦韋東英,開始發現身邊的癌症患者愈來愈多:陳阿龍77歲食道癌、胡登锊71歲胃癌、沈秀英57歲乳腺癌、莫水珍49歲胰腺癌、馮亞華35歲血癌……出於對死亡的敬畏,韋東英把10年多來因為癌症死亡的村民記錄在一本密密麻麻的本子上。她發現,這些人的年齡愈來愈小。
據報道,這個村子裏有4%的人相繼患上癌症。無數個黑夜,韋東英悄悄站在錢塘江畔,看着當地的化工廠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這條杭州人每天都要飲用的「母親河」。
另外兩個西部的省會城市:蘭州和烏魯木齊。冬天要燒煤供暖,但燃煤後的煙塵不知有沒有經過處理,就排放到空氣中。去年入冬後,蘭州空氣質量直線下降,在全國重點監測的120個城市中,排在末位。另外,為了發展城市GDP而進行的舊區改造和工廠生產,都在加重城市污染。燒煤供暖的煙塵、舊區改造的灰塵、工廠排放的粉塵……蘭州每吸一口氣,都在折壽。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的蘭州拉麵裏,不知道含有多少致癌物?
烏魯木齊的空氣呢?據說已經嚴重到戴口罩都沒用,下的雪都是黑色的。作為能源大省,新疆有豐富的能源可供開採。政府說,開採能源、發展工業可以帶動人民致富。但「致富」的代價,是環境破壞,人民生癌。最終,依舊貧困。當你的故鄉有富饒的能源時,真的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為人遺忘的小城
不過,畢竟在這些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居住,國家出於維穩目的,會有相對的保障。所以,或許生活在中國的小城市才是最最可悲的。據BBC報道,山西小城臨汾2007年「榮登」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且高踞第二名。由於採煤導致的粉塵,臨汾已被冠上「黑城」名號,且被警告此處「不適宜人類居住」。
如今的中國,不是人們記憶中的中國。
中國的80後,很多都有兒時山清水秀的記憶。最近,內地作家韓寒和李承鵬都撰文,懷念小時候故鄉清澈的河水。但這些記憶,早就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了。如韓寒所說,當今中國的很多河流,顏色一天一變,「看一眼就知道是禮拜幾」。
內地的80後,很多還記得中學時代「思想政治」課上要求背誦的中國幾項「基本國策」,其中有:計劃生育、保護耕地、男女平等、對外開放……還有:環境保護。可是近年來,環境保護這項基本國策似乎愈做愈差。中國的GDP在不斷上升的同時,環境質素卻持續下降。有內地財經網站的文章稱,2006年全球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城市竟然佔了16席之多。
短期的環境污染還不至於那麼可怕。例如今年5月,四川成都因焚燒農作物,造成煙霧瀰漫,連續多日被列為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專家建議老人孩子盡量減少外出。但這些煙霧很快就會散去,日後政府加以監管即可。最可怕的是那些因為工業導致的長期污染。數十年的發展,可能要用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清楚遺毒。想要在中國找一片淨土,難於上青天!
北望神州,滿目瘡痍。中國,是個罹患癌症的黑色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