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信報社評: 不畏浮雲遮望眼香港安危心所繫



三月人大與政協將會召開會議,兩會前夕,《人民日報》昨日以本報評論部的名義,發表了一篇題為《寧要微調,不要危機》的重要文章,令人注目。不言而 喻,中共中央明顯是要為即將召開的兩會定調,目標清楚明確,就是不管有多大困難、多大阻撓和多大風險,改革一定要繼續推進;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 制和社會體制,都要改革創新。

原因很簡單,就是文章的結尾所言:「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 左右發展方向,力避消極懈怠延誤改革時機,所思所慮不獨是當前社會的發展穩定,更有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因此,文章斷言,縱使推進改革難免要遇上風 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所以「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

中國自一九七八年推行改革開放以來,因為實行放權讓利, 讓一小撮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生產力得以全面解放,經濟增長一日千里,成就全球矚目。但應與下層建築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政治體制改革,礙於既得利益階層的勢力 不斷擴張和鞏固,遲遲未有推展,反隨着既得利益階層的坐大而舉步維艱。第一階段的開放改革至八九年出現瓶頸,催生了「六四」風波,最後以流血收場,為中國 的現代化進程留下了至今無法開解的政治死結。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中國的改革開放再跨前一大步。二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成就更加顯赫,現已躍升為全球 第二大經濟體系,但隨之而來的政治和社會矛盾,尤其是各大小既得利益集團和廣大群眾的利益衝突,也日趨嚴重,現時又已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了。正如文章所 言:「無論當年的聯產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今天官員財產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改革總是在爭議乃至非議中前行」,而「從經濟領域到 社會政治領域,改革愈是向前推進,所觸及的矛盾就愈深,涉及的利益就愈複雜,碰到的阻力也就愈大」,所以當前面臨的挑戰更艱巨、形勢更嚴峻。

一言以蔽之,改革必然會觸動以至損害既得階層利益,所以必然引起負隅頑抗,鬥爭自是難免,甚至隨着人民內部矛盾的性質轉變,大有可能演變成為你死我活的敵我 矛盾和鬥爭。證諸中國當前政經局勢的異常變化,包括重慶「打黑英雄」王立軍投奔美領事館尋求政治庇護一天後被押往中央交代,下屆政治局常委熱門人選之人薄 熙來可能下馬,以至近期自上海至全國不同省市皆陽奉陰違,巧立名目,以不同形式放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再重申必須堅持的壓抑樓市政策,以及近年全國地區無 日無之的維權運動,改革和反對改革的鬥爭已屆決戰關頭,如箭在弦,一觸即發。

回歸以後,香港已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着政治隔離的消失和中港經濟的融合,大陸的政經變化,無可避免都會影響以至決定本港社會的政經轉變。今屆的特首選舉,明顯與過去幾屆的選舉截然不同,競爭之激烈,前所未 見,已非所謂「比理念、比政綱、比才能」的「君子之爭」了,而是你死我活的爭權奪利。從某個意義上看,中國大陸的改革和反改革鬥爭,或者所謂派系鬥爭,已 延伸至香港,而香港的政治權力角逐,其實就是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的延續。際此重要關頭,要維持「一國兩制」,實現真正的「港人治港」,不管誰來當特首,都一 定要心繫香港,無畏無懼,站穩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立場,堅持高度自治的原則,否則香港的百年基業也可能毀於一旦,最終對香港和中國都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