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內閣」籌組如火如荼,近日焦點集中在誰是新任文化局局長。政治果然一天都嫌長,上周初還盛傳藝發局前主席、電影人馬逢國會出任此職,但到周末,文化局長幾乎和現時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畫上等號。
許曉暉擁有劍橋碩士學位,但她學的是工商管理,加入政府前,長期在渣打銀行任職。她的藝術味,也許就是在facebook簡介中,表明自己喜歡霍洛威茨 (Vladimir Horowitz,俄裔美籍鋼琴家,曾獲24項格林美獎)。本地文化界普遍不接受許,殿堂級人物如榮念曾、出位人物如胡恩威及穿梭中港台的梁文道等,都紛紛表態反對,榮是梁振英文化政綱的「大腦」,他的反對令許曉暉加倍尷尬。
無獨有偶,在華人世界中,近日亦有一地設立規格極高的文化管理單 位,那就是民主化程度最高的台灣。原文化建設委員會升格為文化部,原主委龍應台也「升職」成文化部長。龍應台是著名作家,著作超過35本,近年最著名是應 聘為港大學者,期間完成著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兩岸三地引起極大迴響。
事實上,環視四海之內,文化部首長的任命,也可看到不同國家對 文化部工作的取態。筆者姑且把不同任命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專職專項」,以台灣、澳門及法國為代表。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衞鳴,是畫家出身、曾擔任澳門藝術博
物館館長。「世界藝術之都」法國設有文化及通訊部主管藝術政策,而部長首重除有政治歷練,更重藝術氣質。現任部長菲莉貝蒂(Aurelie
Filippetti)是一位具意大利血統的小說家,作品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前部長是已故總統密特朗外甥,曾當過演員、編劇、作家及導演等。
第二類是「一官多職」,即沒有專管文化部門,文化政策和其他政策合併歸一部門處理,具體例子有新加坡及韓國。獅城設一新聞通訊及藝術部長,但看來主要職責是
新聞資訊發布,所以部長也屬政治任命多於文化任命。現任部長李文獻是獸醫專業,曾擔任總理公署署長、國防部長及人力部部長。韓國的任命則在中間着墨,管理 文化的部門為文化觀光體育部,顧名思義是兼顧旅遊事務及體育,現任長官崔光植是學歷史出身,曾擔任韓國大學博物館館長及國家博物館館長。
最後一類則是「宣傳為綱」,代表國家有中國和朝鮮。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是煤礦工人出身,曾擔任國務院新聞辦主任,他最為人所知是06年曾指「中國是自由、民 主、法治國家,也是全世界網際網路最自由的國家」。控制意識形態的中宣部,對文化部有監督權。省級地方的廣電行政機構,都是同級黨委宣傳部負責。至於現任
朝鮮文化相安東春,曾任「4.15文化創作團」副團長,該「藝術團」被韓國傳媒形容專門替金正日進行偶像化工程,而安也被形容是朝鮮首屈一指的「偶像化專家」。
三類文化官員中,文化人當然希望日後香港的文化局長屬第一類,但早被傳媒「起底」的許曉暉,父親是福建省基層幹部、丈夫是中國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會聯合會的高層、弟弟是民建聯成員,加上曾在五區公投時率先表態不投票,種種背景和迹象,難免擔心他是屬最後一類「宣傳大員」
。
昨天,亞視新聞播出許曉暉專訪,當她談及文化工作時,又是提及資源和場地問題。當然,這些項目並非不重要,但也許連中學生都明白,香港號稱「文化沙漠」,看來是缺乏具深度的文化政策。龍應台在上任時就承諾,任內推動文化行政走入不同政策,如教育系統、外交策略、城市建設及農村改造,讓文化、藝術及歷史古蹟都
被重視。她還承諾培養有寬闊國際視野、專業文化知識及獨立判斷力的文化事務官,「文化不為政治服務,而是政治為文化服務」。
許副局,如果真是外行,其實不妨「抄考」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