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張華: 揪出奶粉荒的元凶




近日,香港奶粉荒演變成逼切的社會問題,令劍拔弩張的中港緊張關係,更加尖銳。很多港人將問題歸咎於中國的媽媽們,她們來港搶購奶粉,或在大陸購買水貨港奶,令水貨客肆虐香港藥房、超市。為甚麼近日大陸對奶粉的需求激增?誰是港B斷奶的元凶?

中國人對港奶需求將是長期的,且日甚一日。近年,不少中國人收入增加,除了中國經濟增長,也跟中國瘋狂印鈔有關。中國一直狠批美國不負責的推出量化寬鬆政策,狂發美鈔去增加貨幣流動性,但「二十一世紀網」的統計顯示,去年全球新增貨幣二十六萬億人民幣,中國佔近一半。因此,國民錢包間接受惠,加上人民幣升值,外國奶粉相對便宜,越來越多中國媽媽能負擔。這是對外國奶粉需求增加的底因。

至於近期需求急增,則與農曆年有關。長假期間,水貨客偃旗息鼓,專售水貨奶粉店舖也暫時關門,為免BB斷奶,很多媽媽趕在年假前大量入貨,造成短暫的需求急增。政府必須考慮缺奶的遠近因,方能制訂有效的「港人港奶」措施。

不過,香港措施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因中國人對國產奶的信心徹底崩潰,他們必定千方百計購買外國奶粉,而香港則是最便利、成本最低的首選地。

九十年代末,中國政府鼓勵國民多飲牛奶。二○○○年,農業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推出「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人民日報》稱之為「一杯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一杯奶,可以振興一個產業」;○三年初,胡錦濤到內蒙視察時強調:「牛奶是溫飽之後小康來臨時的健康食品,不僅小孩喝,老人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學生都要喝上牛奶,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六年四月,溫家寶在重慶視察時說:「我有一個夢,讓每一個中國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這些都是日本戰後向學童推廣飲奶「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翻版。外滙儲備、GDP變成國富符號,牛奶則是強民象徵,國產奶公司乘勢推出「牛奶運動」,使牛奶變成國家戰略的一環,提出「一日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

由於需求激增,中國奶牛數量有限,無法滿足需求,國產奶公司就不擇手段造奶,成為「三聚氰胺毒奶」肆虐的濫觴。數十萬嬰兒中招,「一日一杯奶振興一個民族」,變成「一日一杯奶震驚一個民族」,中共卻對國產奶公司的惡行熟視無睹,以致三聚氰胺毒奶事件後仍不斷傳出國產奶的醜聞。這正是今天中國人到世界各地搶購奶粉的原因,也是中國奶殤的罪魁禍首!

黃世澤: 儲備商品小心細節

中國走私客將香港嬰兒奶粉搶光的情況,已經造成相當大的民怨,政府在民意壓力下,考慮將嬰兒奶粉列入《儲備商品條例》(香港法例第二九六章)附屬法例的附表中,藉此管制出口。

只不過,梁振英善於各類偽術,除了語言偽術,還有政治偽術,因此,市民必須小心梁振英在實施《儲備商品條例》時造假。而《儲備商品(進出口及儲備存貨管制)規例》第四條對出口許可證的豁免條文,正好賦予梁振英政府玩政治偽術的空間。

根據上述附屬法例第四條第二款規定,任何人的個人行李內只供他本人耗用或作為禮物而從香港出口的任何儲備商品,如數量不超逾十五公斤都不用出口許可證帶離香港。這規例用在食米是沒問題,因為超級市場日常買到的白米,都至少五公斤一包。但這規定用於嬰兒奶粉上,就等於十五罐奶粉可以被帶離香港,那就等於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為了防止政府搞政治偽術,並順便解決一簽多行,以及部份香港人參與走私行動衍生的問題,應在有關規例上作出修改,嬰兒奶粉的豁免額應為每二十四小時一公斤。這樣收緊奶粉出口香港的限制,才可以真的阻止水貨客大量把嬰兒奶粉搬離香港的行為。

正所謂魔鬼在細節裏,市民要防止政府蒙混過關的話,就必須看清楚政府將嬰兒奶粉列入儲備商品的細節內容,特別要留意豁免量,以及豁免量限制中有沒有考慮一簽多行造成的問題。如果政府沒有修改豁免量,走私客可以一次帶走十五公斤嬰兒奶粉,問題沒解決,也反映政府玩偽術愚弄市民。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