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三小時馬拉松式會議後,歐盟財長達成對希臘第二輪援助協議,私人財團須就希臘國債撇賬達五成三,把希債債息由二厘逐步調整至二○年的四點三厘,以及發放一千三百億歐羅予希臘。
表面看來,上述方案再為歐羅區解體除去一劫,但實際是救歐還是害歐,筆者認為此時並非蓋棺定論的時候。
希臘實際已破產,這次援助只是避免在三月無法支付國債,影響其他歐羅區國家。歐盟財長會議的報告亦顯示,到二○二○年希債水平或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百分之一百六十,遠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目標百分之一百二十。長貧難顧,是次歐洲買到的不是穩定而是時間。
希臘國會通過財政援助後,四月將舉行大選以取代現政府,這對希臘內政是一大衝擊。以民主起家的希臘,是次救助方案違反民主原則,觸及希臘人民之痛。
七十年代,希臘以社會運動推翻美國扶直的右翼政權後,其反美、反西方情緒一直深藏在文化中。前屆政府借助美投資銀行處理賬目,進身歐羅區,此時破產後卻要獨力承擔,自有再被出賣的感覺。
從歐洲層面來看,歐洲央行、國家銀行及私人財團的分歧或會左右日後處理歐債的大局。相對私人財團須撇賬五成三,歐洲央行並沒有放棄希臘國債的收入,只是把部分收入作解決希債之用。
私人財團不是味兒,更甚的是,有報告指私人財團最後或要損失百分之七十四。因此,日後假如西班牙等其他歐豬國家出問題,私人財團是否願意接受更大損失,成為疑問。
在解決希債問題上,歐洲國家出現更大分歧。會議長達十三小時,當中討論了歐盟、歐央行及IMF這「三頭馬車」的角色。荷蘭財相提議把三頭馬車視為監察希債及
削赤的常設組織,進駐雅典。提議不獲接納,但反映北歐諸國開始對希臘及其他歐豬失去耐性,或最終引來更大、更深層的政經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