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2月15日星期五

盧斯達: 消失的周星馳,消失的香港




我不是周星馳的「粉絲」,但他的戲實在經常於「道地星期日影院」播放。從小到大,看過的委實不少。昨日的周星馳,總是扮演下流小人物;今日的周星馳,有一股掩蓋不住的上流志氣。他「榮登」政協虛位、鍥而不捨要「演而優則導」。可是,幾套「後周星馳」的新戲,出來的效果卻總是讓人回想昨日那個史提芬周。

周星馳是一顆將星,卻無帝命。過去的周星馳讓別人統籌大局,安心發揮他的無厘頭小宇宙,收放自如,如魚得水。可是他做總指揮,就不行了。周星馳是孫悟空,可以扔下師父上天落地除魔伏妖,卻不是可以規行矩步的唐三藏。周星馳沒有導演的深沉格局,卻可以在一段小戲中爆發無限可能。

周星馳不甘做一個通俗笑匠,總想開創不屬於他的大格局:正如香港人也有一個自覺在邊陲的心魔。香港人普遍沒有自信,九七後一時趕着「認祖歸宗」、一時衝着要國際化,動不動就要經濟紐倫港、民運大中華。看周星馳近年的作品,就知道地痞的周星星就是他的最佳位置。

我知道世界很大,但一個人又何必強求大格局?香港也不必事事都大中華。連放個屁都要心繫家國,需要嗎?搞本地抗爭都要顧着中國同胞的感受,有必要嘛?譯外國地名,要緊跟北京「正宗」、中小學生學中文又要用普通話才夠「普通」、賣東西又要標簡體字才夠「方便」……這一切,就是源於那種想融入主流的上流意識。

周星馳近年的作品都很大氣,很主流,很見得大場面。屎尿屁無厘頭粗口等等庶民元素,可免則免;長江七號更是開宗明義合家皆宜。時常有個「融入主流」的虛妄想法,最終就會失去自我。周星馳和香港,都因「大」而失「小」。他們不懂small is beautiful。方寸的九龍城寨、廣東菜樓、功夫電影、橫街窄巷、燈紅酒綠等等等等……都曾經用它們的小格局吸引了無數遊客。現在我們只有金色椰菜花、金舖、百老滙、奶粉藥房……香港和周星馳都有一種不能接受自己過去的性格。周星馳拚命想洗脫自己來自街頭笑匠的塵土味,香港則想洗淨自己的殖民地原罪,於是不停往主流和「祖宗」靠攏,後果就是落得非驢非馬的下場,連自己的看家本領都忘記了。邊陲有邊陲的美好;小路有小路的風光。沒有帝命,就安心做個將軍;本來是一顆王冠上的珍珠,就不要勉強自己做神州的一粒灰塵。做回香港最擅長的事,珍惜自己獨特的稜角,有那麼困難嗎?


盧斯達 無待堂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