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組突然向研究資助局收回2000萬元「公共政策研究計劃」(「計劃」)的撥款權,理據是:研資局的評審標準學術性太高、擔任評審的海外學者不了解香港情況、研究課題不切合香港需要、學者與官員之間缺乏交流以致研究不「對口」等等。
「計劃」成立的背景,是前特首董建華有感於香港政策研究能力不足,希望香港能發展高水平的政策研究,在民間特別是大學培養政策研究人才。因此,「計劃」一開始便不是為了什麼替政府政策建立「更強大的理論基礎」,或要學者做跟政府政策「對口」的研究。相反,它是要讓民間建立起高水平的政策知識社群(epistemic communities),打破官僚對政策知識和論述的壟斷,讓政策思維能跳出政府既有的框框。要達到這些目的,就如曾榮光教授於12月29日發表的文章所說,必須確保研究者能就政策議題選擇及研究問題的界定掌握絕對的自主權。
至於所謂「研資局的評審標準太學術性」的說法,亦是不知所云。「計劃」成立的緣由,正是針對香港缺乏具高學術水平的政策研究!再者,政策科學(policy science)原本就是一門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學科,其精神是透過整合跨學科知識,嚴謹的科學方法和論證,有系統的知識累積,對價值問題的釐清等等,達到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的目的。
中策組應擔當橋樑角色 而不是越俎代庖
根據研資局所訂的遴選準則,研究計劃須同時切合香港的需要和具學術水平。評審員包括本地和海外學者,海外學者雖然不一定熟悉香港情況,但他們可為研究方法和理論等提供專家意見,確保計劃符合國際水平。何況有很多政策範疇,香港的研究員根本很少。單靠本地學者評審,很容易造成小圈子問題。
說到實用,翻查研資局網頁的資料,隨便從獲批項目抽幾個題目,都是切合香港需要的政策課題:「香港人口健康和疾病負擔的研究」、「香港的電子廢物產生及棄置問題及解決方案」、「評估《活化工廠大廈計劃》對香港經濟、社會、文化之影響」等等。批評這些課題不實用,必須提出充分理據!最後,安排學者與官員交流,原本就不是研資局的工作。中策組理應多擔當橋樑角色,而不是越俎代庖,奪回審批權。
經過了7年的運作,「公共政策研究計劃」資助了150多項研究計劃,涵蓋廣泛議題,總算向建立高水平的政策知識社群邁進了一步。今次有關官員的行動,足以把學術界7年來的努力眦於一旦。對此本人深表憤慨!
作者是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