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郭崇倫: 希臘的民主悲劇



希臘悲劇是所有戲劇的濫觴,希臘也是民主制度的發祥地,但現在它卻對於自己的選舉時程、選舉政綱、甚至政治領導人,都無法自己決定,這個民主悲劇不僅發生在希臘,也會發生在其他的國家身上。

悲劇源頭是希臘財政已債台高築,從一年多前,靠歐元區其他國家一次又一次的紓困,才免於破產,歐元區要救希臘,不為別的,只因為不希望創出先例,讓歐元在十周年之際,開始崩潰。

但在三月新債務到期前,有三個國家,德國、荷蘭與芬蘭,正考慮要把希臘踢出歐元區,其中財大勢大的德國看法最重要,總理梅克爾雖駁斥讓希臘破產的謠言,但執政聯盟中不同黨的財政部長蕭伯樂卻表示,「誰能擔保希臘將會繼續承諾過的」,他的助理甚至私下批評希臘是「無底洞」,其實這只是反映出越來越多德國人覺得:「希臘在找冤大頭,而德國正是那個冤大頭」。

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則大罵德國財政部長,身為希臘人,他不能接受這樣對希臘的汙辱,「他以為他是誰啊」,這位老總統出身共產黨,在二次大戰時打過納粹,對德國,有舊仇加上新恨。

老總統憤怒的情緒,其實反映在稍早,國會以三分之二絕大多數通過紓困方案的那一天,外面憲法廣場有數萬民眾空前規模的示威,群眾焚燒了十幾棟歷史建築,但是憤怒的民意無濟於事。

國際對希臘不信任,主要因為四月要選舉,大家懷疑選後的新政府會不會信守之前的承諾?根據目前民調,最有可能執政的右派「新民主黨」黨魁薩瑪拉斯曾經表示,為了反應最新民意,紓困方案可能重新談判,「需要做某些政策修改」。

但這難道不是民主的常軌嗎?經由民主選舉,探求最新的民意,由符合最大多數民意的政黨執政。然而幾年下來,政府不斷削減補貼,減少最低薪資,延長退休年限,民眾已經受夠了,無須街頭示威,大家都知道要進一步削減支出,民意必然強烈反彈。

這樣的希臘民主,是無法被債權國容忍的;首先有國家提議要希臘延後選舉,免得三月到期的債務清償方案,做了等於白做,接下來又有人動腦筋逼選後要兩黨成立執政大聯盟,無論結果如何,都可確保方案可執行。

甚至有「分期付款」的建議,在一千三百億歐元的紓困金中,先拿一部分度過三月的周轉難關,其餘等到政府組成以後再說。

最後的妥協是讓兩黨都立下書狀,在空前壓力下,「好死不如賴活著」,左右兩派政黨領袖都分別簽承諾書,表達會繼續執行紓困方案的條件。

現在傳出,通過紓困的最新條件包括,月底前希臘須完成的廿四個先決條件:包括,設立償債專戶,專戶中必須有足夠現金,償還未來九個月至一年的債務,否則會自動從紓困金中轉帳;在政府內設立國際監督單位,可以在第一時間阻止不當挪用款項。

曾被殖民過的我們,很容易就發現這與過去列強的手段差不了多少,純粹是干預內政行為,雖沒派軍隊入侵,但是要「政權變遷」的目的則一。

未來國際干預的「新殖民」還會在葡萄牙、愛爾蘭與其他歐元區國家出現,因為找不到徹底解決方法,這樣的情況將形成惡性循環,即使這次危機解除,但根本原因仍然在那裡,希臘去年經濟萎縮七%,今年還要減少四%,現在最低工資又要削減廿二%,今年經濟成長又要萎縮一.五%。

反觀德國,拜歐元低估之賜,對歐元區外的出口大增,單以汽車出口,日圓已經對歐升值了三成,日本車廠根本不是德國車的對手,而同時在歐元區內的出口,得以確保穩定。

德國生產力太強,其他國家太弱,本來就不應該在同一貨幣圈裡,這不是削減其他歐元區國家工人福利與退休金,因而間接減少工資成本,就可以拉平的,沒有消費、沒有市場,經濟日漸萎縮下去,其他國家根本沒有辦法找到翻身的機會。

怎樣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眼前似乎只有兩條路,一是繼續歐洲整合,這是德國所主張的,嚴密控制各國財政預算,往歐洲邦聯走;但另一條路,則是退出歐元,恢復各自十年前的貨幣,讓本國貨幣急劇對歐元貶值,這也許是更明智的選擇,可能短時間經濟會有陣痛,但卻比凌遲要好。

更重要的,擁有自己貨幣發行權,也就擁有了國家主權,挽救了民主政體的正當性,這個意義,比經濟利益要重要的多。

希臘財政揮霍無度,咎由自取,當然應該痛自反省,但是現在國不成國,是足茲其他國家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