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聯合國世界絕對貧困線1.25美元計,全世界有12.9億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下。對於如何處理這問題,經濟學界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是貧窮的根本成因。他們認為,假如富國每年給窮國充分的經濟援助,20年後貧困就會消失。另一派則認為經濟支援只會被腐敗的政府侵吞浪費,還會削弱窮人的工作積極性,他們認為當自由市場配以正確的激勵,人們就不需要施捨,能自謀出路。
這兩派觀點難以妥協,反映出社會科學研究的困難之處——對同一現象人們可以有不同的解釋。經濟學家們關心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tion),但能見到的是統計上的相關性(correlation),兩者並不相等。例如,我們見到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士收入也高,不能直接得出多接受教育可增加收入的結論,有可能受教育多的人本來就比較自律,或者智商比較高,這些潛藏的因素可能是他們收入更高的真正原因。
科學家們用「隨機控制試驗」(randomized control experiment)方法來弄清真相。比如為了檢測一種新藥是否有效,醫生會將病人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實驗組)使用該藥物,而另一組(控制組)則不服用該藥物,假如實驗組病人較控制組病人康復得更快,那麼在考慮了統計誤差之後,便可得出該藥物為確實有效。
在過去20年間,經濟學家也使用「隨機控制試驗」的方法研究經濟現象,尤其是研究貧窮國家中的窮人的決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班納吉教授(Abhijit
Banerjee)和迪弗洛教授(Esther Duflo)就是這領域的領軍學者(前者為印度人,後者為法國人,去年才取得美國經濟學會的克拉克獎)。他們將這個領域研究所得用通俗語言寫成《貧窮經濟學》一書。雖然這本書尚不能評定上述兩派誰更正確,卻為我們提供理解發展中國家窮人生活更加豐富的知識,這裏作一簡單的介紹。
他們為何不買蚊帳?
在肯尼亞,瘧疾、腸炎等疾病十分常見。有研究發現,疫疾橫行的地區使用了蚊帳後,居民的教育水平與收入水平都有顯著增長,奇怪的是,肯尼亞窮人卻很少使用蚊帳。蚊帳的價格即使按非洲收入水平計算也不貴,班納吉和迪弗洛教授算過一筆帳,避免瘧疾可使窮人年收入增長15%,打了折的0.75美元一張的蚊帳很快可以回本。他們為什麼不使用蚊帳呢?
一家NGO用隨機控制試驗調查肯尼亞窮人對蚊帳的需求,他們選取了一批發放蚊帳的診所,並對不同診所發放的蚊帳收取不同的價格。蚊帳可能免費、以折扣價或以市場價發放。他們發現當地人對蚊帳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大:人人都拿免費的蚊帳,但當蚊帳價格高於0.75美元的時候,幾乎就沒人願意買了。需求的收入彈性卻很小:窮人富人都拒買折價的蚊帳。這說明當地人不使用蚊帳的主要原因,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買(雖然,當蚊帳免費時,總是值得去拿的,有些居民拿到蚊帳之後拿去當魚網撈魚!)。
蚊帳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傳染病,而防疫的直接效果是相當模糊的。假如甲用蚊帳,乙不用蚊帳,乙得瘧疾時仍然間接可能傳染甲;反之,甲不用蚊帳,乙用蚊帳,甲也可能不得病。當大家普遍不使用蚊帳時,買蚊帳純屬浪費。這種情形類似「集體行動的悲劇」。用蚊帳防止傳染病傳播,只有大部分的人都使用蚊帳時才會有效。要想大部分的人都使用蚊帳,需告訴他們防疫的重要性,激勵大部分人同時使用蚊帳,這時免費發蚊帳才會有用。
你不能說服想結婚的人避孕
過早受孕是導致女性貧困的重要原因。非洲國家少女懷孕比例高達10%,而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中少女懷孕比例最高的國家,懷孕比例也只是4.5%。聯合國調查發現,使用避孕措施每年可以避免530萬宗意外懷孕,將孕產婦意外死亡率也因此降低27%。但是,在非洲國家增加使用避孕措施的便利,卻沒降低少女懷孕比例。這讓人懷疑是受孕是少女故意為之。
為了明白少女懷孕的原因,迪弗洛教授在肯尼亞170所所學校進行了5年的跟蹤實驗。實驗將學生分為若干組,一組為控制組,對其不採取任何措施;對其餘實驗組則分別或共同採取下列干預措施:
1. 對學生進行一般性教育;
2. 對學生進行愛滋病性教育;
3. 發放免費校服。
結果發現,性教育的避孕效果並不明顯,但免費發校服效果顯著:在發放校服的學校,一年後女學生的懷孕率從14%降低到11%。更神奇的是,一旦一家學校同時進行性教育和發放免費校服,後者的正面作用剛好被抵消掉!
