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特首梁振英到北京接受任命,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接見他的時候,分別提示他要「團結和帶領各界人士」,「加強同各界人士交流,消除分歧的矛盾」,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呼籲大和解、大團結,同一基調。中央期望建制派之間捐棄前嫌,再次團結,為梁振英上台掃除障礙,用心良苦;不過,和解並非靠長官意志或主觀意願就可以達成,和稀泥不會出現真正和解,梁振英必須靠具體政策,讓各方知道他處事公正廉明,絕無偏私,而施政實質見效,則真正的和解就會出現,而且可持續久遠。
3種性質嫌隙 梁振英與反梁人士難和解
中央大吹和解風、團結風,呼籲建制派重新整合,或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觀乎梁振英與建制派反梁人士扞格的性質,成效難以樂觀。他們之間的分歧,可從三方面討論。
(1)部分反梁人士不接受梁振英,根本就對人不對事,在選舉時,他們拋出所謂「ABC」,即是「Anyone
but CY」(意即任何人做特首都可以,除了梁振英),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若他們在選舉之後堅持討厭梁振英,則背後不搞小動作,已經是放梁一馬;若他們公然作對甚或對抗,梁振英也無可奈何。這類反梁人士有多少,無法估量,而且幕前人物以外,還要視乎幕後力量會否放過梁振英,看來,梁與這類人不大可能和解。
(2)部分反梁人士可能準備調整姿態,例如說不會做反對黨,期望梁多聽商界意見,有人則指明法定組織負責人不要都由梁的支持者擔任等,這類人表面上和應和解團結,實際上開條件,期望在梁振英主政下,界別利益仍然得到照顧,甚或是為個人或黨派利益而籌謀。這類人為數不少,不過,即使他們與梁振英握手言和,但是這種以利益交換為基礎的和解,先不說是否「另類不道德交易」,其虛假實質,可以倚賴?
(3)撇除部分反梁人士對人不對事,他們與梁振英之間的分歧,主要在於理念不同,例如梁振英提出要處理分配不公、解決深層次矛盾等重大問題,勢必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現任特首曾蔭權治下的「舒服」日子不再,這個才是反梁人士千方百計阻撓梁振英當選的根本原因。梁振英當選之後,不可能拋棄支持者,順應反梁人士的要求,蕭規曹隨地走曾蔭權政府的老路,就這一點,除非反梁人士接受變革,一同合作,否則他們和梁振英之間,和解空間有限。
綜合上述3點,大概可以得出這樣的理路,就是:梁振英和大多數反梁人士有一個共同點,都想以和解為手段達至目的,而就動機而言,梁振英較單純,他只求減少施政阻力,反梁人士則各有盤算和圖謀。我們這樣概括,並無判斷是非對錯之意,畢竟政治就是這樣,梁振英想有效施政,政客們想得到利益,此乃政治現實,如此而已。所以,梁振英和反梁人士能夠和解,固然最好,要是勉強為之,以什麼「傾掂佢」,實質卻是再一次政治分贓,以利益為基礎的和稀泥式和解,骨子裏卻各懷鬼胎,就根本無意義,更遑論溫家寶期望梁振英給香港帶來新氣象和新希望。
梁振英在這次特首選舉,由民望最低到民望最高,即使遭到最猛烈攻擊的一段時日,他在3名候選人之中,仍然得到最多市民支持,皆因這些市民認同他的理念和政綱,期望他做特首之後,給香港帶來希望和改變,解決深層次矛盾。現實上,按中大亞太研究所今年2月的調查,發現社會有三大矛盾,依次是「市民與大財團矛盾」、「貧富矛盾」和「官民矛盾」,其中官民矛盾首次位居第3位,而且在2008年之後嚴重惡化。社會矛盾之尖銳,深層次矛盾之深廣,已經觸及香港這種社會形態能否持續發展和繼續繁榮穩定的問題,梁振英承諾變革,他固然要努力為之,為社會帶來改變,就其他擁有一定權力的人士而言(包括立法會議員),其實也有責任參與變革,為社會發展前路提供答案。
以具體政策帶動磨合 才會帶來真正和解
過去一段日子,梁振英努力修補與反梁人士的關係,包括上周四晚上與建制派議員聚餐,雖然不少建制派議員未出席,但是梁振英盡了責任,反梁人士以積極或消極態度回應,就讓公泷來評斷了。基於一廂情願難以真正和解,所以我們一再倡議「若要達至真正和解,應讓梁振英透過實際施政,凝聚最大共識,使社會各界知道他的政策絕不偏私,各個界別都會得益,香港經濟得到發展,只要施政實質見效,就會出現真正的和解」。
例如,選舉期間,有人散播梁振英一旦當選,就會秋後算帳、展開大報復云云,這個說法弄得不少人忐忑不安,人人自危,若梁振英推出的具體政策措施,並無報復,對於反梁商家,政策上並無針對,都可以在公平公正遊戲規矩下營商,則對梁振英的成見和誤會,就可以逐步消除。老實說,若梁振英公報私仇,被發現針對什麼人,肯定會引起極大反彈,屆時他只會「吃不了、兜覑走」;反過來說,若商家仍然期望政策傾斜而得益,除非梁振英那麼快就異化,否則,這是妄想了。
「和解只是手段,變革才是目的」,這是梁振英和反梁人士都要面對的命題,若把和解視作目的,則不但治絲益棼,社會也要付出巨大代價。秉持「在發展中改革」的原則,以具體政策帶動,讓梁振英和新政府與社會磨合,才可以為香港帶來變革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