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22日星期二

劉細良: 見自己


王家衛出品,評論往往比電影更好看,因為他能觸動大家感性一面,就如按摩高手,一下按在腰骨穴位,酸、痛、軟、癢百感交集。我看了在主場新聞所有關於「一代宗師」的評論,想不到連驊仔也罕有地表達出感性,王家衛果然是按摩高手。

評論看了,電影仍未看。我寫的也不是電影,而是對大家所討論的民國美好年代有所感。去年內地出版岳南三大冊作品「南渡北歸」,成為暢銷書,內容寫民國知識 精英,學術大師的故事,由三十年代南京政權黃金歲月,到抗日南渡大後方,勝利北歸,內戰分裂,因政治而朋友老死不相往來,四九年後不少大師學術生命結束, 錢穆、陳寅恪、胡適、傅斯年、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三十年代風華正茂,都是一代宗師的人材,但在時代轉折下,他們最好的都留在了民國南京時代。此 書讀後令人難過不已。

但最後託庇於殖民地的民國傳統,尤如葉問詠春拳,錢穆新儒家,嶺南畫派大師,卻開出了另一片天地。他們遺落在香港,在九龍城醫館武館、在桂林街的新亞書 院、也在董橋的清供文玩、陶傑遊戲文章之內。有次我問陶傑為何大兒子會改這名字,他說因為「泰澄」二字有一種民國的味道!他心目中中國文化最美好的年代, 也在民國南京政權時代。

七十年代我唸的是中文中學,老師有台灣唸大學回來,也有民國精英,四九年後不少都在香港中小學任教。李柱銘父親李彥和將軍,留法里昂大學,抗戰時任第七戰 區政委,能寫舊體詩及教授論語,四九年來港,其後任教於華仁中學。有次李柱銘將父親遺物給我看,保留了他寫給華仁神父的一封英文求職信。他們教授的以文史 為主,我初中時看蔣夢麟、余光中、唐君毅,錢穆,大學時看陳寅恪等人作品,何嘗不是受這些民國人的影響,就如葉問來港教授詠春一樣,民國的文化也在香港傳 承下來。

香港人要好好認識自己,不要自我矮化,誤以為背負殖民地原罪,疏離中國傳統文化,因此要急急補救。香港與台灣所傳承的文化傳統,比今日內地那一套虛假的,功利的、搵食包裝的所謂文化傳統,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見自己(二)



為了準備與陳雲的對談會,我在看他的新作《香港遺民論》,我贊成香港人需建立主體意識,面對中共,香港人所保守華夏文化傳統,是我們主體意識組成部份。陳雲以遺民及避秦者來概括香港文化身份構成,我在《過客2:中國遊記》一書中,也曾提及香港人文化遺民的心態。
商人何世柱父親專門收藏明未清初遺民藝術,以明月清風樓為名,五十年代託張大千購藏書法、字畫及扇面,香港擁有江南抗清遺民藝術最完整私人收藏,相信並非 偶然。我認為香港的遺民意識,不止於辛亥革命後滿清舊式文化精英避居香港,而是由太平天國之亂起,內地士紳持續移居香港,形成了在殖民地治下一種文化傳統 主義的基礎。李國寶家族在港開枝散葉,先祖乃在太平軍之亂,由鶴山避亂而來港,便是一例。香港文化傳統主義,令我們與內地五四運動分道揚鑣,最終也沒有參 與到五四激烈反傳統主義運動之中。

五四開出了惡之花,一九四九年以俄為師的共產黨建政,對傳統文化精英來說,其恐懼猶如一六四四外族滿清人關,共產黨繼承了五四激烈反傳統及文化革命,提倡 工農兵革命文學,高舉延安文藝路線,文化藝術為政治服務,傳統主義者本質上與共產黨水火不容,雖避秦香港,也時刻抱持文化復興信念。一六四四年多鐸親王鐵 騎兵臨揚州城,江南文人別無選擇,只有走上武力反抗一途,持續十多年抗清鬥爭,最終失敗,有的遁入空門,有的隱居,有的進行文化抗爭,筆下江南盡是殘山剩 水,禿筆山巒、怒目魚鳥。一九四九因有殖民地英人庇護,傳統文人找到了立足點,無需起義,他們或為教師、或為政府公務人員。

香港六七十年代小學課程要教授古文,要背誦唐劉禹鍚「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蓉「習慣說」,「蓉少時,讀書養 晦堂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什麼人會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放在殖民地小學課程中,當然是殖民地政府。最明顯不過是五十年代構思成立中文大 學,尤其選中了高擧傳統文化及反共的新亞書院為合作對象之一。麥里浩總督五十年代出任政治顧問時,巳知道政府必須在教育上抗衡共產黨滲透,而共產黨與傳統 主義者水火不容,在抗共拒共方面目標一致,不會重蹈新加坡南洋大學被共黨滲透的覆轍。香港傳承華夏文化傳統,除了南渡民國精英外,殖民地總督亦有意培育。

四九年後精英南渡,除了錢穆、唐君毅等學術名人外,更多是普羅中產、商人、知識人、軍人,這種文化遺民意識,構成了香港人文化身份。北京領導人常問為何回歸十五年,人心未回歸。香港人文化身份,背後所隱含的傳統主義及抗共意識,他們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