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事件四十載又掀波!
筆者在三月二十一日的專欄中提到今年是水門事件四十周年紀念。當年《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布.伍華德(Bob Woodward)和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合作揭發尼克森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策畫於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七日深夜派人潛入華府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進行不法活動,終而導致尼克森引咎辭職。
四十年來,水門事件一直陰魂不散,它始終籠罩在美國政界與媒體的上下左右。在紀念水門事件四十周年之際,卻傳出一項震撼性的內幕新聞,主角則是伍華德和他當年的上司,華郵總編輯班.布萊德利(Ben Bradlee)。伍華德因報導水門事件而名滿天下,成為全美最有名的調查記者,著述不輟,每一本書都是暢銷書,他也成為千萬富翁。他的身邊有一、二位研究助理,幫他搜集和整理資料。他在一九九八年聘請二十三歲的助理傑夫.希莫曼(Jeff
Himmelman),從一九九九年至二○○二年,希莫曼就住在伍華德家裡。二○○七年,伍氏又請希莫曼當助理,並搬到伍家住了幾個月。

希莫曼看到布萊德利於一九九○年接受女記者芭芭拉.范英曼(Barbara Feinman)訪問時的資料,有關水門事件的談話,不禁大吃一驚。布氏向范英曼懷疑伍華德所宣稱他和「深喉嚨」的聯絡方式。伍華德採訪水門事件時,有一不願透露身分的人常向他提供內幕消息,華郵編輯部為此人取了「深喉嚨」(Deep
Throat)的代號。伍華德說他常在住家公寓陽台放置插有小國旗的花盆,以作為見面的暗號。他和「深喉嚨」選擇在一個地下停車場見面。但布萊德利則懷疑那是伍華德在出書時所添加的花招。他說,伍華德真的在搬動花盆嗎?他們在停車場見幾次面?一次?五十次?布氏的范英曼說:「在我的心裡一直殘存著一些疑慮,擔心(伍氏所說的「深喉嚨」)那些事並不可靠可信。」


伍華德所寫的一批政治內幕書籍即不乏無從查證的細節,對話和所謂「戲劇性的效果」。美國書評界早已對伍華德的報導方式,提出批評,而希莫曼竟找到了二十多年前布萊德利對伍氏所作的批評與質疑,布氏是伍華德的老上司,亦被伍華德當作是另一個父親。希莫曼的披露,大大傷到伍華德的自尊與職業道德。連伍華德的老上司都質疑他的採訪忠實度和書寫可靠性,難怪書評界有不少人一直對伍氏的寫作方式大有微詞。最可惜的是,「深喉嚨」晚年患了老年癡呆症,無法把他在水門事件期間如何與伍華德聯絡的往事公諸於世。
六十九歲伍華德這一陣到處否認希莫曼所透露的秘辛,但仍在努力寫書,他的可信度也許會被打折扣。他絕未想到他和水門事件的關係,竟會在水門事件四十周年之際成為可被質疑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