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明報社評: 請曾特首拆彈勿留下屆政府


特首曾蔭權陷身「富豪門」事件,他雖然聲言公職生涯40多年,公私分明,問心無愧,但是他一再接受富豪款待,被質疑涉及利益輸送,曾蔭權的解釋不但未能釋除疑慮,所說接受富豪款待的歪理,反而強化了他行止不當,若公職人員有樣學樣,香港政府將由廉潔走向貪腐。基於特首的尊貴地位,若他確實不涉及利益輸送,則就豪華遊艇、私人飛機和深圳大宅3項質疑,應該盡快公開交代全部詳情,一則為自己洗脫污名,更重要的是,令公職人員不被「富豪門」的歪理導入歧途,令香港廉潔政府的美譽不被玷污。

曾蔭權操守所涉質疑  有現代、過去、未來三式

先說現在式,他與富豪以3艘豪華遊艇為據點,在澳門玩樂32夜,撇除他出席當地一個賭廳貴賓會春茗的不當、與友人是否品嘗美酒佳肴,以及他支付港澳渡輪船票費用乘搭豪華遊艇回港是否合理等,公眾最關心款待他的富豪,到底有哪些人,若曾蔭權與這批友人互動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則公布友人名單,公眾若認為不涉及利益衝突,則質疑自然不成立。

關於過去式,除了日前豪華遊艇濠江遊,曾蔭權承認特首任內7年,還接受過富豪款待3次,其中兩次乘搭私人飛機,一次坐豪華遊艇。同樣地,若曾蔭權詳細交代款待他的富豪名字、外遊時間、地點和活動內容,讓公眾知道詳情,若認為不過爾爾,利益衝突質疑就不會成立。

至於未來式,梁展文事件之後,公眾對公職人員收取延後利益,深惡痛絕。曾蔭權任滿後租住的深圳豪宅,從傳媒報道的奢華程度,出乎一般人想像,公眾對一名做了45年公職的人員,能夠享受這種退休居所,腦袋裏會有大串問號。這所深圳豪宅若被質疑與延後利益掛鉤,對特首名位會構成巨大損害,所以曾蔭權必須、也有責任交代詳情。事實上,這所深圳豪宅與曾蔭權之間,尚有兩大未解之謎:

1)豪宅多大、租金多少,發展商都拒絕披露,基本資料欠奉,最容易使人有「不可告人」的聯想,盡早全盤披露,才可以阻止「陰謀論」發酵。據傳媒報道,發展商花費約1400萬元人民幣裝修,然後收取曾蔭權約15萬元人民幣租金,連同單位市值接近5000萬元人民幣,回報率一點也不吸引,對發展商一貫予人賺到盡的形象而言,慷慨得使人有不安之感。究竟所為何事?

2)曾蔭權所租住豪宅的發展商黃楚標,是「香港數碼廣播」大股東,而曾蔭權剛於上月會同行政會議,運用酌情權,特別批准前任教育局長李國章成為香港數碼的主席及董事,使李國章與胞兄李國寶不受規例束縛,分別成為電訊機構要員。行政會議商議此事時,曾蔭權有否申報利益,如何申報,應該公布相關資料,讓公眾判斷。

「富豪門」事態,性質十分嚴重,因為特首曾蔭權操守被質疑,而按曾蔭權迄今解說,不但未能釋除公泷疑慮,更使人確信他接受富豪款待之不當;另外,曾蔭權的「正確接受富豪款待」的準則和邏輯,較諸規管公務員和問責官員收受利益,寬鬆到猶如沒有規管,除了惹起公職人員憤慨,也混淆了公職人員廉潔自持的準則,使廉潔政府搖搖欲墜。曾蔭權前日回應質疑時,擺出一臉委曲,對於「富豪門」衝擊著港人珍視的廉潔政府的核心價值,竟然沒有半點反省,此乃其本質反映、抑或囿於認知盲點,使人對這位「香港仔」迷惘起來。

公眾質疑並非陰謀論  而是事實在說話

曾蔭權回應事態時,說感到痛心,認為不應該以陰謀論和負面來分析事情,否則香港就會內耗不停云云。其實,市民何嘗不想曾蔭權領導政府專注經濟事務,發展經濟,以具體措施應對人口老化問題,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等,但是第3屆特區政府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近期被揭發的不當事態,涉及法治、誠信、廉潔等核心價值,綱舉目張,若事情不搞清楚,則政府良好管治從何說起?許多國家、社會動盪不安、經濟凋蔽,都與特權氾濫、法治不彰、政治領袖誠信破產、官員貪污腐敗有關,所以,傳媒、公眾質疑曾蔭權的操守,絕非什麼陰謀,而是不容香港成功的要素被侵蝕而使香港沉淪。

曾蔭權以陰謀論體待公眾質疑,有轉移視線之嫌,其實,目前公眾對「富豪門」的觀感和判斷,乃事態使然。公眾看到曾蔭權與富豪互動非比尋常,引發利益衝突或利益輸送聯想,完全正常和合理,並非什麼陰謀論和負面分析,而是事實在說話。曾蔭權若想公眾正面體待他與富豪的互動,最好做法也是讓事實說話,公布詳細情,證明自己的操守沒有污點,則一切質疑自然站不住腳。

另外,最近兩周有關曾蔭權和特首候選人唐英年的負面事態,若他們未能提出使公眾信服釋疑的論據,而兩人所涉及事態,在法律責任方面會否有所發展仍是未知之數,然則,現屆政府究竟有多少政治炸彈留給下屆特首和政府,未來一段日子,會是整體香港的一大懸念。香港管治,有黃鐘鄙棄、禮崩樂壞之勢,香港需要一名怎樣的特首,才有望把香港納回正軌,現在只能寄望有權投票的1200名選舉委員,摒棄小圈子利益,以香港最大利益為重,以免香港陷入災難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