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派遣特使額賀福志郎赴韓,昨天在首爾會見新當選韓國總統的朴槿惠,向她轉達期望盡快改善兩國關係的意向。這是安倍上台以後,日 本展開連串外交動作的重要一環,矛頭顯然針對北京,期望通過美國的撐腰,再拉攏亞洲鄰邦圍堵中國,以達遏制中國崛起,在釣島爭端中重掌主動權。
中方也不怠慢,昨天旋即宣布派出副外交部長張志軍作為特使,下周訪問韓國。
正如《讀賣新聞》周四的一篇文章指出,「安倍政權的一大任務將是用一種戰略性的方式推行其外交政策。它需要向中國增壓,促使其審視自身的擴張主義,與此同時堅持說服中國步入國際合作軌道。」
安倍除了向因獨島主權爭議導致劍拔弩張的南韓主動示好,亦不惜放下身段,向同樣存有島嶼爭端的俄羅斯伸出橄欖枝,他與俄國總統普京通電話時,提出雙方應就北方四島之爭找出妥協解決方案,並要求兩國推進和平條約簽署工作。
與此同時,日本副首相兼財相麻生太郎於周三出訪緬甸,雙方同意加強經貿、投資、基建等領域合作,甚至在可能範圍進行軍事合作。外界多認為,麻生此行既為日企在緬甸開放市場上搶佔先機,也為加強與亞洲各國的關係,顯示安倍圍堵中國的外交攻勢正式啟動。
安倍對其外交目標毫不諱言。他在上月底曾說,日本有必要以日美同盟為軸心,強化與印度和澳洲等國在安保領域的合作。他強調,日本要與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與越南等具有重要戰略作用的國家構築信賴的關係,日中關係始能有新的展開。
安倍這種企圖強化與中國周邊國家的合作,以遏制中國崛起,使中國回歸「國際秩序」的構想,說穿了就是「包圍中國」的安保戰略,這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合縱」策略倒有幾分相似。
不過,日本這個「合縱」之策,與戰國七雄的情況最大不同之處,乃「七國般亂」的背後,還有一個「大哥」——美國。
安倍政府對華立場益趨強硬,與美國重返亞太戰略部署實際互為呼應。
美國總統奧巴馬連任成功之後,其亞太政策勢必進一步落實推展,而日本正為其中最重要的棋子。奧巴馬周三簽署了美國國會通過的《二○一三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使這份含有《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和「美國不會接受第三國單方面行動」等內容的法案,宣告正式生效。
奧巴馬此舉,等於擺明車馬,為安倍助威,圖牽制中國,但未來中日發生衝突的風險,卻反為隨之升溫。
安倍已經在釣島問題上再三發話,一是堅守主權沒有交涉餘地的立場;二是強化釣島海域的警備,不但授意防衞省加緊購買「全球鷹」無人機和「魚鷹」運輸機,更籌組擁有十二艘先進巡邏船的釣島特殊部隊;三是不排除派駐人員上島。凡此種種,都在不斷測試中方的底線。
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一向予人印象,也是對外姿態較為強硬,而在今年三月其接任國家主席之前,相信對日本政策不會有重大調整,更沒有退讓的可能。
面對安倍政府的出招,中方想必也有後着。倘若日本加強進逼,北京的進一步反制,或許包括出動軍機以對抗日本戰機攔截中國海監飛機的舉措,甚至派遣公務人員登上釣島。只是如此一來,中日武裝衝突的機會陡然冒升,兩國關係更形惡化,誠非各方所願。
無論如何,東海和亞太局勢緊張,短期難以緩和,發展方向端視美、中、日這世界三大經濟體首腦的判斷和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