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法國選民而言,一個同時兼顧減赤以及促進經濟成長的政治訴求是難以抗拒的,這就是日前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歐蘭德(F. Hollande)之所以在第一輪總統大選中取得28.6%的票數,超過現任總統沙克吉(N. Sarkozy)僅27.2%的主因。但撇開這些包著糖衣的選舉政見,歐蘭德的主張真的有助於解決歐債危機嗎?就理論上言,這的確是解決歐債危機最好的方式;但就現實來看,這卻可能是導致歐元區解體的毒藥。
事實上,這次的法國大選凸顯兩個歐債危機的根本問題,亦即太過強調減赤以提振市場信心而忽視經濟成長,並無法獲得民眾的共鳴,而以德國馬首是瞻的處理模式,更讓民族意識高漲的民眾反感。因此,在第一輪投票中除歐蘭德一如各界預期般超越沙克吉外,政治光譜分列極左以及極右派的候選人梅朗雄(J. M?lenchon)以及勒班(M. Le Pen),各取得11.1%以及17.9%的可觀票數。反觀具有中間色彩候選人貝魯(F. Bayrou)的支持率,卻從2007年時的18.57%下滑至9.13%。選民結構偏向兩極顯示法國民眾對現況的不滿,也預示著無論5月6日第二輪的選舉結果如何,勢必都將改變目前的政策方向。根據最近各家民調公司的調查,均顯示歐蘭德勝選機率甚高。
然而,歐蘭德的勝選恐將抹滅過去半年來歐債危機好不容易取得的進展。這些進展可分三個層面:一、透過簽訂財政紀律協議減低德國不願意擴大紓困的疑慮;二、在德國的默許下,歐洲央行(ECB)分別於去年12月20日以及今年2月28日兩度進行三年期無上限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有效地舒緩歐洲銀行間信貸擠壓問題;三、歐盟各國同意合併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以及歐洲穩定機制(ESM),並於今年3月30日的財長會議中同意擴大該兩機制的紓困上限,從5,000億歐元增至8,000億歐元。PIIGS國家債券殖利率乃因此明顯較去年第四季時回降,且衡量銀行資金緊俏程度的Euro
Libor減OIS利差,也從去年12月1日的100.6個基點下滑至今年4月25日的39.47個基點。
這些進展之所以如此順利,在於過去半年經濟規模夠大的德、法兩國合作無間。然而,最近歐蘭德的言論,卻讓各界擔心德、法兩國恐分道揚鑣。首先,歐蘭德曾表示,法國人決不允許由市場或是金融界的壓力來決定它的未來。這樣的說法雖可帶來短暫的激情,但卻與自由市場的原則背道而馳。其次,歐蘭德亦曾表示,如果他於第二輪大選中獲勝,他將會發函給其他歐盟領導人,表達希望修改3月時簽訂的財政紀律協議,加入促進成長的條款。他甚至威脅,如果各國不同意這樣的改變,他將會杯葛已經簽訂的財政紀律協議。此外,他還希望ECB不要太拘泥於通膨目標,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歐蘭德的政治訴求,勢將激化其與德國的矛盾。具體地說,歐蘭德雖然承諾會達成財政紀律的目標,但他同時強化訴求,主張以泛歐洲為主體支持歐元區經濟成長,其內涵有四要點:一、透過發行歐元債券的模式投入各國基礎建設、工業投資以及促進就業;二、增資歐洲發展銀行;三、徵收金融交易稅並將其用在經濟發展項目上;四、強化歐盟結構以及區域發展基金的使用效率。這些政策看似對目前缺乏成長的歐元區對症下藥,問題是財源從何而來?在各國都致力處理龐大債務時,這樣的計畫意味將由德國或ECB買單,勢難讓將在2013年尋求連任的梅克爾(A. Merkel)政府接受。此外,讓ECB從目前的通膨目標轉為刺激成長,這樣的訴求更是挑戰相當懼怕通貨膨脹的德國民眾的底線。
誠然,同時考量成長、減赤以及結構改革是解決歐債危機最好的策略。然而,歐元區的根本問題在於缺乏一個政治同盟,以致始終無法提出一個政策方向滿足各方的需求。因此,次佳的策略就成為此時唯一的選項,亦即給予高負債國時間,在各種防火牆穩定運作下,同時進行嚴苛的節約措施,在痛苦的經濟衰退下進行各項結構改革,而不是受迫債務到期壓力疲於奔命。然而,從最近法國總統大選歐蘭德可能出線,到荷蘭內閣因為減赤計畫無共識而倒閣,在在威脅著目前防火牆的基礎。2010年初至2011年中,歐債危機之所以如野火燎原般蔓延開來,就在於歐盟高層太過輕忽市場力量,因此任由多頭馬車的各國政治體制步履蹣跚地處理歐債事務,從而造成市場緊張。儘管在ECB的LTRO下,各國銀行業穩定運作,短時間內歐債危機即便惡化但應該可以獲得控制。但目前歐盟各國政治的發展令人擔憂,過度民粹的政策訴求將不利歐元區的整合,甚至引導歐元區走向分裂一途。這次法國的選舉結果,將為大選即將陸續上場的歐洲國家帶來影響,進一步牽動歐洲的政治板塊,以及歐債的後續發展。