對於輟學的女學生而言,通過懷孕嫁人也是一條出路。發放免費校服使那些為了得到一套校服而留在學校的少女繼續學業,推遲了她們成家的需求。一般性教育和愛滋病教育卻做不到這點。同時進行性教育和發放免費校服,相當於在鼓勵女學生讀書的同時也教會他們如何選擇健康的伴侶,降低了結婚風險,變相鼓勵她們走入婚姻,兩種效用因此互相抵消了。
昂貴的承諾機制
班納吉教授小時候在印度就觀察到,當地很多窮人拿到收入後,便即刻買點磚瓦,開始建造房子,一套房子建好,往往要十年八載。這種建房子方法損耗之高令人驚嘆。為什麼他們不存夠錢再建房子?有人認為他們窮得開不起銀行帳戶。研究發現這種觀點並未切中要害,因為即使免手續費給窮人開辦銀行帳戶,窮人也很少使用。
其實建房子對窮人來說,不單純是儲蓄,更是一種「承諾機制」(commitment device)。建了一半的房子等於完全浪費,而避免浪費的方法就是繼續投資。為什麼窮人需要「承諾機制」呢?班納吉和迪弗洛教授發現,窮人的預算有相當部分花在了煙酒茶和零食上。當窮人可供積蓄的數額太少,以至於任何宏偉的儲蓄計劃,比如買一個雪櫃、一輪單車、存錢供子女上好學校,都顯得過分遙遠時,當下的消費享受也就顯得異常吸引。有理由相信缺乏類似承諾機制時,窮人非常可能將錢花在消費而不是儲蓄上。
但是否存在比建房子更「便宜」的承諾機制呢?近年受到廣泛注意的小額信貸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此種作用。小額信貸限定借款只能用於投資經營,並跟蹤審查防止借款人將錢用於消費,這種嚴格的控制起到等同於「承諾機制」的作用。但兩位教授也對這類小額信貸做出研究,認為小額信貸的作用比坊間所說的大,其研究結果還引起了來自小額信貸機構的筆墨官司。
希望在細節中
上面提到的「隨機控制試驗」在中國也有使用。中國政府2007年在試行「母豬保險」,在政府補貼之後,農戶只需要交12元就可以為母豬買保險,當母豬死亡時可以獲得1000元的賠償。這種保險能鼓勵農民養殖肉豬嗎?4位中國經濟學家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說服了貴州金沙縣政府,在當地480條村進行了實地隨機控制實驗。實驗對農戶提供不同程度的保險供給。實驗發現,隨覑保險供給的增加,購買母豬保險的農戶增加,同時農戶養豬數量也增加了。這證明母豬保險確實能鼓勵農民擴大養殖,政府在扶貧項目上的作用是顯著的。這個實驗雖然沒有收錄在《貧窮經濟學》書中,但其要旨則一。
班納吉和迪弗洛兩位教授在他們學校成立了一個實驗室,專門訓練NGO從事「隨機控制試驗」的方法。貧困問題沒有一蹴而就的解決方法,無數生活的細節之中卻藏有希望,有待人們系統地發掘。
作者趙耀華為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趙就琦為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博士研究生
◆參考書目:
Banerjee, Abhijit and Esther Duflo. 2011,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Public Affairs.
Cai, Hongbin, Yuyu Chen, Hanming Fang and Lian Zhou. 2012.
"Microinsurance, Trus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Natural Field Experiment", Working Paper 15396,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ugust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